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第一公主 > 七十二

七十二


  码字不易,谢谢大家的支持!

  麟德殿两侧有两座亭子, 一座叫西亭, 一座叫东亭。 ?? 要看?书 W书W?W ·1 ·COM

  东亭环山抱水, 环境清幽,和学士院离得很近。

  裴英娘听忍冬说过,教授她们学问的先生, 除了掖庭的女官,还有学士院的儒学士。

  李令月仍然对薛绍念念不忘, 一路上都在抱怨李旦。

  薛绍出身高贵,母亲城阳公主是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之女, 李治的同母妹妹。

  城阳公主身为嫡出公主, 从小锦衣玉食,备受宠爱。先嫁杜如晦之子杜荷,杜荷卷入谋反案被杀后,改嫁饶州刺史之子薛瓘。

  薛瓘是当时长安数一数二的美男子, 城阳公主的第二段婚姻美满顺遂,夫妻感情和睦, 先后生下三个儿子。

  薛绍便是城阳公主和薛瓘的小儿子。

  城阳公主宠幸优渥,地位尊贵,婚姻幸福,但却沉迷于巫术,麟德元年, 还闹出一场震惊朝野的巫蛊事件。

  武皇后十分震怒。

  李治疼爱嫡亲妹妹, 不忍心惩戒城阳公主, 只将无辜的驸马薛瓘贬为房州刺史,把事情掩盖过去。

  几年前,城阳公主和薛瓘先后病逝于房州。李治伤感不已,因见年纪最小的外甥薛绍年幼,下令将他接入宫中抚养。

  薛绍酷似其父薛瓘,眉清目秀,俊逸无双,宫人们暗地里叫他“美三郎”。

  李令月把两条玫红裙带揉得皱巴巴的,气恼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三表兄又不是外人,我喜欢和他一块玩,碍着谁了?八王兄多管闲事!”

  裴英娘眼观鼻,鼻观心,不多做评价。武皇后不喜欢薛绍,李旦阻止李令月和薛绍来往,也是为李令月着想。

  可惜了李旦的用心良苦,他直觉敏锐,窥出武皇后对薛绍有心结,却无法改变李令月对薛绍的爱慕之心。

  十来岁的天真少女,正值春心萌动的懵懂年华,眼里只看得见表兄的俊秀风**,哪里听得进亲人苦口婆心的劝告呢?

  眼看离东亭越来越近,裴英娘收回越飘越远的思绪,低头整理衣襟——头一天上学,她有些紧张。

  东亭正殿三面环水,回廊相接,和裴英娘住的东阁很像。

  为两人教授经书的是位头发花白的儒学士。

  裴英娘进殿后,郑重向老学士行礼。

  老学士有些受宠若惊,还礼不迭。可以想见,李令月平时对老学士有多随便。以至于老学士看到一个尊师重道的学生,竟然激动得语无伦次。

  裴英娘退回自己的坐褥上,翻开书案上的卷册,发现赫然是一卷手抄的《急就篇》。

  她有些啼笑皆非,太子李弘和六王李贤都是天资聪颖之人,李旦是李治最小的儿子,也博览群书、满腹经纶,李令月有几个好学的兄长做榜样,怎么还在学《急就篇》?

  侧头去看李令月,发现后者歪在凭几上,以手支颐,目光呆滞,嘴角噙着一丝甜蜜的笑容,显然还在想薛绍。一看 书  ?  

  裴英娘摇摇头,专心听老学士讲解文章。

  墙角的莲花滴漏开出两片铜花瓣时,老学士告退。

  宫女鱼贯而入,送来茶水和点心。

  李令月伸个懒腰,拈起一块醍醐饼,呷一口茶汤,惬意地舒口气:“上学真累。”

  裴英娘无言以对:阿姊你一直在发呆好嘛?

  歇息片刻,廊外传来一阵环配叮当声,宫女们簇拥着一位头戴纱帽、穿乌褐色圆领男袍的年轻女子步入殿中。

  女子面容清秀,神情孤傲,进入内殿后,目不斜视,向李令月和裴英娘行礼。

  她行的竟是跪礼。

  裴英娘连忙直起身。

  李令月靠着凭几,淡淡道:“上官女史不必多礼。”

  女子站起身,态度不卑不亢。

  半夏凑到裴英娘耳边:“贵主,她是上官家的大娘子,以前是长安最出名的才女,从掖庭出来的。”

  掖庭是安置犯官家眷妻女的地方,这女子是掖庭女婢,又姓上官,还是个才女,她的身份呼之欲出——宰相上官仪的后人。

  难道她是上官婉儿?

  裴英娘细细打量男袍女子,看年纪,不太可能。

  半夏悄声道:“婢子听忍冬姐姐说,上官大娘子为人清高傲物,连天后的话都敢反驳。天后为了压服她,让她每天穿宦者的衣裳,看到贵主们必须和宦者一样下跪。”

  裴英娘恍然大悟,难怪上官女史刚刚朝她和李令月磕头。

  兀自感叹,一道冷厉的眼神忽然向她扫过来。

  上官大娘子正冷冷地盯着裴英娘看,眼神颇为不屑。

  裴英娘忍不住打个激灵:她好像没得罪上官家的人吧?

  上官大娘子负责为李令月和裴英娘讲解历史典故、奇闻异事、风俗人情,解答疑惑,授课内容按照李令月的学习进度随时调整,不会专门讲解特定的经史文集。

  她展开书册,微微一笑,“今天,我要给贵主们讲一个西汉时的故事。”

  李令月顿时来了兴致,撑着下巴,等上官女史的下文。

  上官女史眼波流转,娓娓道来:“西汉时,世家妇人们常以珍珠粉修饰容貌。有位河东巨贾,家中藏有一颗祖传的稀世珍珠,传说能美姿容,城中贵妇争相购买,巨贾坚决不肯售卖。直到有人抬出十斛金锭,巨贾才舍得把珍珠卖与他人。谁知,这桩买卖,竟然为他招来牢狱之灾。”

  说到这里,上官女史故意顿住不说了。

  李令月性子急,立刻催促:“后来呢?卖珍珠怎么招来祸患了?”

  上官女史气度从容,并不开口。

  裴英娘瞥一眼上官女史,淡淡道,“或许我可以为阿姊解惑。”

  李令月歪头看裴英娘:“你听过这个故事?”

  裴英娘没有听过,但是她猜得出故事的结尾是什么。

  在上官女史的故事中,巨贾的稀世珍珠肯定是假的,他拿鱼眼睛以次充好、招摇撞骗,被人告到官府,最后当然会受到刑律处罚。

  上官女史编造出这个莫须有的故事,目的无非是想引出“鱼目混珠”的典故。

  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珍珠是李令月这个嫡出公主,鱼目,当然是养女裴英娘。

  李令月伸长胳膊,推推裴英娘,“英娘,别逗我了,快给我解惑呀!”

  裴英娘随口胡诌一通:“巨贾得了十斛金锭,欣喜若狂,醉酒之下误伤行人,被行人告到官府,可不就招祸了嘛!”

  她不能让上官女史把“鱼目混珠”四个字说出来。今天是她头一次上学,宫里的人都盯着看呢。鱼目混珠的典故传扬开来,成就的,是上官女史不畏强权的清高名声,而她只能充当那个被鄙视的背景板。

  裴英娘是武皇后带进宫的,和武皇后一派的人,对她很和气。

  和武皇后势如水火的人,则把裴英娘视作武皇后向李治献媚的手段,看她的眼神,直接明了:不屑。

  就好像鄙视了她,也能顺带鄙视武皇后似的。

  阿耶裴拾遗如此。

  上官女史也是如此。

  裴英娘冷笑一声,她佩服像上官仪、褚遂良那样勇敢坚持自己政治理念的人,同情他们的悲惨遭遇,但这并不表示她在面对奚落时,必须忍气吞声。

  她只是个八岁小娃娃,又不是上官仪惨遭诛杀的罪魁祸首,凭什么要退让?

  上官女史想利用她讥讽武皇后,她偏偏不让对方如愿。

  李令月听完裴英娘的讲述,脸上难掩失望:“这故事真没劲儿。”

  上官女史没想到一个才八岁的女娃娃竟然反应这么快,皱起眉头,犹豫着要不要把自己准备好的故事讲完。

  裴英娘抬头直视上官女史,目光淡漠。虽然是仰望的姿势,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漠视。

  上官女史嘴巴张了张,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底气不足。

  午时散学,李令月邀裴英娘去她的暖阁赏梅花。

  裴英娘小声道:“我有个问题想向上官女史请教,阿姊先回去吧。”

  李令月撇撇嘴,拧一下裴英娘的鼻尖,“你呀,真想和八王兄一样,变成一个古板的小夫子?”

  她早忘了李旦阻止她偷看薛绍的事,提起兄长,语气亲昵自然。

  裴英娘笑了笑,姐妹两人在回廊前分别。

  宫女们簇拥着上官女史走过长廊,裴英娘上前一步:“女史请留步。”

  上官女史愣了一下,随即神情戒备,“公主有什么差遣?”

  裴英娘打发走宫女,让半夏在一旁看守,“学生有一事不知,想向女史请教。”

  上官女史僵着脸:“什么事?”

  裴英娘直接道:“女史为什么要为难我?”

  上官女史脸上涨红一片:一个八岁的、只学了几百个大字的小娃娃,竟然敢来教训她?

  她恼羞成怒,慌不择言:“公主以为武皇后真心喜爱你吗?她带你进宫,还不是因为你长得像圣人故去的亲人!公主是褚公之后,却只能给别人充当替身以求富贵,难道不觉得羞耻?”

  裴英娘抬起眼帘,笑眯眯道:“为什么当替身羞耻?长得像圣人的故人,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圣人对着我堵脸思人,可以减轻伤痛,我可是大功臣!”

  上官女史脸色发青,“蠢儿!”

  气得拂袖而去。

  裴英娘轻笑一声,有了今天这场对话,上官女史以后应该不敢再为难她了。

  得意地拍拍手,余光扫过长廊深处时,忽然瞥见一道瘦削的身影。

  轻袍皂靴,宝带琳琅,腰间挂一枚对鹿山玄玉佩,是李旦。

  裴英娘面色一僵。

  上学前李令月被抓包,现在轮到她了。

  半夏小跑到裴英娘身前,面带羞愧:“贵主,婢子想提醒你的,可八王不许婢子出声……”

  裴英娘摇摇头,制止半夏说下去。

  李旦眉尖微挑,双唇紧抿,眼神有些阴冷。

  裴英娘低下头,专心看着自己脚上的翘头锦缎鞋履,红地穿枝花的图案,花丛中卧着一对对彩羽鸭子,活泼灵秀。

  脚步声由远及近,最后在她身边停下,头顶响起一声轻柔的叹息:“走吧。”

  裴英娘惴惴不安,听李旦的声音似乎没有责怪的意思,惊喜地抬起头。

  李旦已经走远了,幞头的两根帛带在风中轻轻飘扬。

  她连忙拔腿跟上。

  听到裴英娘走动时簪钗轻轻晃动的声音,李旦没有回头,但脚步不自觉放慢了一些,“下次莫要莽撞,如果再有人欺负你,让人去寻我殿中的冯德。”

  裴英娘愣了一下,眼眶微微湿润:原来李旦不是因为她对上官女史不敬生气,而是气她被人欺负呀!

  她感动得无以复加,颇想一把抱住李旦的大腿,感叹一句:八王是个好人!

  没有听到裴英娘的回答,李旦脚步一滞,回头轻扫她一眼,“记住了?”

  眼风略带凌厉。

  裴英娘点头如捣蒜:“我记住了!”

  有一位亲王为她撑腰,当然好。不过像上官女史这样的小麻烦,用不着抬出李旦来。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只有自己刚强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她胆子小,注定做不了一棵顶天立地的大树,但也不想沦为一朵经不得风雨、只能躲在别人背后的娇花。

  娇花容易摧折,需要别人时时呵护。

  身为一个省事贴心的小弟,裴英娘不想给老大李旦添太多麻烦。

  她要做一株浑身是刺的仙人掌,小猫小狗想欺负她,得先问问她裴十七娘养的一身尖刺。

  当然了,如果遇到惹不起的人物,还是得找李旦求助,她是仙人掌,不是所向披靡的大杀器暴雨梨花针。

  李旦径直把裴英娘带到含凉殿,“阿娘命你每天午时陪阿父用膳。”


  (https://www.biqwo.com/dudu/118/118625/639908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