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横剑三国 > 第四百八十八章 勇候!

第四百八十八章 勇候!


  当徐晃的部队赶到红丰县之时,映入眼帘的,完全是一片火海,徐晃呆愣了片刻,立马让手下的人组织扑救。

  这场火势是在桐油作用下引起的,火势之大,非常难以扑灭,徐晃的三万兵马整整扑救了一天的时间,才将火势完全控制住,当火势完全熄灭的时候,可以看见整个红丰县城,早就变成了一片废墟,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而本来驻守在这里的关羽,估计早就和关平一起离开了,所以在这儿的活人,也就只剩下徐晃和他的部队了。

  “将军,我们没有找到鞠义将军,只找到了这个!”一个副将手捧一柄黑漆漆的长刀,递到了徐晃面前。

  徐晃接过长刀,看着这柄长刀,刀身完全是黑色,不过在上面刻有两个很明显的大字,鞠义!

  “这应该就是鞠义将军的佩刀了,我们已经在红丰县里面大力搜查了,只是并没有发现一个活着的先登营士兵,我们找到的全部是焦黑的尸体,另外还有他们身上的佩刀,先登营的佩刀上刻有每一个人的名字!”副官有些沉重说道。

  徐晃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望着烧得黑漆漆的土地,徐晃喟然长叹,鞠义手下的三千人,虽说已经成了一具焦黑的尸体,不过至少他们还留有骨灰,但是鞠义整个人却不见了,再联想一下鞠义之前或许和关羽来了一场惨烈的战斗,徐晃能将整个过程猜一个八九不离十,鞠义或许是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这场熊熊烈火,将自己最后的生命也融入了这场火势之中。

  瓦罐难免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这是战场上的***理,行军在外就要做好死的准备,对于这些死去的将士,作为主将的徐晃,自然有义务将他们的名字全部上报,让齐王知道他们的英雄事迹,不过,按照一般的惯例,这些事都是在等仗打完之后再做,然而这一次徐晃却破了这个惯例,当天他就写了一封书信,以八百里加急送到了陈起的手上。

  红丰县的粮草被烧毁,关羽已经被打跑,这的确是一个让齐国上下振奋人心的消息,刘备储蓄三年的粮草全部付之一炬,不知道刘备又会是怎样的表情呢,更重要的是,蜀国此番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损失,对他们齐国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会加快它们齐国一统天下的步伐。

  然而陈起却没有众人的那样兴奋,宣武殿内,陈起双手捧着徐晃传回来的战报,就这样呆呆的坐着。

  陈起一直在扪心自问,鞠义为何要这么做,鞠义最想要的是什么,鞠义对上关羽,陈起想都不用想,就知道结果会是这么一回事,关羽作为三国里面的顶尖武将,现在再怎么也已经到了武道之心的地步,并且当初陈起见到王越之时,王越对于关羽似乎也颇为欣赏,并且说关羽是他所见过的众多武将中,最有潜力的一个。

  想当初鞠义在辽东败下阵来,被陈起生擒活捉,鞠义也是一条汉子,知道他犯下了不可弥补的错误,只求一死,这是陈起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虽说鞠义干下的是犯天下之大不韪的错,不过他并非主谋,而只是深深的陷了进去,这并非他的主观意识,何况陈起看的出来鞠义是一个忠义之人,这样的人可以补救以前所犯的过失。

  最后鞠义也向陈起证明了,他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点燃了生命中最后一把火,只是在这朝堂之上,许多人看见的只是战争的胜利,而忘记了已经死去的功臣,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英雄落泪吧。

  一双柔软的双手,搭载了陈起的双肩之上,陈起回头一看,发现正是蔡琰。

  自从陈起当上了齐王,蔡琰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王后,想当初陈起在洛阳之时,把蔡琰娶回家,那时候的蔡琰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如今二十年过去了,虽说蔡琰已经年入三十,但保养得极好,站在陈起面前,陈起依然觉得蔡琰的美貌不减当年。

  “王上,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鞠义将军这是选择了为国尽忠,壮烈的死去,我想我们不应该在这里沉默!所以也恳请你不要太过于悲伤,毕竟战争是要死人的,鞠义将军是我们齐国的英雄。”

  陈起会心的笑了笑,蔡琰当了王后,整个人的气质还是如当初一样的沉稳,没有任何高傲,知书达理。知道为陈起分忧。

  “王后!”陈起摸着蔡琰的柔荑说道:“你文采出众,比朝中的大臣都高出许多,我看不如由你来替鞠义写吊词。”

  虽说蔡琰当了王后,地位高高在上,不过蔡琰并没有将诗词歌赋忘在一旁,反而是每日勤加练习,这么做也很好的给后宫做了一个代表,可以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王后了。

  蔡琰点了点头,答应了陈起的请求。

  第二日清晨,众臣早朝,本来所有人都以为这次前方打了大胜仗,齐王应该会高兴才是,只是没有想到的是,齐王却颁布了一道命令,都城缟素三天,以国礼安葬鞠义将军。

  看着齐王那严肃的面容,所有人都不由得低下了头,他们才想起,之所以会有这场胜战的产生,那完全是因为鞠义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换来的。那些之前一个个高兴得欢天喜地的文官,现在都不由自主的低下了脑袋,他们之前只享受到了胜利的果实,却忘了前仆后继的英雄。

  半个月之后,徐晃把三千死士的尸体运回了邺城,这些被烧的黑漆漆的尸体,被装在车上,在都城的大道上行驶着。

  两旁站满了围观的百姓,看着这一具具尸体,平时一向热闹的街上,此刻却安静了下来,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陈起带领百官和普通百姓一样,就这样伫立在街上,看着一辆辆马车驶过,没有人敢大声说话,因为他们怕惊扰了这些死者,他们是齐国的英雄,若非他们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冒险,不知道和蜀国的这场战争还要持续多久。

  第二日,三千死士的尸体全部被送到了陵园,这是陈起亲自为他们选定的一块墓地,礼官们小心翼翼的将做死士的尸体下葬,而在那最中间的一块墓碑那里,却没有任何人。

  陈起亲自走到那里,将刻着鞠义名字的佩刀埋入了土中。

  “从此世上再无先登营!”陈起感叹一句,鞠义是这个世界上难得的将领,在历史中,他在袁绍的手下难以发挥他的才能,这一次陈起将其予以重用,虽说让鞠义有了足够的舞台,足以让先登死士闻名天下,不过谁又想得到呢,鞠义却在这种时候选择了英勇就义。

  陈起亲自念了由蔡琰为鞠义写好的吊词,并且追封鞠义为勇候,以表彰其忠义无双,勇冠三军。

  至此鞠义不再是被天下人所唾弃的叛徒,而是成了齐国的英雄。

  鞠义把火烧了刘备在红丰县储藏了三年的粮食,这个事情可谓是惊动了四野,司马懿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大为震惊,他也看得出来,他现在能和陈起交锋,那只不过是在短时间的事,只要等时间一长,他们凉国的粮食不够用了,也就代表了他的溃败,如今他都在想今后应该怎么办,却没想到刘备那里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这让他心中烦躁不已。

  而更为窝火的人就是刘备了,刘备没有想到他在红丰县储存了整整三年的粮食,现在却被鞠义付之一炬,没有粮食还怎么打仗,当务之急又要想办法如何筹备粮食,若是让前方的军士饿肚子,刘备的蜀王也差不多快要做到头了,齐国的军队打进来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刘备连忙召集谋士许攸前来议事,半刻钟之后,许攸急急忙忙的来到了刘备的面前。

  看到许攸前来,刘备也总算安心了一些,虽说刘备现在手下第一谋士应该算是庞统,不过相较于庞统,刘备对许攸的信任更多一些。

  想当年刘备还没有任何根基,还在袁绍手下当一个小小将官之时,是许攸给刘备指出了一条明路,刘备进入西川之后,许攸建议刘备隐忍不发,等待时机。

  也正如许攸所预料的那样,刘焉虽然是个老狐狸,但是他儿子刘璋昏庸无能,借此机会,刘备开始笼络悉数的各大贵族,让他们开始不断的支持自己。

  不过刘备的政治才能不行,这些事情还多是许攸做的,就连刘备现在手下的谋主庞统,当初若不是许攸慧眼识人,估计刘备还会和其他人一样,因为庞统面貌丑陋,而错失一个良才。

  “子远,如今前方谋划不当,导致战局失利,你看如今应该如何是好?”刘备一脸焦急的对许攸询问道。

  许攸知道如今的情况异常紧急,他们在后方若是稍微有一个没有谋划好,估计会导致前方战局的全盘失利。

  许攸思虑了片刻才说道:“主公,我想你也应该看到了,如今齐军势大,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前方的将领,看他们有没有办法将其军牢牢的阻挡在外,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为前方的军队尽快补充粮草!”

  刘备知道许攸说的这话倒是真的,他刘备的军事才能,只能算是一般般,不适合亲自征战,此番蜀国到底能不能顶得住,不是他刘备说的算,而是庞统说的算,因为毕竟庞统才是前方的最高指挥官,若是他没有办法挡住徐庶的兵锋,那么蜀国也就真的完了。

  不过,刘备越是想到这里,眼中不由自主的闪过一丝怒色,如今的情况让他刘备焦头烂额,全部都是因为粮草的问题,但粮草全部是关羽在镇守,并且刘备也从前方听说,关羽不听庞统的调度,硬生生的从庞统那里偷走了两万兵马,刘备得知了这个情况之后也没说什么。

  只是现在让刘备心中有些愤怒的是,关羽有整整两万人马,居然都没有守好一个红丰县,现在导致情况危急,关羽绝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过,刘备一向以仁义自诩,无论是对待手下,还是自己的兄弟,总是宽容大度,再者,关羽是他结拜的兄弟,就算关羽以前犯了错误,刘备都不会怪罪的,这一次刘备也一样不能怪罪,更何况如今是非常时期,刘备不应该在这些事上徘徊,而是应该想想如何解决粮食的问题。

  “今年还没有秋收,都城的粮食很早就运了出去,如今储存在国库中的余粮也是所剩无几,我怕无法供应前方部队两个月!”刘备说道。

  许悠想了想说道:“主公,当务之急也考虑不了那么多了,我们现在能拿出多少粮食就拿出多少粮食来,仅仅两个月的粮食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向其他郡县征收,如此一来,方可保证前方部队的稳定!”

  说到这里,刘备有些犹豫了,西川这块地盘虽然说地势险要,可凭借蜀中天险拒敌于国门之外,这看是一个不错的地理位置,只是任何地方有好处也有坏处。

  在历史上的三国后期,天下人口加起来也就一千多万左右,有人曾经统计过,魏国差不多有六百四十万人,吴国差不多有二百四十万人,而蜀国只有九十六万人,西川虽说地势险要,但如此一来,来到这里居住的人也就少了。

  刘备也曾经算过,现在西川的人口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八万左右,而刘备派往前方的部队差不多就有十万人,已经快到了十丁抽一甲的地步。

  虽说前线的军队算是勉强够了,只是留在国内耕地的农民似乎就少了许多,因为农民少了,所以粮食也就少了许多,以前刘备运送粮草,都是汇集全国的粮草一起运过去的,才勉强凑够,现在蜀国可以说是国内空虚,他刘备拿什么来征集粮草?

  许攸似乎看出了刘备的疑虑,于是说道:“主公,看来现在我们就只有像那些世家贵族征粮了,毕竟国家有难,人人有责,要他们出一些粮食来充公,这不过份吧!”

  还在找”横剑三国”免费小说?

  : ”” ,,精彩!


  (https://www.biqwo.com/dudu/153/153695/827008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