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晚明之我是崇祯 > 第187章 银元和票号

第187章 银元和票号


  金永权他们刚刚走出围墙,就有明朝的官员迎过来了,经过一番沟通之后,确定了金永权他们的身份。

  然后这位明朝官员就开始安排金永权他们这些高丽权贵登上身后的这些奇特的马车。

  金永权按照要求,很快就来到了这些奇特的马车前面,这些马车要比一般的马车大上很多,马车下面是四个巨大的轮子,长度是一般马车的三倍。

  马车由两匹马拉动,马车的车厢有两个门,金永权踩上车门下面的踏板,进入了马车内部。

  马车内部非常宽敞,两侧都有固定的座椅,整个马车可以容纳十二个人,并且非常宽敞,没有任何拥挤的感觉。

  金永权好奇地打量着马车内部,马车内部装饰的很华丽,座椅车窗都是精雕细琢的,可见能够坐上这辆马车的人也应该是身份尊贵之人。

  金永权坐在了一个紧邻车窗的座椅上面,他轻轻地拉开车窗,就看到了外面景象,并且也可以透气。

  这次明军将三百多高丽权贵运送到了大明,所以来接这些人的马车也非常多,在金永权他们的马车缓缓驶出码头的同时,还有马车在进入码头,都是来接这些高丽人的。

  金永权他们的车厢里面有十二个人,此时大家都好奇地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场景,他们此时就在崇明府里面。

  崇明府给金永权他们的感觉就是忙碌,街道上都是过往的马车,还有大量的百姓往来,流动的货物非常多。

  崇明府地理位置重要,背靠苏杭之地,苏杭的商人都从这里登船运货,这些商人将货物运送到南京或者其它地方,然后再从这些地方采买货物运送回到苏杭,都是经过崇明府的码头,于是崇明府也就变成了最忙碌的长江码头之一。

  金永权看着外面忙碌的崇明府街道,他心中一阵叹息,大明就是大明,虽然遭受了北方沦陷之灾,但是大明的势力依然鼎盛。

  而且这次金永权看到的大明商人和百姓明显多了一份自信和欢喜,完全不同于他五年前进入大明京城的感觉。

  当年在京城行商的商贾带着货物在街道上往来的时候,都会非常小心,生怕被人发现一样,金永权知道他们担心被一些官吏截住,所要金钱。

  但是现在的崇明府完全不同,街道上全部都是满载货物的马车,这些马车上面有赶车的伙计,还有掌柜,一边赶路,一边吆喝身边的人群避让。

  过往的百姓大部分也都是推着车,或者挑着扁担运送货物,将这些货物运送到市场出售给聚集在崇明府的商人。

  繁忙的街道让金永权惊讶不已,而且令他更加惊讶的是他没有看到一个大明官吏在路上截留商人索要贿赂。

  金永权甚至看到一些身穿制服的明军士兵在路上维持治安。

  这些士兵就是大明的警察,他们身穿统一的暗红色制服,腰上挎着长剑,手中握着一根指挥棒,指挥着身边过往的车辆和人群。

  这些警察口中还叼着一个口哨,不时就会吹响一下,指挥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过,避免出现拥挤。

  “嘶嘶”

  随着一个警察一声响亮的口哨,金永权他们通过的路口被挡住了,其它方向的车辆和行人都被几个警察挡住,然后将主干道让开,让金永权他们这些大车先通过。

  金永权透过车窗,好奇地看着几个警察一脸汗水地拦截身后的人群,同时指挥金永权他们通过。

  金永权他们所乘的是大型马车,而且还带着官府旗帜,于是通行中就会优先通过。

  而且金永权他们的车辆还很多,所以警察看到之后,就拦住了一个拥挤的路口,让这些大车先通过。

  对于被突然拦截下来的商人和百姓来说,自然非常好奇这些大车里面坐的是什么人,于是一个个站在路口的警察身后,议论纷纷地看着金永权他们的车辆通过。

  “怎么这么多高丽人”

  一个老汉将手上的推车停下来,然后看着金永权他们的马车说道,小推车上面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孩子。

  他身边的一个坐在马车上面,身体有些肥胖的男子脸上带着明显的焦急和不悦。

  男子随后说道:“大明在高丽打了大胜仗,这些高丽贱奴都是来朝贡的,朝贡可以,但是别这个时候来,挡着爷爷做生意。”

  老汉听了之后点了点头,然后又看向身边男子,随后说道:“这位爷,您车上的是什么货物,急着走吗”

  男子立刻说道:“当然急了,我这是准备将这些布匹送到荆州。”

  老汉点了点头,看了看男子身下的马车,确实都是布匹,不由地一阵羡慕。

  然后又看了看自己的小推车,上面是几袋子土豆,这些土豆耐活,所以老汉零星地种了一点,竟然就长了很多,算计着自己吃不完,于是就推着车带着孙子来城里看一看,能不能卖出去,再给小孙子买一些好东西回去。

  此时小孙子正坐在土豆上面好奇地打量着眼前通过的一辆辆大车。

  金永权所在的车队一路穿过路口,看到的依然是忙碌的人群,而且伴随着大量的货物。

  他看到的崇明府的百姓好像都在经商,几乎所有人都带着货物,即使不是带着货物的,也是和货物有关的镖师或者伙计。

  在短短的一年功夫里,崇明府就成为江浙最繁忙的码头,其原因主要是崇明府背靠最富庶的苏杭之地,然后就是温州、台州。

  这些地方都是商贾盛行之地,崇明府的码头巨大,可以容纳大量的船只停靠,甚至海船都可以停靠。

  于是从海上准备进入长江的海船,还有从苏杭一带准备运送的货物,全部云集到了崇明府。

  加上崇明府治理的好,看不到贪官污吏的情况,并且为商人提供了大量的方便,市场开放,过往商人不需要缴纳各种杂税。

  于是不到一年的功夫,崇明府就成为大明最忙碌的码头了,也成为了江南的商业中心,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船只进出,带来的货物更是非常庞大。

  随着崇明府的商业兴起,于是伴随商业一同衍生出来的镖局行当也开始兴盛,往来的商人一般都会雇佣上几个镖师押送,或者将货物直接寄托给镖局,负责运送到目的地。

  同时还有钱庄的兴起,因为商人的大量涌入,钱币生意也开始兴盛起来,每天在崇明府交易的大明银元都有数百万之多。

  这还是通过现银交易的,还有各大钱庄往来的银票,更是数目庞大。

  大明的票号业务在这一年非常盛行,票号不仅为商人提供了免除现银的麻烦,而且还给钱庄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一些票号业务兴盛的钱庄,分号多达几十个,几乎遍及大明现在治下的所有州府。

  如此鼎盛的局面,甚至让大明内阁都惊讶不已,当得知大明几个大钱庄甚至将票号业务开展到了吴三桂的治下之后,大明内阁更是惊叹不已。

  本来行商令限制了钱庄,但是内阁没有想到钱庄业务非但没有受到限制,反倒是得到大力发展。

  行商令限制的是一些小钱庄,他们需要接受审查,同时还需要缴纳押金,所以很多小钱庄纷纷出现危机。

  但是这些小钱庄的掌柜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于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大明的钱庄业也开始了大量的合并和收购。

  所以小钱庄消失了,但是出现了一些体量更大的钱庄,而且随着商业的井喷式发展,票号业务开始兴起,更是让钱庄迎来了获利丰厚时期。

  当朱由检得知一些大钱庄每天流水账竟然有上百万银元的时候,就是朱由检都被震惊了。

  而且商业的发展,让大明出现了巨大的银元缺口,虽然朝廷已经火力全开地铸造银元,但是依然无法满足银元巨大的需求。

  朱由检和内阁在一番商讨之后,决定提前启动纸币的发行,大明商业和民间的活力的爆发,让朱由检都有些措手不及。

  朱由检实行了非常自由的管理,废弃了之前大明死板的人员不得流通的法令,只要是大明治下的百姓,可以往来大明任何地方。

  同时也废弃了路引制度,百姓只需要一个身份证就可以自由出行。

  朱由检还大量改革老式的卫所,将里面那些已经失去作战能力的卫所老兵全部解放出来,转为农户,分配土地生产。

  还将朝廷统治的大量矿藏交给民间商人开发,激发民间资本进来,弥补政府的不足。

  于是就直接刺激了人口的流通和商业的兴盛,这就刺激了银元的大量流动和交易,催生了票号的兴起,银元的缺口也越来越大。

  金永权一路通过崇明府,他完全被忙碌的崇明府震撼到了,他的前半生几乎都是在海上渡过的,他往来过南洋很多地方,大明、日本、南洋诸国都曾达到过,但是还是头一次看到崇明府这样繁盛的地方。

  在穿过崇明府的闹市区之后,金永权他们来到了一座码头,在这座码头上面看不到忙碌的商人和货物,但是过往行人非常多。

  金永权他们来到的码头是崇明府专门为运送人员建立的码头,崇明府有货运码头,人员码头,其中货运码头是最忙碌的。

  金永权他们准备在这座码头登船,然后一路沿江而上,前往南京城。

  本章完


  (https://www.biqwo.com/dudu/141/141591/772899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