笔趣阁 > 天下图 > 引子(2)

引子(2)


  因为大家对白该尤为虔诚,都在凝神屏气地认真地看着白该的每一步动作,随着他的每一步指令而行动。扎伊虽然心里也急切得很,这时候他也不敢乱动分毫,只是静静走进人群中,随着人群的行动而行动。

  只见白该左手敲着羊皮鼓,右手摇着摇铃,面朝正西面的叶西纳玛圣山,念响了一番咒语,用来祈祷神灵对略阳的庇佑。

  场上众人纷纷匍匐在地,随着白该一同祈祷。

  三祈过后,一大群卫兵抬着几只小羊走到了场地中央。

  随着一通杀羊和炖羊的仪式,篝火盛会即将开始。

  没想到,略阳公府的卫兵们竟然会将炖好的羊给在场的所有人分食,为晚上的歌舞助兴,就连扎伊也分到了一小片。看来分发的羊肉远远不止这场上杀的几只。

  扎伊很是吃惊,略阳公府今天竟然有如此大的手笔。毕竟平日里氐人们虽然生活很是宽松而愉悦,但并不算格外富庶。

  生活在山地的人们,平日里吃的都是各种各样山间的野果和自己种的麦子。山羊的数量不多,一直以来,都是用作氐人们最为贵重的祭祀用品,也不是每户人家都养得起的。要不是今天早上杀了羊来祭祀,扎伊已经快要半年没有吃到过羊肉了。

  扎伊细细品着羊肉的滋味。这羊肉的味道格外鲜嫩。而且这种鲜味跟家里炖的又有点不一样,大概是略阳府的厨子手艺更好的缘故?

  扎伊一边品羊肉,一边翘首以盼,看什么时候晚会才可以真正开始。不过既然等了一下午了,也不急着这一时半会儿。

  于是耐了性子站着静等。只是这等待时间略长有些无聊,扎伊时不时抬起了头,看整个人群。

  大家现在都已经换下了平日的装束,穿着盛装,带着一顶顶雪白的纱嘎帽。

  大家的沙嘎帽都端端正正地带在头上,时刻准备着进入晚会的舞池。扎伊也不自觉地检查一下自己的着装,将自己头上因奔跑而歪了的沙嘎帽摆正来。

  沙嘎帽是氐部最有特色的服装,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带着。帽底是白色的羊羔毛制成的,有如一片小小的荷叶,衬托着上面插着的白色雄鸡尾羽。这些尾羽随风而动,一摇一摇,摇得扎伊心里一颤一颤的。

  扎伊想起来街上来往的游吟诗人曾经唱过,这沙嘎帽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而略有些残酷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中原的官兵们非常强大,而氐人的部族相对弱小。

  据说在那个时候,氐人们本来住在南面川地很富庶肥沃的地方。那里雨水充沛,树林茂密,种下的粮食也熟得特别快。这样的肥美之地,自然引得当地的中原人眼红不已。于是那些官兵们经常集结队伍来攻打氐人门的山寨。氐人们寡不敌众,工具也没有他们的精良,被迫迁徙到了陇南的深山老林,钻进了一处山寨据险自守。

  这是一处极其险要的地方,氐人们终于得了地理优势,一连守了三天三夜。

  等到了第四天夜里的时候,守寨的氐人们终于疲惫不堪,全都进入了梦香。没想到,那些中原的官兵终于发现了机会,趁机偷袭氐人们的山寨。他们竟然连夜绕过了长长的河流,翻过山岭,直接从山寨的后路进攻。

  眼看氐人们的寨子要被官兵攻破的那一刻,不知是谁家养的一只大公鸡猛得跳上了寨子里最高的一处房顶,拍打着翅膀引吭高歌,“嘎嘎儿……”的啼鸣声格外响亮,响彻寨子的上空。

  听到鸣啼声,氐人们一下便全都从梦中惊醒了过来,集结队伍,奋勇抵抗这突如其来的官兵。一场惨烈的血战过后,官兵们落荒而逃。

  氐人们便在这处地方定居了下来,也就是现在的略阳。

  从此,氐人们永远都铭记着那只守护了全族性命的大白公鸡,并戴上了插着白鸡翎毛的帽子,命名为“沙嘎帽”,并世世代代传承下来。

  而氐人们也从此再也不敢耽误守夜,发明出来了篝火舞的方式来扛过那守山寨又长又冷的漫漫长夜。

  不过对于扎伊来说,这个故事又实在是太过久远,久远得都已经记不清距现在有多少年了。想听这些,还只能在街头巷尾的游吟诗人吟唱的史诗之中难得一闻。

  如今的略阳非常安宁,生活也格外地轻松而自在。那些曾经用祖辈们的鲜血写就的故事,已经化为了年轻人头上美丽的符号,以及年轻人的娱乐方式。

  确实如此。

  今晚的篝火晚会无比的热闹,扎伊往人海中望去,只见到一顶顶洁白的沙嘎帽下那一张张鲜亮而充满着活力的面孔。

  年轻的姑娘们今天都打扮得格外漂亮。

  她们将头发梳成了十几条细细的小辫子,再汇成了一条大大的辫子。帽檐边上还装饰着珍珠制成的流苏。她们的身上,则穿上了色彩鲜明的百褶裙,明媚而耀眼,在夕阳的照射下泛着光。

  扎伊看得连脸都红透了,禁不住低下了头。

  实在是忍不住再次偷偷抬头瞄了一眼,发现今天插着一根白鸡尾羽的姑娘们特别多,心里头更是小小地兴奋了一下。

  当然,插两片尾羽的姑娘们也有不少,跟年轻的小伙在一起手挽着手,亲亲热热地肩并肩站着。

  发展到如今,氐人们插白鸡尾羽的多少是有含义的。插一片表示没有结婚,也没有对象;插两片表示正在谈恋爱;而如果插三片的话,则表示已经有了小孩。

  这种盛大的场合,也是姑娘们寻觅佳偶的好时候。为了让姑娘小伙在盛会上能够互相认识,氐人们便将这传统保留了下来。

  “啪!”

  肩膀被人重重打了一下。扎伊正想着出神呢,这突如其来的一下重拍,吓了他一大跳。

  扎伊条件反射式地用手肘反推了一下。

  来人伸手一抓,就钳住了扎伊的手臂。那人腕力大得很,这轻轻一伸手便抓得扎伊手腕生生发疼。

  —————————————————————————————————————————————————

  采薇说:在这里,游吟诗人未必是那个时候氐族的风貌。相关的资料我没有查到。不过借鉴了《荷马史诗》和《罗摩衍那》的流传模式,以及西藏的史诗《格萨尔》的流传模式。游吟诗人算是文字缺乏的民族传唱历史的一种方式。比如说,荷马史诗的源考希腊上古时候没有文字,民族历史以传说的形式记载在先民的记忆之中,并以口述的形式在民众之中口耳相传,直到后来才整理成文字。在中国早期也有这样的人。比如说《周礼·春官》记载:瞽蒙掌播鼗、柷、敔、埙、箫、管、弦、歌。瞽蒙,便是中国的弹唱艺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还在找"天下图"免费小说?

  百度直接搜索: "速阅阁" 速度阅读不等待!

  ( = )


  (https://www.biqwo.com/dudu/116/116438/618626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