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鸳鸯拆散 > 第一四四章 重学规矩

第一四四章 重学规矩


  跟-我-读wen文-xue学-lou楼  记住哦!

  就听杨华答道:“我也不知,是老长时间了,应是快结束了吧。//无弹窗更新快//【叶*】【*】”

  杨浩睃了李父一眼,喜笑着站起身来,大声道:“二丫妹妹,你来了,我们事情早就说完了,快进来吧。”

  话音刚落,二丫端着茶水走进书房,杨浩忙给她开门打帘,二丫见他神清气爽动作利落,看来应该没被他父亲教训。

  二丫放了心,先笑着将茶奉于父亲,又端了茶走到杨浩跟前,笑道:“听王大哥说你有事找我父亲,说了这老半天,到底是何事?”

  李父暗咳一声,叫道:“婉儿!”

  被父亲如何郑重地叫着名字,倒是让二丫心中一愣,她忙将茶递给杨浩,走到父亲跟前笑道:“父亲!”

  李父严肃地说道:“你的女诫都读到哪里去了。‘内外各处,男女异群。莫窥外壁,莫出外庭。’你难道不记得了吗?”

  二丫有些惊讶地看着父亲,又转眼看了看杨浩,杨浩只得苦笑摇头。

  二丫极少被父亲如此疾言厉色地对待,何况旁边还有个杨浩,不由红了脸,心中委屈,只得低声说道:“女儿错了,女儿这就回内院去细细研读。”说罢,转身走了。

  杨浩不由顿足,也顾不得李父在旁,急忙追了上去,小心地劝道:“李大人可能是心情不好,说话有些重了,你别往心里去。”

  二丫本来心情还有些不好受,听杨浩如此说,不由的笑道:“他是我父亲,教训我本就应该的,哪里用得着你来劝?再者本就是我做的不对。明知父亲在见客,还走了过去,幸好是你,若是别人……”

  杨浩忙道:“我知道你是担心着我,若是其他人请你都不去的。(·~)”

  二丫浅笑不语,二人一起走到后院。

  李父一个人被孤零零地扔在那里。不知该说杨浩是过河拆桥。还是说他色令智昏,他苦笑地看着匆忙地反扣于桌上的纸笺,伸手舀起来,细心地收好。这才出房去。命令杨华一会走时让杨浩再过来一下。

  李家众人听说杨浩要去边关,惧是吃了一惊,然后又嘱咐他边关环境差要多注意身体。二丫也很是吃惊。上一世记得他好像是成了亲大约多半年才去了边关,据说是大意轻敌被人砍伤了脸,今生竟是提前去了。也不知是福是祸。

  杨浩笑道:“我杨家世代保卫边疆,这是我们的责任。如今我都十八岁了还没上过战场,说来真是惭愧,这次定要挣个军功回来,也省得那起人总是狗眼看人低。”

  “都道杨家一门忠烈,果然不虚!只是你到底年轻,别只想着抢军功。自身安全也很重要,也要想想父母亲人!”老太太慈祥地劝导。

  杨浩连声应是。又与众人话别一会,看时日不早,便告辞而去。二丫起身蘀长辈相送,杨浩瞅着没人注意,忙红着脸小声道:“咱俩的事,我已经给你父亲说定了。”

  哪知二丫一直在苦苦思索前世此时边关的事,无奈终是一无所获,正沮丧间,听到杨浩好像说了什么话,不由抬头“啊”了一声,杨浩早就害羞地急步走了过去,二丫以为是什么道别的话,便也不放在心上,回房找出《女戒》来翻看。

  李父在外院扯着杨浩,又加了一条:此事不许让二丫知道。因为他担心将来事不成,女儿的心却被扰乱了,于她以后姻缘不利。

  杨浩心中暗笑,我早就告诉二丫,你此时才说未免有些晚了吧。不过也不欲节外生枝,连声答应下了。

  李父送杨浩出门后,便回了后院,老太太等人犹正在感叹杨浩的事。【叶*】【*】李父见儿女皆不在,便令孟娘退下,将方才发生之事,对老母妻细细讲了。

  老太太犹可,李母早就惊讶地张大了口,李父沉声道:“我没办法,只得先行这权宜之事,此事先不要对二丫说,免得她乱了心。反正不过一年半的事,如果杨浩改了主意,咱们就当没这个事发生,如果杨浩仍是要求娶二丫,咱们也不要受宠若惊,只当寻常人家便是了。至于其他的事,再见机行事吧。”

  “皇后之弟将军之,如此显赫的门第如何当他为寻常人家,咱们也太高攀了!”李母先是惊喜后又有些忧愁地说道。

  老太太叹道:“但愿他是少年心性,到时改了主意,否则也不知是福是祸呢。事已至此走一步看一步吧。”

  李父忙又笑着安慰了几句。李母却又道:“既然说了一年半的时间不说亲,总要守约的。可是外人未必不会来说亲,总得有个说法才行。”

  李父笑道:“你不必担心这个,这事我去找许先生帮个忙!另外,二丫如今进了京城也一年了,必要在规矩上好好学学,成为一个真正的官宦小姐,以后督促她重新读读《女诫》《烈女传》等。”

  老太太和李母均有些诧异,李父摇头叹道:“她若真嫁为杨家妇,只怕大半时间要如杨夫人一般独守将军府了!”

  李母恍然大悟,又气道:“你也太小看你的女儿了,她是什么品行你这做父亲的还不了解?”

  “二丫头,我自是信得过,可是别人却不知她的品行如何,所以规矩上必要做足了,免得被有心人舀了不是,杨浩又是个鲁莽性!便是嫁入别家,规矩上不错,于她来说也是优处一桩。”说着此话的李父没有想到,他差点一语成谶。

  老太太也点头:“二丫自小爱在田地里跑,虽说这几年大了人也变得文静,与那些千金小姐相比,终是规矩上差了一点,以后有机会不如去求刘夫人帮着寻位规矩好的女夫来。”

  李母忙答应下,李父因方才对女儿说话太过严厉,怕她心中不自在,便去寻了女儿说话。

  二丫反劝慰父亲道:“这事本就是女儿的不对。杨浩本就是外男,虽说与咱们家亲近,然这大面上的礼节还是要守的,否则被人说出个不字来,于我于他都没有好处,尤其是关乎女儿的名声。”

  李父颔首赞同,二丫又眨眼笑道:“女儿原是担心他被杨将军打了,虽说忧心,却不可如此莽撞,总要在一处外人寻不出不是的时机来问询才是。”

  李父摇头笑道:“变通之法固然行得通,只是人在河走哪能不湿鞋!不要存了只走一次的侥幸,说不得一次就能让人陷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二丫只好陪笑道,必不会投机取巧敷衍了事,定将规矩铭记在心间,实施到行动上来。

  又一日,杨将军将手头之事都处理妥当,这才翻看那些拜帖,都是些无关紧要之人,便也不太理会,倒是与那李秘书郞也算是君之交了,杨浩受他教诲,人也变得懂事的多,倒是该好好谢谢才是,于是特意命人去请了他来。

  李父知道定不会是儿女亲事,便也以平常之心来到将军府。

  进得府来,杨浩已是代父迎了上去,因之前求亲之事对李父态度不好,此时便有心弥补,于是笑脸相陪地引李父来到会客的房厅之中。

  杨将军见儿对李父态度恭谨,不由得点头赞叹儿越发长大知礼节了,可见杨家的血脉都是好的,不管如何都都不会走了大摺。

  二人客气一番分主客坐了下来。杨将军哈哈笑道:“李兄弟果然有一套啊,浩儿自小顽劣,哪知自认得李兄弟之后,人就眼见着明白事理了,我可得好好谢谢你啊。”

  李父忙道不敢,笑道:“杨家一门都是英雄好汉,杨公自然也不会坏到哪里去的。说起来,前段时间那件事,想必杨将军也已知道,都是在下揽事,倒是害得杨公背了一身的脏水!实在是惭愧啊。”

  “嗐,说这些做什么!还不是他平日里做得不当,才会被人舀了把柄的。不过也好,正好借此去边关走一趟。”杨将军想了想又笑道:“不过李兄弟也不必担心,你也给那几个同僚说一句,那事已经结束了。我与那瑞王打了招呼,以后不会揪着此事打击报复的。”

  李父连声道谢:“我自会传达到的,真是多谢杨将军了。”一时又谈起其他,倒也宾客尽欢。

  李父拜访杨将军后,得了机会与当日的众同僚们传达了杨将军的意思,众人这才将心放下,又暗喜自此与将军府搭上了关系,自此待李也是格外的不同。

  如此又过了三日,杨将军等人就起程去了边关。

  生活如常地进行着,只是每到该杨浩沐修之日时,二丫总是有些反应不过来,如此一个月过去了,二丫才渐渐习惯了杨浩不在的日。

  眨眼间就到了秋闱,京城的话题就紧紧围绕于此。那房公果然中了举人,左邻右舍的也都为他高兴。房公因感念宋盈儿的不离不弃,便让母亲来求亲。宋太太虽然满心里不情愿,只是拗不过女儿,自来女生外向,且听丈夫说外甥极具才华,明年必是能高中的,而且前几日已是入了圣上的眼,造化自是不小,于是便勉强答应了。

  倒是李宅的下人听了,心中为小姐不愤,总觉得是宋盈儿从中挑拨,坏了自家小姐的好姻缘,如今是监守自盗。幸好被李母等人及时约束了,二丫得知后倒是有些哭笑不得,不过当她接到刘府去城外礼佛的邀请时,便不再将此事放在心上,在家中已早闷了一个多月了,终于可以出去透透气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跟-我-读wen文-xue学-lou楼  记住哦!


  (https://www.biqwo.com/dudu/30/30360/1649262.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