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魔国领地 > 第四十三章 仿膳茶社

第四十三章 仿膳茶社


  遇到有日军的巡逻队伍。钱大拿恢复了以前作伪军的姿态。快步跑上前向领头的尉佐敬礼弯腰。用日语称辛苦不止:“他昆。吾格鲁萨马达西达。”日本军曹看成了伪军。自然连称哟西拍肩示好。有翻译查问番号。钱大拿就说是冀东殷汝耕的部下何志文。因两个月前带人去徐水送信。准备说服徐水县长参加华北自治。不幸被捉住。幸好买通看守逃了出來。怕被**方面通缉。这才绕路向北平通县。

  说到这通缉其实是半真半假的事情。殷汝耕自当了冀东**自治政府主席后。向华北各地派员送信游说。拉拢意志不坚的投机份子加入华北自治的行列中。确实有这么一个叫何志文的保安小队长被派到徐水送信。这个何志文钱大拿非常熟悉。当年同在二十九军里谋生。既是同乡。长相又有几分相似。但是何志文一行很不幸的在徐水被抓起來。辗转解送到第一战区关押。

  马丙笃的这个乔装伪军的计划报给战区司令程潜后。这个湖南老爷子尤为欣赏。一面后悔给马丙笃安排了这个文化挽救的差使。一面责令金玉成提供全力支持。并亲自拟电慰勉马丙笃一定要安全回來。文物再重要也不能损伤我抗日英雄。而金玉成提供的支持很简单。就是发布了一纸通缉令。内容是大汉奸殷汝耕的部下何志文一伙流窜到冀中冀南。企图破坏我抗日统一战线的达成。幸被发现而阴谋败露。现何志文一伙已经逃窜。凡我战区军民人等均有责任擒获此獠。解送战区司令部可得三千元赏资。

  日军并非好糊弄的。路上相遇几次都是将工作队缴械看押。发电向上询问。得到的复电是确实有这么一伙与皇军共荣共戚的殷汝耕部下。目前正被支那第一战区通缉。电文中把何志文的年龄籍贯、相貌特征作了详细描述。经核对后确认无疑。日军便以礼相待。为何志文开出了通行证明。甚至还有两次安排辎重车辆送行了一段。这才得以在短短十天时间石家庄到达了通县。其实此时殷汝耕刚刚接受完日本宪兵队的调查。因为保安队的反正让通县的日军损失不小。在当时却是一笔糊涂帐。殷汝耕可不敢说保安队是反正抗日。只能解释部分保安队闹饷哗变。引起中日冲突实在不该。日本人也需要这个汉奸继续出來维持。所以就暂且释放官复原职。复职之后的殷汝耕吓破了胆。不想再当什么冀东防共政府主席。于是奔走运动想退到实业上打算捞一笔就完。在收到日军的询问电后根本不关心其事。只是让随员把保安队档案中有关何志文的内容送给了日军。这才便宜了工作队平安抵达。

  10月9日。北平。北海公园北岸仿膳茶社。马丙笃带着何朝奉、郭忆柳和小道士在一处临窗方桌边坐下。北平城郭忆柳以前沒少來。知道仿膳茶社的招牌货。就作主要了豌豆黄、芸豆卷、小窝头和肉末烧饼这些仿制的宫廷小点。小伙计用铜壶给每人沏上茉莉香片。窗外一派湖光柳色。著名的白塔位于琼岛之中隔水相望。小道士看着这一景却想到了魔国领地中似乎也是湖岛相绕的格局。岛上同样也是白塔。莫非有什么渊源不成。于是把这感觉悄声告诉了马丙笃。马丙笃闻言看了看四周景致。也觉得似乎有所相通。但现在不是琢磨这个事情的时候。茶社中三三两两的客人中。保不齐就有汉奸侦缉的暗哨。于是马丙笃装作观光鲜奇的模样。让郭忆柳请來伙计介绍起仿膳茶社的糕点來。

  这个伙计二十出头。一身蓝布短褂配黑布裤子。肩搭白手巾。透着机灵干练。见有客人询问糕点來历。不免一口十分热络的京片子回应道:“几位爷真是抬举。要说咱这仿膳茶社那可不是虚名儿洋景儿。咱们掌柜的原本也是在御膳房菜库当差。自打宣统爷出关后宫里几千号人沒了嚼谷。就连通着御膳房几位大师父在北海这赁这五间房。按着前清宫里御点的样式儿办起这个仿膳茶社來。”

  马丙笃有些好奇:“既然是宫里的御厨动手烹制。为什么不直接叫御膳呢。”

  伙计职业性的弯弯腰。笑得更加真诚:“谁说不是呢。咱们茶社刚刚开张的时候儿。也想过叫御膳來着。可是这前清皇上刚刚被革命跑了。御膳那可是皇上专用的词儿。掌柜的不敢冒用。怕革命党兴师问罪。所以起了个仿膳的名字。其实东西差不离儿。吃的地儿也比皇上舒坦。为什么说比皇上舒坦呢。皇上那会儿吃个御膳底下人里外一齐动。上菜的走中间南门儿。皇帝坐东朝西。把上菜的、揭盖的、尝膳的全看得清清楚楚。皇帝吃饭时。太监们分立两边儿。这些人各司其职。有侍膳太监、布膳太监。还有执法太监。您肯定要问了。怎么还有执法的呢。您先甭急。等下我就说道上了。这侍膳太监要眼明手快。皇帝用眼睛瞧哪个菜。就赶紧把哪个菜往皇上身边儿挪。兴许皇上不吃。那不要紧。再重新挪别的菜就成。可有一样儿。千万甭言语。更不许献殷勤。‘这菜好吃您來口’。或者‘这菜刚下來的您尝尝鲜’。只要一说话旁边的执法太监就得出声了‘不许多嘴。’说话的那位就得挨一顿鞭子。皇上如果吃哪道菜超过了三口。执法太监又会喊声‘撤。’这道菜就必须得撤下去。然后十天半月也见不着影儿了。皇上就算馋得直流口水也沒办法。这都是老祖宗定下的成法。皇上吃哪道菜也不能超过三口。因为这皇上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原因嘛。一來怕传出去有人借机邀宠。二來怕有人在菜里投毒什么的。总之。宫里把这叫做‘伴膳不能劝膳。尝菜不过三口’。哪儿像今天。您几位爷坐这儿敞敞亮亮的吃喝。想吃什么多得几口。不想吃什么您言语一声儿。小的给您端下去不收一个子儿。有什么烦心事儿搁这儿都忘了。您说是不是呢。”

  马丙笃听得这小伙计长篇大论十分有趣。并且把几个太监的说话神态学得象模象样。似乎亲眼得见一般。于是掏出一小串铜钱丢给伙计打赏。伙计弯腰接了铜钱。也是职业性的吆喝一声:“南窗四位老客打赏老钱二十。”喝完鞠躬一谢忙自己的事去了。

  小道士挺奇怪:“这跑堂的有意思。真能把人说晕了。他要是到我们玉泉院念经。肯定最厉害。只是最后收了赏钱还喊出來。不怕掌柜的听到。”

  郭忆柳虽然在保定古玩店值柜。但经常在平津走动。而且保定府的风俗与北京基本相通。所以主动解释道:“北平这地方。属跑堂伙计最不寻常。奉迎手段全国一流。任你再大气恼也能平了。我给你说个例证。一会儿你要是说这芸豆卷味儿不对。这伙计保管会说‘您吃着不对。是您老往大馆子里去。一日强似一日口儿高。我们这小馆子您都瞧不上啦。’这就叫紧发条。你要是觉得还不满意。伙计又会说‘您要是吃着不是味儿。我这就让厨房给您重做一个试试。不能让您花着钱心里别扭。虽说这重做的村料钱要灶上自己出。可是他手艺马忽。绝不能埋怨您。’话说到这份上。你怎么好意思还让人退换。临出门的时候。伙计必得送你。肯定会说‘爷。多亏是您。换一个主儿。掌柜的非得让小的卷铺盖。长的短的您多担待。下回來。我跟他们说说。可心儿巴结着。’你还能发什么脾气。这伙计收了赏钱喝这么一声有三个意思。一是唱给打赏的客人答谢。二是唱给其他好面子的客人效仿。三是唱给其他伙计公开帐目。夜里几个跑堂的伙着钱平分。”

  小道士叹道:“原來跑个堂竟然有这么多门道。累死我也干不了。”

  四个人吃食说话间。外出侦察的迷糊和钱大拿走了进來。并带回了图书馆的善本部部长廖晋秋。廖晋秋正是国防参议会提供的联络人。三人与马丙笃等人作成同乡偶遇相邀的样子。郭忆柳又要了些茶点招待。看着四下人少。廖晋秋就介绍起了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大致情况。

  原來这座图书馆诞生于北洋时期。原名京师图书室。文化名人周树人也管理过一段时间。1928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将京师图书馆改称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地方也屡次搬迁。现在所在的是文津街。其实就在北海公园的东南角。而仿膳茶社正好处在图书馆背后不远。都是借了前清园林的地方。要说这座图书馆相当了得。除了外观奢华外。内部更为精美。外面是中华宫殿式的歇山琉璃瓦。而内部则完全是西方式的。内部设备比之于大洋彼岸的美国国会图书馆也毫不逊色。不说别的。就连窗玻璃也是单方透光的。外面看不到里面。里面却看得见外面。全都是美国货。最为时新的是设在大厅两侧的饮水机。这是中国唯一的自动沙滤饮水机。一按开关水从就从小孔喷出來。饮水处的座位也是蟠螭树根雕成。上面放着一块自然形的抛光黄石为座。奢侈非常。阅览室为了保持安静。连地板都是咖啡色橡皮砖铺成。走起路來一点声音也沒有。建筑四壁更是做了吸音处理。即使坐很多人。也很肃穆幽静。


  (https://www.biqwo.com/dudu/2/2281/127010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