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晚明之我是崇祯 > 第144章 倭寇又来了

第144章 倭寇又来了


  李守荣统领大军在承天府集结休整了三天,明军五万大军经过新城县外一战之后,余下还有四万五千人完好无损,此时全部集结在承天府。

  刘宗敏带着一百骑逃到了襄阳府,此时襄阳府守军不到一万人,并且人人自危,恐慌的情绪在城中蔓延,刘宗敏也非常失落,他现在已经穷途末路了。

  没有退路的刘宗敏又没有底气和明军决一死战,他非常清楚只要明军杀到襄阳,襄阳城必然会被攻破,那个时候他的末日就要来了。

  但是刘宗敏自然不会白白送命了,这位乱世枭雄善于逃命,更爱惜自己的性命,就是全城的人都死了,他也绝对不会去死。

  这三日,刘宗敏一直都在研究逃往那里,他清楚自己又要过流寇的生活了,如果在荆襄一带流窜,会非常危险,明军战斗力已经和之前是天壤之别了,他手中没有兵马,很快就会被明军围杀。

  刘宗敏非常清楚流窜的地方必须要是战乱之地,那里的百姓吃不上饭,还饱受乱兵之苦,这才可以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就在襄阳城充满恐慌的时候,南面的承天府已经恢复了安定,明军扑灭了城中的大火,加上苍天也可怜承天府的百姓,当晚下了一场大雨,于是承天府没有被彻底焚毁。

  现在承天府已经恢复了秩序,加上明军的入驻,治安非常好,甚至已经有江南的商贾带着商品来到承天府。

  李守荣一边收拢军队,一边补充粮饷,让部队休整了三天。

  “五位都是青年才俊,真是令人羡慕啊。”

  李守荣坐在首位上面,朝着下面的王璟芝、元书平等五人说道。

  王璟芝他们已经来到承天府三天了,一直都在李守荣的临时将军府里面居住,李守荣得知五人的身份之后,在出兵之前宴请了王璟芝他们。

  “将军才是大明的栋梁之才,首战荆州,再战承天府,消灭了叛军二十万,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王璟芝他们立刻朝着李守荣说道。

  经过这几日在战场的所见所感,王璟芝他们对于李守荣这些武将已经敬服不已了。

  “哈哈,诸位过奖了,这些都是陛下英明神武所赐,我等皆是为陛下效命,尽臣子本分之事罢了。”

  李守荣随后说道。

  李守荣宴请王璟芝他们,也是为了拉拢这些青年才子,这些人将来都要留在朱由检身边,将来必然会在朝堂上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现在连接内阁和皇帝的司礼监被朱由检清除了,太监们没有了干政的机会,但是这个位置不能没有,于是朱由检身边多了一个秘书处。

  这个秘书处的权利丝毫不逊色于当年的司礼监,甚至权利更大,他们连接着皇帝和内阁、枢密院、参谋部、刑部、御史台等重要部门。

  现在以卢象观为首的一众秘书处的官员,已经在南京城备受关注了,如今这五人如果不出意外,都会在秘书处任职一段时间。

  李守荣也在寻求武将们的出路,大明的武将现在地位已经非常高了,但是他们常年在外打仗,对于朝堂的事情不了解,将来有什么变动,都无法掌控。

  现在是天下大乱,武将的地位非常重要,按照李守荣的估算,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大明按照现在的趋势完全可以恢复天下,如果到了那个时候,大明的武将该怎么办?

  不仅李守荣,就是黄得功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拉拢王璟芝这些重要的青年才子,如果有机会,李守荣自然不会错过。

  宴请了王璟芝之后,李守荣就准备出兵了,同时朱由检的仪仗也从荆州府启程,朝着承天府赶来。

  “这是今日的军令文书,立刻令枢密院发出。”

  朱由检坐在马车上面,透过车窗朝着身边的卢象观说道。

  朱由检平日都是骑马的,但是现在政务繁忙,于是就在马车里面摆上了案几,一边赶路,一边处理政务。

  刘静玉乖巧地坐在朱由检身边,将一份份奏折念给朱由检听,朱由检则是在案几上面不听书写,下达军政命令。

  朱由检在思索了未来西南战场的情况之后,决定调派在徐州驻守的黄得功南下,进入荆州。

  黄得功在平定桂王作乱之后,领着徐州兵回到了徐州,但是现在北方局面有了变化,首先就是吴三桂割据中原,和满清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多尔衮手中兵马损失严重,两三年内不会有大的战事,所以北方压力小了很多,朱由检给北方众将领的命令就是练兵屯田,暂时稳定北方局面,恢复生产,囤积粮饷,准备北伐。

  此时朱由检决定调黄得功和精锐的徐州兵南下,依托徐州兵一部,在荆州组建新军,安抚地方,加上沿江西进的刘良佐部的水师,令黄得功在荆州准备西进四川和贵州的作战。

  至于李守荣,在攻破襄阳之后,还是回师南京,驻守南京要地,也为北伐做准备。

  朱由检决定在荆襄平定之后,明军就要准备对四川的进攻,同时平定西南的安坤作乱,之后就要将精力全部放在北伐上面,一举收复北方。

  所以朱由检一边赶路,一边下达调派命令,令枢密院立刻安排大军调派。

  眼下大明整编的军一共为六个,陆军五个军,海军一个军,但是在北方还有徐州兵,山东兵两个精锐集团。

  朱由检计划黄得功统领一万徐州兵进入荆州府,然后依托这一万徐州精兵组建明军陆军第六军。

  在河南汝宁、归德,徐州,淮安一带留守的兵力组建明军第七军,山东周遇吉统领的山东并组建第八军和第九军。

  然后再扩编一个军的海军,保持明军常备兵力在十一个军,陆军八个军,海军两个军,兵力五十万人。

  江南粮食充沛,于是将第一军,第二军,第四军,第五军主力全部部署在武昌到江南一线,刘良佐的第三军,加上徐州兵为基础组建的第六军,一共两个军驻守荆襄一带,准备西南的战事。

  北面则是交给周遇吉统领河南徐州一带的第七军,山东第八军、第九军,稳定北方局面。

  这样整个战场态势就非常清楚了,西南是黄得功,江南是李守荣,江北是周遇吉。

  三个主将的分工不同,但是兵力可以集中使用,每个主将手中都有十万以上的兵马,完全可以应对一场大战。

  朱由检将安排好的调动计划给了卢象观,令卢象观立刻送往南京枢密院。

  然后朱由检就要继续处理手中的公务,内阁刚刚送来了接收荆襄之地的五百位官员名单,朱由检需要认真审核一遍。

  荆襄之地面积广大,水流充沛,人口稠密,虽然遭受了多年战乱,人口已经减少了一半,但是依然超越河南和陕西,根据朱由检的初步估算,荆襄一带的人口应该还有八百万左右,大部分都是集中在村落,所以恢复这里的生产非常重要。

  明军现在已经收复了州府十座,县城不下百座,接收的官员必须要尽快赶到。

  “报……”

  就在朱由检准备审核这份名单之时,一个侍卫立刻飞骑而来,同时大声地喊道。

  朱由检一听,立刻明白一定有要事发生了。

  侍卫骑马飞奔到朱由检的马车前面,然后下马来到马车车窗边缘,将一份文书呈送给了朱由检。

  “启禀陛下,枢密院送来急报,七日之前,三千倭寇登陆杭州府,屠戮了六个村落之后逃离。”

  侍卫立刻朝着朱由检说道。

  顿时让在场的官员一阵惊骇,倭寇竟然又闹起来了。

  一想到那些残忍狠毒的倭寇,朱由检身边的很多官员都一身胆寒。

  当年倭寇在东南沿海闹腾的非常厉害,屠杀掠夺大明东南沿海的州府,祸乱了十余年,对大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后来被戚继光剿灭了不少倭寇,倭寇的祸乱这才有所收敛,但是没想到如今竟然又开始闹腾了。

  朱由检听了之后,顿时一脸冰冷,一听到倭寇,也就是后世的日本鬼子,朱由检的内心一团怒火。

  朱由检断定这次倭寇作乱应该非常突然,让守卫东南沿海的明军没有反应过来。

  同时刘良佐的第三军正在西进,东南沿海地方防御也出现了空挡,正好被倭寇赶上了,幸好杭州府没事。

  但是朱由检绝对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他对小日本可谓是恨之入骨,竟然敢袭击大明。

  “立刻令陈子龙第二军进驻苏杭一带,接替刘良佐。”

  朱由检随后冷冷地说道。

  他知道大明又需要发动另外一场战争了,这场战争丝毫不许色北伐,甚至要超过北伐,那就是扩展海疆。

  大明现在在南洋备战,准备西方势力的进犯,但是忽视了家门口的安危,朱由检认定高丽和日本这些地方的战略也要纳入枢密院的策划之中了。

  朱由检的心中有些沉闷,内心冰冷,他决定尽快赶回南京,处理这件事情。

  倭寇为什么突然来东南沿海掠夺,而且还是三千人的规模,从阎应元送来的文书上可以判断,这支倭寇装备非常齐备,明显是一支正规军。

  “调头回南京。”

  朱由检随后下令说道。

  顿时让在场当众人一阵惊愕,他们没想到一个倭寇竟然改变了皇帝陛下的行程。

  但是没有人敢吱声,立刻调转方向回荆州,准备乘船回南京,这是最快最省力的通道。


  (https://www.biqwo.com/dudu/141/141591/772895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