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晚明之我是崇祯 > 第169章 再征高丽

第169章 再征高丽


  济州岛明军大营,武大定的偷袭取得了巨大成功,一举将高丽王室全部摧毁了。

  “哗啦……”

  一盆海水倒在了李凒的头上,顿时让昏沉中的李凒清醒了。

  李凒一身狼狈地抬起头,这才注意到他已经来到另外一个地方了。

  李凒全身颤抖,他知道自己这次是凶多吉少了,落到明军手中,他还是拥护满清的,绝对不会有好结果。

  武大定走到李凒身边,仔细地打量了一下李凒,现在高丽王室已经被他一锅端掉了,李凒也成为了明军的俘虏。

  在将李凒送到南京之前,武大定决定先审问一下李凒。

  “李凒,听说你在京城的时候,称呼多尔衮为‘爹’?”

  武大定讥讽地朝着李凒说道,他一眼就看出来李凒是一个软骨头。

  “将军,将军饶命,在京城也是迫不得已,还请将军在大明皇帝陛下面前为在下求情啊。”

  李凒满脸恐惧地说道。

  “哈哈……”

  武大定和身边的几个明军军士一听,顿时一阵大笑,李凒确实是一个软骨头。

  “李凒,我问你,你知不知道一个叫李阔的人,听说也是你们的宗亲?”

  武大定收回讥讽,然后朝着李凒说道。

  李凒一听李阔,顿时一脸满然,他还真不记得有这样一个宗亲,宽且高丽宗亲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让李凒将他们全部记住,也有些困难,况且李凒在满清的京城待了多年,很多高丽的事情也忘却了不少。

  看着李凒的一脸茫然,武大定知道李凒是不清楚李阔这个人了。

  不仅是李凒,就是明军也不知道这个李阔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只知道李阔突然冒出来,但是不知道李阔的出身,现在李阔已经是汉城的主人了,并且自封为汉城王。

  武大定和周赟这段是时日都在探查李阔的底细,但是因为是在高丽,加上李阔这个人之前一点传言都没有,所以明军到现在都没有掌握李阔的底细。

  如今李阔已经占据汉城将近一个月了,他不仅收编了三万高丽军队,还扩编了一万青壮,现在李阔手下已经有四万兵马了,已经成为高丽局势举足轻重的势力了。

  周赟这段时日也没有闲着,他带着明军陆续占领了高丽南部的忠州、尚州、全州、庆州等地,已经将高丽南面纳入统治,占据了高丽将近一半的领土。

  周赟一方面派出李阔拉拢这些地方的高丽权贵和地主们,同时开始招募军队,扩编手下的兵马。

  在一个月的功夫里面,周赟也招募了两万高丽青壮,加上手中还剩余的五千倭人,周赟手中的兵马也达到了两万五千人。

  之前的七千倭人,在釜山守城战中战死了两千多,现在只剩下五千人。

  高丽南部的局面暂时出现了稳定,因为李觉有大明皇帝的册封,加上满清已经溃败出了高丽,于是高丽南部的权贵和地主们都纷纷表示效忠大明,拥护李觉。

  此时在汉城,李阔也站稳了脚,他一边训练军队,一边安抚百姓,恢复生产,修缮城防,摆出一副争霸高丽的架势。

  在李阔的北面,则是一些独立的城池,这些城池的太守和主将态度一直摇摆不定,他们不熟悉李阔,大明又在高丽的南面,满清也退回辽东了。

  高丽北方暂时出现了权力真空,这些城池的太守和主将们一时也不急着表态,开始当起了土皇帝。

  虽然满清撤退到了辽东,但是在高丽北方的权贵和地主看来,满清是一定会回来的,如果满清杀回来,时效仿南方,效忠大明,到时候将会首当其冲,所以这些人都没有急着表态。

  对于李阔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宗亲,究竟是哪里来的人?这些人也没有弄明白,更不相信李阔。

  况且李阔资历太浅,就是他有心成为高丽王,高丽的权贵和宗亲也要看李阔究竟能给他们什么承诺和好处,不然这些权贵们也不会拥护李阔。

  李阔现在只有汉城一地,虽然是高丽的都城,但是毕竟是一地,所以李阔能够拿出来的资源也非常有限。

  本来高丽北面的很多太守和主将们还在盘算着李阔一定会来拉拢他们,但是等了一个月,李阔没有来,大明也没有来。

  这样尴尬的局面一时间让高丽各方陷入了沉静之中,但是各方力量都在这个时候加紧了招募兵马。

  此时,多铎已经回到了辽阳,正好多尔衮带带着古特氏和皇帝福临也在辽阳避暑,当得知多铎的败报之后,多尔衮心中非常愤怒。

  多尔衮不是愤怒多铎的战败,因为多铎身边只有三千满清侍卫,想要在战场上面取胜是有些困难的。

  多尔衮愤怒的是大明又开始插手高丽的事情,而且高丽人竟然不思报恩,在满清背后下手,突然冒出来了一个李阔。

  多铎也将李阔这个人的言论全部如实地告知了多尔衮,多尔衮断定这个李阔一定是反清的。

  现在明朝已经在高丽南方站稳了脚,还拥立了一个傀儡李觉,李阔占据高丽都城汉城,多尔衮立刻感觉到了危机。

  高丽事关满清后方的稳定,而且高丽每年向满清进攻大量的生铁和皮革,这些都是满清大军继续的物资。

  多尔衮没有降罪多铎,而是开始组建新的军队,准备征伐高丽,同时将在京城做人质的李倧的二儿子李淏招到了辽阳,册封李淏为新的高丽王,满清也需要一个高丽王的名头。

  同时多尔衮立刻召集辽东北面的满清部落,加上西北的蒙古诸部落,一共八万兵马,多尔衮准备亲征高丽。

  高丽事关满清后方的安危,高丽臣服了,不仅可以为满清出兵出力,最重要的是可以保证满清后方无忧。

  如果高丽落到大明手中,或者是出现了一个反清的人物统领,必然是对满清最大的威胁。

  多尔衮这次动用了八万大军,而且还是头一次调动蒙古部落,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多尔衮也不会调动蒙古大军。

  这些蒙古骑兵更加野蛮,到处烧杀掠夺,多尔衮本来不想让这些蒙古人进入辽东之地的,但是现在多尔衮的手中的兵力有限,两黄旗和两白旗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索尼和苏克萨哈也都在辽阳屯田生产,养兵恢复。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多尔衮不想动用这些力量,他最后还是决定调动蒙古部落参战。

  毕竟每年多尔衮都需要赏赐大量的金银和奴隶给这些蒙古部落,供应着这些蒙古大爷们,现在大清需要他们出力了,多尔衮决定也不能白养活这些家伙了,是该他们出来效命了。

  多尔衮此时调动的蒙古大军也是早年就投降满勤的内蒙古诸部落,被满清划分为六盟,二旗,至于外蒙古的很多部落,只是名义上的臣服,根本就不听满清的调遣。

  六盟分别为哲里木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卓索图盟、乌兰察布盟、赵克图盟。两旗分别为额济纳土尔扈特旗、阿拉善厄鲁特旗。

  还有一个人王,那就是察哈尔王阿布纳,察哈尔部是蒙古诸部落中举足轻重的一部。

  因为察哈尔部当年是蒙古王室的侍卫军,拥有非常纯正的蒙古嫡系血脉,保存着传国玉玺,是元朝灭亡之后,蒙古草原的统治者之一。

  当年察哈尔部统领林丹汗效忠大明,和满清作战多年,最后被皇太极打败,林丹汗惨死青海,其妻儿被满清俘虏。

  后来皇太极拥立林丹汗的长子额哲为察哈尔王,但是额哲没过几年就病死了,于是林丹汗的二儿子阿布纳继承了王位,就是现在的察哈尔王。

  满清非常清楚察哈尔部在蒙古部落心中的地位,所以在内蒙诸部落中,只有察哈尔部册封了王爵,额哲和阿布纳都被册封为和硕亲王。

  多尔衮这次调集了察哈尔和内蒙诸部精锐骑兵五万,这可是一支非常精锐的力量,多尔古就是要将明朝彻底赶出高丽,让高丽臣服。

  调动如此多蒙古骑兵,多尔衮自然是要一番封赏的,但是现在多尔衮囊中羞涩,他只能承诺等到高丽平定了再行封赏。

  蒙古骑兵也明白多尔衮的意思,高丽就是他们的赏赐,他们自己去拿赏赐就可以了。

  很快,满清大军就开始在辽阳集结,其中蒙古骑兵就有五万,余下的是满清在辽东一带的守卫部落,其中汉军两万,满兵一万,准备对高丽发动进攻。

  满清在辽阳结合大军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南京城,大明枢密院也变得异常忙碌,朱由检也犹豫不定,毕竟满清兵力占据绝对优势,还有五万蒙古骑兵,这几乎是内蒙古诸部落的全部精锐了。

  朱由检知道多尔衮这次是将全部的精锐都用上了,就是要彻底平定高丽,毕竟高丽直接关乎到满清老巢东北的安危,所以多尔衮才会如此不惜血本地发动对高丽的作战。

  当年皇太极集中了十二万大军,也是满蒙最精锐的部队,这才让高丽臣服,然后满清才集中全部精锐南下对付明朝,如果高丽不稳定,满清就无法分心对付南面的明朝。

  多尔衮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准备亲帅满蒙汉八万大军征高丽。

  (本章完)


  (https://www.biqwo.com/dudu/141/141591/772897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