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朝权臣 > 第36章 理想生活

第36章 理想生活


  接下来几天,朱珠没有再派人送点心,自己也没到私垫找杨承。杨承处之泰然,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倒是有不少同窗上课时常往窗外张望,又时不时问杨承:“怎么朱家小姐不来了?”

  每次杨承都不理。

  朱老秀才宣布休学三天,他要去访友,又让杨承陪他一起去。

  翌日一早,朱老秀才带着杨承,步行半天,进了金陵城。

  这是嘉靖朝的金陵,街道上人来人往,店铺鳞次栉比,繁华又热闹。

  杨承边走边看,跟随朱老秀才穿街走巷,来到一座宅子门前。宅子位于巷内,很普通。

  门扉虚掩,朱老秀才示意杨承上前拍门。

  不一会儿,门打开,一个尚在总角(七八岁)的小丫鬟探出脑袋,问:“你找谁?”

  杨承道:“请问,伍老先生在家吗?”

  他是朱老秀才的学生,问路敲门之类的事,自是由他代劳。伍老先生大名伍秉谦,是金陵城有名的儒生,朱老秀才三十年前的同窗。朱老秀才与他多年未见,此番进城,就是找他叙话。

  小丫鬟看了杨承一眼,道:“等着。”

  门“啪”的一声关上。

  杨承退到朱老秀才身后,垂手而立。朱老秀才对他如此懂礼很是满意,眼中便露出一抹笑意,道:“你虽进学未久,但进步神速,为师今天带你来天天眼界,见一见高人。”

  杨承应了一声“是”。

  在他记忆中,嘉靖朝并没有一个叫“伍秉谦”的人,想来不是此人淡泊名利,便是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以至于湮没无闻。

  很快,门再次开了,一个头顶微秃,身形微胖的老者哈哈大笑迎出来,道:“稀客,真是稀客啊。”

  朱老秀才上前见礼。

  两人把手而入。

  院子很小,三间正房,两间耳房而已。

  朱老秀才和伍秉谦分宾主坐下,杨承垂手立于朱老秀才身后。

  伍秉谦道:“大业兄来得正好,杨御史即将离开金陵赴京就任监察御史,我等择于明天办诗会与杨御史践行。你既来,且与我同去。”

  朱老秀才名鸿志,字大业。

  杨御史便是监察御史杨爵了。杨爵字伯修,号斛山,为人耿直,素有才名。此次进京,于他可不是什么好事。杨承前世是听说过这个人的,因为反对嘉靖帝日夕建斋醮,极谏,被下诏狱。

  朱老秀才想了想,答应了。他久居朱庄,以往的老相识都不怎么来往了。一个小小秀才在杨爵这等两榜进士面前,着实不够看,本想不去,又想到此次进城的目的,只好勉为其难答应了。

  伍秉谦沉浸在即将在杨爵面前露脸的兴奋中,并没有注意到朱老秀才踌躇了一下,飞快起身取了两张纸,递给朱老秀才看:“这是我写的两首诗,请大业兄指教。”

  说是指教,却全是一副志得意满之态。

  杨承就朱老秀才的手看了两首诗,都是吟菊花的诗,在杨承看来,写得一般。

  朱老秀才大为赞赏,着实夸奖了一番。

  两人这一谈诗论文,就收不住了,天黑点了灯接着谈,直到快三更,才不得不草草梳洗歇下。

  杨承只是一个跟随先生前来做客的少年,朱老秀才和人说话,哪有他插嘴的地方?这大半天,他一直扮乖孩子,老老实实在朱老秀才身后站着。

  两人在临时用做客房的厢房歇了,杨承快要入睡时,听朱老秀才道:“没想到明天能见到金陵城士林中的出色人物,你可要多看多听,若有不懂的,便记在心中,回头问我。”

  杨承本来记性不错,穿越后更是过目不忘,前世读过的书,犹其记得清晰。朱老秀才教他的东西都是他会的,自然是一“教”就会,从不用教第二遍。他对杨承的记性有信心得很。

  杨承应了,道:“明天还要早起,先生快睡吧。”

  “好好好。”朱老秀才睡梦之中,犹带着笑。

  第二天师徒俩一早起床,简单吃过早饭,和伍秉谦来到金陵城中最好的酒楼,醉仙楼。

  大门口摆了签到簿,小二一见伍秉谦,马上陪笑小跑迎上来:“伍先生到了,快里面请,郑先生他们都到了。”

  小二这一声招呼,让伍秉谦在朱老秀才面前倍有面子。他矜持地笑笑,道:“大业兄,请。”

  朱老秀才没想到会参加这等盛会,并没有新做衣服。出门做客,不过是日常穿的衣服挑两件稍好些,洗干净也就是了。这等衣着,在别的地方倒没什么,到这种高级场所,就有些寒酸了。

  杨承更是日常穿着,看起来就是一个长相清秀的普通少年。

  小二扫了两人一眼,那笑容,便淡了。

  杨承勾了勾唇角,随朱老秀才迈步上了的台阶。

  酒楼里面已三三两两坐了好些文士,见伍秉谦进来,都或微笑颌首,或点头招呼。伍秉谦顾盼之间十分自得。

  杨承悄悄问过朱老秀才,得知伍秉谦中举人之后一直没能更进一步。不过是一个举人,不知如何在金陵城中混得这般风生水起。

  伍秉谦挑了角落里一张桌子,让朱老秀才坐了,起身去和一众熟人周旋去了。

  朱老秀才让杨承坐下,道:“这就是读书人的生活了。”

  如果不是乡试连考二十年依然名落孙山,他心灰意冷之下回乡教书,他也能够过这样的生活。这才是他梦寐以求的啊。

  杨承扫了全场一眼,问:“那位杨御史呢?”

  既是为他践行,总该穿绿色官袍显摆一下吧?

  御史有风闻奏事之权,不过权大官小,只是七品小官,官袍为绿色。

  朱老秀才一脸羡艳道:“杨大人是何等人物,怎会这个时候就到?”

  大人物总是最后一分钟才出场的,俗称“压轴”。

  杨承嘴角抽蓄了几下,这就是大人物了?转念一想,也难怪,在朱老秀才等人眼中,杨爵这个两榜进士,确实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酒楼上说笑声甚大,只是一直没人来搭理两人,两人也没去搭理别人。就这样喝了大半个时辰的茶水,一个青衫文衫飞跑进来,兴奋大叫:“来了!来了!”

  ;


  (https://www.biqwo.com/dudu/155/155602/829592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