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鸳鸯拆散 > 第九章 老爷授官

第九章 老爷授官


  重生之鸳鸯拆散  

  一家人忙将他团团围住问起李举人的事情来。//无弹窗更新快//[~]

  王桐忙回道:老爷已经中了进士现正在京中等着授官。因没什么门路可走估计得最后等别人挑剩下了因怕家人担心便让王桐先回来说一声老爷自已先在京城侯着。

  回完话他又将老爷的书信拿出来。

  信中无非是些报平安的话儿又讲些京中的琐事并选官的事儿与王桐所说也差不哪儿去。

  举人娘却很担心万一挑到最后没了官怎么办?

  王桐忙安慰道:老爷说一个九品京官应是跑不了的再不济也能得个从九品的官儿。等授了官就接家人去京里享福去。

  大家听了都开心地笑了好像已看到老爷穿着官服衣锦还乡来接她们进京享福了。

  二丫听到这里心头一跳不知为何心里对进京一事隐隐有些抵触就觉得若是进京总会发生不好的事她想可能是因为讨厌京城里的杨明的原因吧。

  举人娘又打点衣物银两让王桐带去京城。在京城那个繁华地方没钱可真是寸步难行虽说只是老爷和王桐二人在京城花销倒不是很大可授个好点的官总要打点一下吧具体该带多少银举人娘还真是拿不准。想着婆婆毕竟在京城住过便去找她拿主意。

  可老太太在京城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早就物是人非了。王桐却道:老爷说了让家人不必为银费心他也不去打点什么能得什么官就做什么官。

  虽是如此说这官还不知得等多长时间在京中总得花费些等真的成了京官家里人过去了只怕花费更高。【叶*】【*】一个区区九品官能有多少俸禄只怕还是吃老底。

  举人娘是越想想愁家里现在一年收入约二百两银除去一家老少的花用也就只余个一百来两且自已嫁进来时家里还不到四百亩田地最初还想着老爷能中举做官花费会多些便很是节省省出的银都存着十多年过去了就有点不太抱希望了又想着几个孩将来嫁娶之事便拿了些银出来陆续买了一百多亩良田想着给两个女儿做陪嫁如今满打满算的也不过就是千两银这还包括杨明还回来的银呢。这对一般的平民百姓来说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要知道现在七八两银就够让一家普通的庄户人家好好过上一年的了。

  京城那是个什么地方啊买个小院就得好几百两银一下就去了一半要真是留在京城将来儿女的嫁娶儿的进学哪样不是钱啊。现在吃的是自家种的粮食菜蔬到京城就都得花钱买了;在平安镇可以一年做不几件衣服也不用打首饰将来成了官夫人这样节省可是要笑掉别人大牙的!

  举人娘真是越想越愁考不中愁考中了也愁。

  老太太见了只好拿话开解她:不要想太多等真授了官再说再者她那儿还有几百的私房实在不行再卖点地。

  举人娘一惊: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让老太太掏棺材本那就是他们做晚辈的不孝了;卖地那可是败家才做的事若真做了百年之后她哪还有脸去见李家的列祖列宗啊!

  好在大丫二丫时不时的陪在她身边开解她好些当官的家底还不如她们的不一样过得很好况说不定会外放呢。

  举人娘想想也是这才释了怀。

  一等三个多月过去就到了三伏天老爷让人捎了信说是差不多已准了个九品京官等正式放定了官就在京里先租了房老太太在家先拾掇一下好让让王桐来接着一起进京。[]

  众人那一直悬在那不上不下的心就落到了实处。人人都知中了进士就会被授官的故老太太和举人娘早就在暗暗打点了:家里的仆人就是王管家夫妇及其两个儿王桐王栓还有个雇佣的小桃倒是也有几个短工。因王桐已经成了亲且又跟着老爷在京城历练了多半年自是要留在京中的;王管家夫妇一直都是家里家外的管着如此进京后家里的一切就全拜托给他们王栓还小就留在家中也好说亲等他成亲后看情形再说。小桃是临时雇佣的且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自是不能带着走的。如此家什之类的不用拿只收拾些衣物细软在车马行雇几辆车再在庄里找几个强壮憨实的男丁就能上路而且离京也不算远最多十来天的路程倒也不用担心误了种地。

  又过了一个月终于把王桐盼来了举人娘早就按捺不住了一连声地问这几个月老爷身体可好做得什么官京中租得什么样的房舍?

  王桐忙一一作答道:“老爷一切都好已是得了官是西北边的一个县令。老爷让小的先回来帮着打点一下等过几日京城那边妥了老爷就回来接着老太太们一起去任上!”

  本来一心想去京城见识的众人脑有些跟不上了。

  老太太问道:“上回来信说是九品的京官怎么又成了外放的啦?”

  王桐回道:“那个官本是准的了只不知后来怎的又被别人顶了。幸亏得了将军府的助力竟是得了个七品县令!”

  老太太听了点点头九品变七品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只是如何又攀扯上了将军府?

  王桐却笑道:“这也是老爷老太太的福气!谁能想到去年救了咱们二小姐的那个杨明竟是本朝护国大将军之孙、镇国将军之更是当今皇后的同胞弟弟!”

  众人听了大喜那可是真正的权势富贵之家既然与杨明相熟以后少不得会得他照拂如此他倒真像是李家的贵人啊。

  唯有二丫听到此只觉得心头一跳脑中似想到些东西却又抓不到反弄得自己恍惚了半天只得作罢。倒也是放了心好像只要不在京城或者说走得远远的她才觉得安全些。只是这种感觉太过奇怪她也只是在心里嘀咕一下没敢对谁说。

  接下来就好办了。原订计划不变只是据说路上遥远怕是要走个二三个月且路经些荒山野岭的不太平就得多带着家人仆从于是又去田庄找了些人多加些工钱。

  可二丫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却又说不出来。终于一天早晨举人娘哭丧着脸对着老太太说道:“咱们还不能跟着去任上呢再过几个月大丫就要成亲了听说去任上光路上就得三个月呢!”

  于是全家都恍然大悟光想着老爷要做京官因去京中不过十多天的路程去那边安顿好了再回来办大丫的事倒也无碍。只是现在改去外地做官了忙乱中竟将大丫的事给忘了!大丫倒是自个想着呢可看大家那架势再说自已也害羞去提就混着装忘了。

  再过三个多月就是十一月了正是办喜事的时候且这成亲的日还是让人给推算的改了不祥!老爷自是得按朝廷给的时限去赴任老太太和举人娘就得留下忙活成亲的事女出嫁娘家没个男丁不好看三丫勉强算个男人如此一来老爷就得光杆一个去赴任待明年春天女眷们才能起程连过年也得分两处。

  等到了晚上举人娘就来到二丫的房里商量让二丫跟着她爹赴任。

  二丫有点犹豫:“姐姐成亲是一辈的大事我怎能不在呢?再说三丫也在他人小得有人好好看着才行到时您一忙起来哪能顾得上!”

  举人娘也很是忧愁:“你说得也是个理可你姐姐成亲你一个大姑娘的也帮不上什么忙三丫有小桃呢我就想着今年过年得分两处这边人倒也还算齐全可那边就你爹一人个实在凄凉你要跟去也能在你爹身边尽孝!”

  二丫眼前出现过年时爹爹一个人只灯孤影的景像心中也觉得酸痛难忍再想这也算是个好法便点头同意让娘再去跟祖母说说去。

  谁知举人娘并不起身走而是默默坐了会儿直到二丫有些惊讶地看着母亲她才不好意思期期艾艾地说道:“二丫你跟着你父亲去那边一定要孝敬你父亲像穿的衣服鞋之类的一定要打理好别假手他人另外到了那边如果要请人做活找个小丫头侍候你就行如果还忙不过来就找个婶大娘的帮着稳重也能多教你些东西可别找那大姑娘小媳妇的没知道秉性小心带坏了你!也让你爹远着那些人免得坏了他的官名你祖母还指着你爹请封呢!”

  二丫开始还不明白母亲交待这些的用意听着听着就听出点意思来那是母亲怕她不在这段时间有人把父亲的心给抢走了再看看自个母亲那面红耳赤的样忍不住想笑不过到底还是没笑出来怕臊着自己亲亲娘亲再说父亲不过三十几岁长得好看又是官身难怪母亲不放心!

  二丫忙说道:“母亲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孝敬父亲的到任上以后父亲的针线我亲手做别人做的一概扔出去不用每天再晚我也要等父亲回来给他做点热汤喝我会好好照顾父亲的!”说着说着自小没离开娘的二丫想着得多半年的时间不能见到娘不由地流下泪来。

  举人娘知道二丫明白了自已的意思这才放了心又看二丫流泪自已也是满心的不舍也陪着落了泪还是大丫听到动静过来劝这才都收了泪。


  (https://www.biqwo.com/dudu/30/30360/164912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