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是强者 > 第391章 多的是问题

第391章 多的是问题


  我和张东、小七乘直升飞机到了万州。“五人核心领导小组”成员的五个人都在,迎接我们到会议室进行开会。

  这次开会中还有七八个人,是总部的养殖种植负责人、教育和物流方面的负责人。

  首先是他们介绍了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与总结:

  一,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大养殖场已经建设起来并开始养殖,饲料厂生产的饲料由五辆集装箱新式货车向养殖场运输饲料。饲料的生产带动了大批的人员工作,原材料粮食运输人员和车辆在饲料厂外络绎不绝。种植项目刚刚开始,大棚搭建花了不少的成本。另外在其它省市偏远贫穷地区在建三十五个养殖场。

  二,在万州附近县里有两所学校可以按计划在春节后招收学生,招生计划得到各县教委的支持,还将解决四百名学校附近的民办教师,车辆、校服、新编教材都将在年前准备完成。其它在建的学校要延迟在下学期开学,其中在其它边远地区正在建立二十所学校,每个学校要招生四千人,最快也得下学期才能开学。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十几万学生真的按照我们的标准进行教学,那么费用是非常庞大的,靠养猪和种植的利益根本无法支撑庞大的费用。

  三,以农副产品为主的超市正在建立,物流系统也在探索之中,所有生产出来的东西将在最短的时间里向五百公里内的自有超市配送销售,让人们在超市里能够购买到最便宜最新鲜最绿色的食品,绝对不会向任何其它超市支付进场费上架费的。问题是在明年全部养殖场都开始养猪后,会影响几万农民的养殖积极性。而偏远地区的许多农民多是靠散杂粮食喂猪集中换钱。目前探索的办法是向养殖场周围的农民低价销售些仔猪,按成本价提供饲料给他们进行小规模养殖,帮助他们解决肥猪销售问题——

  四,现在要考虑按照我们的培养学生计划如何在中学毕业后向各高中分流学生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课程与各学校有所不同,基本上属于封闭式教育的。例如学校对英语会不重视,衣食住几乎都是学校包干的,那么培养的学生会不会对社会陌生。而我们自己根本无力再办更多的高中和大学来分流。现在考虑是在教学过程中边做边总结经验问题。

  还有,与几家公司签定的种植计划和采购计划会带动新的种植热情,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

  这些都是我们现在的具体情况总结。

  我就给他们说了:

  今年分五次拨款五百亿人民币来支持教育和种养植,学校和生猪养殖场再增加一倍。陆续出栏的生猪带来的利润会弥补一部分学校的费用。另外开始考虑其它规模养殖的品种和技术。对我们这么大的出栏生猪肉品要建立两至五个冷冻库,最好建立在与我们有长期合作食品深加工的企业内,这样调节市场的猪肉价格波动不大,保持大宗食品价格的稳定。

  我们的种养殖场和学校也要成为其它单位的实习场所,培养和影响更多的人。每年组织我们的员工免费到岛国去旅游一次,包括在我们学校学习的八岁以上的学生,见识见识更多的外部环境——

  来开会的同志们就说如果让上万的学生去岛国旅游会增加许多费用,还耽务学生学生的学习时间,还得考虑学生的安全。我却说学生旅游费用不大,又不采购什么,还可以带动运输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每次两个班或者一个学校的一个年纪的学生在岛国旅游两三天影响不了学习,还可以形成几乎每星期都有我们各地的学生去岛国旅游。这些活动对老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又是一种培养,学生读书不能读死书,老师不能按照课本教死书,还得负责学生的安全等等——

  既然我愿意出钱,他们还有什么话说呢,自然是欣然接受。

  这里事情办完了,就借用这里的汽车,和张东去干妈家,小七在这里看一下这段时间的资金使用情况和工作记录。

  赵晓丽在家等着我们呢,干妈已经在开始做饭了,干爸和干哥哥,晓丽陪我说点家常话,非常高兴我能来看他们的。

  然后我和赵晓丽在另一间屋子里谈工作上的事情。

  赵晓丽说,几个好朋友走了之后觉得有些孤独,现在好了,有新的朋友在支持工作,就是工作中认识的一些有血性,有见识的学生和朋友。目前基金上的资金高达三百万,扶助了一千多人的学习和学生的家长。只是现在还在读书,没有更多的时间到更多的地方去看看,哪里需要帮助。现在最高兴的是有一批受过资助的同学在免费协助这个工作,不显得那么孤单了,还有就是她的工作没有人敢来干涉,可以说是黑白两道的人都自愿的不惹她,尽量让着她。

  她还说,前几天龙网的大老板杜飞和夫人风光的回到万州一趟,还和一些朋友专程到她家里来看她和父母,那杜老板还当场签了支票支持赵晓丽设立的基金一百万人民币,并给他那些朋友说,江湖上的朋友以任何理由找赵晓丽一家的麻烦就是跟杜飞过不去,绝对会加倍找回“场子”来的。那些朋友都说一定不敢惹赵大会长。

  我跟赵晓丽说,可以考虑开年后不去上学,我请几个老师按时集中指导她的学习,多到外面去看看,去山区的县市,走访一下贫困的学校。把赵晓丽原来制定的方案实施起来,钱的问题最好解决,不够就向我哥哥和杜飞打电话,叫他们给就是。我还请两个保镖保护她在外面工作时的安全。

  赵晓丽说不用请老师,很不好意思的,至于资金不知道要多少,但是一旦把计划实施,场地和人员的开支总得要钱,社会上好心的人还是很多,会收到些钱的,如果真的差钱才会给我哥哥和杜飞打电话。

  我想了一下后就给顾久天打电话,请他在开年后派一男一女两个优秀的战士来保护我干姐姐出行,因为是扶助更多的学子,顾久天就马上表态说这个绝不会要工资,两个人的工资由公司出了就是。我想这个办法也可以,要强给他们钱的话也让顾老板不好说的。

  早早吃了晚饭,喝了不少的酒。还请他们一家到上海去,到我那还算可以的游艇上出海看看大海的美丽景色,干妈说明年有时间才来,一定要来。

  我又跑到服装厂去,小七也先开车过去了。

  哥哥和几个副总正在聊天等我呢,我来了之后自然是一番热情,然后才进行总结开会。

  首先他们介绍了公司的生产情况,最近三个月感觉生产能力不足了,每月要向日本出口一万套高级服装和两万套中高级服装,另外一万双皮鞋;向香港的客户保证五万套中档服装,还得向其它国家的客户供应一万套高级服装和中档服装两万套,皮鞋若干;最大的销售量还是本国七万套服装和两万双鞋。工人又增加了五百余人,基本上是二十四小时四班倒的工作。还不算定做的服装与上海那家公司的采购量。

  他们曾经在最近考虑过这个问题,扩大生产厂的面积和增加设备,后来考虑到如果一旦生产量减少就会影响整个生产厂工人的稳定,于是考虑在西部地区全资收购一家或者两家生产厂,进行设备更新,这么来增加生产量,如果遇到不好的行情就可以考虑关闭一家生产厂。这个问题需要我来做决定。

  对于质量问题,他们说工厂的设备很不错,坚持做大品牌的战略考虑而绝对注重质量,希望在这个行业做得最好,目前从销售来说,已经体现出质量和品牌的价值了。服装设计方面,公司有强大的设计团队和一些国外的设计师,能够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服装。

  本来我考虑过是不是将这个服装公司合并到海天去,方便管理。但是这是我哥哥的事业,也是我对几个合作伙伴的承诺,就作为一个单独公司吧。

  我给他们说,在数量和质量上一定要保证质量先行,千万不要为了这时良好的销售就得意忘形。对于增加产量的事情,我认为增加生产厂的办法比较好。据我的估计,产量可能还要大力提高,那么就再建设一个生产厂或者全资买下西部地区几个服装生产厂,专门供应上海那家公司的服装,另外考虑建设一家丝绸厂,年生产能力达到三万吨,具体在什么地方办厂与万州的五人领导小组取得联系最好。最后一个是在什么地方建设一家布匹生产厂,以供应我们的所有服装厂用布的三分之一为准。

  还告诉他们,这些生产厂的位置不大重要,重要的是在原材料基地附近,还可以带动运输等多个行业的发展。

  他们对我这种不计成本引导更多行业发展的举动表示赞赏。四个老师说一定会在这个机会中发挥出更大的能力,做好这些工作。所有的其它生产厂全部作为这个服装厂的子公司存在——

  用于再建设的资金可以由万州的服装厂每月利润里拨出,绰绰有余,只是我垫入的资金暂时还不了,我现在不在乎这个。

  会开完了,我们几个还叫上嫂子和几名高管一起到五桥去吃夜宵,晚上回去就在哥哥的住房外间睡了一晚。

  一大早起来,又开车回老家去看望父母,邀请亲朋好友到上海去玩,父母觉得春节时来玩还好一些。

  下午,我和张东开车回到万州,乘直升飞机直到北京。

  谭,高两位秘书已经先一步回到顾问部,和顾问部的其他同志向我汇报了这段时间的一些工作和国家一些安排,其中就有大力发展国家核心技术,逐步淘汰生产落后的国有企业,扶持建设一批国家掌控的先进企业。中国有些技术具有世界领先的水平和制造出的产品,将限制出口,暗中抵制欧美日限制出口给我们的多种民用技术。国家开始制定发展各种民用技术与产品的纲要,提升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水平。

  傍晚,我到了红旗汽车厂听取报告。

  半年多来,红旗汽车厂的生产是日新月异,新产品不断的推出,由于各种材料和核心技术都是中国最好的,所有车辆价格还是比较高的,质量方面更不需要说的。

  现在的问题是部分高档汽车在出口,另外中档汽车出口数量有限制。为国外制造的新能源城市公共系统汽车还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定单。为岛国生产的悬浮车也作为公司的高度机密产品生产,能够从生产组装中学习得更多的先进技术。

  不过技术部长还提到一个真正现实的问题:我们生产的汽车中并没有实际用到高精度部件,因为发动机和变速箱都是成品,这里生产说好听点就是组装汽车,只是自己设计外观和内部附属设施。目前中国能够使用动辄上百万元的汽车用户是非常之少的,准备生产四十万左右的民用汽车,许多东西都准备设计定型,那么加工产品就成为一个问题。

  例如:现在使用的发动机内部摩擦面精度据说是0.001毫米,因为材质的问题可以保证许多年不会磨损而出问题,但是国外的一些生产厂用于军事生产并为高级产品加工的精度达到厘米。事实上我们国家的这些高精度加工设备都是从德国和其他国家进口的,并且贵得吓人,光一套加工软件就需要八千万人民币。还别说加工那么精密的产品使用的钻头等消耗设备。还有,中国大部分高清晰摄像用的光学镜头几乎都是从国外,如日本和欧美进口的,中国几乎生产不出来。

  他提的这个问题看似与汽车生产无关,但是也与高质量生产的汽车有关。这就是为什么外国的名车在中国在世界上的其它地方使用几十年几乎没有故障的原因之一,中国原来的汽车都是用不了多久就这里那里出问题。不但是钢铁质量的问题,也是加工技术的问题。

  就这个问题听得我暗暗的流冷汗。

  外行人不懂这个差距有多大,我这样说,如果战事爆发,中国的制造业还与外国有如此差距,你,还有我,就只有小米加步枪跟人家打了,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虽然可以逆向制造,但就像台湾买武器和大陆自己生产武器的形式差不多,没有用的。

  虽然这个幻想小说里主人公的我为祖国提供了尖端的军事武器和一些先进的电脑电子技术,一号怎么设计生产的我根本没有详细了解。事实上民用的制造业并不是很发达,许多研究和使用的设备都是国外淘汰多年的产品。只是许多人不知道而已。

  在这里开会,我总得说一下明年的工作怎么做吧,这么多人需要工资,需要工作的。我平静一阵才说了,继续研究和制定汽车技术标准和零部件规范标准,与雅安的中心配合,最好能够出台新的零部件标准和汽车电路标准,改变中国乱七糟八的零件的现状。生产方面,一是要保证整车质量和舒适安全,二是针对中国道路现状和城市居民居住现状而设计新的汽车,准备生产民用汽车,价格在三四十万左右的车辆。

  这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的,中国每年消化五百万辆小汽车是没有问题的,红旗能够占据七份之一就不错了。还莫说轻型运输车和重型运输车辆,那么许多问题我得重新考虑。

  本来开会完吃了晚饭要去找那几个认识的朋友打打台球什么的,包括上次我暗中帮助过的兰梅,不过因为这次开会了解的许多问题让我没有心思去耍了。于是乘直升飞机回上海去。

  在飞机上躺着思考了许多许多。

  曾经一味的向尖端和高科技发展,而实际上使用了太多的现成技术和成品,这些都是一号制造的基础设备,例如王爱忠和钱岳父的生产厂里的许多核心设备都是一号制造的,只是操作特别简单而已,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先进到什么程度。而实际上中国这么大,许多地方的设备都很差。

  没有听说过吗?这个那个厂都说使用的日本技术,美国技术,什么欧美设备。这说明从老百姓的基本认识中明白中国真正掌握的生产技术太少了太差劲了。

  要是我的这些企业突然消失,没有后备人才和生产技术,那会是什么呢?

  人才,说了这么多年,该怎么去储备呢?难道都是去找那些海外学子吗?他们大部分已经认为中国的月亮不好看国外的月亮圆,什么都说别人的好,也可能是真的研究比较细化而比中国好——

  许多问题我想不明白呀,中国本身的人才多的是,只是怎么提供平台给他们,为自己为国家出力——


  (https://www.biqwo.com/dudu/210/210271/119565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