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极品老板锻造师 > 第二十一章 转正升职加薪了

第二十一章 转正升职加薪了


  事情,没有朝着我和杨女士的想法发展。

  公司经营,当然最终的拍板权在于老板。

  我的处女秀——《我把你看穿》,在杨老板的运作下,成功出版。首印改为10000册,杨老板自销2000册,出版社一口气拿了8000册。

  书籍从印刷厂运输回我们公司仓库的这天,杨老板刻意点燃了一支雪茄。听说,他把这一次的战果向“大老板”做了全面汇报,得到了“大老板”的高度表扬。而“大老板”,实际上就是金海岸文化传播公司的最大股东,也是江山文化传播公司的老板。

  按照投资股权来说,江山文化传播公司是大老板个人的。金海岸文化传播公司,真正的“老大”是“大老板”,而杨老板则是“二老板”。只不过出版销售方面的事,是杨老板全权负责罢了。但杨老板出版发行的书籍,“大老板”都会全力代销,毕竟,他老人家累积了二十多年的销售渠道,真不是吹的。

  当我捧着杨老板赠送给我的10本书籍的时候,我感觉眼眶里湿漉漉的。这一刻,我真想感谢培养我的爸爸妈妈,感谢教育过我的老师和兄长,还有,多读书、读好书——真好。我知道,若不是我看过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教诲,我是不可能完成我的这本书稿的,它是我勤能补拙的结晶。

  “同志们,小霖同志进公司不到两个月,与在座的各位基本上同时到公司。”说话间隙,我清楚的捕捉到杨老板的余光一刹那扫射在了大高个儿的位置,“可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小霖基本上由一个菜鸟,成长为了一名具有基本写作资格的员工,而且正式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社会观察类图书,大家看到没?就是这本《我把你看穿》。首印10000册,各位,这绝不是一个小数字,代表着出版社对这本书的高度重视。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了一句老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啊,我想大家也看到了,小霖平日里对工作的付出和努力。但是大家可能并不知道,为了写这本书,他阅读了超过200本图书,做了近80万字的读书笔记,各位,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但就我一个蠢长大家几岁的兄长来说,我很敬佩他。

  所以在这里,我宣布两件事,第一,小霖同志从今天起,正式转正。第二,小霖同志将担任本公司办公室主任一职,即时生效。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霖主任走马上任表示欢迎。”

  在杨老板的鼓动下,杨女士笑呵呵的鼓起了掌,她的掌声也最为热烈。其他三位同事,尤其是大高个儿,则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好像这件事跟他们没有多少关系一样。

  “霖主任,走马上任,你还是给大家讲几句嘛。”杨老板点燃一支香烟,让我说几句。

  说实话,杨老板的这两个决定,事先都没有和我沟通过,如果真和我沟通的话,我可能不太敢胜任这个办公室主任的职位。毕竟,办公室有比我来得早的员工,比如唐爽;有资历和经验比我丰富的员工,比如大高个儿。我本只愿老老实实的工作赚钱,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办公室的领导,这让嘴笨如牛的我显得有些尴尬,对于如何管人,我真是一窍不通。

  不过杨老板让我讲几句,我又不得不讲,“这个……各位同事,虽然我侥幸完成了这本书稿,也……也幸运的出版了,但是……还有很多不足,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对于办公室主任,我觉得吧,这首先是杨哥对我的信任,不管我自己能力如何吧,我都尽力把工作做好,这个……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和帮助我。”

  杨老板带头鼓起了掌,这时,小萝莉和唐爽也微笑着鼓起了掌。可能我的这一番不算矫情的话,没有说的太过分吧。

  人的勤奋努力,难道真的会换来好运连连吗?

  转正、升职,紧接着在杨老板的办公室里,我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次“加薪”,我的月工资从1800元涨到了2000元。这小小的200元虽然不多,却代表了杨老板对我工作和人品的认可,被认可的心情,比加再多的薪水都让人情绪高昂。

  当天晚上,杨老板做东,请大家在火锅店吃了一顿丰盛的火锅。我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晚饭回家后,我急于打开手机,把我转正、升职、加薪和出书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给了我远在农村的爸爸妈妈。特别是妈妈,她在电话里竟有些哽咽,夸我读书用功、工作努力,说他们在农村过得挺好的,让我不要挂念。而坚决不接电话的爸爸,则一个劲儿的在旁边说“自家小子,他什么样,我清楚的很,让他不准翘尾巴,在公司好好干。”但妈妈偷偷告诉我,爸爸在一旁高兴的直抹眼泪,他这个人啊,一辈子都是这样,不善于表达,只有朴素的、沉重的,又略显呆笨的爱的关照。

  能够分享我喜悦的人,我翻遍了手机也没找出两三个。同学吧,非常要好的没有几个,从小学到大学,都由于自身先天带有的一种自卑感,形成了我表面冷漠、内心好强的性格,所以和很多同学交情不深,毕了业,也疏于联系,就更没有分享的必要了。

  要好的两个兄弟和亲戚呢,我也不太敢去分享,万一他们觉得我这是臭显摆呢?或者说,人家比我混得都好,我这微不足道的喜悦,反而会让别人嗤之以鼻。

  唉,算了吧,我就自个儿默默的享受一下阶段性成果吧。

  忽然之间,我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我大学时代的古文老师,我上过他一学期的古文课,性格古朴、学识渊博,只可惜造化弄人,不善于人际关系的他,到了四十多岁,都还没能评一个副教授。但他的人品我很认可,我觉得受恩于老师,有必要和他分享我的喜悦,于是我写了一封信,合着我新出版的书籍一并寄给了他。

  另外一个,则是早已离职,正在奋力准备毕业论文的读考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姐姐。她虽然离职了,但我们还是保持着QQ和电话联系,她只比我大两岁而已,她的冷静、学识和温柔性格让我感觉很亲切,所以在QQ对话框里,我与她分享了我的收获。

  没想到的是,姐姐及时回复了我,她恭喜我初战告捷,打了一个吐舌头的俏皮表情。

  我关心着她的论文写作情况,她打听着我的出书感想,就这样,我们两个人一言一语的在QQ上天南地北的聊着天。那时在办公室里,我并么有发现姐姐这么健谈,今晚深入交流,却发现她是一个热心肠又活泼的女子。最终,在晚上23:30分时结束了热情洋溢的对话,因为姐姐的寝室在这个时刻要断电、断网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晚,我的心情洋溢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感。

  隔天中午,远在母校的古文老师刻意打电话前来恭喜,说会认真拜读我的著作,并让我戒骄戒躁、多读好书,继续写出能够给人以启迪的书籍。

  真没想到,我从一位实际上接触并不深厚的老师身上,汲取了异常丰富的精神给养。或许,我跟他之间,本就有许多共通之处吧。

  公司新书出版,往往都是杨老板和杨女士最为忙碌的时候,他们不仅要和出版社打交道,而且要开始疏通他们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不过,不到三天时间,杨老板预定的2000册《我把你看穿》就分销完毕,特别是大老板的销售渠道,占了将近20%。

  当然,分销完毕,并不能代表销售业绩,书籍分销后,书商真正卖出去把货款打到杨老板的账户上时,这才算销售收入,才能计入杨女士的公司账簿上。

  但这样的分销速度,让杨老板也是高兴不已,因为很多书商都是主动打电话找他拿货的,有一部分书商甚至破天荒的先付款、后提货。这让杨女士可是笑得合不拢嘴,毕竟,她的账面上的数字,是越来越好看了。

  当我走进杨老板办公室领取工资的时候,让我倍感意外的是,他在我正常工资的基础上,特意又封了一个200元的红包。我见状,说什么也不收,我不能在工资之外再额外要求什么,该得的我拿,不该我得的,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要。

  “这就是你该得的,你这个小伙子脑壳咋这么翘呢?”杨老板佯装着生气的样子笑着骂我。

  “杨哥,您为我提前转正、升职、加工资,我就很满足了,这额外的钱,我……不能再要了,人不能贪得无厌。”这是我的心里话,虽然我骨子里是想挣的钱越多越好,但这关系到原则问题,我坚决不收。

  “我的傻兄弟,这也不是说什么红包,是每个月200元的职位津贴,是给你办公室主任这个职位的。”杨老板见我不信,赶紧补充说道,“这都是公司制度里写的清清楚楚的,你看嘛,‘担任公司中层以上干部的员工,享受相应级别的职位津贴’。”

  我一看制度,确实有这么一条,于是就收下了这200元。如此说来,我的工资实际上已经达到了2200元每月,这真是我连做梦都没有想到的。这一件事,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坚持——人,要勤奋努力的工作,才能换得更高的回报,不努力的人生,还要青春干嘛呢?

  在离开办公室之前,杨老板的一句话,让我愣在原地半天都回不过神来。对于他的疑问句,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


  (https://www.biqwo.com/dudu/158/158251/809205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