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灵泉之媳妇难为 > 第 17 章

第 17 章


  苏兰跪在最后边,她只觉得杨氏出手真狠。这样的誓言她也敢发,不过她也是又狠又准,宋二郎就跪在她后边,听到‘减寿’两个字就扑了上去。

  就算真有老天爷,这誓言没说完,就做不了数。

  如此深沉心计,让苏兰又惊又佩服。就宋家以前一个小地主,宋老爷子一平妻,就能锻炼出如此女子。

  后院是女人的天下——这句话当真是没错的。

  小小的一方后院包含了一个女人的事业、家庭,终身圈在后院的她们,投入了毕生的心力——这能不厉害么?这能让人小看么?

  两声我儿,两字减寿。

  如果不是苏兰一个外来人,见宋杨氏口口声声心疼宋二郎、宋三郎,却甚少去看他们;她又在厨房外听到宋杨氏和大嘴巴王李婶的话。

  否则光凭宋家散尽的家财、以及宋杨氏的话,她也不会怀疑宋杨氏对宋二郎、宋三郎两兄弟的真情。她只会尊敬、爱戴、佩服她。

  画皮画骨,难画心。

  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男人就是天、就是地、就是一个女人的一切——这都是封建统治的男人们教的。所以就算不爱,但也很难,对占了自己丈夫一半的另一个女人的孩子真心真意。

  但是……苏兰不管宋杨氏藏了多少私心、当家的时候赞了多少私银,只要分家以后,别把爪子伸到她身上就行。

  “娘你且莫这么说,你这么说……让……让让……让我和三郎如何自处……”

  宋杨氏抱着宋大郎、宋二郎嚎啕着哭出声来,“只要你们兄弟无病无灾,我这条老命又算得了什么……”

  又是一阵劝声后,宋杨氏才收了哭声。由两兄弟搀扶到堂屋主位坐好。

  这时,一直无声木偶的宋小妹,到了茶水给宋二郎,她脸上扬着笑,“二哥,你跟我们说说今天你和大哥去镇里的情形吧……”

  苏兰站在旁边反射性的打了个寒颤。这笑得也太高兴了。

  “是这样……”宋二郎事无巨细的一一道来。说到妙手堂的黄大夫确诊他身体痊愈的时候,宋杨氏又要抹眼泪。

  宋小妹娇笑的依在宋杨氏的身上,“娘请莫哭了,这是高兴的事儿呢,大夫可是说二哥的身体比头牛还壮呢……”

  “我这是喜极而泣喜极而泣……”

  苏兰内心也是高兴。宋二郎好了,她大大松了一口气,面对分家以后的生活也更有信心。

  苏兰是一丝不会怀疑宋杨氏看到宋二郎好了,突然不分家之类的,毕竟还有一个病篓子宋三郎在哪里呢,如是在分家之前宋三郎大好了,那才会让苏兰苦恼。

  宋二郎见屋内一团和气,就站起来向宋杨氏告了罪,“娘,儿子大好又已娶妻,是以请娘主持分家之事……”

  “荒唐。”宋杨氏一愣,然后大怒,手拍在茶几上:“我还在呢……”

  “娘。儿子不是这个意思。”宋二郎对宋大郎那夜讲的那些,都是宋三郎对他说的,他本不善言辞,又面对大怒的宋杨氏,也知晓光是自己一个人请求,必不能得。

  宋二郎看向坐在左上方第一位的宋大郎,宋大郎与他四目相对,他握紧了拳头,然后缓缓站起身来,跪在宋杨氏的面前,“儿子不孝,没有管教好李氏……”

  宋二郎也连忙跪下,“大哥谦让,弟弟却不敢如是说。大嫂并无错,她为咱们宋家尽心尽力、生儿育女……”

  宋二郎跪了,苏兰站着就太显眼了,忙不迭也跟着跪下。

  宋大郎、宋二郎额头同时磕在地上,道:“请娘主持儿子们分家,家虽分,但兄弟之情亦在……”

  堂屋一室的寂静,连院子里的知了都哑了嗓子。

  良久以后,宋杨氏无奈的摆了摆手,“罢了罢了,你们兄弟快些起来吧,娘老了,只要你们过得好,都随你们的意……”

  ***

  今天是宋二郎确诊大好的大喜日子。宋大郎便买了几样吃食回来,全当庆祝。

  烧鸡、卤肉、鱼……还有一坛酒。

  苏兰烧了几小菜,先将饭摆到堂屋,再将半只烧鸡、半斤卤肉、两条红烧鲤鱼、及两素菜一汤送到了宋三郎的房间。

  此时,宋家的午饭,分成了两块。宋家三兄弟一处。宋杨氏、宋小妹、苏兰、外带三个小孩子一处。

  苏兰牵着苏义的手。三兄弟要说体已话,她就牵着弟弟一起去堂屋吃饭。

  没有宋李氏,苏义还是有些怕,苏兰摸着他的头,安慰鼓励了好一阵,才让他重新迈开步子。

  苏兰到的时候,宋杨氏和宋小妹已经开吃,苏兰拉着苏义同坐一条凳子。

  桌上的烧鸡胸脯肉已经没有了,只余了细碎的骨头几块,卤肉也只零星几片。鲤鱼刺多,还剩不少。

  苏兰瞄了一眼桌上各人的饭碗,先把烧鸡夹了一给坐在东边,挨着她的宋小花,宋小花从碗里抬头,怯怯的道了声谢。

  另一块苏兰给了只敢捡面前青菜叶的苏义,苏义抬头笑眯了眼睛。

  最后一块的鸡翅膀收笼在苏兰的碗里。鸡翅膀肉少,但是她最喜欢。而且她在厨房宰鸡的时候,就尝了鸡肉的味道,肉质老而味不浓,烧鸡没有摸蜂蜜味道实在勉强……

  苏兰又给宋小花、苏义夹了卤肉。

  苏兰嚼着卤肉,心中泪流满面。到不是这卤肉多么好吃,而是这二十多文一斤的卤肉味道淡淡的,给人一种卤了一半拿出来的感觉。

  苏兰吃了两片卤肉,开始进攻她做的红烧鲤鱼。

  鲤鱼是个好东西,蛋白质高,还有维生素A、维生素D,用它来做红烧最好不过。

  鱼类腥臭味重,厨房酱料不多,苏兰就先用姜擦了锅底,再倒油把鱼煎的两面金黄。

  大庆朝可选择的油,除了最贵最受人喜爱的猪油,还有花生油、菜籽油两种。

  苏兰煎鱼的时候用的是花生油,现又挖了一小勺子的骨头油。猪油炒菜算是油类中最香的,但骨头油又胜它一筹。

  苏兰接着又放姜、干辣椒、米酒酱油,加清水焖鱼熟了装盘,又放了白嫩青葱的葱段。

  咸香微辣,无丝毫鱼腥味的红烧鱼,连向来不喜鱼类的宋杨氏、宋小妹都伸了筷子。

  宋家母女吃鱼理刺技术不高,苏兰用筷子理了好几块给三个小孩,宋家母女还在跟第二块鱼奋斗。

  宋杨氏咳嗽了一声。

  苏兰看着她发愣,转念一想,立刻把刚理好的一块送到宋杨氏面前。糟糕,收完稻米后,半月一次的大餐,吃得太欢,把宋杨氏给忘记了……

  宋杨氏不可察的皱起修得细细的眉,推开了苏兰的鱼块,她用帕子擦了嘴角说道:“你做吃食不错,有空给你大嫂讲讲。”

  苏兰点头称是。

  堂屋用过了午饭,苏兰收拾完后,宋家三兄弟还在继续,边吃边聊边喝。

  三小孩在院子里忘我的玩着蛐蛐,苏兰招呼大虎小花进屋睡午觉,苏义则被她拎到卧房里,掏了偷渡在空间里的烧鸡给他。

  看着弟弟憨憨傻傻的样子,苏兰拍了拍他的脑袋。

  第一要紧的宋二郎活了,第二个就是宋三郎,反倒是他这个嫡亲的弟弟被排到最末尾。

  到不是苏兰偏心,而确是宋三郎若有什么作为,他们一家都会好过很多。

  士农工商,农说得好听排在第二位,其实生活环境是尾巴尖儿。

  吃着了烧鸡卤肉,苏兰赚钱的小算盘就打得噼里啪啦响。

  宋二郎大好,宋大郎肯定买了较好的。宋杨氏吃的时候还赞了一声是鲁记,这个鲁记是宋大郎介绍过给苏兰,价格公道、味道中上的店铺。

  小的时候苏兰家穷,吃的是骨头油,嘴馋卤味的时候,都是苏妈妈买了调料自己卤的,耳濡目染之下苏兰也做得一手好卤味。

  但是这里可不是爱的和谐社会,她的卤味一出,定会抢走大片的生意,到时候麻烦也接踵而至的。

  谁不想找个当官的亲戚。苏兰不圣母,也不是一个害过她、一个她朋友掉在河里,却选择救害过她的人的脑残。

  宋家于她有救命之恩,其中宋二郎恩德最大,他又是她在此立足的‘必须品’。

  宋三郎苏兰叫苏义照顾,还有即将先苏义一步,用到他身上的灵泉水。

  苏兰一盼宋三郎好起来,让宋二郎不再担忧,也让很少的家底少花费一些;另一盼,若是他飞黄腾达起来,也莫要同他们行同路人……

  半月宋二郎初与宋大郎说分家的时候,苏兰还认同了宋二郎的话,暗自怀疑宋三郎心里压力大、意志消沉。

  后这半月她收宋三郎的饭碗却发现,宋三郎饭量不多,但每回的药都是喝得一滴不剩。

  或许是因为药钱所以如此,也有可能是因为他消磨了两年,仍旧没有磨灭的求生意志……前者不论,若是后者,苏兰暗暗惊心,此人内心的强大……

  再加之,宋三郎有精神的时候,就拿着书本,更是让苏兰对他刮目相看。这宋家虽然有些藏污纳垢,但仍不缺让她惊喜之处……

  宋家三兄弟的酒一直喝到未时。

  宋二郎把喝醉的宋大郎送到了东厢。

  难得的空闲,苏兰正拿着针线钉补衣服。忽然门口传来了傻笑声,苏兰抬头远去,却是宋二郎憨笑的望着她。

  十月的阳光早已不炙热了,一片的金黄洒在宋二郎英伟昂长的身躯上,高大宽厚的身影尽落苏兰的眼底。

  苏兰对他一笑,“你长衫上怎有一条口子,快脱下来我补补。”


  (https://www.biqwo.com/dudu/36/36021/190084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