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魔国领地 > 第十八章 学生班内

第十八章 学生班内


  学生们站好后。卫得胜也当先站在队列前。面向马丙笃大声喝道:“学生班都有了。向营长敬礼。”学生们在沒有军帽。军容不整的情形下参差不齐的完成了敬礼。有四个学生发现营长不是何朝奉的面孔。有些纳闷也不敢询问。还有两个学生的心思压根还在机枪上。根本沒注意到自己面前的营长有什么不同。

  马丙笃认真回了礼。卫得胜又向马丙笃报告:“报告营长。学生班七人集合完毕。请训话。”

  马丙笃喊了声稍息。就正式开言道:“各位同学。认识一下。我是二营新任代理营长马丙笃。西安人。你们依次做个自我介绍吧。”

  第一个位置站立的唐之琚咽了口唾沫。大声道:“报告马营长。我是西北大学工学院学生唐之琚。现在是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整编十七师一五三团二营列兵。也是西安人。”显然唐之琚把这种番号的报告已经背熟。

  刚才用胳膊顶唐之琚的那个胖学生同样报告:“我是西北大学工学院学生沈伯溪。华阴人。现在是国民。。”

  马丙笃抬手打断:“大家不要紧张。更不用报番号。这番号我比你们都熟。只说说自己所在的学校和所学专业就行了。当然。如果想介绍原籍那更好。”

  沈伯溪看马丙笃态度随和。就大着胆重新报告:“马营长。我叫沈伯溪。是西北大学工学院毕业的。和唐之琚是同班同学。华阴人。今年二十三岁。”

  接下來其他学生一一报告。有医学院的。有农学院的。也有师范学院的。最后两个是水利道路工程专门学校的。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马丙笃看了看沈伯溪问道:“你属什么。”

  沈伯溪当时一楞。旁边的唐之琚悄悄伸手拉沈伯溪的衣角。沈伯溪还以为是提醒自己要按事先编排好的毕业年纪二十三岁倒推属相。脑子飞速运转。大声报告:“长官。我属蛇。”

  马丙笃又问唐之琚:“你们两个是同班同学。年纪相差多少。”

  沈伯溪乐呵呵的抢过话:“长官。我们俩是同年。都属蛇。”

  马丙笃把眼神又移到唐之琚身上:“二十三岁。大学毕业。投军报国。其志可嘉啊。”

  沈伯溪听后控制着自己升起的骄傲情绪。努力作出谦虚又求战的模样:“营长。报国杀敌是我们应该的。只是我们还沒有真正杀过日本鬼子。请营长给我们机会吧。”

  唐之琚听到这里实在憋不住了:“二姐夫。我错了。求你别把我们送回去。”

  之所以唐之琚隐瞒家中从军。是因为自民国二十二年六月。国民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兵役法》。实行义务兵役制。规定中华民国男子均有依法服兵役之义务。以18至35周岁为甲级壮丁。36至45周岁为乙级壮丁。公务员缓征。独子和在校学生免征。但平时要接受军事训练。即使要参军。也必须经兵役团管区司令部体检合格进行集训。绝不允许壮丁直接到作战部队从军。也是为了预防某些擅自扩编队伍的军阀行径。

  可是民国期间自愿服兵役的人少之又少。这部《兵役法》从诞生之日起就念成了歪经。乡里保长却能凭此法捉丁勒索。不过九一八以來。尤其是七七事变后全民抗战情绪高昂。委员长又时刻把岳武穆、班定远挂在嘴边。所以许多学生也投笔从戎。各地兵役团管区司令部从中捞不到油水。就借着在校学生免征兵役的条文拒绝学生从军。学生们无奈只能直接找到作战部队去。而作战部队虽然想要有文化的学生。却碍着不能私自招兵的限制。给身沒有军衔的衣裳。只管伙食不发饷银。甚至连枪也不发。严格算來只能编在临时征用的民夫名册里。好在学生们心思简单。认为到了部队上了战场就算从军。一心报国情也不在乎这些虚名。唐之琚和其他六个学生都未毕业。一腔热血促使他们进了十七师从陕入冀。沿途有大部分学生受不了部队生涯离开。这七个人意志坚强。琢磨着连日本鬼子的模样都沒看到。哪里有脸离开部队。就一直要求到前线作战。坚持到昨天下午终于等到日军进攻主阵地。看到战斗过程后却忘记了害怕。为着战斗纷纷出谋划策。修机枪搞炸药忙得不亦乐乎。更是拒绝了何朝奉为七人准备的逃跑马匹。书生意气上來谁也沒办法。何朝奉只能暗中命令卫得胜保护学生。发现不对就将七人强制撤离。

  唐之琚是马丙笃已经故去的未婚妻唐之贻的小弟。今年只有十九岁。从小就崇拜马丙笃。也可以说是在马丙笃的看管下长大的。唐之贻去逝后。马丙笃把之琚当成亲弟弟一样对待。但管教也是相当严厉。唐之琚幼时因为西安被刘镇华围城七个月。导致体弱瘦小。父母百般溺爱。因此性情十分懦弱。后來马丙笃不顾岳母大人的反对。经常把唐之琚带到部队去操练。希望能听些拼杀声、闻些硝烟味。早日脱胎换骨成为唐家的顶梁柱。

  应该说马丙笃的**相当成功。唐之琚不但去掉了脂粉气。一切行动也向二姐夫看齐。在同学中隐隐有了领袖气质。此次投军当然是瞒着父母。只说自己和同学要在暑期去工厂长住锻炼。但到了十七师后怕马丙笃发现。就要求到作战部队去。结果巧不巧的就分派到了马丙笃在的一五三团。唐之琚当然不敢留在人來人往的团部。直接央求把自己和同学们派到二营。沒想到因为何朝奉的畏战马丙笃成了二营的代理营长。现在撞在一起再说什么也无济于是。只能听天由命了。

  沈伯溪和唐之琚交情极深。虽然从未见过马丙笃。但屡次从唐之琚口中听说这位未完婚的二姐夫的故事。现在唐之琚的那声二姐夫叫出口。又听到新來的营长姓马。开心的拍着掌也叫道:“姐夫。真的是你。我们听小唐念叨你好久了。”

  马丙笃此时再想发火也拉不下脸。卫得胜在旁边看马丙笃有些下不來台。就咳嗽一声:“沈伯溪。部队里要叫长官。”

  沈伯溪讪讪一笑:“是是是。长官。长官。”

  其他同学也都听过唐之琚把自己的二姐夫形容得如何威武、如何睿智。唐之琚也曾用把马丙笃的戎装照拿到学校去显弄。有的大胆女同学先是听说了马丙笃对唐之贻的一往情深。又看到照片上的军官确实仪表非凡。于是产生了心仪想法。委托唐之琚转达写给马丙笃的联谊信函。唐之琚嘴上说着。。你要是嫁了我二姐夫。那我得把你叫什么。实际上还是把信件转交了马丙笃。换來马丙笃的食指敲头和一百个伏地挺身。男同学心思就简单多了。国难之际好男儿谁不想披甲上阵、逐日寇于中土之外。所以向唐之琚打听得更多的是马丙笃的作战经历和十七师的武器装备。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与照片上的军人一样杀敌报国。

  现在看到传说中的真人。学生们一阵轻微雀跃。马丙笃双手虚压制止了说话声音。走到一个铺边坐定。示意大家都围拢坐下。学生们围坐好后马丙笃也不再用长官的语气。而是换成兄长式的问话:“同学们。你们从陕西到河北。一路坚持下來很不容易。昨天又看到了鬼子对新安镇的进攻。今天他们又來打我们一营和三营。说说你们对战斗的想法吧。和以前看电影、听故事有什么不同。”

  沈伯溪最先开口:“营长。这真正的打仗确实不一样。电影上演的都是冲过去杀人。实际上昨天到今天除了在三营阵地上有拼杀。其他时间好象日本人冲了一下就回去了。不知道我们算胜利还是失败。”

  马丙笃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向唐之琚道:“之琚。你跟我到部队不少次。也该了解些战斗情况。小沈的问題你來说说。”

  唐之琚放下了初见马丙笃的紧张。想了想答道:“我觉得打仗牵扯的事情太多了。后勤辎重、战场急救、交通通信都是事情。这些都准备好了打仗才有把握。进可攻退可守。士兵们也不担心陷入绝地。再比如我们这两挺坏了的机枪來说。还有一个保养维修的事情。我觉得打仗可不是冲锋那一阵子。方方面面准备齐整才算是打仗。否则就是盲目打架了。至于日本人昨天和今天的进攻。我看也是试探成份多些。现在虽然退回去。但只能说我们打退了两次进攻。还不到论输赢的时候。营长。我就知道么多。”

  马丙笃先对着唐之琚和沈伯溪。继而又转向全体学生说:“我们和日军刚刚接触。真正的战斗还沒有开始。小沈和之琚说得很对。有句老话叫不打无准备之仗就是这个意思。咱们中**力的疲弱可不是仅指武器和后勤。更多是说军心畏战。否则以东北军张少帅三十万之众。面对日军不到两万人的寻衅怎么都能剿灭了他。现在放任日军占领东北。所让日军更加觉得中国人好欺负。两个月前日军炮轰宛平城时所谓的中国驻屯军才有一万來人。二十九军可是扩充到十万以上。一人一口也咬死日本人了。可还是溃败下來。同学们。你们觉得原因在哪里。”


  (https://www.biqwo.com/dudu/2/2281/127008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