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万妖大帝 > 第十二章 波澜再起

第十二章 波澜再起


  这一夜,江莫尘心中除了震惊还是震惊,三个老家伙所言对他来说有些难以接受。他一直都想知道自己的身世,当他真正了解一切时,新的疑惑又接踵而至。按照几个老家伙的话来讲,他是妖王孙悟空的血脉,而他第一反应便是根本不可能!孙悟空五百年来毫无音讯,就算归羽的猜测是真的,孙悟空早在五百年前就已死去,但是自己如今也只有十六岁,说自己是妖王之子难免有些牵强。就算退一步,这一切全是真的,那自己的母亲是谁?当年为何要狠心将自己丢入滚滚浪流?

  若是说江莫尘心中没有丝毫怨气,那根本不可能。云逸子虽然救了他,并抚养他长大成人,传授他修炼之法,待他如子,但是在他心中依旧渴望那一份从未感受过的亲情。他不止一次在思考着那个问题,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执念。血浓于水,看到别的同龄孩子常伴父母身旁,他在心中便会描画出父母的样子,给遗弃了自己的他们找各种各样开脱的理由。

  江莫尘目光有些呆滞,望着摇曳的烛火,喃喃道:“我不是人,也不是妖,我是一个半人半妖的怪物……呵呵,怪物……”他缓缓抬起手臂,看着手掌中那块玄黄玉佩,眼中流露出一抹挣扎之色。他已经从归羽口中得知了这块玉佩的来历,既然这块玄天灵玉已从孙悟空身上剥离下来,这也就更加断定了一代妖王已身死魂灭。自己的父亲……真的是他吗?

  看着江莫尘失魂落魄的样子,归羽叫上自己的徒儿,拉起清玄起身出去。小竹屋里只剩下江莫尘师徒二人,相对而坐。

  “尘儿,你……这么多年,为师一直不肯告诉你是半妖之体,你不会怪为师吧!”

  江莫尘转头微笑:“师父,您多虑了。师父抚养徒儿长大,徒儿感激都还来不及呢,怎会心生抱怨。徒儿只是有些问题想不通,呆一会儿就没事了。”

  云逸子轻轻叹了一口气:“我知道,这个事实对你而言很震惊,我们几个老家伙又何尝不是同你一样啊!如此一来,你的身世就更加扑朔迷离,这块灵玉从今天起就还给你了,你一定要保护好灵玉,莫让旁人看到。”

  “我记下了,师父。您别为我担心,一定要把身体养好。您不是答应过我,一定带我去长安城看看,还有那江南水乡。您总是说长安城有多么繁华,那烟雨江南美景如画,徒儿一直都想随您去看看呢!”

  看这江莫尘满眼憧憬之色,云逸子淡然微笑,两滴泪水从眼角滑落,坠在了手背上。他没有告诉徒儿自己命不久矣,也许剩下的这几天时光,是自己和徒儿在一起的最后一段日子了。他们名曰师徒,实则父子,想着过往春秋,想着江莫尘由一个襁褓之中的婴儿长成俊朗少年,心中百番滋味,只能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翌日,朝阳东悬天际。归羽盘坐在溪涧大石之上,双掌朝心,呼吸吐纳微不可闻。每日清晨,他都会这样吸取这山间灵气,从未间断。如今,在他身旁多了一个人,正有板有眼的练习着吐纳之法。

  竹林间雾气蒙蒙,江莫尘看了一眼身旁的归羽,神情颇为着急。他按照归羽传授的招式再从从头做一遍,依旧毫无效果。

  “尘小子,抛却心中杂念,呼吸吐纳不急不缓,心无天地,天地无我。”归羽说着,将一股灵息传入江莫尘体内,帮他打通体内禁锢着的妖族血脉。

  江莫尘只觉得体内血脉沸腾,仿佛有一头狂龙在自己身体里肆意翻腾,一时间痛苦难忍。归羽看着这小子如此模样,赶紧又将一股灵息传入体内:“莫要抵抗!龙腾于九天,吞云吐雾,逐日追风。你越抵抗,那条孽龙在你体内就会越加暴虐。五行阴阳,生生相克,你要以柔克刚,不是顺从它,而是引导它,让它去该去的地方。”

  看着江莫尘脸上表情恢复平静,归羽满意地点了点头。江莫尘体内的妖族血脉被禁锢了十六年,想要一举打通万分艰难。这小子天资聪颖,倒是像极了吾王。

  江莫尘修为不过忘尘四重,此刻,随着他引导着体内那条狂龙一般的血脉冲向丹田,再回转至全身灵脉,如此循环七周天,隐隐感觉到自己的修为有突破的迹象。

  忘尘前五重为‘武’,破宁心而得道心,修道之始也。武之大成者,也不过是封侯拜相,平常之人能修得道心者,寥寥无几。各大门派每逢三年都会在各自势力范围内,选出根骨奇佳,天赋异禀的少年,将他们收入山门。先天的聪慧加上后天的苦修,虽修不得长生,但活个几百岁却是极有可能。

  世人皆怕死,神仙之说盛传于世。而这世间又多修道之人,在凡人眼中,修道者无疑皆是神仙之流,故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之说。可是此道非彼道,世间万物皆属自然,道法自然,‘自然’即‘道’,而‘道’却非‘自然’。

  江莫尘呼吸吐纳间,将体内灵息快速运行七周天。对修道之人而言,‘七’乃极数。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又有,七者,天地四时,万灵之始也。修道讲究万法自然,阴阳交替,五行轮转,故而在修行中,七为一期。

  待到结束时,他睁开双眼,眼中射出两道精光,心中欢喜异常。不过短短半个时辰,他便突破宁心之境,修为已至忘尘六重,入尘之境。他回头望去,见归羽正微笑着看着他。于是,欣喜道:“归羽师伯,我一下子突破了两重修为!”

  “好,好!等过些日子,我就将聚灵之法传授给你,不过这些日子你要勤加修炼,莫要懈怠。”

  “我明白,多谢归羽师伯授艺。”江莫尘俯身拜谢,抬头时看见清玄踏雾而来:“清玄师伯!”

  此时,归羽已经注意到清玄冷肃的神情,心不禁一沉,迅速起身向他迎去:“清玄老哥,你这是怎么了?”

  清玄放缓脚步,与归羽迎面而立,沉声道:“老弟莫要多问,此事说来话长,进屋再与你细说。”归羽闻言也不再耽搁,急随于清玄身后,瞬息间便进入竹屋。江莫尘一时愣神,又见两人面凝霜雪,步伐急促,心中隐隐猜到些什么,顿时警惕四周,紧随他们进屋。

  竹屋内,待清玄刚刚坐下,归羽便迫不及待地问道:“清玄老哥,究竟何事让你如此惊慌?”与清玄相伴居于这山中多年,从未见到他有过如此模样,即便是强敌寻来,也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怎会像眼前这般惶恐不安。

  “老弟,这山中我们呆不下去了,得快点离开。五名问天之境的散仙,看来这一次应该是要至我们于死地啊!”

  归羽见清玄一副痴痴呆呆的模样,心中大急,高声喝道:“老哥,你在说什么啊!”

  一声厉喝如五雷轰顶,让清玄顿时回过神来。他神情恢复常态,双眸闪出一道精光。见众人一副担心的模样,知道自己刚刚失态,不禁一阵脸红,却依旧将自己所遇之事娓娓道来。

  原来,今日清晨清玄和往常一样进山采药,却发现有两个散修向五指峰北侧疾行而去。若是寻常修道之人,清玄自然不予理会,可观那两个散修的身法,一身修为与自己比起来只高不低。便也不多想,悄然尾随其身后。他在这山中数百年,虽然见过无数修者仙人、亦或是妖魔精怪,但修为及他者寥寥无几。他一身修为,就算是与他朝夕相处的归羽也看不出他出自何门何派。

  五百年前,当时乱世初平,九州大地久经战火,早已是千疮百孔。清玄拜别师父王诩,悬壶济世,游历四方,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感凡尘疾苦。在游历四方的这段日子里,深感战之祸,非医者可治。逐心灰意冷,于是,他便想着回去看看师父。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地方,名曰:鬼谷。

  东莱青州之东丘,有一处地面,名曰鬼谷。以其山深树密,幽不可测,有鬼怪出没,故云鬼谷。内有一隐者,曾在云梦山中与混鲲道祖携伴采药,而以闻名天下。其人通天彻地,博学天下,人不能及。修得大道,著有五学传世。一曰‘运’: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阵’: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言’: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医’:修真养性,却病延年,服食异引,平地飞升。五曰‘侠’:刀剑棍棒,无所不精,善德仁义,礼智忠信。

  隐者就是清玄的师父。清玄回到鬼谷,却发现谷中已空。几番打探,才得知师父被天庭追杀,一路西去。他心中担忧,逐西去,行至这两界山时断了线索,便居于两界山,希望能够探寻到师父的消息。山中岁月转瞬即逝,一晃便过去五百年。他在山中潜心修炼,修为已至凝丹瓶颈,而师父依旧没有任何消息。

  话说清玄一路尾随两名散修,心中云雾密布。至一处山坳,却见山坳空地上早有三人在那里等候。观那三人衣着发饰,乃天庭神仙无疑。虽然相距甚远,看不清那三人容貌,但清玄依旧能够猜出他们的身份。只因为其中一人手中所执之剑乃三界七大名剑之一:‘诛魔’。

  ...


  (https://www.biqwo.com/dudu/29/29823/175400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