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鸳鸯拆散 > 第一五一章 忠人之事

第一五一章 忠人之事


  这时万儿进来道:“小姐,这块竹片如何?”

  李父笑道:“这又是做什么?”

  二丫看着那竹片点点头,让万儿去忙其他事去了,这才回答父亲道:“女儿想着万一那信见了水或是见了火就此毁了去,不如再用这竹片刻上字一并捎给杨浩,便万无一失了。//无弹窗更新快//(·~)”

  “你打算刻上什么字?”

  “女儿早就想好了,就刻上‘峡谷’‘埋伏’四个字如何?”

  李父摇头:“不好!信上写了也就罢了,你如此倒像是笃定此事一定会发生,不妥!若是信不能完整送到他手中,或许这就是他的命,人争不过天!”

  二丫心有不甘,可是看到父亲沉下了脸也不敢违命,只得将那竹片丢掉。

  第二日一大早,李家母女二人便带着孟娘夫妻及吴妈王桐一起去了广源寺拜佛。

  二丫随母亲一起来到大殿上,殿中佛像宝相庄严凛然正气,使不也心中龌龊。二丫虔心祝祷,祈求上天保佑杨浩能逢凶化吉。一时又添了香火,求得一个平安符。

  就在二丫母女向外走时,却被信步走来的虚无大师瞧了个正着,他神情一怔,再看时她们二人已走了出去,虚无大师不由口念“阿弥陀佛”回到禅房。

  却见空明正在里面拂拭灰埃,空明忙对着他起手道:“师父!”

  虚无大师闭目打坐,良久说道:“空明,你不必在此苦修,就此还俗罢。”

  空明大惊:“弟最近并无什么错处,师父怎能赶弟走?”

  “那是命中注定的事。你出家本就于事无补,不过是佛家一片慈心,使其家人安心罢了。这几年为师接连看到让人不能捉摸的两人,倒是出了些变故,只是也不知事情结局到底如何,你本心就不在于些。[~]此时也到了你下山的时候了。”

  别人都道虚无大师是高人。只是对于朝夕相处的空明来说,却是少了那份神秘感,且见多了师父神神叨叨地,他虽是佛家弟却不虔诚。对那怪力乱神之事大多是不信的,此时听师父主动让自己还俗,不由得心花怒放。一时又埋怨道:“师父也真是的,怎么不早说几天,到时我不仅还了俗还能去边关走上一趟。”

  虚无大师不再理会他。只管念自己的佛经。空明虽念念不忘要还俗,可真到了这个时候倒是有些不舍师父和诸位师兄弟,他喃喃道:“罢了,现在老爷少爷都不在家,还俗也没什么意思,不如趁这个时间好好孝顺师父一下,也不枉您这么多年对弟的疼爱。”

  二丫自然不知自己已被那高僧看出了蹊跷。她将平安符和书信放在一个荷包里,响午就到了定国公府后门。二丫和吴妈就下了车。二人悄悄来到后门上,后门的婆早就被娟儿打过招呼了,直接就领着她二人来到林振威的院里。

  娟儿早就与众姐妹道了别,将须要带走的东西都打好了包,此时正等在房中。

  看到母亲了,娟儿忙高兴地接了出来,不过刚说了几句话,就见一个小丫头道:“娟儿姐姐,五爷让你过去一下呢。”

  娟儿忙道:“正是呢,我还想着去给主磕头呢,我这就过去。”

  吴妈也道:“遇到如此心肠好的主,也是我们一家的福气,也让母亲去给他磕头道谢吧。”

  娟儿笑道:“我先进去看看公可有空罢。”

  娟儿进去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就出来叫母亲,吴妈忙和二丫一块走了过去,跟着进了书房。几个丫鬟看到二丫也进到爷的书房去,不由暗骂没规矩。

  二丫进得房后,吴妈真就给林振威大大磕了头,林振威笑道:“老人家不必如此,此事于我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又对二丫说道:“今天早上已让人将娟儿的奴籍消了!”

  娟儿上前又对着二丫磕了个头,又将母亲扶起,二人退到角落中。

  二丫将荷包拿出,红着脸递了过去:“里面有平安符和一封书信,还请将军到时能当面交于他,切不可经了别人的手,我只信将军。”

  林振威含笑接过来,道:“李小姐只管放心,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会亲手将此交于杨浩的,决不假他人之手。不知李小姐可还有什么话让我转达否?”

  二丫低了头,小声道:“不用了,该说的我都写到信上了!我就不敢将军太多时间,就此告辞了。”

  林振威也不多言,任她们去了。出了定国公府,吴妈和女儿要先回家一趟,二丫则坐了车与母亲一同回去。

  两日后林振威就出了京城押送粮草去了边关。大齐朝与东临国的战事也慢慢在京城人的眼中淡出,因为这在场战争中大齐朝是占了绝对优势的,且又有战无不往的杨家在那里顶着,胜利是早晚的事,只是这战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故大家在谈论了一阵后,便被其他新鲜的话题所代替。

  再说林振威一路押送粮草倒也顺利地到达驻地,他先去向主帅复命,恰看到杨浩也在那里。

  杨将军笑道:“林将军一路辛苦了!那东临国太过狡猾,也不正面交战,只拖延时日,娘的,也不痛快打一仗能憋死个人,纯浪费粮草。”

  林将军忙道不辛苦,杨将军又问了些京城的情况,又将这边情况大略说了一下,就让他先下去休息,等明日再过来听令。

  边关苦寒环境差,林振威早有心理准备,故对住处好坏也不讲究。将随身所带的东西让亲兵帮着打理好,想到二丫当日所托,便要去寻杨浩。

  巧得是杨浩也奉父命来看林振威,此时走来笑道:“我在这里比林将军熟得多,若是林将军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只管说,以后大家就要一起对付东临国了。”

  林振威忙笑着客套了几句。正想提起二丫之事时,却不想邵监军让人来请他过去一趟。林振威忙去了邵监军那里,杨浩也不在意自去忙了。

  这邵监军与林国公相交甚好,听说林振威已到忙让人请了来。林振威笑道:“今日刚到此,得杨将军体恤先下来休息一下,本想等明日再来拜见邵大人的。倒是失礼了。”

  邵监军忙道:“不妨事的!国丈大人的话。自是要听的。只是我还真是瞧不上这国丈大人,说起话来粗俗不堪,我就佩服定国公府,一门都是儒将!幸好你来了。要不个个如此,真是丢了大齐朝的脸面。”

  林振威也好说话,就又问起此间战事。邵监军叹道:“也不知那东临国如何想的。挑起战事又不正经地打起来,还东一下西一下地搞偷袭!”

  林振威又陪着邵监军说了会话,天就暗了下来。被邵临军拉着一处吃了。本来杨将军倒是想为林振威接风洗尘的,听说被邵监军留了饭,因二人有些不对付,便也不欲多事随他去了。

  第二日林振威准时到帐下听令,杨将军便与众人细看兵行图分析战况,如此倒是用去了半日。下午,杨将军才有时间与林振威细细说了战况。那东临国不出兵,大齐朝这边不敢贸然行事。只得如此对峙。

  到了夜里邵监军仍是请了林振威去吃饭,如此几日林振威倒是一时找不到与杨浩单独相处的机会,故那荷包便一直放在他手中。

  这一日,杨将军召集几位将士道:“据这里的老兵说,再过半个月这里就要下大雪了,所以各处的粮草一定要备得足足的。不过才打了几次小战,那东临国只在那僵持着,虽不知他作何打算,那粮草不足却是一个因素。我已着人打探得知,东临国今年欠收,国内人心不齐,这燕王又想将兵权握于手,咱们不如那东临国熟悉地型,只好先防守为主,等明春雪化后再作打算。”

  众人皆道是,杨将军又道:“今日安排你等去各处押送粮草,这东临国虽不能大军进攻,然也要防着他们打这粮草的主意,遇到他们不要硬碰硬,押送粮草为要。等到了目的地,与那边的守军多探讨一下,以便于咱们来年作战。”

  一时分派各将士押送路线,等众人走后,杨将军又特地嘱咐杨浩:“我知道你对自来边关总在我身边不得上阵杀敌有意见,不过此时不是意气的时候。咱们远来不能轻易孤军深入,到明年春天总是要打次厉害的!你此次去天险关,却是路途最近的,只是途经玉清山及落阳峡,这两处极易设伏,所以宁愿绕得远些多走一日,以防不测。”

  林振威自邵监军那里出来,夜已经很晚了,他回到房中看着二丫的荷包,想着押送粮草来回也不过三五日,等回来再说吧

  第二日天不亮,众将士就分了三拨出发了。杨浩带兵行了大半日,便命人休息一下,又着人去前方侦查一番。不想到竟真让人侦查出,前方有东临国的兵埋伏,似是针对这次的粮草。

  杨浩一听热血沸腾,就要带人去那后面包抄,幸被人劝住:杨将军说务必以粮草为重。

  虽说众人绕过那埋伏而去,在心中暗爽那东临国大冷的天白白在那设伏,但另一方面却也觉得那带兵之人太过草包,就这么被人家识破,可惜为保证粮草顺利送到,只能白白放过这功劳。

  可是人走起运了,闭着眼睛也能捡金,这不那设伏之人久久等不到大齐朝的兵士,便知事情败露,索性也不躲藏,直接抄了近路向杨浩等人扑来。

  计谋不行,耐性也不行,如此人物自然是好对付的,杨浩看着对面不过自己三分之一的人马,兴奋道:“你们几人带一半人留在此处看守粮草,其余人跟我对敌。”说罢带着其他人迎了上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https://www.biqwo.com/dudu/30/30360/1649269.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