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冉氏圣朝 > 第一百一十七章 醒悟

第一百一十七章 醒悟


  “恭喜少主,贺喜少主。晋室的封诰诏书下来了,自即日起,少主你就是这秦汉故地之主,八州诸军事,晋征北大将军了。”只见严明与福生两人一脸的喜意,带着一名手持着一卷明黄的绢布的宦官来到了议事厅内,而此时的冉闵正站着在桌案前书写着什么,左手边邹环正在替他研磨,身后春桃四女侍立在一旁。

  听到严明两人的叫唤,冉闵眉头一皱,转而平静下来,头也不抬的说道:“既然来了,就一起进来吧。”

  看着冉闵兴致缺缺的样子,三人不由得一愣,还是那宦官比较机灵,连忙对着冉闵展颜一笑道:“恭喜冉将军,贺喜冉将军。至今日起,冉将军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公了。冉将军,跪下接旨吧。”

  冉闵闻言,缓缓地将头抬了起来,一脸漠然:“念。”

  “这,这不合规矩吧。”宦官知道自己此时身在太行,对冉闵是万万惹不得的,但还是一脸为难的说道。

  “念!”冉闵加重了声音。

  这下,宦官不敢再坚持了,连忙打开绢布,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啰嗦了一大推,不低不过是皇恩浩荡,晋帝对冉闵甚为看重,冉闵立功颇大,然后告知了封诰的官职之类的。对此,冉闵到了没有显得不耐烦,只是继续低头,书写着自己自己方才要写的东西。

  宦官越念越不是滋味,抬头一看,嘿!五个可以称得上国色天香的女子,其中一位只怕连传说中的貂蝉也不过如此。宦官明显一愣,但转而便低下头去,继续念起了自己的诏书,美女虽然秀色可餐,但也要有命去看,传闻眼前这位可是生生屠杀了数十万隶州异族的杀神,惹恼了他,只怕走不出这太行山。

  好不容易,宦官将诏书念完了,冉闵却没有回头,弄得这宦官是退也不是,进也不是,而一旁的严明与福生两人从紧的议事厅后便感到了不对劲,当下自然也就不敢说话了。良久,冉闵好像意识到宦官已经念完了诏书,便头也不抬的摆了摆手:“念完了?念完了就下去吧,带我向天子问好。”

  “是!”看着不动如山的冉闵,宦官似乎感到了一股子惊天的气势,这,在晋帝的身上,他是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的。他甚至感觉眼前的人,比晋帝更像是一位皇者。

  宦官退下了,殿外自然有专人负责招待他。只是从宦官退下,整整过了一柱香的时间,冉闵就是在议事厅内一言不发,专心的写着。静,非常的静!

  良久,冉闵轻叹了一口气,打破了沉静:“环儿,你等都下去吧。”

  “是。”

  看着殿内显得有点惴惴不安的二人,冉闵也不想再敲打他们了,便将自己方才在上面书写了很久的那张纸拿了起来,然后递给了他们。

  福生率先接过了纸张,上面第一行正写着《戒骄戒躁,告乞活军全军书》,福生自然是聪明的,在看到标题的一瞬间就明白了许多,只见福生脸上顿露愧色,将手中的纸张递给了一旁的严明之后,便跪倒在了地上。而严明也是如此,只扫过了标题就一下子满怀愧色的跪了下来。

  这话要从源头说起,自从冉闵以两万五千人马打败了石虎、符洪、张俊三方总计百万大军之后,整个的乞活军士气空前高涨,百万汉民中一些对冉闵还未有完全归附,认为冉闵的统治长不了的顽固派更是一下子再也对冉闵的统治没有了异议,再加上礼部的宣传,冉闵在这些汉民的心中已经成功的取代了远在江东的晋帝,如果说之前冉闵在这百万汉民心中的民心指数最低的只有30,随时可能叛逃,那现在就已经达到了65,这意味着只要冉闵自己不作死,那么即便是这些百姓日后饥一顿饱一顿都不会造冉闵的反。说到底,只有日子有了一丁点盼头,拿个老百姓会想着去造反呢。

  这民心归,军心珍,那事情就好办了。冉闵要将这一百三十万汉民全部迁往关中?没问题!将军还准许给每人三十亩地,只收农税,前三年收五成,三年后就只收三成,还免费予以耕马、耕牛,当然满意了。将军要求三年后七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全部入学?考虑考虑,啥?入学后成绩优异可以做官,有功劳可以受爵?这是光宗耀祖,没问题!

  一个政*权确立的保证是什么?不是军队,不是财富,是信任!只有百姓信任你,你才能是政*府,你才有政*权,你才能招*兵,你才能纳*税,你才有生存下去的根基,只要大多数百姓还信任你,那即使有反对者,也不会对你造成威胁。所以秦朝已降二十四国朝,乃至常凯申,都败得不冤。

  石虎那般暴虐,但他规定了胡人远在汉人之上的地位,那么一级剥*削一级,胡人活得再困难,他还有汉人可以欺压,所以石虎收到了胡人的信任。秦朝武力强绝一时,以一州抗八州还能扫清寰宇,但为什么从陈胜吴广起义短短四年,就国祚灭亡?百姓不信他!他们宁愿相信刘邦那样就会动点嘴皮子,**无赖的流*氓(当时刘邦在沛县还就是这样的名声),都不信任秦帝国,那秦帝国还有存在下去的必要吗?所以秦朝亡得不奇怪,也合理。

  ……

  乞活军内似乎一切的一切都向着好的一方面在发展,但冉闵却在更高处看到了危机。乞活军变得太狂妄了,直到冉闵在某一天收到了铁血军官团全体成员,乃至乞活军近七成的战士的请战,要求北征张俊,彻底扫除乞活军的后方之忧以后,冉闵才知道事情真的变得严重起来。至于剩下的三成,既然是要求冉闵东出虎牢关,一举解决胡赵的。其二便是从夜枭得来的消息,各军,各部,甚至是各郡、县都不一而同的出现了腐败的苗头!

  冉闵原本还指望着福生、严明这两个乞活军现在的谋主能有所警醒,但结果也让他失望了。但他也明白,福生原本就没有读过多少书,他的一切都是靠经验行事。他有萧何之资,但无萧何之能,所以他有点稳不住;严明说到底就是年轻了,年轻人有几个不是血气方刚之辈,况且自严明在冉闵手下出头以来,就没有过失败。至于冉闵,如果没有两辈子,横跨千年的阅历,如果不是邹环身为旁局者的劝谏,冉闵指不定也昏了头,那乞活军就完全像是一列没有了停车闸的火车,危险到什么程度,不言而喻。这自然也是邹环为何能在冉闵一旁的原因,邹环不是花瓶,是能为他指点得失,查漏补缺的名士。

  ;


  (https://www.biqwo.com/dudu/155/155744/833393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