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晚明之我是崇祯 > 第221章 朱由检的态度

第221章 朱由检的态度


  一大早,阎应元就急匆匆地来到了内阁大殿,此时朱由检正在和内阁商讨政务。

  “陛下,洪承畴反了,尚可喜也反了。”

  阎应元进入大殿之后,立刻朝着朱由检说道,同时将一份文书交到了朱由检的手中。

  洪承畴和尚可喜造反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江南,参谋部和枢密院立刻将消息汇总确认了一下,然后送到了朱由检这里。

  朱由检听到阎应元的话之后,顿时一阵惊愕,然后就拿过阎应元手中的文书,仔细地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朱由检脸上的诧异渐渐消失了,随后将手上的文书递给了身边的三位大学士。

  范景文接过文书,立刻和身边的蒋德璟,钱谦益一同看了起来,三人脸上一直带着诧异。

  “阎指挥使,此事果真?”

  范景文看完文书之后,诧异地问道,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确认无误,情报在三天之前就已经传回南京参谋部,下官认为消息重大,所以确认了之后才呈送陛下。”

  阎应元确定地说道。

  参谋部和枢密院一开始接到洪承畴和尚可喜反叛满清的消息之后,也非常诧异,认为事情重大,还是等到确认之再呈送朱由检

  后来各方情报都确认了这个消息,于是阎应元立刻将消息呈送给了朱由检。

  朱由检的脸色已经恢复了平静,但是他内心还是非常诧异为什么洪承畴会造反,从阎应元的文书上面得到的消息是代善向洪承畴索要军粮,激怒了洪承畴,最后洪承畴造反了。

  洪承畴带着耿精忠和孔有德造反了,驻守保定的尚可喜得知消息之后,也立刻起兵反叛满清。

  朱由检随后说道:“多尔衮那里有什么消息没有?”

  阎应元立刻说道:“从探查的情报得知,多尔衮在得知洪承畴造反之后,立刻从汉城回到了京城,如今已经到了京城。”

  朱由检点了点头,多尔衮在高丽待了大半年,如果洪承畴造反,他必然要回到京城稳定局面的。

  “满清会不会出兵平定洪承畴的叛乱?”

  朱由检随后朝着身边的三位大学士问道。

  范景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就是多尔衮有心平定叛乱,现在也不是时候,毕竟北方正值寒冬,想要出兵也要等到明年才是。”

  “而且洪承畴据守山西北面,如今满清进入山西需要经过关外的大同和雁门关,现在关外还有察哈尔王的叛乱,所有多尔衮眼下不会集中大军攻打洪承畴,估计会先平定察哈尔的叛乱,反倒是可能先对在保定的尚可喜开战,毕竟保定不稳,京城动摇。”

  蒋德璟随后接着说道。

  朱由检也赞同两人的观点,必定现在满清处处受到牵制,首先就是高丽让多尔衮已经非常烦心了。

  后来察哈尔王又叛乱了,而且朱由检低估了这个只有十六岁的察哈尔王古伦了,代善大军出关之后,古伦带着手下的骑兵立刻远遁,没有和代善正面冲突,代善多次派遣哨骑探查察哈尔部的下落,都没有结果。

  虽然有几次探查到了察哈尔部的下落,但是代善权衡一番之后发现,如果想要攻打察哈尔王古伦,两红旗必然要冒险深入草原,将会处于非常不利的作战之中,而且蒙古骑兵灵活机动,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覆灭的危险。

  于是代善也就放弃了出兵的打算,加上北方正值寒冬时节,代善就放弃了出兵。

  朱由检本来还在担心察哈尔王古伦不是代善的对手,但是如今看来,古伦也绝非等闲之辈,看样子还有其父林丹汗的做派,明辨敌情,避开锋芒。

  此时,众人都看向朱由检,毕竟北方的洪承畴作乱了,又反叛了满清,北方的局面更加混乱,大明是不是要插手北方的事务了。

  而且还是洪承畴,当年他在松锦之战战败之后,皇帝朱由检甚至下令建造祭台,亲自撰写了祭文。

  当时谁都没有想到洪承畴竟然投降了满清,一时间震动京城,百官都不敢相信当年刚正不阿,和阉党对抗到最后的洪承畴,如今竟然投降了满清。

  后来随着满清兵锋鼎盛,加上大明战乱不断,京城危机,最后京城陷落,朝廷南迁等一系列事情之后,大家都将洪承畴这个人忘记了。

  直到后来大明在江南站稳脚了,朝廷也恢复正常了,政务也都恢复了之后,于是洪承畴重新回到百官的视野之中。

  但是此时的洪承畴已经被定性为汉奸贰臣,不忠不义,大明将来北伐成功了,绝对不会饶了洪承畴。

  但是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洪承畴竟然又叛满清了,所以现在事情就有些尴尬了,此时众人都看向朱由检,等到朱由检的态度。

  吴三桂后来叛了满清之后,派遣使者来到大明,虽然皇帝朱由检没有见吴三桂的使者,但是内阁大学士钱谦益出面见了吴三桂的使者。

  钱谦益没有拒绝吴三桂的归顺,但是也没有直言皇帝赦免了他的罪行,态度比较暧昧,就这样将吴三桂的使者打法走了。

  现在北方的局面变化有些大,尤其是吴三桂、洪承畴、尚可喜这些人都复叛了满清,如果大明重新接纳了这些人,那么必然会让北方的局面更加有利大明。

  但是皇帝内心能不能接受这些人,其中吴三桂和洪承畴的叛乱都对当时的大明朝造成了极端的影响。

  朱由检知道他们都在等待自己的态度,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朱由检是绝对不会纵容这些人的。

  朱由检随后说道:“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这些叛将降臣,大明一定会追究他们的罪行,如果他们派遣使者来到南京,那就明确告诉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大明绝对不会纵容他们的不法,如果将来想要得到大明的赦免,就看他们的表现了。”

  朱由检没有将话完全说决,毕竟现在北方局面已经改变了,如果将来明军北伐的时候,这些人能够明确站到大明一面,并且出兵讨伐满清,这会大大减少明军的伤亡。

  皇帝朱由检已经明确表态了,所以众人也就不需要纠结了,这些叛将降臣的罪行绝对不能忽视,如果想要得到大明的赦免,那就看他们的表现了。

  这也是朱由检说给北方沦陷的官员们的,在北方沦陷之后,很多官员都投降了反贼或者满清,京城的官员最多,大明绝对不会纵容这些人的叛逆和不忠。

  “陛下,按照分析,多尔衮很可能对保定的尚可喜发动进攻,咱们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

  阎应元随后问道。

  他也认定多尔衮暂时不会攻打洪承畴,但是绝对不会放过在保定驻守的尚可喜,毕竟尚可喜的兵力有限,而且战斗力也不强,加之保定的重要位置。

  朱由检随后也陷入了沉思,但是保定距离山东还是有段距离的,而且贸然出兵保定,基本上已经到达了京城附近,这和北伐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

  朱由检现在没有北伐的原因,是大明在南洋和高丽日本的扩张还没有结束,至于攻下京城,其实没有多大难度。

  而且大明西南一带也不安定,现在如果发动北伐,投入大量兵力,必然会对其它地方造成影响。

  所以北方的局面就让它先乱好了,局面越乱,对大明将来的北伐越有利,而且朱由检在南洋还有更大的布局,暂时还无法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北方。

  “枢密院可以研究一下对策,在不出兵的情况下,如果让尚可喜和多尔衮打的焦灼一些,咱们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

  朱由检随后说道。

  阎应元已经明白朱由检的想法了,大明可以在背后做一些手脚,但是绝对不会出兵。

  明军在山东和河南等地的屯田和训练就不会受到影响,大明帝国的力量就会得到恢复和积累,为发动致命一击做准备。

  阎应元在来见朱由检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念头,但是他还没有准确的计划,于是也就没有向朱由检说起。

  在朱由检看来,北方的局面对大明似乎更加有利,现在的满清真的是四面楚歌,高丽、蒙古,还有多尔衮非常依仗的汉军都开始叛乱。

  如今多尔衮已经无力收拾这样的残局,就是有心重拾满清江山,但是也绝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

  就在朱由检表态之后,大明诋报也刊登了专题评论文章,明确了那些在北方陷落之后投敌,投贼的官员和士绅们的罪行,大明绝对不会姑溪汉奸,更不会纵容那些助纣为虐之人。

  文章明确强调大明养士两百多年,没有亏待过士族大夫们,如今国难当头,士绅官员理应站出来为国效命,但是很多人为了一己私欲,竟然投敌,如此行为,大明绝对不会姑溪。

  大明诋报的文章一出,立刻在大明治下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世人都明白了,那些投敌的官员和士绅们再也没有回头之路了。

  消息也很快就传到了北方,一时间让吴三桂、洪承畴、尚可喜这些叛将心中很不是滋味,现在他们已经反叛满清了,如今大明也不肯赦免他们的罪行,一想到现在的处境,这些人都是一阵感叹。

  (本章完)


  (https://www.biqwo.com/dudu/141/141591/772902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