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宋皇商 > 第二百六十二节:马球

第二百六十二节:马球


  直到巴家父子坐上马车离开,王诩才和马华去到了隔壁,匡尚这时候也醒了过来。

  “真是为难你了!”王诩立刻让德祥弄了碗参茶递给匡尚。

  匡尚一口喝尽,顿时感觉胃里舒坦了不少,“多谢公子,还好公子刚才及时提醒,否则小的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王诩负手于后,“这巴家父子还真是不好对付,这些天你暂时不能回报社了,先跟王诜几天,王诜没有找你麻烦吧?”对于王诜,王诩了解的并不多,所以对于让王诜完全交出蹴鞠馆和马球社的管理权会不会有抵触王诩还不得而知。

  匡尚笑答道,“公子放心吧,驸马好吃好喝地待好着呢。”

  “那就好,马先生,你那边安排妥当了吗?”

  马华应道,“公子放心吧,人都找好了。”

  王诩顺手又将账本交给德祥,“这东西你交给谷全有,让他今后跟着匡尚做账房,后天有一场马球,记得也要让他来。”

  “是”

  “那就有劳诸位了。”王诩朝着众人拱拱手。

  马华思来想去,还是把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那东西会不会吃了出问题?”

  王诩诡秘地一笑,“就是要出问题才好,不出问题才麻了大烦。”

  第二天王诩特意起了个大早,因为今天正是他要给赵煦讲经的日子,路过御街时,王诩才想起焦七夫妇那天并没有来找自己。于是,王诩刻意地来到二人以前的摊点上。却发现没了二人踪迹。

  是不是他们出了什么事,王诩揣着疑惑就上了朝。

  今天亦是在文德殿里点卯。不同的是押班的宰执换成了蔡卞,赵煦并无大事传达。各部及谏院奏明了要事之后,各部官吏便一一散去,到各自应去的衙门办公。

  王诩记得蔡京的嘱咐,便等在了文德殿里没有离开,不过一会便有内侍前来招呼着他到崇政殿去。

  王诩跟着内侍,一路穿过殿宇楼阁,来到崇政殿。

  “王说书,陛下已经在里面了,你自个儿进去吧。”内侍说完。便独自离开了。

  王诩整理了衣冠,抬腿迈入了崇政殿,小趋低头步入殿内,“臣王诩参见陛下。”

  “王卿免礼!”赵煦从龙椅上走了下来,扶住王诩的胳膊。

  赵煦的这一举动倒让王诩有些不知所措,“陛下…臣…”

  “哈哈哈…咳咳…”赵煦大笑了两声,继而咳嗽了一阵,在一旁候着的内侍连忙端来参茶,赵煦饮了几口这才止住了咳嗽。但脸上依旧泛起了病态的红色。

  “陛下龙体要紧,今日这经筵…”内侍面露担忧地提醒道。

  赵煦大手一挥,“朕好不容才能听王卿讲经,岂能错过!给王卿赐坐!”

  王诩将赵煦的病情看在眼里心里泛起一阵的纠结。一方面渴望历史照着原来的面貌发展,赵煦驾崩赵佶继位,一方面见眼前的帝王如此勤政。又器重自己,心头很有些不是滋味。

  “王卿。今日不讲经,给朕讲讲你在西北经历。朕很想听!”赵煦刚一坐上龙椅,便指着王诩说道,脸上露出期待的神色。

  皇帝要求临时改变题目,那就变吧,王诩心想着,便立刻将自己在西北说做的一切,所经历的一切,当然包括几次惊心动魄的战争尽数讲给了赵煦,虽说之前给赵佶讲了一遍,但这次讲给赵煦听王诩更加侧重于内政而不是战争,因为赵煦本来就是全力支持新党,力图开边,所以让他听一听感受一下西北的民情疾苦会更好,而赵佶刚刚成年,很多事不懂也还不能体会,需要激发他的斗志。

  君臣二人你问我答,赵煦听得如痴如醉,恍若亲历了王诩的西北之行一般。

  “王卿真乃社稷之能臣也!若非是资历受限!言官劝阻,朕定要授你宰执之职!”赵煦听得激昂,忍不住大加赞赏起来。

  因为情绪激动,赵煦再次大声咳嗽起来,内侍端着茶水上前,趁着机会赶紧劝道,“陛下讲经时间已经过了很久了,若再不让王说书出宫,恐怕就要关宫门了。”

  赵煦稳定了情绪,“王卿,今日时辰不早,你先且退下吧,后日朕再听你的治国之道。”

  “臣遵旨!”王诩低着头,小步退出了崇政殿,按照蔡京的之前交代的事,经筵官应该是每逢单日讲经,而且需要轮换,眼下赵煦是听上了瘾,看来自己还得继续把这书说下去了,王诩心头想着,在内侍的引领下出了宫。

  汴京城的冬季别有一番韵味,即便是在城郊,也是人来如织,穿行不息,恰是这种旺盛的人气,让汴京的冬天更有了一份温暖。

  王诩做足了准备,特意带上了山诚一道来到了城郊的书院,匡尚在处理完巴家的事情之后就要接手报社了,今后带在身边的就是山诚了,所以王诩要让山诚熟悉和了解自己,也同时能让自己熟悉和了解他。

  书院位于城东厢,出了春望门不一会儿就到了。王诩下了马车一瞧,这排场还真不小,此时的书院外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一众下人们或是搀扶或是指引着自家老爷们进入书院,而书院外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车马更是让王诩的马车相形见绌。

  站在书院门口的匡尚眼尖,认出了王诩之后立刻走了过来。

  王诩见匡尚走来,立刻便问道,“谷全有到了?”

  “已经在里面吃喝开了。”匡尚笑道,“公子已经给您准备好了一个位置。”

  “走吧,我们先进去再说。”王诩带着山诚和匡尚一道进了书院。

  如今这汴京书院已经是当初的三倍大小了,王诜和赵佶为了让书院适应马球赛,将书院大大的扩大。同时又将书院打马球的地方和学生们读书的地方分割开来,说是书院的一部分但已经成了单独的一处。

  王诩一路走来。身边不时有穿金戴银的王公贵族们谈论着今天的赛事匆匆而过,而亭台楼阁。水榭假山,屋檐回廊俱是雕刻精细,融合南北韵味独特。

  “看来王诜和子墨两人对这书院没少下功夫。”王诩不禁叹讶,这种奢华兼俱优雅的构造他只在李梦瑶府上见过。

  “这些天小的在驸马府上,驸马爷也说这书院用了很多钱,是他的呕心之作。他还说,要不是这种排场,这种场面断然吸引不来这些挑剔的王公贵族。”匡尚说着不由得伸手拍拍身边堆彻精致的太湖石。

  “马先生的人到了吗?”王诩和匡尚以及山诚刻意选择碎石子的小路走,避往来人群众多的大路。

  “都已经到了。马先生已经等候着公子了。”匡尚拨开垂下的柳条,让王诩过去。

  王诩绕过层层叠叠,由大大小小植物纷繁交错用以阻隔视野的屏障,眼前豁然开朗,人群的嘈杂声顿时纷纷入耳,那一瞬间王诩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中世纪欧洲的歌剧院,穿丝着绸的皇亲国戚围坐在一个个搭建得精致典雅的隔间里,身边侍女姬妾萦绕,而他们的隔着场地对面的隔间里则是喧嚣异常。个个神情亢奋的豪商巨贾。

  虽说宋朝对待商人已经偏见很小了,但是这种社交场合,还是有一定门第之见的,王诩暗想道。随即问匡尚,“这些商人都是马先生找来的?”

  “是的,公子你可能不知道。前些天小的去了趟报社,这才明白蹴鞠馆和马球社有多大的影响力。只要一开展活动,那必然占据各家报纸的头条版面。这些个腰缠万贯的商贾早就跃跃欲试了。想要来看看了。”匡尚激动地解释道。

  王诩负着手看了看两边,心中暗忖,这报纸还真是个好东西,否则要让这些深居简出的王公贵族们参与进来,还得费一番周折,“以前王诜他们没有邀请过商人?”

  “之前也请过,后来就没有了。俱驸马爷说,蹴鞠馆和马球社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亲自去请人,后来有了报纸宣传,再加上人口相传,人就来得多了。驸马爷手头的钱也经不住那般折腾,于是后来就限制商人们来,但也只是限制那些和皇族没有结姻的商人,那些和皇族有姻亲的商人牵扯得太广,若是不让他们来参加,恐怕会得罪太多人。”

  “于是就欠了一堆债。”王诩顺口就把话接完,“不过也亏得王诜好面子,没得罪那么多人,不然今后要聚拢就有些麻烦了,走吧,莫让马先生等急了。”

  其实,在王诩当初的设想里,蹴鞠馆和马球社只是自上而下改变北宋文弱之风的一个媒介,而现如今由于王诜财力有限,被限制在了贵族圈中,虽然违背初衷,但是也产生出另一个好处,就是通过这个社交场合,把更多的贵族和大商人大地主捆绑在同一个利益链条上。

  向民间推广是必须的,纳入更多的商贾地主也要做,还得估计权贵们的面子,这些都需要回去慢慢盘算,王诩一面想着就走到了王诜特意给他留出的隔间。

  “马先生久等了。”王诩拱拱手,环视一圈隔间,不大的隔间里只有马华一人在自斟自饮。由于匡尚已经是明义上王诜的人了,所以再和王诩一同出现在公众场合难免会影响计划实施,便去了王诜处。

  马华和王诩、山诚见过礼,便给二人倒上茶水。

  王诩坐下一看,不得不说王诜的设计还颇费心思,这一圈围住了中间打马球的空地,便有些像后世足球场的雏形,不过没有那般大就是了。一眼看去,王诜作为召集人自然是意气风发地坐在了最显眼为首的高台上,身边出了匡尚和德祥以及谷全有外,还有几个髡发的契丹人。

  “那便是契丹使节?”王诩指了指远处问马华道。

  马华看了一眼,点头道,“正是契丹来替西夏求和的使节。”说着。马华露出一个玩味的笑容道,“公子可知率使节团来的人是谁?”

  王诩摇摇头。“何人?”

  马华笑着并不答复,只是伸了伸下巴示意王诩朝场地中看去。王诩一眼看去,场地上,身着红色马球衣的契丹女子编着长辫,英姿飒爽,颇有豪气,倒有几分雅丽梅朵的气质,不过五官却没有雅丽梅朵挺拔精致,“女人?”

  “辽国公主耶律莫里,辽帝耶律洪基三女都已经出嫁。这个耶律莫里应该是宗室女。听说此次西夏央求辽国向咱们求和,李乾顺还专程派使节去了辽国求亲,也得了一个封公主的宗室女子。”马华将报社记者打探来的消息说给王诩。

  “西北能暂时休养生息也不是什么坏事。只是辽国人派一个所谓的公主来,也是想要和亲?”王诩奇道,他从来不认为面对着必须收复的西夏和燕云政治联姻会有什么效果。

  “辽人的算盘可打得精,这个马某也不好揣摩。”马华不敢妄下结论。

  王诩仔细看了一遍双方的队伍,“辽国人把自家也弄上场,就不怕出什么闪失?”

  “邵牧你这就有所不知了,契丹女子可不像咱们这里的女子。大多都是能骑马射箭,独挡一面的。当年澶渊之下,辽主承天皇太后萧燕燕还曾亲自擂鼓助战,成为辽国一时之美谈。”马华说着。倒有些津津乐道的意思。

  王诩倒是不太在意辽国人要耍什么把戏,总之辽人不会糊涂到帮西夏去做火中取栗的傻事就够了,他看了一圈。却还没找到赵佶的影子,按理说这种场合。赵佶应该早就跳出来了。

  王诩挨个挨个地看着对面的隔间,依旧是没有发现赵佶的身影。不由得目光瞟过中间的赛场,正巧对上赵佶往向这里的眼神,赵佶看见了王诩,兴奋地挥了挥手。

  “糟了!要出事!”王诩“蹭”地站了起来,连忙问马华道,“东西都下了?”

  马华见王诩的表情有些不知所措地答道,“是,都下了。”

  “糟了!”王诩狠狠地捶了一下拳头,“马先生,这里就交给你了,山诚立刻去找两匹上好的马来,我们两下去,快!”

  山诚连忙离开前去找马,而王诩则匆匆地退出隔间,去到比赛场地边上。

  很快,山诚就找来了两匹枣红的好马。

  “山诚,去让两个队员下来,咱们两顶替上去,不要惊动其他人。”王诩思来想去,若是直接把赵佶喊下场,估计会扫了他的兴致,而且也不知道该找个什么借口给他解释自己的阴谋,所以索性自己和山诚一道上,暗中可以保护他。

  王诩和山诚换上马球白衣,跨上枣红大马替下了两名马球队员。

  王诩早在杭州创办书院时就学会了马球,算得上是精通,而山诚长久跟陆高科擅长马术,即便不会打马球,也能起到保护赵佶的作用。

  “咚!”地一声锣鼓响,七宝球被扔进场中。

  “驾!驾!驾!”双方二十人开始拥在一起争夺七宝球。

  王诩打着马,手里握住球杆,拼命地将契丹人别开,护住赵佶,而山诚则紧紧地跟在他身边。

  “呼!”契丹人毕竟人强马壮,两个契丹武士一勒马头,顿时将王诩狼狈地挤出战团,继而两人爆发出一阵嘲笑,看台上也顿时传来一阵叹气。

  王诩被挤得火起,心中更是担心赵佶,朝着身后的山诚喊道,“山诚,挡住那两个契丹人,我去接球!”

  身后一声应诺,枣马一声嘶鸣,闪电般窜入战团,山诚仗着自己骑术高明,对人不对球,牵引马头,迅速地将两个契丹人挡住。

  王诩心头大叫一声好,也不怠慢,卡主了两个契丹人空出的位置,球杆正伸向七宝球,却碰上了另一支球杆。

  “师父!”赵佶一抬头,竟然发现抢球的人是王诩,不由得兴奋地大叫了一声。

  “小心!”王诩还来不及叙旧,第三根球杆插了进来,轻轻一挑,七宝球顿时从两人的球杆中逃了出去。

  “宋人!哼!”抢走球的耶律莫里挑衅地一笑,随即掉头朝着球门而去。

  “师父!她敢小瞧咱们!”赵佶气不打一处来。

  “你在外围等着,我挑球给你!小心契丹人!”王诩喊了一声,立刻纵马拦截耶律莫里。

  此时,王诩见山诚也跟了上来,立刻朝山诚喊道,“挡住她去路!”毕竟王诩的马术不如耶律莫里,始终是追赶不上。(未完待续。)


  (https://www.biqwo.com/dudu/154/154512/797521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