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晚明之我是崇祯 > 第110章 大明财政

第110章 大明财政


  巡视完火枪厂之后,朱由检带着一众官员来到了长江岸边的一座亭楼前面,这是范景文安排的地方。

  随着朱由检的到来,远处亭楼里面的人立刻迎了出来,然后来到朱由检身前。

  “参见陛下。”

  众人随后纷纷朝朱由检行礼,大概有三十多人。

  “诸位平身。”

  朱由检一脸微笑地朝着众人说道。

  “范大学士推举众人,朕今日特来此地,召见各位。”

  朱由检随后说道。

  他扫了一眼眼前的这些人,应该都是读书人出身,其中还有几个年纪在三三旬出头,样貌非常年轻,余下人的应该都有四旬之年了。

  “陛下,这位是济南名士李源,之前曾在陕西为官,随后致仕回到济南。”

  范景文开始朝着朱由检介绍起来,首先介绍的是最前面的李源。

  朱由检在济南的时候听说过李家,书香门第,一家三代人都入仕为官,李源虽然没有功名,但是因为持家有方,被山东举荐入仕,在陕西为官多年,也算小有名气,但是当年奸党横行,李源看不贯奸党,于是致仕回到了济南。

  “济南李家,书香门第,持家有方,当属天下家长之表率。”

  朱由检随后赞赏地说道。

  李家在济南府非常有名气,当年满清祸乱山东之后,李家拿出自家粮食一万石救济灾民,如此义举,在济南府地方志上都有记载。

  “陛下过奖了,李家世代忠于大明,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

  李源朝着朱由检微笑地说道,让朱由检非常满意。

  “这位是王洛毅,曾为洛阳福王署官,洛阳陷落之后,拒不投降,后来被李自成沉入黄河,幸好身上捆绑的石块脱落,捡回了一条性命,随后去了汝宁府。”

  范景文随后将李源身边的一位男子介绍给朱由检。

  王洛毅是福王府署官,福王朱常洵在京城的时候,王洛毅就也已经带着官阶了,随后同福王一同赴藩。

  福王落难之后,捡回一条性命的王洛毅逃到了汝宁府,汝宁府为大明的治下,就一直在汝宁府生活了三年。

  “如果大明的臣子都如先生一般,岂能让满清如此猖狂。”

  朱由检赞许地说道,心中肯定了范景文此时招来的这些人都不简单,估计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随后范景文将王洛毅身边的一位看上去只有三旬出头的青年介绍给了朱由检。

  “陛下,此乃已故山西巡抚蔡懋德之子蔡昌明,在太原城陷落之后,蔡昌明被闯贼俘虏,后来乘机脱身,先去了京城,等到了京城之后,得知陛下已经南下,于是跟随而来,因为走的是河南,又被裹挟进入闯贼中,多铎南下攻打闯贼,蔡昌明乘机逃走,辗转来到了南京。”

  朱由检一听,顿时一阵肃然,原来是忠臣之后,蔡懋德在太原战死,没想到竟然还有后人存世。

  朱由检顿时一阵感动,尤其是听了蔡昌明一路南下寻大明的事迹,更是认定蔡昌明是忠义之士。

  “好,你父蔡懋德为国尽忠,朕已经下令在南京修建纪念碑,纪念为大明作战而牺牲的英雄们,你父的名字就在其中,朕每年都回去祭拜。”

  朱由检安抚地朝着蔡昌明说道,顿时让蔡昌明一阵感动,他这一路能够来到南京,已经是万幸了。

  “谢陛下,昌明替家父谢恩。”

  蔡昌明随后激动地说道,已经是一脸泪水。

  “陛下,这位是河南名士张元久。”

  范景文随后介绍道,顿时让朱由检一阵差异。

  这个张元久早年就已经在朝为官了,因为魏忠贤等阉党祸乱朝廷,张元久致仕回到了河南老家,后来朱由检铲除阉党之后,多次招张元久入朝任职,但是张元久都婉拒了。

  后来李自成兵乱河南,张元久也就不知所踪,此时出现在南京,朱由检诧异的同时,也非常欢喜。

  张元久是大贤,在河南学子心中地位崇高,如果河南学子知道张元久在南京,必然会纷纷赶来,张元久在北方已经是一面旗帜了。

  “先生来南京,朕深感欣慰,如今国家危难,正是先生等大贤为国出力的时候。”

  朱由检看着张元久,然后赞赏地说道。

  张元久立刻还礼,同时说道:“草民来到江南之后,看到江南日新月异,陛下已经是中兴之君了。”

  朱由检对于张元久的赞赏并不意外,在朱由检的内心里面,大明朝可不仅收复北方那么简单,朱由检要让大明朝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

  张元久的身边是一个朱由检认识的人,这个人就是当初朱由检在清苑楼见到的那个张庆书,如今也被范景文召集到了这里。

  “朕见过你,也听说过你的事迹。”

  朱由检看到张庆书之后,有些惊讶,然后说道。

  张庆书已经从范景文那里得知了当日在清苑楼的事情,当日朱由检就在三楼。

  “当日之言,皆乃庆书肺腑之言,陛下乃是中兴之君,田地商贾改革,皆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张庆书随后激动地说道。

  他是朱由检的坚定支持者,而且张庆书身上没有书生的义气,对于民情更加有体会。

  他早就认为大明想要鼎盛,就必须要对田地下手,然后就是商贾,这些商贾已经控制了巨额资源,乘机哄抬物价,让百姓苦不堪言。

  随后范景文又将余下的人纷纷介绍给了朱由检,这些人和之前的几个人一样,大部分都是北方落难之后,拒不效命李闯或者满清,然后来到江南投奔大明的。

  看到范景文介绍的这些人,钱谦益心中一阵叹息,这些人的举动已经赢得了皇帝陛下的赞赏,所以入仕为官已经不是问题了。

  虽然朱由检叫停了举荐为官的做法,但是这些人的身份有些特殊,因为他们中很多人当年都入仕过,所以钱谦益猜测这些人应该也都会被朱由检留用。

  随着范景文介绍完毕,众人簇拥着朱由检来到了亭楼里面,然后纷纷落座,同时茶水和点心也端上来了。

  “今日能见到诸位义士,阵心中欢喜,朕已经传令吏部,留用各位,大明朝需要诸位一同出力,才可以完成中兴大业。”

  落座之后,朱由检朝着众人说道,同时端起桌子上的茶水,以茶代酒,朝着众人敬酒。

  众人纷纷举起茶杯,向朱由检还礼,然后在一阵欢喜中一饮而尽。

  钱谦益一阵感叹,他没想到朱由检竟然如此豪爽地将这些人留下了,但是也不能不说范景文找来的这些人,还真是有些不凡,如果是江南的传统文人,估计朱由检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诸位爱卿,朕想要扩大朝廷收入,不知有何见解,今日畅所欲言,朕也想听一听诸位爱卿的见解。”

  朱由检放下茶杯,然后说道。

  既然来了,就不能没有话题,正好借着这个机会问一问增加朝廷收入的法子,听一听大家都有什么建言。

  众人一听,顿时沉思了起来,历朝历代都为钱财烦恼,但是这个烦恼的程度也不同,如果是太平时日,那还不算太紧急,但是现在大明朝要中兴,就是给朱由检再多的银子,朱由检都感觉不够用。

  这也是现在朱由检的心态,所以在场的众人都在思索对策,纵观历朝历代,无非就是开源节流,增加赋税收入,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开销。

  这一点朱由检南迁之后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南迁之后,朱由检直接废除了后宫巨额的开销,现在南京皇城里面的太监和宫女加起来不到三百人,和鼎盛时期大明朝数万的宦官集团相比,已经是非常少了。

  而且朱由检废除了几乎所有的内侍部门,什么司礼,依仗,东厂,西厂等,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全新的南京朝廷也废弃了大量服侍皇家的机构,精简了办公部门,留下的人员都是精干人员。

  所以现在的大明朝是最精简的时候,朝廷开销不到鼎盛时的是百分之一,就是朱由检和后宫的三餐,都非常简单。

  至于开源方面,朱由检更是大张旗鼓地收税,首先就是对宗亲权贵下手,让他们的土地交税,然后就是给商人增税,如果那个商人敢逃税,那就是灭顶之灾。

  所以凭借江南半壁江山,大明朝的赋税竟然没有减少,反倒是有所增加,而且随着今年秋季新政的全面执行,粮税收入必然大大增加。

  看着当下局面,在场的众人都不知道如何开口,就是三位大学士都不知道从那里还能弄到钱,如今能够收钱的地方都已经被朱由检开发出来了,如果想要继续增加收入,那就只能加税了。

  但是如果贸然加税,必然会引起动荡,这也是朱由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众人都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

  “陛下可以借钱。”

  就在此时,张庆书突然开口说道,顿时让在场的众人一阵惊骇,甚至有人认为自己听错了,竟然让皇帝借钱

  朱由检听了张庆书的话,也是一愣,但是随后嘴角就泛起了一丝微笑。

  本章完


  (https://www.biqwo.com/dudu/141/141591/772891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