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农女的逆袭计划 > 第七章:上工

第七章:上工


  等到杨红豆出来的时候,除了在厨房做饭的张桂芬和陈老婆子。家里所有的壮劳力和男孩子们都去家里分的自留地干活去了。孙女们都背好竹篓,拿好菜篮准备去打猪草、采野菜了。

  现在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村里除了大队养的六头猪外,村里的人都没有养猪了。毕竟人都吃不饱了,哪还有东西喂猪呢?

  而大队里的六头猪是公社分配的任务猪,有四头都是要上交的。

  其中有一头被分给了杨二柱家照顾,一天能得六个工分呢。而一个工分值一分钱。因此,陈老婆子看见猪比看见孙女们都亲。

  队里早上八点开工,下午六点下工。所以村里的大部分人家都是凭着早上早起来的这会功夫整理自家的自留地。

  自留地是按人头分的,每人三分地。必须是拥有本村户口才能分地,如果你嫁到了别村,土地就会被大队收回。因此,杨家刨除嫁出去的两个孙女和在外当兵的四儿子,家里一共有六亩三分的自留地。

  看着挺多的,可是老杨家的人口也多,产量也不像后世那样高。所以忙忙碌碌一年也只够一家人吃喝罢了。

  “红豆,你也太慢了吧。我们都准备好了,你才来。你好意思让我们这么多人等你一个人吗?

  幸亏家里不是你一个人打猪草,否则等你打来猪草,猪早都饿死了!”

  杨卫红早就等的不耐烦了,不阴不阳的呛道。

  今天是星期六,杨卫红不用去上学。因此,她也是需要去打猪草的。哪像平时一觉睡到七点,吃完饭就去上学。所以整张脸都是臭臭的。

  “杨卫红,一星期你只用打两次猪草,还有啥不满意的!”平日里最看不惯她的杨青苗说道。

  “杨青苗,我看你是嫉妒我吧,有本事你也让你妈也给你生三个兄弟啊!”杨卫红骄傲的像只孔雀,冷笑着看着杨青苗。

  “哈哈,我嫉妒你,你有什么可嫉妒的?有本事你就像大堂伯家的卫琴堂姐那样,去城里教书,当城里人啊!”杨青苗轻视地看着杨卫红,就像看一个傻子一样。

  “杨青苗,你……你是不是想找打……”

  “来就来,谁怕谁啊!”

  “够了,青苗、卫红,我看你们是不想吃饭了吧,耽误了喂猪我们谁也好不了。再不走,奶奶就该出来收拾我们了。”

  就在杨青苗和杨卫红要打起来的时候,一向面团似的杨红枣吼了一句。顿时,刚才还张牙舞爪的两人乖的像小绵羊一样。

  杨红豆站在旁边,看见刚才还要开打的两人规规矩矩的背起了背篓,也学着她们背起背篓,拿起篮子,拉着小妹跟在她们后面。

  杨家庄坐落在龙阳河的西面,凤栖岭的中间,背靠龙阳山。人们习惯把北面称为北风岭,南面称为南风岭。

  杨红豆家住在北面,所以平时都是去北风岭打猪草的。不过因为饥荒年代,山上能吃的都被人扒走了。甚至有的人把树皮都扒光了。

  所以杨红豆她们不得不去龙阳山上去打猪草。龙阳山是一座大山,听村里的老人说,深山里藏着大虫,熊瞎子,和野狼。所以平日里人们根本不会踏足这座大山。

  如今,人们为了活下去,不得不走进这座险山中。一路上,能看见许多面黄肌瘦的小姑娘们背着竹篓,拿着菜篮,匆匆忙忙的往山上赶。杨红豆她们也不由的加快了步伐。

  等到她们到了山上,杨红豆发现来早的人都打了半娄子的猪草。

  杨青苗和杨红枣见了,立马拿着镰刀,加入到了割草大业中。

  “哼,要不是某些人起的晚,我现在都打一篓子猪草了,哪里用得着和这些人抢?”杨卫红剜了一眼杨红豆,小声嘀咕道。

  杨红豆就当没听见,叮嘱好四妮和小堂妹后,就拿着镰刀背着篓子弯下腰去打猪草了。

  可能是有原主的记忆在,杨红豆打起猪草来,又快又熟练,丝毫不比杨红枣她们慢。

  杨卫红见没人理她,愤愤地跺了一下脚,也不得不弯下腰割猪草。把镰刀挥的呼呼生风,好像是把猪草当成了杨红豆一样。

  等到她们打完猪草,去队里的猪圈喂完猪回到家里的时候,家里去自留地做工的人也回来了。

  张桂芬摆好饭后,家里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把头埋进碗里,呼啦呼啦的吃起来,好像是八辈子没吃过饭似的。

  等到一家人吃过饭,队里集合的哨子也吹响了。

  男人们立刻拿着担子,挑着水桶,女人们背着锄头,拿着铁锹,急急忙忙的往村口的大树下去。

  杨红豆也牵着红杏,跟着杨红枣她们迅速的往大队部跑去。

  等杨红豆到的时候,正看见大队长拿着喇叭,站在用石头砌成的高台上大声的呼喊着:

  “……地主被推翻了,资本主义被打倒了,人民站起来了,我们是国家的主人。

  毛大大告诉我们,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我们要积极劳动,努力生产,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志们,我们要遵从毛大大的号召,立即行动起来……”

  杨红豆看见大队长盯着火辣的太阳,站在高台上,积极的做队员们的思想工作。

  再看身边的队员们,一个个的无精打采,表情恹恹的,没有丝毫热情。

  在这个连饭都吃不饱,随时都有可能饿死的年代,又有谁能提得起力气为国家作贡献呢?

  而且,大队长每天开工前都要来这么一段,恐怕下面的队员都能将这些内容背熟了。

  等到大队长讲完话后,每个小队长又开始点名,点完名后,就领着自己的一队人马去地里干活。

  杨家庄处于北方,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耐旱作物,只有河边种植了水稻。

  现在是四月份,水稻刚刚插进田里,小麦还没成熟。于是,大队长就领着队员们在一些贫瘠的种不成庄稼的土地上种植一些红薯土豆等作物。

  小麦水稻大部分都是要上交的,成人最多能分到二十多斤,小孩只能分到七八斤、十几斤不等。

  杨家庄人吃的粮食基本都是玉米粗面混合着野菜,配着红薯土豆吃的。玉米粗面是连着玉米芯子磨成的,做成的窝头吃着又硬又拉嗓子。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玉米细面混合着白面蒸的馒头。

  如今又是三年自然灾害,能分到手的粮食就更少了。比稳定年份时几乎要少三分之一。


  (https://www.biqwo.com/dudu/129/129560/717166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