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嫡女为谋:将军,甘拜下榻 > 第六百七十九章:蜚语

第六百七十九章:蜚语


  惊鸿在干什么呢?

  惊鸿在画画和写东西,至于写些什么东西,文氏不管,文氏只许她写上半个时辰,休息半个时辰,不许熬坏了眼睛。

  南惊鸿天天被母亲这样将养着,因此甚至身子丰腴了几分。

  她想着便放下纸笔。

  “母亲,怎么我这一胎这样安稳,竟连孕吐都不曾?”

  “兴许是营养太好?你想吃酸的甜的,你外祖父都命人私下底以药材的形势送过来的,偏生你身体一直都不好,如今坊间流言更加不堪入耳了。”

  文娟此时感到有些忧虑的是街头巷尾是此处正在散佚的留言。

  南惊鸿瞧着文氏鼓着嘴巴不大高兴的模样,却是嘿嘿一笑道。

  “母亲这是在担心什么呢?”

  文氏哪里是不高兴,她看着眼前抱月给南惊鸿放好的成堆的洗干净的杨梅和小西红柿。

  “你就吃吧。”

  “我给母亲学一学,如何?”

  南惊鸿起身来。转了转有些酸痛的脖子。

  而后装作那些市井小民的样子。

  “你听说了吗?北亲王府的那个四夫人是个生不出孩子的。”

  “听说了。她果然是生不出孩子的。”

  “听说如今淮阴公主生病了。”

  “嗨,从前在闺中的时候,就听说是个体弱多病的身子,不知道为什么会给了北亲王府这个独苗苗。”

  “我可知道这个秘密,你可不能说出去。”

  “你们都知道什么,不能瞒着我呀。”

  “据说是因为长云侯爷曾被淮阴公主殿下所救,但却因此坏了身子。”

  “难道是传说中的挟恩图报?”

  南惊鸿既然把外面的闲言碎语学的惟妙惟肖。

  文氏当下哭笑不得地看着自家女儿。

  最终只得无奈的点了点头。

  “你这孩子,老是贫嘴。不管如何,这也是有了休息的日子,你就好生休养着吧。”

  文娟也就匆匆下去了。

  母亲烟灰色的裙角飞扬,惊起了南惊鸿眼底的一圈圈涟漪。

  南惊鸿继续在这里奋笔疾书。

  她想要把前世脑海里的一处处的关系图全部给画了出来。

  天下初分,群雄并起,世家更替,以长族为尊。

  太祖脱颖而出,使长族为帝皇之族,诞南诏王,先帝,北亲王。

  以南诏王为将帅之首,先帝为太子之尊,北亲王为文臣之先。

  南诏王战平四国,前几个儿女不幸去世,唯有独子南国,南诏王战而亡。南诏王妃率南诏王旧部及独子南国,女南平仙守江南之地,南国请改其国行,以封号为姓,南国自幼颇善书法,钻研古籍,有大家之风,先帝赐其所居书园扩建为南园,江南行宫为所依靠。

  先帝乃仁慈之君,兄弟友睦,想兄终弟及。

  以此太子心生忌惮,以南诏王为先,北亲王请为国子监监长,弃兵权。

  而后战乱再起,北亲王起复,北亲王夭亡。

  北亲王嫡子长尊请继承父职,续以国子监监长之志。

  自以开始,未曾踏入政场,亦未曾能承继父辈爵位。

  太祖之孙,南诏王之子为南国,是以长氏发源于南,终成华国。

  太祖之孙,圣人长郢,是以国之邦也,自小郢而成大都,终雄于诸国。

  太祖之孙,贤文王长城,是以东京之城也,划地起义,始得于天下。

  太祖之孙,北亲王世子长尊,四海之滨,九州繁荣,以长族为尊,盖世披靡。

  皇族为主,以帝皇为尊,北亲王府与江州南园相辅相成,为世家簪缨,钟鸣鼎盛。

  太师兴邦,江州时氏自以繁荣;上将军始,金陵王氏得陇望蜀;大家出身,江左何氏代代兴盛;清流中兴,林刘因此方得风骨。

  西杭沈氏,云郡白氏,冀北周氏,因出妃嫔谄媚之徒而跻身二流。

  京州许氏,陈郡谢氏传承千年,后继乏力。

  南惊鸿脑海里的思路随着一个又一个人物的出现而勾连到了一起。

  这些人物,这些如今她的仇敌。

  自金陵王氏王宁知,西杭沈氏沈云素,连带着京城许氏这个新出来的许今冉,还有云郡白氏出来的白纪玫。

  她闭目。

  太子长穆,自二十年前开始就在谋划一切了。

  东宫太子殿下长穆所想要的也不仅仅是如今等了二十年还没有到自己手上的皇位,还有南惊鸿最不能忍受的,自己的母亲。

  谁能想到东宫太子长穆,竟觊觎骁勇侯的夫人,自己的母亲文娟。

  南惊鸿不明白那种执念来自何方,可或许就像是最优秀骄傲的娘子往往总能得到旁人的注目。

  所以南惊鸿清楚明白的意识到,目前最关键的敌人便是太子殿下长穆。

  她如今觉得要与长禹坦诚不公,所以她要拿出自己最大的诚意。

  不能在后宅里呆的良久,变成一个愚蠢的妇人。

  她不能沉浸在这种软化的氛围,她不能把前世的那些权谋都忘记了。

  所以这将是南惊鸿送给长禹的礼物。

  与此同时,山中大家邓怀带自己的孙子邓之音来访南园。

  天元三十六年冬,南先生前去拜访山中大家邓怀,当时南惊鸿才十二岁。

  天元四十三年春,受圣人的邀请,邓怀大家决定出山。

  南君骤然听闻这个消息,忍不住内心的狂喜,带着方七和南七一同就出去了。

  朝廷里的新贵们,各个世家的子弟们,连带着未出阁的娘子们,各戴着斗笠一同前进来到了这江州城门之处。

  “今日邓大家前来,实乃是多年不见的旷古之事,可喜可贺!”

  “邓大家才负天下,先帝曾称赞其为山中宰相,圣人对其多有嘉奖。”

  “听闻邓大家有独孙邓之音,这郎君容貌如玉,才华横溢,乃天之骄子,不亚于四郎,檀郎,玉郎等芝兰玉树。”

  “邓大家年轻的时候容貌冠绝,才华斐然,当时就名震四方。”

  “此次南先生这样德高望重的先生,愿意为我大华才子们请出大家,实乃是我们的福祉。”

  “承蒙陛下洪恩浩荡,我等过些日子,许是能目睹邓大家亲临学院,为我等授课。”

  南惊鸿抿了抿嘴,白芷长裙上纤尘不染。


  (https://www.biqwo.com/dudu/206/206232/112242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