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晚明之我是崇祯 > 第101章 军粮被毁

第101章 军粮被毁


  山西太原城下,满清六万大军将整个太原城团团包围,此时守卫太原城的是李自成手下猛将程奎。

  程奎是李自成的侍卫,奴隶出身,如果不是李自成收留,早就饿死了,所以程奎对李自成绝对忠心,之前一直留在李自成身边担任侍卫队长,后来李自成攻占太原之后,一高兴令程奎担任太原守将。

  于是程奎就在太原和大同驻守了将近两年,如今满清重兵包围太原,程奎在大同败给了洪承畴,随后退守太原,带着一万闯军已经坚守了一个月之久,打退了满清数次进攻。

  “攻城云梯准备的如何?”

  洪承畴一脸冰冷地朝着下面的一位官员问道。

  “启禀大帅,已经全部赶制完毕,五百架云梯,一个不少。”

  这位官员随后说道,内心也松了一口气,这段时日,洪承畴好像发了疯一样,对手下的官员呼来呵斥,稍有怠慢,就会被军法从事,虽然不会杀头,但是几十军棍下去,也要皮开肉绽一番。

  “好。”

  洪承畴满意地说道,然后看了看身边的军需官。

  “军粮准备的如何?”

  洪承畴眼下最头痛的就是粮食。

  “启禀大帅,二十万石军粮已经全部存放天门关,每日两千石足额供应大军,保证准时送到太原城下。”

  军需官说道,他内心终于松了一口气了,为了军粮,洪承畴每天都在发怒,好在粮食终于送到了,军需官的日子也好过了,立刻开始足额供应军粮。

  洪承畴这段时日真的快要疯了,他去年入秋之后出兵山西,一开始进展非常顺利,很快就攻占了大同。

  本来洪承畴准备借着大军士气高昂,想要南下攻占太原,但是谁知道今年冬天来的非常早,北方的大雪早去年将近一个月,所以洪承畴就只能在大同过冬了。

  直到天气转暖,洪承畴的六万大军这才开始准备南下,但是洪承畴很快就得知,大军的军粮已经消耗殆尽。

  于是无奈的洪承畴只能给多尔衮上书,请命调拨军粮。

  多尔衮接到洪承畴的奏折之后,心中也非常愤怒,洪承畴出兵如此之久,竟然没有筹备足南下攻打太原的军粮,但是愤怒的多尔衮还是很快调拨了军粮,运往洪承畴的大军。

  洪承畴在得知军粮已经从京城起运之后,也不等军粮到来,立刻起兵南下攻打太原,并且很快就将太原包围了。

  洪承畴如此着急攻打太原,目的就是想要在多尔衮和皇太后大婚之前攻占太原,虽然还无法攻占整个山西,但是攻占太原也是一份大礼。

  所以将太原城包围之后,洪承畴立刻发动攻城,想要尽快攻占太原,但是满清的进攻很快就被守卫太原的闯贼程奎打退了。

  愤怒的洪承畴随后又接连发动了三次攻击,最后都是无功而返,还折损了上万兵马,同时满清大军军粮又宣告紧张,愤怒的洪承畴只能等待军粮,直到三天前,京城运送来的二十万石军粮才运抵大军。

  “耿精忠,孔有德听令。”

  洪承畴随后说道。

  大帐里面的耿精忠和孔有德二人立刻站了起来。

  “末将在。”

  洪承畴随后坚定地说道:“明日令你们二人各令本部兵马攻打太原城,耿精忠攻打东南两城,孔有德攻打西北两城,四面围攻,务必攻破太原,否则军法从事。”

  “领命。”

  耿精忠和孔有德两人立刻说道。

  他们现在也是攒足了劲头,如今皇太后马上就要下嫁多尔衮了,这等喜庆的事情,他们也想将攻占太原的消息尽早送到京城,为多尔衮添喜。

  很快,满清大军就开始动起来了,加上大军粮食供应非常充足,洪承畴下令将酒肉都拿了出来,让攻城大军好好地吃上一顿,养好精神准备明天攻城。

  入夜之后,忙碌一天的洪承畴静静地坐在大帐里面,一个人端着酒壶,一面倒着,一面喝着,矮榻上面还摆放着几碟小菜。

  洪承畴已经五旬出头,也算是征战沙场的老将了,自饮自酌地喝了一会之后,洪承畴的脸上随后泛起了感伤。

  如今天下真的是大乱了,北面的江山有多尔衮和李自成,还有四川的张献忠,李自成和多尔衮两人现在还没有分出个高下,四川的张献忠一直都没有动静,至于南面有大明朝和刘宗敏。

  洪承畴想到这里,顿时一阵哀伤,他哀伤的不是大明的末路,也不是满清的崛起,而是自己的名声,洪承畴不知道百年之后,后人会如何评价他。

  按照眼下的局面,明朝虽然颓败了,但是从南面传过来的消息可以得知,明朝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平定了东南沿海的桂王叛乱,稳定了江南的局面。

  按照南面明朝治下官员百姓的说法,大明有中兴的征兆了,而且朱由检为了中兴大明,甚至将年号也改为“中兴”。

  在洪承畴眼中,他是最不愿意看到大明朝中兴的,如果大明朝中兴了,甚至将满清赶出了北方,那他就会彻底身败名裂。

  洪承畴一阵感伤,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顿时有些激动,他感慨时事艰难,将来的命运如何。

  就在洪承畴一阵感伤的时候,他的大帐外面突然冲进来了一个侍卫,这个侍卫一脸惊恐。

  “大帅,不好了,不好了,存放在天门关的粮食着火了。”

  侍卫立刻恐慌地说道。

  “什么?”

  洪承畴听了之后,顿时一身惊骇地问道。然后猛然起身,惊骇地看着这个侍卫,随后他就冲了出去。

  当洪承畴冲出大帐之后,只见身后的夜空里面升起了一支火焰,洪承畴立刻断定那就是从天门关烧起来的大火。

  天门关存放着刚刚运到大营的二十万石粮食,如今竟然着火了。

  看着远处天门关的方向,洪承畴的眼神中呈现出了两支火焰,他的身体开始颤抖,粮食没有了,让他如何是好?

  随后洪承畴就一脸愤怒,他并没有听到喊杀声,于是认定粮食不是被敌人偷袭焚毁的,一定是从内部烧起来的。

  愤怒的洪承畴一脸阴冷,立刻派出了耿精忠部兵马前往天门关救火,同时下令耿精忠逮捕驻守天门关的守将。

  ……

  翌日,耿精忠回到了太原城下大营,回来的耿精忠带回来了洪承畴最不愿意听到的结果,存放在天门关的二十万石军粮几乎全部都被焚毁,最后抢救出来的也不过区区三万石左右。

  听到这个消息,洪承畴顿时眼前一黑,身体一阵颤抖,如果不是侍卫搀扶,他就要倒在地上了。

  “将那个守卫粮食的主将斩首。”

  洪承畴忍着心中的怒火,然后说道。

  他知道粮食丢了,他的大军就无法长久作战,而且现在他根本不可能再向多尔衮要粮了,再说多尔衮也没有多余的粮饷供应洪承畴了。

  “大帅,守卫天门关的守将已经逃了。”

  耿精忠随后说道,他在灭火的同时,下令手下侍卫逮捕守将,但是他们发现那个守将已经逃命了。

  当看到粮仓着火之后,这个守卫粮食的守将就知道已经无法扑灭了,火是从里面烧起来的,一定是有内鬼。

  加上军粮仓促存放在天门关,也没有积攒水源,所以即使看到大火烧起了,守军士兵也没办法立刻扑灭,等到提着水桶回来之后,大火已经到了不可控的局面,主将逃命了,手下的士兵也纷纷四散逃命,毕竟军粮可是大事,留下来他们也都要跟着殉葬。

  守将明白留下来就是死,所以乘着混乱直接逃命了,等到耿精忠的大军赶到之后,也只能从还被引燃的粮食里面抢救一些,最后只有三万多石左右。

  听到只有三万石粮食抢救出来了,守将已经逃命了,洪承畴顿时一脸颓败。

  “天要亡我。”

  洪承畴随后一脸悲凉地说道。

  如今大军的粮食只能够维持半个月,就是返回大同都有些困难,所以洪承畴只能放手一搏,攻打太原。

  但是太原城也已经被围困一个月了,洪承畴猜测程奎那里也不会有太多粮食,所以大军的粮食现在是巨大的问题。

  继续上书多尔衮求军粮,在洪承畴看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是没有军粮,他们将会功亏一篑,甚至丧命。

  “大帅,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抢粮,如今非常时期,只能使用非常手段,不然大军一旦溃败,咱们的性命都将不保。”

  此时,耿精忠朝着洪承畴说道,顿时让洪承畴一脸肃然。

  洪承畴一路从南下,收复了数十个座城池,洪承畴也一路上安抚百姓,甚至调拨粮食赈济灾民,完全是一副仁义之师的景象。

  如今大军马上就要断粮了,如果纵兵抢粮,他们可以暂时渡过眼下的危机,但是刚刚赢得仁义的名声的洪承畴,名声又要毁掉了,以后还会有那个城池愿意开门献城。

  洪承畴本来是就是贰臣,心中认定史官对他的评价也不会太好,如果在百姓心中在留下残暴的名声,那他就再也无翻身之日了,所以他才会一路南下广布仁义,但是现在看来要全部毁掉了。

  洪承畴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然后就是一抹阴冷,随后朝着耿精忠说道:“就是抢粮,也不能让百姓知道是我们在抢粮。”

  如今的局面,洪承畴必须要得到粮食,只有这样才可以打破山西僵持的局面。

  耿精忠自然明白,立刻转身离开了,抢粮这种恶名自然是要落到闯贼手中,所以他手下的军队要乔装成闯贼去抢粮。

  (本章完)


  (https://www.biqwo.com/dudu/141/141591/772890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