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魔国领地 > 第三十一章 寻访更登

第三十一章 寻访更登


  金玉成答道:“愚兄是湘南衡阳县人。与王船山先生倒是真正同乡。只是家师却是横渠先生的拥趸。对船山先生‘无其器则无其道、尽器则道在其中’的说法不相苟同。这才给赐了这个表字。”

  两人各说了些乡籍学业、亲眷人等这些应有之辞。话題就转到了马丙笃的两项职务上來。

  金玉成说道:“以愚兄之见。你这个文化挽救的事情不好做。问題并非出在具体事务上。而是在……”说到这里。金玉成伸出手指向上虚指了两下。

  马丙笃却是疑惑:“厚生兄。难道此事还另有隐情。”

  金玉成思索着:“这也是愚兄的妄自推测。国防参议会说到底不是有法统名份的权力机构。只是为了统一民间党派加强抗日才临时召集的务虚组织。当然了。这年头种种务虚组织多如牛毛。只是这个国防参议会明显是政治调和之物。陷进去太深不是好事。”

  经金玉成这么一提醒。马丙笃也有些看出端倪:“是啊。我也在琢磨。我一不是黄埔陆大毕业。二不是党员精干分子。三沒有结社靠山。在外更无半点声名。如何能入了国防参议会的法眼。”

  金玉成哈哈笑开了:“至信。你刚才所说这四点。恰恰正是国防参议会的选人标准啊。至于为什么这样选人。以你之才应不难想见。总之这个文化挽救好听不好做。你真正用心的还要在战区巡视这个职份上。毕竟作为军人不能久离战场。你若能成为战区监察的有效力量。用武之地海阔天空啊。”

  马丙笃也不愿在这个事情上多做纠结。毕竟涉及党派政治还是少说为妙。于是又往实际工作开展上说:“既然蒙颂公厚爱。小弟把这两样事情一并做好就是。不知厚生兄对具体工作有什么指导安排。”

  金玉成从抽屉里掏出一张纸交给马丙笃。继而说道:“颂公将给你部配备电台和报务员。你部可在我方区域和敌占区自主活动。以搜索抢运有价值的文化宝物为任务。一旦有所发现。可自行设法运回。运回目的地有两个。一个是二战区山西阎长官那里。但我估计二战区与我们情况大体相似也不安稳。第二个目的地便是重庆。现在国民政府即将移驻重庆。那里足称安全。这张纸上写有平津、保定以及石家庄等地的我方的联络点。遇到危险或是难以解决的事情可以求助。联络点与中统或军统无关。是我们一战区自行派出的敌后军情侦察渠道。这是绝密。你部也只能有你一个人知道。在愚兄这里记下后交还。另外。你部弹械粮饷理应从我这里直接拨付。但考虑行动期间不便领取。我行文战区各部队军需处。你持巡视员手令可就近补充。然后我再给该部队补上。”

  马丙笃问道:“小弟明白了。那战区巡视该如何开展呢。若违犯军法自有战区军法分监部处置。若作战不力自有上峰惩责。颂公刚才所说的我若发现某部有投敌变节迹象上报处置。难道战区内有投敌者了么。”

  金玉成喟然道:“贤弟看得不错。日军对华北经营已久。九一八后就有不少日本外交人员和商人与华北各方势力交往。现在已经撕破和谈脸皮大兵南侵。更欲效仿伪满扶植傀儡。与日本交好的一些人已经蠢蠢欲动了。自然少不了军中的败类。所以你的巡视员不但要发现变节的迹象。更要有制止的办法。颂公刚才说过遇到这种情况会给你临机处置的权力。你随时向我报告。我來请颂公酌定。”

  正事说完两人又说了些战区时局的话。马丙笃更全面的了解到第一战区所面临的困境。心中对即将开始的两项工作也有了打算。说完告辞时金玉成送了出來。并派了个少校副官为马丙笃等人安排食宿后勤等一应事务。为了安全起见不住在显眼的地方。少校副官找了一处主人逃难而弃的空院给马丙笃等人暂住。并按金玉成和马丙笃商量好的清单送來了枪械和粮饷。两名报务员携带电台也将在晚上來报到。

  夜里七点多。两名报务员來到院中。一位瘦高一位矮胖。都是二十五岁年纪。分别背着电台和电池零件等。自己的行李衣物却半件沒有拿。说是从司令部走得匆忙。除了自卫手枪别的个人物品一概沒有带。有意思的是瘦高的这位姓艾。叫艾尊贤。矮胖的反而姓高。叫高敬复。高矮错乱把人搞糊涂了。报到后大家自然开始互相熟悉。黑头看到两人腰上别着的手枪比较精致。就问道:“二位也沒见军衔。士官还是尉官啊。怎么带着这么好看的手枪。连咱们营长都沒有。”

  胖子高敬复开玩笑的说道:“这是仿造勃朗宁M1900手枪。一般只给师旅以上军官配发。我们两个都是少尉本來沒份儿。因为电台是个保密活儿才给发了这枪。要是你想半夜來偷密码本刚好能用上。这枪扳机轻省。梦里都能开火。”

  瘦子艾尊贤却比较实在:“黑头兄弟别听他乱说。这枪对我们最大的用处就是自杀的。如果遇到日本人我们俩沒跑脱。也沒有來得及开枪自杀。劳烦各位弟兄回身补一下。到九泉之下也要谢谢兄弟们。密码是绝不能落入敌手的。”

  这话一说场面立即压抑下來。其实作战操典上是有这么一条。遇到兵败无法逃脱或是面临突围时。第一任务是先烧毁密码本。再保护电台人员开始撤退突围。操典虽然沒有自裁的明文。但所有电台人员在接受培训时已经发过重誓。必要时不惜自尽以保全机密。

  马丙笃从屋里走到院中。极目望向北面的夜空。日军的炮弹正在滹沱河对岸的正定隆隆炸响。天空与地面的交接处不住的闪动着爆炸后的白光。脚下也在微微抖动。已经分不清是哪次爆炸带來的影响。石家庄此时寂静一片。灯火管制的原因让这座新城变得如同废墟。按金玉成所说。再过几天所有部队就要撤离。自己曾经所在的十七师将向太行山里的娘子关转移。全力保护这条由冀入晋的险要山道。而在太行山那边的第二战区。为阻止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一军会攻太原。国共两党首次因为抵抗外侮的原因在那里开始合作。但愿山西得保。陕西也就平安了。

  想完这些。马丙笃又把目光望向队员们休息的房间。至此。自己所率领的第一战区文化挽救武装工作队全员到齐。52个人将在明天天亮时开始建队以來的第一次行动……

  马鸿陵读到这里实在困得不行了。看看飘窗外昏黑的天色又看看手机上的时间。自己边整理边阅读已经用了七个小时。头晕眼花、脚麻腰困十分疲惫。不是因为陈洪涛给的军史资料文字过多。而是将一片片散乱的战史记载努力还原成爷爷的连续经历太费脑筋。这中间还有许多衔接不上的地方。也有许多沒有提到的环节。比如爷爷从川康回到西安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杨虎城回国后为什么沒有参战而是一直关押直到被害。爷爷又如何承担起战区巡视与文物抢运这两项职责。这些都是马鸿陵想知道的。一会继续再看吧。趁着五一假期这两天认真看完。也好提早给陈洪涛答复。

  从茶几上把第一个盒子里的资料按顺序整理完毕。马鸿陵在屋里走动了一会。伸懒腰甩胳膊。活动了一阵又从第一个盒子里继续翻找。剩下的纸张却沒有了活动记载。都是爷爷的各种立受奖记录。有领授中正剑的记录。也有领授仅发与文职的中正勋章的记录。更有领授抵御外侮、英勇作战的宝鼎勋章的记录。其他领授的各种奖章、奖状、纪念勋章林林总总不下五十份。虽然对民国时期的奖章勋章不熟悉。但马鸿陵却能感知到其中的份量。但是又产生了一个疑问。。这能是自己种地几十年为生的爷爷获得的吗。

  第一盒资料再也沒有什么线索。马鸿陵又打开了第二盒资料。这只盒子上写着“相关人物”四字。时硕同样散乱的悼念着与爷爷有关的人物记录。记载的大都是生平履历。太爷爷马印恒排在第一位自不用说。还有杨虎城、孙蔚如、赵寿山、李双全等三十八军故旧。更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马鸿陵熟悉的小人物也在其中。初看姓名沒有认出來。但往下看时才知道。都是爷爷曾经的部下。比如这个名叫“鲁连升”的人物资料。在姓名之后写着调查者的注释:鲁连升。外号小道士。陕西大荔人。国民革命军38军17师153团1营。初任马丙笃勤务兵。后任国防参议会第一战区巡视员副官。少尉军衔。精通中国武术及射击搏斗。婚姻未知。子嗣未知。1945年9月脱离部队失踪。2003年4月20日至25日我局派员至大荔县寻访。未有此人消息。


  (https://www.biqwo.com/dudu/2/2281/127009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