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苏锦记 > 第一百四十三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锦歌到达沪市第一件事儿,便是马不停蹄地赶往当初的那一千六百亩土地,对啦,现在是双向军大本营了,还起个名字叫双向训练基.地。

  至于苏六爷夫妇、丰臻姐妹以及戚祝,现在出现在那里还不是时候,因此直赴丰公馆休息,整装待发。

  这个丰公馆是锦歌和丰忱自己的家,不是丰夫人当初所购的那处。这里的地方大,除却锦歌夫妇祝活动场所——主楼外,还有两栋辅楼相邻在两侧,此次这五个人休息的地方,正是那两栋辅楼,一家人一栋,还各带一个小花园儿,彼此相距不远,却又保持了各自的私密空间,的确比各回各家方便许多。

  锦歌一路向南,来到基.地,基地的负责人前一天听到信儿,当天晚上便将基地打扫完毕,又挂上牌匾,就等他们的头儿来商议具体事则。

  来到基.地,锦歌抬头看看颇有气势的高额大匾和大红灯笼,不禁一笑。

  锦歌一出发,丰忱就将电报发过来了,因此,基.地负责人早已在此等候,一听哨岗人说门前来了一亮高级黑色老爷车,便忙大开大门,向前迎候。

  “召集高级军官和领导,过来开会。”招呼打过,锦歌吩咐负责人召集大家开会,又道:“另外,将特别行动队前两天派出去的那五个人都叫来。”

  “是!”

  轿车直接绕着基.地大概遛了一圈儿,这才开往会议室。

  因为当初锦歌想的是暂住,所以除了将原有住户空下来的房子收拾一番,便是紧急建设临时军营,倒是办公的地点用了搬走的某个富户的庭院。

  锦歌接手双向军至今已有一年有余,从将队伍打散,留下真心先留下当兵的人、遣散不想再扛枪的人后,她没有急着重新整编,只是重新调查每个人的履历和人际关系。性格、能力、人品,再通过一些婉转的手段剔除掉那些人品差、没有干劲儿的,双向军也只剩下了四千来人。

  虽然锦歌属于让她爹赶鸭子上架来的,但好歹不敢浪费人才。尽管有一段时间,她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这些人,但有一点坚持下来准没错儿——那就是纪律!军人,讲究集体性、纪律性,个人英雄主义这种东西,得有,但不能多。令行禁止,才是一个军队长期发展的根本要求之一。

  所以,锦歌将他们打散以后,顺势便给他们安排了一个活儿。都过集体生活,甭成天惦记着回自己的窝儿,这是其一;第二,便是找人教他们最基础的知识和常识,以及特别重要的事儿——认字、写字;第三。既然现在是军人,那就要有军人的样子,甭管是不是正规军,军容军姿,就是出手的把式都要改掉土匪气,所以,锦歌费了好大力气。找到训练他们的军官组,十几个人负责四千多的兵油子,锦歌都不愿意回忆自己荷包缩水的过程。

  好在,无论怎样,锦歌最早是从地球过来的,那时的影视业很发达。信息也畅通,对于军队她多少也看过一些影视和小说资料;虽然记得不太清啦,好在心里有个大概轮廓。

  起初,锦歌是想从军工方面发展的,由此衍生出各种实业公司。出于资金和精力限制。嗯,最主要是锦歌自觉个人能力问题不愿大包大揽,便通过和人品可靠、能力过关的亲友联合,通过注资入股等手段,组建了双向兵器装备公司、双向船舶重工公司、双向钢铁机械加工厂、双向动力公司、双向百货公司、双向日用化工厂、双向洋灰水泥制造厂、双向食品加工厂等。

  本来她娘家有个表舅,有意向投资军需这块儿,包括军装、被服、医药、用具等方面,只是锦歌觉得自己自己战线拉得太长,便婉言拒绝,现在向来,她当初还真是幼稚。不过也好,既然自己成军,这些东西自然要牢牢攥在自己的手上,好在她手上的资金,包括以往投资的、分红的,还有这些企业带来的利润分成,以及老爹回国时带来的给她的那份儿收益,足够她自己将军需这块儿掌握在她的手上,剩下要做的,就是将上述双向公司的股份渐渐收拢,至少手上有百分之五十五以上的股份,才能安心。

  锦歌最开始投资这些公司,是想让手上这四千来人能够融进去,成为社会上的普通人,只是不料她自己忙活得挺热闹,等各处工厂、公司都发展上道儿啦,这些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不情愿。

  一腔热情付东流,锦歌真是郁闷之极,连哭都没有地儿哭,只能强忍着不快,再找出路。

  她怀揣着“这些人都砸她手里啦”的复杂情绪,在经过丰忱点拨前,就凸显出将军队改革为快反部队的念头儿,不得不说她这种稚嫩的行为是有些疯狂的。

  首先,她手里的人数太少;其次,没有那个军队全军都改成快反部队的。

  不过,反正锦歌什么也不懂,于是呢,她就那么干啦。

  这也是后来丰忱宽慰她之后,她立时改革成形的原因——本来就有雏形啦,不过是再捏一捏整一整的问题。

  四千人分成十个队,每队三百六十人,剩下三百六十人负责双向军整体管理、限制、培训的管理部门、行政部门、后勤部门等。

  什么?某个队长说人数不够用?

  锦歌摊摊手表示,谁觉得不够用谁就招兵呗,于是乎,精挑细选之下,这四千人的部队拓展了一倍半,终于让这个有着双向军之称、却名不副实的队伍突破万人。

  ……

  “敬礼!司令好!”一群军人整齐划一的起立、敬礼、打招呼。

  “你们好!”锦歌认真的回礼,让他们:“全部都有——坐下!”

  接着,便重绽笑颜,她看着底下的四十来个人,笑道:“行啊,各位!都知道咱们升级啦,从过去的非正规军,经过明路儿,不但转型为正规军队,还有了自己的驻地,都挺高兴的吧,连称呼儿都正式啦!”

  底下的某个大队队长是个资历老的,笑哈哈道:“这不,咱们兄弟觉得大家身份都提高啦,怎么着,称呼上也得正规些,不然,岂不是叫人家轻视咱们!”

  “有道理!”锦歌同意,“都说新身份、新气象,点滴之间的变化,才能慢慢形成咱们双向军自己的军魂……当然,一个军队被旁人尊重,靠得还是自己的实力!各位……”

  她说到这儿,这四五十人又“唰”地一声起立。

  锦歌笑道:“都坐下、都坐下,这会儿咱们是开会,不用这么严肃!”

  她看着重又坐下的手下,道:“各位,咱们这支军队既然升级啦,就得有改变,所以,军队改组势在必行,对此,大家有什么想法儿么?”

  “司令您是咱们的头儿,只要还让咱们端着枪,去打仗,咱们怎么该都没问题,都跟着您!”有几个人带头一喊,底下的人,纷纷点头高声应是。

  锦歌见状,笑道:“你们有这句话,我也给你们吃颗定心丸,咱们军队不但要端枪,还会让各位打仗!想必到家都清楚,也都羡慕五大队的人,是吧?”

  看底下这些人眼睛都绿油油的、闪烁着精光,那份渴望劲儿,胆儿小的进来都能吓得直接坐地上。

  “没问题,以后军中会不断给大家增加最接近真实战场的模拟演习,以及……实战的机会。”

  “啪啪啪啪啪啪啪!”

  一阵掌声轰然而响,那顾此起彼伏的热情劲儿,险些将房顶挑开来呢。

  锦歌双手手心朝下,往下虚按了按,表示大家清静下来,听她说。

  “这是咱们重组计划,大家看一看,从今往后,津军成立专门的特别行动大队和快速反应部队。关于特别行动大队,分成六大队;每个大队又分成是个特别行动小队,具体的人数和设置,都在资料上显示了。”锦歌指着刚刚下发好的资料,说道。

  “而快速反应部队呢,尽管咱们没有人家加强团的规模,但仍旧要按加强团设置,而且要设置六个团,至于人数问题,慢慢儿着,不着急,相信早晚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加入的。所以,咱们的加强团,实际只是一个营的规模,关于这点,大家要心里有数儿才行。那么咱们一个加强团只有四百人……加上其他相关部门,这样,我们的快速反应部队就会有三千人之多。”

  锦歌见底下人看得认真,便道:“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大家详细看看,有什么问题,咱们当场解决;若是没有问题,这些政策,就需要你们和咱们的士兵普及讲解啦……关于特别行动大队和快速反应部队的问题,在座的各位都有受过专门儿的培训,相信对此你们也都有了真正深刻的认识,那么,我就不一一赘述啦……”

  “报告!”原一大队的队长举起手,他有话要说。


  (https://www.biqwo.com/dudu/154/154851/808107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