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神罪大明 > 第四十九章 歼灭

第四十九章 歼灭


  南方的初冬总是伴随着绵绵细雨,山间道路难免泥泞难行,大队人马在这样的道路上行走,付出的心力必然要比平常多上许多。

  因此,若非必要,要走远路的人都会等到泥土冻成硬土才选择外出。

  而在南丹卫西南方向四十多里的一条小径上,有千余清军却在这恶劣的道路上艰难的行进着,他们对南丹州的地界并不熟悉,一路上又没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幸亏有随行的骑兵可供探路,不然恐怕早就迷失了方向,更别说完成征南将军交付的剿敌任务。

  这支清军队伍在重新踏上广西地界后,一路上已经遭受了多次明军的袭扰,不过明军力量明显不足,没能给予他们多少有效的杀伤。

  袭扰的明军人数虽少,却充分发挥了熟悉地形的优势,清军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来,又会在哪里出现,所以就得时刻保持高度戒备。

  而明军攻击一旦受阻立即就会远遁,清军每次追击都是无功而返,还让队伍越发的疲惫不堪。

  此时,黄昏将至,清军停止了赶路,决定就地休整一晚。

  这支清军的统领是个参将,名叫刘玉坤,曾在平贼将军左良玉手下为将,后随左良玉之子左梦庚一起投降了满清,如今当上参将一职也算得上官运亨通。

  凛冽的寒风中,刘玉坤头戴护耳铁盔,身穿鱼鳞甲,胸口八卦护心镜,肩头睚眦吞肩兽,下身八片战裙,战裙下露出一线雪白的内衫,这一路上虽然不止一次与小股明军作战,道路又泥泞不堪,但他仍是一尘不染,威风飒然。

  刘玉坤看似精神气十足,可心情早已烦闷至极。

  五日前,赵布泰听闻南丹卫有敌情出现,就派了刘玉坤前往稳定后方,保证南丹卫一线物资输送的畅通,并尽可能的消灭流窜的小股明军。

  刘玉坤得到赵布泰的命令时,本以为这是一次立功的机会,凭他手下的千余精锐,剿灭那些不识时务,非要逆势而行,在他眼中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的败兵必定是手到擒来,到时候斩获个数百首级,他头上的顶戴说不定又能换上一换。

  然而,实际情况与刘玉坤想的大相径庭。

  他一路确实和明军接触颇多,可总共加在一起才让对方丢下十几具尸体,反倒是己方付出了伤亡六七十的代价。

  那些明军简直就像是滑不留手的泥鳅,任由你费尽心力都无法抓住他们。

  刘玉坤这些日子以来,不知骂了敌人多少遍鼠辈,奈何人家脸皮够厚,就是与他游斗而非正面交锋。

  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刘玉坤也不敢派出他仅有的二百骑兵全力追击,万一陷入了对方的埋伏,导致无法完成赵布泰的命令,那可就升官不成反而有受军法的风险。

  当然,如果刘玉坤手上的千余兵力都是骑兵的话,那他一定会选择追击敌军,就算是中了埋伏,他也不信明军有本事吞下一千呼啸来去的铁骑。

  对此,刘玉坤心里没少偷偷的埋怨赵布泰,毕竟围剿在后方流窜的明军,骑兵才是首当之选,用在二军对阵以及攻城拔寨上的步兵,在眼下几乎发挥不了作用,他率领的八百步卒纯粹就是用来壮军威的。

  赵布泰当然懂得剿灭流窜之敌该用骑兵的道理,可他的注意力都是在攻灭南明的正面战场,如何能把战场上发挥作用力最大的骑兵,浪费在稳固后方的治安上。

  如果不是为了确保物资通道的安全,他连二百骑兵都舍不得派出。

  刘玉坤可不知道赵布泰已经十分慷慨了,他现在唯一想着的只有早日进驻南丹卫,确保这个物资中转站的安全,至于剿灭那些行踪飘忽的明军,他是不再抱有希望了。

  夕阳西下,空气中的寒风吹得更劲。

  刘玉坤所率的清军都装备精良,可即使他们穿了七八层盔甲,也挡不住寒风往脖子里透进去,清兵们一个个冻得嘴唇发青,只要有刚搭好的帐篷,就有人急不可耐的往里面钻,暂时轮不到住帐篷的人都围在燃起的篝火旁,焦急着等待着火上熬着的肉汤。

  随着肉汤煮沸之后,那股诱人的香味随风一散,营地外围的清兵哪还有心思警戒,本就精疲力竭的他们恨不得立刻就有人来换岗。

  而此时,盘旋在天空中的苍鹰可以看到,在清军营地的前后两端,各有一千五百多人的队伍,正像两股泄洪一般扑向了这支毫无防备的清军。

  清军虽然懈怠,但到底有游骑在周边徘徊,发现有敌军来袭后立刻急射响箭示警,可是清军遭遇的袭扰次数太多,还以为这次同样只是碰到了小股明军,因此许多清兵依然浑然未觉的喝着热汤,甚至连兵器都没有拿在手里。

  直到示警的游骑返回,告知来袭的明军数量极多,而且还是前后夹击,刘玉坤才顿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这时扑过来的明军距离目标已经不到四五百米,一时蹄声雷动,随风而来,清军营地顿时骚动起来。

  正面冲击清军营地的明军,竖着一面杨字大旗,大旗旁是一个身材高大如同巨人的壮汉,穿了一身黑色战甲,护耳口罩一应俱全,只露出一双凶狠的眼睛,手上舞动的一把形如板斧般的巨型战刀,即使相距甚远,都能让人心中生寒。

  望着带着碾压之势冲锋过来的明军,刘玉坤又惊又怒,歇斯底里的大喊道:“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明军,他们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回答他的只有如山呼海啸般的喊杀声!

  主将的惊慌失措让清军无法第一时刻组织起防御,而当有清兵开始勉强结阵时,明军已经冲到了营前。

  天色已暗,空中却突然耀起一片亮色,那是一把把噬人的战刀!

  刘玉坤总算从惊惧中醒悟过来,原来之前的袭扰只是为了迷惑自己,让他以为明军数量极少,对大队人马构不成威胁,从而使得清军放松懈怠,为此时的突袭创造条件。

  而南丹卫放出的所谓敌情,恐怕是明军故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围点打援,甚至南丹卫已经陷入敌手了。

  刘玉坤瞬间都明白了,可惜他还是明白的太晚了。

  清军结阵还没完成,明军已冲到近前,杨再兴跨下战马撒开四蹄飞奔如箭,手中的战刀高高举起,在凛冽的寒风中闪耀着嗜血的寒光。

  “绷绷绷绷......”一阵弓弦声响,清军训练有素的弓箭手们发出了一轮箭雨,同样也是面对近在咫尺的敌人时,所能射出的唯一的一轮箭雨。

  杨再兴长刀翻滚,上护人下护马,拨打乱箭,一刻不停,在他后面,明军或以兵器拨打,或以盔甲硬抗,一轮箭雨下去,倒也有些冲锋的兵卒摔倒,但是根本影响明军冲击的速度和步伐。

  清军的箭雨就像一块石头抛进了汹涌澎湃的河水,只溅起一抹无关轻重的浪花。

  这三四日里,明军袭扰了整整十次,把清军拖得人困马乏精疲力尽,如今又在清军最为懈怠的时候突然出现,而且无论是兵力,士气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如此出其不意的突袭无疑是给予了清军致命一击。

  冲在最前面的明军都是骑兵,数量不多却仿佛锋利的箭簇,在清军营地中凿穿而过,前后同时夹击,就像是咬合的锯齿,清军的防御阵线几乎犹如一张薄纸一般被瞬间击穿,而明军骑兵并不停马恋战,只是不断的穿插砍杀,把清军切割成了一截截的零碎。

  正面告***处糜烂,阵形松散的清军被不断分割、压缩、冲杀、再切割、压缩......已是人仰马翻一片混乱。

  交战才刚开始,清军就已成溃败之势。

  刘玉坤眼见在明军急如骤雨般的强大攻势面前,被切割开来的清军只能各自为战,不由得面色如土。

  他知道,全军覆灭只是时间问题,而他生命的终结,同样也只是时间问题,就算能够侥幸杀出,赵布泰一样会要了他的性命。

  悔恨交加之下,刘玉坤舞动一杆长枪,发疯一般左挡右杀,此战败局已定,他注定难活,此时不疯更待何时!

  可发疯又能如何,战阵之上哪有万人敌?就算有,也不是他刘玉坤!

  刘玉坤杀得汗流浃背,却觉得敌人似乎越杀越多,实际上他的战刀上根本就没染血,一直都是在胡乱劈砍。

  终于,刘玉坤砍中了一人,鲜血飞溅之中,那人双目圆睁的瞪着刘玉坤,直到倒地身死满脸都还是不可置信之色。

  原来,被砍死的不是明军,而是他的亲兵。

  刘玉坤彻底失去了理性,对于一个必死无疑的人而言,也确实不需要理性,他原本一尘不染的风采已全然不见。

  当他的汗水模糊了双眼,双臂酸软的已抬不起枪时,忽然现,厮杀已经停止了,在他的周围是一圈眼中尽是讥讽之色的明军将士......


  (https://www.biqwo.com/dudu/133/133814/762694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