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神罪大明 > 第四十章 民心

第四十章 民心


  马蹄急劲,军情若火,在线国安的无限期望之中,朝廷的调令没到,赵布泰的四万大军竟然班师了。

  不是朝廷调令没到,而是调令直接给到了赵布泰!

  清晨时分,白霜侵袭,苍穹不见那爽朗的亮光,天地间也是弥漫着难以驱逐的白芒,如愁云惨雾。

  赵布泰的一颗心,比冰还要冷。

  卓尔翰战死,五百满八旗全军覆灭,消息传出后,赵布泰心神剧震,他和手下一众将官均想立刻南下剿灭那伙胆大包天的乱贼。

  然而卓布泰的大军冒然行动不仅可能会破坏朝廷三路齐出的大计,还会让南明永历朝廷有喘息的机会。

  以攻灭南明为重,以朝廷大计为重,赵布泰忍了!

  然而赵布泰忍得了,北京城里有人可忍不了,五百满八旗的覆灭给清廷高层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于是清廷直接八百里加急将旨意下达到赵布泰那里时,皇帝圣旨里的言词十分严厉,当传旨太监读完后,胆战心惊的赵布泰立刻集结兵马,如出弦的利箭一般朝衡州府疾驰而去。

  他心急如火,赶路途中,却还在想着一件事,五百满洲八旗到底是如何败了,那伙乱贼真的如线国安八百里急报中所描述的那么厉害吗?

  乱贼真有如此强悍,为何从前闻所未闻,好像横空出世一般,实在让人费解。

  许多人心中都揣着这个疑惑,赵布泰最为强烈,他率军到达衡州府近郊时,让全军驻营休息,自己先去见线国安。

  知府衙门里,线国安神色肃然,见到赵布泰进来后,立刻上前躬身行礼道:“大帅,你终于来了。”

  赵布泰没有半句废话,直截了当道:“提督大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线国安知道赵布泰是问五百满八旗全军覆灭之事,神色瞬间为之一黯,回答道:“下官当初赶到衡州府时,得知贝勒爷正与乱匪在大源河岸交战,就立刻率军前去助战,却不想行至三川谷时,发现了贝勒爷和麾下将士的尸体。”至于被骗没能及时阻击敌军之事,他一字不提,生怕和五百满八旗之死扯上半点关系。

  赵布泰虽然早已知道五百满八旗覆灭,可此时得到线国安的确认,身形还是忍不住的颤了颤,半晌才语气严厉的问道:“哪里来的乱贼,竟有如此能耐?”

  线国安如实答道:“关于那伙乱贼的情报很少,只知他们盘踞在一座地势险要的山头之上。”

  赵布泰眼角抽搐道:“那岂不就是一伙山匪?”

  这时,有人询问道:“提督大人,那支军队有多少兵力?”此人不以乱贼称呼,可见对清风寨的贼人十分重视。

  说话之人样貌老练沉稳,正是左路总兵官张国柱。

  张国柱原是左良玉帐下的一员猛将,左良玉九江大败,二三十万败军随其子左梦庚降了大清,张国柱就成了满清的将领。

  对于左梦庚这个降军统帅,清廷防范的很严,剥夺了他的领兵大权,圈养了起来,他手下的大将也都遭到了严格的控制。

  清廷将卢光祖,李国英调入京城,张应祥,徐恩盛,郝效忠,金声桓,常登,徐勇,吴学礼,张应元,张国柱等分别安置于江西,湖广,听命于英亲王。

  金声桓谋叛后,左梦庚在京城急病而死。金声桓联系各镇,没人起兵响应。其中张国柱斩了来使,将人头与招抚信件送到了英亲王处,自此得到了清廷的器重。

  张国柱曾经也是流寇出身,在对乱贼的了解上颇有独到之处,他问贼军兵力多少,是猜测贼军会不会崇祯时期动辄百万的农民义军一样,靠着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才在衡州府内掀起滔天风浪。

  可是线国安没有给出他想象中的回答,而是脸色凝重的说道:“那伙乱贼兵力应该不超过五千,另外三川谷之战中,使用的兵力可能只有......”

  张国柱语气有些急促的追问道:“多少?”

  线国安苦笑道:“根据本官了解到的情况,和卓尔翰贝勒交手的贼军只有一千余人,绝不会多,甚至可能更少!”

  众人皆惊,赵布泰脸色也变,下颚须发无风自动,显得颇为激动。

  衙门里陷入了一片压抑的寂静之中,外面突然冲进来一人道:“大帅,城外东南方向十里的地方有大军出没。”

  赵布泰双目一瞪,冷笑道:“来得好,本帅倒要看看那股乱贼到底有多厉害!”

  没过多久,赵布泰点齐了上万兵马之后,火速朝东南方向进发,没过多久就与贼军发生了交战。

  战斗才刚刚开始,贼军就败下阵来,仓惶后撤。

  赵布泰兵力远比贼军雄厚,可他作战时依然小心谨慎,见到敌人一触即溃,立刻担心其中有诈,于是挑选了军中马术最精的十人前头探路,交错前行,以十里为限,如遇警情,烟火为号。

  等了小半个时辰后,第一批人已回返,禀告前方无警。赵布泰这才稍放心事,命全军前行,目标正是贼军的老窝清风寨。

  *****************************

  大源河渡口,南岸边上的一个小渔村。

  几名渔民吃过早饭,正要去江边开始一天的劳作。

  突然,北方突然传来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声浪,大地似乎也跟着颤抖起来。

  渔民们不由得一惊,其中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者更是直接喊出了声:“有大军过来了,快让乡亲们藏起来!”

  在这个杀伐不断的年代,即使衡州府已经安定有些年月,可是作为普通百姓依然没有忘记曾经遭遇过的无数兵祸,无论对哪只军队都不得不提高警惕。

  世事无常,有时候可能昨日还属于王师的队伍,今日便会摇身一变成为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在全副武装的军队面前,平民百姓没有丝毫抗拒的资本,活命有时都是奢望。

  惹不起却躲得起,经验丰富的村民们得到消息之后不敢怠慢,放下手中的一切活计,以最快的速度藏了起来。

  没过多久,村外的官道上,出现了几队并排而行的骑兵,在他们身后,前进的人流一眼望不到边。闪光的盔甲,如林的长枪,寒光凛凛的刀盾,雄浑而又不失齐整的脚步声,全都透着一股几乎让人窒息的杀气。

  这支军队路过小渔村时,没有丝毫停留的动作,大股的人马排着整齐的队列从官道上呼啸而过,似乎当小渔村不存在一般。

  见大军并没有进村,村民们松了一口气,胆子大的纷纷从藏身处探出头来观望。

  其中一个有些见识的村民突然眼前一亮,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身边的同伴:“大家看,这支队伍没有竖起绿营的旗帜,说不定是那伙清风寨的好汉!”

  此话一出,马上就有人附和道:“一定就是那些好汉爷们,那可是真正的王师,从不与咱们平头百姓为难的!”

  有个青年满脸涨红,兴奋无比道:“好汉们一定又去打那些杀千刀的鞑子了,好汉爷们必胜!”

  村名们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纷纷喊道:“别藏着了,乡亲们都出去看看吧,大家一起为好汉爷们壮行!”

  短短片刻,已经有三三两两的村民朝官道边赶去。

  行军队列中,正在率军后撤的秦风勒住了缰绳,凝望着官道边的村子里,陆陆续续地跑出来的村民。

  这些衣衫褴褛的百姓一走到离官道不远的地方便跪了下来,冲着大军磕着头,嘴里还喊着什么,脸上居然都带着欣喜。

  秦风没有想到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望着那一张张朴实中带着感激的脸孔,他那颗不断变硬的心瞬间化作了一滩春泥。

  这就是汉家的百姓,只要有口不至于饿死的饭吃,有个勉强能遮风挡雨的容身之所,他们便会想尽一切方法去感恩,感谢所有能给他们这两样东西的人。

  官道上的村民越聚越多,突然其中跑出来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跑到了队列之中,脸庞泛红的拿出了一双布鞋,对着一名兵卒道:“大兄弟,俺是个妇道人家,杀不了鞑子,可是你可以......这是俺亲手做的,给你带在路上穿。”

  那兵卒接过姑娘递来的布鞋时,心中忽然有一股从未有过的暖流在涌动,他低着头不敢与那姑娘对视,随即把鞋塞到了身边的战友手里。

  姑娘诧异的望着那个兵卒,等对方抬起头时,耳边随即传来了一阵如钢铁般坚毅的誓言:“等我杀过了鞑子,再来问你要布鞋穿。”

  兵卒过去是衡州府的绿营官兵,背地里没少被人骂成狗腿子,何时有过像现在这般被人爱戴赞美的时候。

  人心的软弱的,也是坚定的,它的脱变往往只是来自于一个支持的眼神,一句温馨的话语,或者......一双普通的布鞋。

  村民们的热情拥戴让无数明军将士热血沸腾,他们似乎在这一刻忘记了生死,多么想调转头去,与鞑子轰轰烈烈的干上一仗。

  即使是死,又有何憾!

  看着路边越跪越多的村民,秦风的眼眶也渐渐湿润了,但他不能冲动,心中似有千言万语要表达却又什么都表达不了。

  最后都融为一句:“汉家百姓——万岁!”


  (https://www.biqwo.com/dudu/133/133814/762693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