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宋皇商 > 第一百九十二节:西北兵工厂

第一百九十二节:西北兵工厂


  三天的时间,审问骆明才不过是走个过场,王诩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联络七大商号,筹备工学院和永安村所需的军械和装备材料上来。

  有丘一林出的钱,以及骆明才的家产,永安村重建得很迅速,而三天后,王诩也如约来到了永安村。

  王诩站在村口,看着堆积如山的木料石料,还有正在忙着修建规划的匠人和村民,心头嘀咕着,看来还真是有钱好办事。

  远处的德祥见着了王诩,赶紧跑过来道,“公子,你要我做的,都做好了。很多永安村的青壮都愿意接。”

  “嗯,先不急,让他们先帮着村民也是帮他们自己,把房子盖起来,把永安村重建起来再说,等你们部族的青壮全部到了再说。”王诩心想着,这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目前就先做好准备工作,“丘县令,人找到了吗?”

  丘一林自然明白王诩说的是三天前让自己去找能骑善斗的兵士,“找到了,两个个人,一个能骑一个能打,身板健壮,保准合签判的要求。”

  “哦对了,你还得给我找个教书先生。”王诩准备要提高军队的文化素质,更是要让军人有“精神”。

  “这个容易,这个容易。”丘一林连忙应诺。

  “那好,丘县令,你找到教书先生之后,就派他们到永安村来,主要教授青壮蕃人,也就是那帮没有户籍的人,还有德祥的族人,教会他们识字就行了。”王诩觉得深层次的东西,还得自己亲自来,而且他已经盯上了一套历史上已经完备的培养军人精神士气的理论,随时都可以剽窃过来,不过首先就是要让他们识字。

  “是”德祥和丘一林不约而同地回答道。

  “你找来的那两个人可不可靠?”王诩觉得既然这两个人是用来作为“教官”培养的,那么就要带在身边,着重加以指点和控制。

  丘一林一拍胸脯,“签判放心。个个都是受过我莫大恩惠的人。肯定能信得过。”

  对丘一林这番话。王诩还很是相信,丘一林收拢人心的本事还是有一套,否则那夜在县令府和骆明才对峙的时候,骆明才也不会投鼠忌器,不敢妄动,更不敢出门。

  “德祥,这些天要辛苦你和你手下的二十个人联系上虫草先生。把你们的族人全部组织到永安村来。至于我这里,若是有什么事,我会用信鸽找你的。”王诩将手头的情报部队散开,挪作他用了,因为整个渭州城收拾了胡洪文和凌阳云,如今算是朗朗乾坤。也没必要处处提防着谁了。反而是永安村的事更为重要。

  德祥点点头,随即又返回了永安村里。

  “丘县令,以后的永安村就要麻烦你多为照顾了。”

  王诩点了一句,丘一林明白是什么意思,连忙称是。

  “我们回原县城,你带我去军械库看看,我要选些东西送到工学院交给农文和丁强。”王诩说着,就翻身上马。并着丘一林又匆匆赶回原县城。

  有了钱。有了人,有了金属材料。缺的自然就是模板。王诩虽然知道岳飞的战法,但是却不知道岳家军的装备如何,所以还需要从现在的军备入手,进行改良,看能不能达到想要的目的。

  在原县城的军械库里,王诩选出了步人甲,神臂弓和大斧。然后找来了农文和丁强以及习三。

  对于军械习三算是再熟悉不过的人了,曾经这些东西伴随着他出生入死。

  不得不说,西北的任何一个城镇都是随时在为战斗做着准备,武器装备都是结结实实能够用上的。

  王诩费力地拎起一件步人甲问习三道,“这就是步人甲?”

  “嘿嘿,签判您知道可不少。”习三大笑着,接过了步人甲,很是亲切地摸了两下。

  “这甲有多重?”王诩甩了甩有些酸的手臂。

  “五十八斤,一共一千八百二十五枚甲叶。”习三对自己的战场上的“老朋友”,知道得很清楚。

  王诩又拿起神臂弓,这个东西他在和裴健讨论火器的时候,倒是弄清楚了它的底细,“步人甲神臂弓,西军都是这样的配置上战场吗?”

  “也不全是,弓弩手是这样,还有长矛手,就配长矛。不过,弓弩手占多数。”习三好不容易将步人甲放下,然后又拿起了神臂弓,仔细地端详着,仿佛是多年没见一般。

  神臂弓有多大杀伤力,王诩从裴健那里就知道了,“习三,在战场上你们是如何对付铁鹞子的?”那日在校场上,王诩只是从郭景修那里知道了一些大概。

  “若是主动出击,碰上了铁鹞子,跑不掉的话只能硬碰硬,但是还真打不过。不过守着,等着那群贼厮来攻城,办法倒是很多。”习三答道。

  王诩听郭景修亦是这样说的,如今他心里已经有了主动进攻对付铁鹞子的办法,不过先得等着善喀部的人到齐再说,所以今天是想来弄清楚如何防守抵御铁鹞子的,“那你说说,若是铁鹞子攻城,你们怎么办。”

  “挖沟壑,设置障碍,坚固城墙,然后在城墙头上用神臂弓射他贼厮。”习三说完,见王诩没有太多表情,又道“签判你莫看咱们出击讨不着什么便宜,那群贼厮进攻也讨不着什么便宜,只要堡寨一修筑起来,咱们守住堡寨,靠着武备军械,甭管他多少人,都能给他乖乖地打回家。”

  虽说习三的话有些夸大其实的嫌疑,但是王诩还是相信堡寨的作用不容小觑,否则西北也不会遍地都是这种东西了。

  不过王诩要的显然不是这种依托于坚固堡寨的防守,更要走出堡寨,能在平原上遭遇了骑兵也能全身而退的防守,况且西夏也不止铁鹞子这种重甲骑兵。

  “步人甲不能抵御铁鹞子的冲击,那一般的骑兵呢?”王诩继续追问习三。

  习三估摸了一下道,“应该没问题,但是要几十人围成一团,组成壁垒阵。”

  王诩想了想,还是决定先拿习三用现成的武备实验一下,“习三,你把步人甲穿上,然后背上神臂弓,把大斧拿在手里。”

  在习三穿着装备的时候,王诩就让丘一林和农文腾出一块空地,然后准备一个平日里训练用的稻草人。

  见习三穿戴整齐后,王诩就对习三道,“你在地上滚一圈,然后蹲住,砍掉这个稻草人的腿试试。”

  王诩一步步地探索着记忆中岳飞的战法。

  习三依言照做,直到第五次,才准确地砍中了稻草人的腿,随即站起身来,不好意思地笑笑道,“小的多少年没练过了,加上这个大斧拿在手里,实在不好打滚,让签判见笑了。”

  “慢慢来,不着急。”王诩随后让习三脱下步人甲又问,“”若是加重步人甲,或是再配上一个盾,会怎么样?”

  “小的不明白签判的意思。”习三有些摸不着头脑。

  王诩遂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地说了出来,“我是在想,在平原上遭遇上了铁鹞子,能不能用甲盾护住身体,以零敲散打的形式,避开骑兵冲击,砍折骑兵的马腿。”

  “这个办法…好像不错。”说话的是丘一林,作为西北官吏他也多多少少了解些军事,“西夏的铁鹞子人马都是重甲,只有马腿没有防护,一旦马腿砍折,整个人就得倒地上起不来。”

  “对,我要的便是这样的效果,不过这么样才能发挥到最大的功效。怎么样才是最适合的装备,怎么样才能减少伤亡,还需得进一步探索。”面对自己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王诩也不禁眉头紧锁,“所以,在场的诸位,今后还需得你们精诚协作,共同为我大宋为我西军探索出一条出路,咱们总不能永远躲在堡寨里被动挨打吧。”

  王诩的这话激起了曾为军人的习三的血性,习三一拍桌子道,“娘西皮,王签判,习三给你保证,一定能做出让你满意的东西,杀他龟孙子贼厮。”

  “除了甲胄、刀斧以后,弓弩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农文,这就只有靠你了。”王诩拍拍农文的肩膀,将重任交给了他。(未完待续。)


  (https://www.biqwo.com/dudu/154/154512/797514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