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极品老板锻造师 > 第九章 心恨囊中羞涩

第九章 心恨囊中羞涩


  愿意归愿意,但这目标可真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达到的。

  按照张总的分析,一个年收入必须达到60万美金的人才可以被划入真正的中产阶级队伍里,而简单按照1:7的汇率计算,那就是人民币将近420万元!

  这对我来说无疑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弟弟,人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咯,但关键是你要敢想、敢拼,有了这个目标,你才会有足够的动力不是?”卢女士笑着鼓励我说。

  我感激的点了点头,一边把面条往嘴里塞,一边翻阅着早上的笔记。

  “卢姐,这些人都太牛了,我只能望其项背。不过听了张总的话,我真是信心倍增。当然,话说回来,钱哪有那么好挣的呢?”这是我的真心话,我可以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呐喊——钱,真的不好挣。

  卢女士会心一笑,给我讲了一个滚雪球的典故。

  简单的午餐后,她带着我急忙赶往下一个目的地,说是她恩师的住处,是在一个高档居民楼里。

  等我们赶到卢女士恩师的住处时,客厅的沙发上早已有四位穿着得体的男女落座。卢女士很亲密的和恩师拥抱寒暄,并把我介绍给这位从事国家政策研究的朱教授。

  朱教授约莫有六十多岁了,举止端庄、仪容慈善,戴着一副眼镜儿,穿着针织衫和朴实的一双拖鞋,俨然是一位质朴无华的学术泰斗。

  我兴奋的掏出笔记本,正襟危坐,聆听朱教授为大家分享的《国家宏观政策分析与资本市场走向》一课。

  卢女士告诉我,要不是她和朱教授这层关系,我根本不可能有机会亲自聆听朱教授的专业授课。正因为如此,我才倍加珍惜这一次的机会,认认真真的做着笔记。

  朱教授性格和善,语气也适中,挺适合我记笔记的速度。

  朱教授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落在了卢女士为我启蒙的“民间私募基金”上。朱教授阐述了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资本市场的萎靡,从而进一步分析了中国资本市场亟需拯救的大形势。她全面分析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资金缺口,而后从国家宏观支持政策和扶持措施入手,引入了民间私募基金的合法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总之,老教授肯定了民间私募基金的合法性,也大力支持发展民间私募基金,按照她的判断,这是一个实打实的朝阳产业。

  “茅塞顿开,卢姐,真的是增加我的见识了,真想进一步学习学习如何参与和运作这种民间私募基金。”在离开朱教授高档社区的路上,我兴奋的与卢女士分享着我的感悟,“卢姐,下一站我们去哪?”

  “啊?还想听啊?”卢女士樱桃小嘴一歪,笑了笑愠怒着说,“别猴急啊,你也不看看现在几点了,到了该吃饭的时间了。”

  我这才发现,已经是下午五点过了。于是,按照卢女士的安排,晚上我们赶到了市区另一个高档别墅住宅区,参加“家庭大聚会”。而在场的,除了我之前见到的刘总、马哥和张哥外,还有十来位受精英交流会副会长刘女士邀请而来的各界社会精英,而这些社会各界精英都和我来自同一个地方。

  在卢女士的引荐下,我认识了各路英雄豪杰,有公务员、人民教师、大学教授、公司老总、外企高管等等,几乎都是在社会上有头有脸有实力的大咖。

  同样,我的一身标配装扮成了这个“家庭大聚会”里的另类。相形见绌啊,我发誓,回去挣了钱后,我一定要为自己置办一身高级西装。

  晚餐聚会,是在别墅二楼的豪华大客厅中举行的。客厅正中有一张硕大的大理石圆桌,足以坐下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而准备这场晚餐的,正是刘总的好友,也是蓉城某五星级酒店的特级厨师。

  杯盘摆定,大家逐个落座。看着桌子上漂亮的摆盘和华丽的菜肴,我猛吞了一口唾沫。

  这时,刘总颇有大将之风的站起身,她端着红酒杯,面带微笑的环顾四周,“各位亲人们,我们今天在这里欢聚一堂,是难得的缘分。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好朋友,盛华集团公司总裁刘哥为我们友情赞助的来自波尔多的美味红酒,感谢。”

  在刘总的带领下,大家共同起立为刘哥敬酒。

  刘总用手臂向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其次,我也代表精英交流会组委会,向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这次盛会的诸位亲人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

  大家共同举杯庆祝。

  “第三杯酒,我要恭祝在座各位在人生的大路上再次向上攀登了一程,我们不但要尽快成为中产阶级,而且还有更大的责任要培养更多像小霖这样的新生代中产阶级,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长治久安,我们的价值才会得到充分体现。”刘总高举酒杯,就像一个麾下将军千万的女司令一样豪气万丈,“我提议,让我们共同举杯,为中产阶级事业奋斗终身!干!”

  大家将杯中红酒一饮而尽。“家庭大聚会”也渐渐进入了高潮,随后,大家就是按惯例互相敬酒。因为不胜酒力,我勉强敬了一圈酒后,脑袋开始有些昏昏沉了。

  恍惚间,我瞥见刘总和卢女士微笑着推杯问盏间,偶尔朝我的方向敬酒、微笑。我只能呆呆的回敬以微笑,不过很快,我发现自己已经昏昏欲睡。

  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清晨了。没有等来卢女士的爱心早餐,慌忙起床洗漱后,发现大家正在客厅用早餐。用餐时间很快,因为刘总告诉我们,今天有一场硬仗,希望大家吃完早餐后按计划各自分头行动。

  我当然听不懂刘总作为“统帅”的安排,也不好意思去打听别人的商业秘密。等大家分头行动之后,我则继续在卢女士的安排下四处“求学”。从上午的“民间私募基金基础篇”到下午的“民间私募基金进阶篇”和高级篇,一个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商场精英激情澎湃的讲演着关于民间私募基金项目的来由、构成、盈利模式、奖励模式、出局模式。我也是第一次在这里听到了“对碰奖”“双轨制”“出局”“融资中介”“静态提成”等专业术语,也见识了之前卢女士所讲的资本滚雪球、越滚越大的厉害性。

  举例来说,刘总麾下引导的民间私募基金项目就是当地官方支持的融资项目之一,投资人可以以个人名义进行资本注入从而展开投资,众多投资人的资本将汇聚到一起放大杠杆相应。管理这庞大资金的人将由众多投资人民主选举四位德高望重之人组成,他们将负责这笔民间资本的借贷和运作,并从中抽取管理费用。项目鼓励投资人介绍新投资人入伙,这会产生推荐费用收益。左右两翼都有投资人介绍的新投资人,这就构成了一对,就会拿到对碰奖励收益。如果新投资人继续介绍,对于最上边的投资人来说,依然可以拿到相应比例的奖励。项目管理成员每周将进行融资损益分析和审计,然后对投资人进行分红和返利。一旦投资人拿到了60万美金(也就是张文峰所分析的中产阶级水平)就出局,若要继续参与,就要重新注资进入。

  我带着半吊子水平总结了这么多,可能很多都还不全,但大意我是听懂了,也见识了资本滚雪球的厉害。

  我计算了下,按照几位老师讲演的项目收益,如果不推荐新的投资者注资,单是拿静态收益分红,也能在10个月内拿到60万美金,成功晋级中产阶级。当然,这个前提是,投资人必须投入1万美金,也就是7万元人民币才可以。

  卢女士给我算过一笔账,我如果介绍两位投资人注资民间私募基金项目,而这两位新介入的投资者又能源源不断的介绍新的投资者进入的话,那么最快可以在45天内拿到60万美金。

  “出局制度是为了保证团队投资者能利益均沾,而不是先到多拿,后到少拿。大到刘总,小到普通投资者,大家都是一样的。”卢女士再次给我讲解了这个项目的公正、公平和公开性,听得我的心一浪一浪的,如果我现在真有7万元现金,估计当天就投资进去了。

  然而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这么多钱。

  晚上,卢女士带我进入了另一处高档住宅。几十个人围坐在一起,听一位海归投资者、一位大学教授和一位公务员的投资分享。据卢女士讲,这三位都是元老级的民间私募基金注资人了,至少已经赚了上千万。

  三位投资人的投资分享赢得了现场所有人雷鸣般的掌声,中途,甚至有连夜远道而来的贵州、福建、广西等地的投资人。

  在分享会的最后,由三位元老级的投资人领队,我们稍微压低分贝喊了几句震撼人心的口号:民间私募、利益均沾,共同致富、达到中产。

  我当时嘶吼的激情绝不亚于台上那几位,感觉自己脖子上的青筋都快爆出来了一般。

  不过,看着在场所有投资人容光满面的笑容,我真恨自己没本事,连7万元钱都拿不出来,这可是几百万的生意,难道我就这样错过了?

  就算我对得起自己,也对不起千里迢迢邀请我来参加精英交流会的善良的卢女士啊!

  (亲们,如果觉得本文不错,请放入书架、多多投推荐票哦,谢谢亲的陪伴。)

  ;


  (https://www.biqwo.com/dudu/158/158251/809204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