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神罪大明 > 第六十九章 屠城

第六十九章 屠城


  子夜,夜色迷离。

  桂林城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家家户户早已灭灯,只有府衙依旧明亮,如霜的月色之下,那耀眼的灯火仿佛沸腾的火焰,燃烧着整个黑夜。

  人心似火,躁动不安。

  赵布泰白天遇刺,若非有高人在侧,恐怕已经身首异处。此刻虽在府衙,侍卫们却已成惊弓之鸟,把整个府衙守御的密不透风,如临大敌!

  府衙西北角的一处屋子里,有烛光摇曳,从窗棱之间透射出昏暗的光芒,同时也倒映出众多人影,或坐或立皆如石雕般纹丝不动。

  屋内虽暗,屋外却火光极盛,无数守卫举着火把,肃立在屋子周围,甲衣鲜亮,神色凌厉,如鹰般的眼眸中透出浓烈的杀气,一看便知都是精锐之士。

  有蛙叫,有虫鸣,打破了黑夜的寂静,凛然的杀气下,空气中更添了几分滞重。

  比起屋外,屋内的气氛更加凝厚,充斥着极致的压抑,让人喘不过气来。

  屋子里,赵布泰坐在上首,面沉如水,看不出一丝喜怒,十几个军中将领围绕在侧,神色各异,却无一例外显露出震惊之色。

  月色渐暗,天边不知何时,已起浓云,紧接着凉风吹过,像要下雨的样子。

  窗棱未关,风吹而进,赵布泰被凉风一吹,身形微颤,一双浑浊的眼中隐有迟疑之色,可很快就被厉芒取代。

  人都会变,经历生死的人变化往往极大,他们会看透一些东西,想通一些东西,变得开朗豁达,随心而安。

  可有人不同,他们会变得极端,变得孤僻,做事不计后果,只求满足自我,坠入深渊而无法自醒,直到毁灭一切,包括自己。

  此时的赵布泰显然就是后者,他已经踏出了迈进深渊的第一步。

  天际突然传来沉雷之声,很是闷郁,大雨将倾。

  赵布泰听到沉雷之声,脸色不变,身形又是一颤。那一刻他的眼中,似乎有惊怖、有疯狂,亦有仇恨......

  屋子里的人望向赵布泰,大多数人目光中都带着抗拒。

  就在这时,张国柱挺身而出道:“大帅,此举颇为不妥,还请您三思。”他的问话很婉转,却难掩语气中的质疑。

  赵布泰目光闪动,没有立刻作声,环视了众人一眼后,才缓缓问道:“贼首藏于城中,若不行此霹雳之法,如何可以将其消灭?”

  张国柱脸色犹疑不定,沉闷道:“城内虽然定有不少贼人,甚至原本的守军都未必心向我大清,可是到底是我大清治下的城池,若依大帅之令,恐怕很难给朝廷一个交代。”说完,他眉头紧锁,咬牙补充道:“大帅切莫任意而为!”

  作为一个汉军总兵,张国柱这般言语简直就是胆大妄为,他平日做事机敏小心,很是懂得迎合上意,可是面对赵布泰的军令,他不得不反驳一回。

  屋内除了赵布泰意外,所有人都对张国柱投去了赞赏认同之色,而这也是张国柱敢于挑战赵布泰权威的原因。

  他只是说出了所有人的心里话,相信赵布泰也清楚众将心中所想,若是再一意孤行,定然大失威信,甚至彻底失去了将士们的信任。

  雷动长空,无雨,空气中满是燥热。屋子里本就十分昏暗,在如此沉夜之中,变得更加的森森阴冷。

  夜风不断涌入,摇曳的烛光下,照亮了十几张略显紧张的脸孔。

  所有人都在等待赵布泰收回命令!

  张国柱说的不错,一旦按照赵布泰的命令行事,日后必定无法给朝廷一个交代,甚至极有可能受到严厉的惩处。

  赵布泰一人之决,全军都将受他连累。

  只因他想做的事情太过严重,严重到会让天下震动,受万人唾弃!

  屠城!

  赵布泰的命令只有两个字:屠城!

  自从天下大乱,战火四起,屠城并不少见,而在满清入关之后,更是把屠城当成儿戏,只要守军敢于抵抗,下场便是人畜不留。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无数的城市化作废墟,千万无辜百姓沦为冤魂,清军之作为罄竹难书,令人发指。

  然而近些年来,满清意识到一味屠戮只会遭来汉人百姓的强烈反弹。因此为了稳定天下,各地大行怀柔政策,对于杀戮过重的地方采取免税减赋的仁政,而百姓思安,在有衣可穿,有粮可食的情况下,自然失去了反抗的意志,哪怕被异族统治。

  此次清军三路大军南下灭明,一路攻破不少城池,虽然奸淫辱掠的事情也并不少见,却并没有大规模的杀戮,更别说是屠光一城百姓。

  而赵布泰竟然想到了屠城,这不仅违背了满清当下的政策,而且他想屠灭的还是一座投降满清二年之久,名义上已经是满清领土的一省首府。

  桂林城本就是一座大城,往日人口就有十多万,而且如今处于战时,周围村庄的百姓为了避免战火波及,都逃进了城中避难,使得城中人口激增到了二十万左右。

  若是真的按照赵布泰的军令,杀光城里的二十万百姓,那所产生的影响必然无比巨大,清军接下去攻占南明领土时,极有可能遭到顽强抵抗,每一座城池的争夺恐怕都是一场血战。

  这绝对不是清廷愿意看到的,所以为了统一大业,以及给天下汉人一个交代,赵布泰以及他所属兵马定会受到惩处。

  南下灭明,本是建功立业,飞黄腾达的大好良机,赵布泰所部将领们都对此满是憧憬,可一旦屠灭了桂林城,恐怕功劳化作了泡影,原本的军职官位都有可能不保。

  张国柱等人其实并不在意屠城,这些可以参与攻灭南明战役的人,大多数都身经百战,杀戮极重,屠城对他们而言只是稀松平常的小事,还能给他们带来不菲的财富。

  可今日不同往日,屠戮一座朝廷治下的城池,带来的可不是财富,而是罪过,所有人都不愿承受的罪过。

  当然,除了赵布泰以外。

  沉雷更紧,一声声如响在耳边,赵布泰脸色有些潮红,他从屋子里这些人身上感受到了抗拒和不满。

  这种感觉很陌生,自从他统军以来,部下从未有过这种态度。

  刹那间,赵布泰犹豫了,可很快神色再次变得坚定,一脸阴沉道:“诸将是想要抗命吗?”

  只听‘啪’的一声,茶杯落地碎开,赵布泰拂袖而起,双目泛寒的直指地上的碎瓷道:“谁敢抗命,如同此杯!”

  屋内忽然静寂下来,呼吸可闻,张国柱低下头,再不敢有任何言语。

  不知过了多久,屋里的烛火明了暗,暗了灭,赵布泰见天空浓云密布,雷声反倒稀少了,他眼中有股难以言述的意味,语气放缓道:“屠城乃是本帅一人的决定,与诸将无关,日后朝廷若要追究,将由本帅一人承担!”

  众人面面相窥,半晌之后不约而同的跪倒在地,大声道:“愿与大帅同心同德!”言不由衷,却也不得不言。

  赵布泰心中已得魔障,若谁阻止他泄愤,恐怕眼下就将承受他的雷霆之怒。

  军令如山,无论对错,违令者必受军法严惩!

  众人服软,赵布泰满意的笑了笑,可眼中并没有半分笑意,他握拳的手松了松,神色中隐有解脱之意。

  他挣扎过,矛盾过,可最终还是做出了如此疯狂的决定。

  人之一世,为的无非是财,色,权,名。

  赵布泰不缺财色,美女金钱享受不尽,作为征南将军,他的权利官位也几乎达到了顶点,再上一层不过是多一些封号而已,他到底不姓爱新觉罗,那巅峰的权利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至于名声,他也许曾经在意,可经历生死之后,他已彻底看淡,不过是浮云罢了。

  所以即使屠城过后受到朝廷问罪,他也没有过多担心,南明攻灭,他少不了一份功劳,到时候功过相抵,也就少了些朝廷的封赏,自身地位不见得会降低多少。

  至于军中其他将领的前程仕途,赵布泰确实有些愧疚,自责,可比起心中的那股恨意,便也不值一提。

  军令已下,七日后全军集结桂林城外,屠城杀贼!

  屋内诸将得令后纷纷告退,他们脸色各异,却都显露出难以掩饰的诅丧之色,赵布泰看在眼里,轻叹一声道:“屠城所得,本帅一文不取,全给诸君享用!”

  诸将连声道谢,脸色缓和不少,可依旧没有多少喜色。

  等到诸将离去,屋内顿时冷清下来,夜色下显得更加孤冷死寂,只有那摇曳的烛火带来些许暖意,可也掩盖不了赵布泰眼中的阴冷之气。

  屠城剿杀之下,贼首秦风本事再高也难逃一死,除他之外,有一人一样难以活命,那便是武艺高绝,身份崇高的顾先生!

  没错,就是顾先生,比起秦风,赵布泰更恨的乃是顾先生!

  当得知自己被当成一枚棋子,并差点因此丢了性命时,赵布泰已经不在乎顾先生的身份,他只想杀之而后快,而顾先生的身份更是刺激着他的神经,有恐惧,也有饥渴,杀死这样一个人物,能给他带来从所未有的满足感。

  至于秦风,也许这个贼首已经死了,死在了顾先生的手中,可赵布泰只当秦风未死,他要借杀秦风的名义除掉顾先生。

  忽然,有狂风卷过,吹灭了屋中的烛火,可即使黑暗如墨,赵布泰狰狞疯狂的面孔依旧清晰可见,如同恶鬼般嗜血阴毒。

  离去的诸将不知赵布泰真正的意图,路径南院时,有人心中忿恨难平,忍不住出声道:“大帅此为,必会误我等终生!”

  又有人出声,语带讥讽道:“刚才你怎么不说,你若不愿,现在也不迟,出城后不要领兵过来集结,反正少你一支兵马,也不影响屠灭这桂林城,到时候少了你一份,我等还能多分一点钱财。”

  前面说话那人顿时无声,他心中再是忿恨,也不敢违背赵布泰的军令。

  张国柱冷眼旁观,唯有苦笑,这一次南下本以为可以赚取一份功名,现在看来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没过多久,众将就离开了知府衙门,只是没人注意到,当他们在府衙南院抱怨时,在附近的一颗大槐树后似有东西躲藏。

  天空又是一道闪电,照亮了大槐树后的一个人影,人影瑟瑟发抖,双手捂住口鼻不敢发出一丝声响,眼中满是惊惧。

  雷声不知何时停了,可浓云早就布满了夜空,在漆黑的夜色中,变得灰蒙蒙的。

  可雨,仍然没有下......


  (https://www.biqwo.com/dudu/133/133814/762696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