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全球探宝 > 第173章:唐王试剑

第173章:唐王试剑


  当卫东宝看清前边三个字的题目时,大吃一惊。


  他也没想到这竟然是广陵散。


  不过,为了进一步确定,他专门又在网上,好好对照了一下汉隶书体的广陵散三个字。


  确认无误,就是广陵散。


  难道这是广陵散的曲谱?


  要真是广陵散谱,那价值可就无法估量了。


  要知道广陵散可是华国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的十大古琴曲之一,而且还是早已失传的。


  这要是广陵散重见天日,绝对得轰动全国。


  要说这张纸上记录的是广陵散谱的可能性还真大。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即古时的《聂政刺韩傀曲》,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而嵇康也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首。


  传说竹林七贤当年就在云台山一带隐居。


  关于《广陵散》的来历也有多重说法。


  据《晋书》记载,此曲是嵇康外出游玩洛西时,碰到一位古人所赠。


  而《太平广记》里更有一则神鬼传奇,说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坐抚琴,琴声优雅,打动了一个幽灵,那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更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得教人。


  所以,广陵散一曲只有嵇康一人会弹奏。


  而嵇康除了擅长抚琴之外,他还喜欢打铁铸剑。


  云台山天门瀑下,旧时有锻灶、淬剑池,嵇康打铁铸剑,向秀为其佐锻,后世传为美谈。


  现天门瀑布下东上方,约五十米处,尚存横卧巨石一块,长六米,宽三米,高十米。


  北宋造访者,在石上书写并镌刻有“嵇康淬剑池”五个大字。


  目前天门瀑布就坐落在云台山百家岩景点,百家岩里除了有嵇康淬剑池外,还有著名的刘伶醒酒台。


  相传1700多年前,这里曾发生一个历史故事:有一天嵇康正在树下打铁,向秀为他佐锻,京兆尹钟会威风凛凛骑着马,被人簇拥着进入竹林来。


  但嵇康不予理睬,弄得钟会十分尴尬,一时不好下马。


  时传“七贤”清高傲物,有“白眼青眼”之说,而嵇康确有常年“面无喜愠”之癖。


  此时钟会,不知是受了“白眼”之辱,还是遭遇“面无喜愠”之窘,拨转马头要走。


  嵇康遂搭话:“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答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随后悻悻然离开。


  后来嵇康被捕至洛京下狱,一年后绑至西市问斩,3000名太学生愿代受刑。


  在刑场上嵇康从容操琴,弹一曲《广陵散》,为前来吊祭亲友诀别。


  琴声如泣如诉,惊天地而泣鬼神,催人泪下。


  末了,一根琴弦断,嵇康举琴说:“《广陵散》绝矣!”


  随后引颈就戮,当时之事震动朝野。


  后世金代有诗云:“山留冷冷一派长,令人特地忆嵇康。当时淬就吹毛剑,不斩奸佞反被殃。”


  后世有多少文人墨客、逸人雅士,他们来云台山悼念嵇康,都希望能够得到一把嵇康剑,或者是一睹为快也好”。


  然而谁也没有见到,更没有谁得到。


  不过,传说唐王李世民得到过一把嵇康剑。


  相传,在隋末唐初年间,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称帝,为一统天下,指令唐王李世民率兵,从山西秘密出发,穿越太行山,以出其不意之计谋,消灭盘踞在怀川的刘武周大军。


  李世民接到指令,迅速整顿军马,筹备粮草,并派出一支侦查小分队,悄悄潜入云台山一带,细摸详情。


  当得知对方依仗着北依太行、南临黄河、西有王屋、易守难攻的优势,而正孤芳自赏的时候。


  李世民一声令下,亲率十万人马,一路穿山越岭,马不停蹄,很快进入云台山潭瀑峡一带,计划在此修整数日,再率兵杀出太行山,给刘武周来个突然袭击,消灭对方。


  正在这时,忽然听闻有一汉子前来贡献宝剑,李世民甚感惊奇,令人将汉子带上前来。


  汉子见了唐王,将一把宝剑双手献上说:


  “将军在上,此剑系‘竹林七贤’嵇康亲手锻造,名曰嵇康剑。


  “锋刃锐利,削铁如泥,将军若是佩戴在身,当狭路相逢之时,将军必能将刘武周杀个片甲不留,死无葬身之地!”


  李世民接过宝剑看了又看,半信半疑,随口问道:“你是何方人士,为何前来献剑?”


  汉子声称,他是“竹林七贤”向秀的后代子孙,因看不惯隋朝官场腐败,当地官员欺诈百姓,这才前来贡献宝剑。


  李世民显得十分高兴,为检验此剑的锋利程度,旋即转过身来,连续挥剑砍向一块巨石。


  剑落处,只见金光飞溅,一阵“啪啪啪”之声作响,声音清脆,剑起剑落,石上留下道道剑痕。


  于是唐王连声感叹:“天赐宝剑,隋朝当灭,刘武周当败也!”


  数日后的一天,李世民腰佩嵇康剑,一声令下,征伐大军冲出太行,一路人喊马叫,势如破竹,很快就将刘武周的兵马给消灭了。


  此后,李世民无论去何处讨伐征战,总把嵇康剑佩挂在身,视为珍宝。


  后来,人们称李世民试剑巨石,叫唐王试剑石。


  而这个唐王试剑石,现如今就盘踞在云台山的潭瀑峡景点。


  它是一块巨大的长方形卧石,巨石上布满一排排长条印痕,传说这就是当年唐王李世民试剑时留下的剑痕。


  那么根据这些传说,说明卫东宝在谭底挖出的这把宝剑,极有可能是嵇康曾经铸造的一把剑。


  而剑柄中的广陵散曲谱也一定是嵇康所留。


  只是不知当年是在何等的机缘巧合下,这把宝剑才掉入这云台天瀑下的黑龙潭中。


  嵇康在引颈就戮之时,还无限悲悯的感叹着:“《广陵散》绝矣!”


  恐怕他自己也想不到,在他身死的一千八百年后,竟还有人将失传已久的广陵散,挖出来重现人世。


  要说起来,卫东宝手中的这把嵇康剑,虽说是价值连城,但它最多也只能算是个工艺品,就算价值再高也是有限的。


  但是这一张广陵散谱就不一样了,要是让专业人士判定是真的话,那它的价值就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了。


  因为它的价值不在于它的纸是蔡伦造的,也不在于它被埋藏了多少年,而在于其上无与伦比的古琴谱。


  所以,卫东宝此时在心中已经有了决定,嵇康剑他可以留下收藏,但是广陵散这种将会对国家古代音乐带来重大贡献的古琴谱,还是交给自己的国家更好一些。


  (https://www.biqwo.com/dudu/234/234739/174387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