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苏锦记 > 第一百三十九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


  锦歌的确有主意啦。

  她从袖子里抽出一张纸,推到丰忱和她老爹面前。

  “计划书?”丰忱刚要伸手,苏六爷“唰”的快一步拿走,脸上还摆明了表示“一点儿都不懂的谦让老人家”的看着丰忱。

  丰忱伸出去的手缩成拳,竖在唇边干咳两声,又冲着自己岳丈大人拱手:“岳父当人老当益壮,小婿还想着帮您拿呢,看来是多此一举啦!”

  苏六爷傲娇的一哼,得意洋洋的样子,让锦歌看得无奈。

  “啪啪啪!”锦歌不高兴啦,“两位自觉点儿,想想咱们在干什么?”

  “好好好,看东西看东西!”苏六爷一听女儿不乐意,赶紧哄。

  丰忱也堆满笑,将脑袋凑到自己老丈人身边儿,看计划书。

  “拿倒啦!”锦歌哭笑不得的看着两个越发耍宝的男人,真是无奈极了。

  ……

  “才一万人啊!”苏六爷撇撇嘴,人数太少啦,想当初他的双向军,作为非正规军,那时候还有号称十万军的规模撑着呢!

  锦歌叹口气:“老爹,您真别不满意,现在这人数,已经比您交给我时拓展一倍多啦!”

  苏六爷听闺女这么一说,颇有些悻悻的:“你爹我这不是想说拓军势在必行么!”

  锦歌摇摇头:“错,我觉得现在这个规模正好!”

  “啊?”在场的老丈人和女婿相视一眼,有些不解。

  锦歌看看这两个一凑到一起,智商就急速下降的男人,耐心道:“爹,子义,你们想想,政府这么痛快通过双向军,为的不就是想找机会,找个名正言顺的机会一起将它拉下去。那时候,沪市已经风平浪静,他们接受也容易。而拓军,就会给某些急不可耐的势力心理暗示。若是他们不动手,等双向军做大,他们就没有机会了。”

  “而且,示弱以人,以达到蒙蔽对手的目的,不也是一出儿好计谋么!而双向军的规模,就能达到。”锦歌说起来正事儿来,整个儿人的气质都变了。

  苏六爷嘿嘿一笑:“闺女,你不是最讨厌这些事儿了么,怎么这回这么有积极性?”

  锦歌撇嘴:“既然已然走到这一步。我若是不拼,岂不是丢苏六爷和双向军的脸?您能愿意?”

  “哼!”苏六爷不信,“臭丫头,你其实是怕子义这个臭小子丢人吧!”

  倜傥潇洒的苏六爷,才不承认他因为真相了而吃醋呢!

  丰忱每次听到自己岳丈大人因为锦歌偏向他而说吃味儿的话。都高兴极了。

  可惜,锦歌不搭理这俩人,径直道:“散会!”

  开什么玩笑,他们以为她很愿意陪他们饶舌么?

  “别别别,咱们这不是说正事儿了么!”苏六爷哪能答应,他很确定,若是让锦歌这丫头跑出去。她一准儿第一时间和她娘告状,这一状要是告上去,他这个月又得睡书房了。

  丰忱自然也不敢掉以轻心,他现在已经肯定这几天是要睡沙发啦,为缩短受罚时间,他也要配合岳丈大人把媳妇儿劝回来。

  面对着和平时画风不对的俩人。锦歌觉得自己应该头痛!

  ……

  苏六爷和丰忱二人,因为没事儿找事儿惹得闺女/媳妇儿不开心,造成会议中断。好在俩人有办法,在美食的攻势下,锦歌原地回蓝。心情愉悦的答应坐下来接着说。

  这回,他们来到丰公馆的花园中,三人坐到石凳上,说起来。

  苏六爷摸摸大拇指上的帝王绿扳指,问:“妞妞,你这意思咱们听明白了,可是这一万人……着实少了些,人家正规军的人数,最少也要三万人,咱们才是人家的三分之一……咱们不能因为怕别人忌讳,就裹足不前啊!”

  锦歌看向丰忱,问:“你也这么想?”

  丰忱多机灵啊,他赶紧摇摇头,一把抓住锦歌的手,表示:“怎么会呢,尽管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但是肯定有道理,我一准儿全力支持!”

  锦歌笑着叹口气,道:“爹、子义,我当初不是说过,要将双向军改编成为特别行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么?本来我还想再拖一拖看,没想到眼前这个机会就送过来啦,正好可以借机改建。”

  “怎么个改建法儿?”

  锦歌拿出随身带的纸笔,画起来:“一支特别行动小队,基本成员需要十五人,外加上队长、副队长、指导员和政委、军医,各一人,这就是二十人。还有联络员、情报员、后勤人员、大型军械配备员和教官各两人,这就是三十人。三十人的规模对于一支特别行动小队而言,基本可以运行起来啦。

  当然,这是小队,小队之上是大队,咱们需要一支完整的特别行动大队,大队按照陆、海、空三方面训练,每方面安排三支小队,这样就是九支队伍,再加上一队机动小队,算起来共计三百人。当然,还要包括大队长、大队教导员、辅导员、政委、医疗队、炊事班、后勤部、行政部、心里辅导部、科研人员、情报部、联络部、信息调查勘测部、模拟战斗部等等,大概需要五百来人。”

  “情报部和信息调查勘测部,会不会有些重合?”苏六爷说起正事儿,终于严肃起来。

  锦歌摇头:“不一样,情报是专门收集各种信息的,而信息调查勘测部,则是去确定信息的严谨性、信息中的各种情况,比如,情报里提及某地,也许那是国外某处环境特别险恶的地方,这就需要这个部门儿的人前去,进一步勘测地形、绘制地图,甚至于将当地的民俗、民风、形势发展都要确定下来;同样,情报可以提及行动对象的爱好、人际关系,可是信息勘测部就需要将其人的关系网、特殊的行为习惯、曾经的所有过完调查出来,在咱们的人的行动中,可以侧面跟进,帮助他们补上漏洞……说得直白些,这俩部门儿算是一前一后,相互补充的。”

  “可是,咱们的队员平时最重要的一项本事,就是侦查。”丰忱点头认可锦歌的话,但是也提出自己的想法儿,“信息调查勘测部门的存在,会不会减弱他们的侦查能力?”

  锦歌冷笑:“若是他们不能保证自己的侦查能力高超,首先就会从队伍里被剔除;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战死沙场。”

  “嗯,也算是促进、互补吧!”苏六爷赞同。

  锦歌接着道:“这是特别行动大队,我想将这种大队发展出至少三个。一队,就是专门负责作战的作战部队;二队,则是平时负责巡逻的,咱们也不抢人家警察署的活儿,但是必要的存在感还是要有的,至少要让老百姓感受到,咱们军队的存在,让他们有安全感!”

  “你这意思是让他们处镭大事件?比若枪击火拼之类事件?”丰忱听得有些感兴趣啦。

  锦歌笑道:“就是这个意思!”

  苏六爷若有所悟道:“那三队呢?”

  锦歌道:“三队,则是在重大拼斗时,负责接应二队的,平时并不负责巡查工作……其实我还想成立四队和五队,算作人才储备和机动之用。再有一个六队,可以接收一些于战场上伤残退下来的士兵,毕竟那些人都是培养出来的精英,无论是他们的学习能力,还是经验见识,都是一笔颇为重要的财富,这些人留下来,教导队员也好,跟着研发武器、战斗技能也罢,都是人才。”

  丰忱笑道:“这样,只特别行动大队的规模,就有三千人之多。”

  锦歌也笑着道:“对,别看咱们的人少,可都是个顶个儿的良材,我这些人,一个可顶十几个普通的好兵呢!”

  “有这么厉害?”苏六爷不太相信。

  锦歌笑着回道:“老爹莫急啊,等以后您就晓得啦!”

  “那行,你爹我拭目以待哈!接着说!”

  锦歌道:“而快速反应部队,我打算按建制走,建成加强团,每个团四百人,和特别行动大队对应,设立六个团,共计两千四百人,再有各种行政、后勤、医疗、研发等部门儿,足足可以拓展到三千人。”

  “那不是还有四千人啦,怎么安排?”苏六爷听得正起劲儿,一算还有近半的兄弟们没给安排下来呢,不禁问道。

  锦歌回说:“当然不能放着不用啊!咱们的驻地还得拓展,上上下下的,包括哨兵、巡岗,以及各岗位、各部门儿的人,都算上,得有小一千人,咱们往多了说,先用一千人。”

  “这也太多啦!”苏六爷觉得他闺女算得太宽。

  可是锦歌却不这么认为:“尤其是哨岗和巡逻队,保持清醒和最大的战斗力这点很重要,所以,换岗就要安排的适当,加上特训和比赛、监察等一堆琐事儿,这一千人听着多,其实用起来算,根本不会人浮于事,说不定还紧呢!”

  丰忱应和:“爹,就这样,咱们现在的队伍,包括厨子和洒扫的人,都要用士兵,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儿,在舟山上用女工。”

  苏六爷一听觉得有理,点点头:“接着往下说。”


  (https://www.biqwo.com/dudu/154/154851/808106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