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灵泉之媳妇难为 > 第 70 章

第 70 章


  时间一晃又是一周过去,此时装修的进度,已经有一半了。

  胭脂铺的正房和东厢进了些新家具,尘埃早已经打扫干净,苏兰已经把大半的东西搬进了胭脂铺,只余一些零碎的东西,但也只一牛车便可拉完。

  这天,林红玉、陈寡妇都没去胭脂铺,天刚亮便到了宋宅。

  苏兰开门让她们进来,三人涌进厨房,切菜、洗菜忙得不亦乐乎。

  苏义坐在灶间,脸被火光照得通红,他满含希冀的看着苏兰,“姐姐,咱们什么时候搬到城里去啊!我好想大虎小花,我们都大半个月没见面了!”

  苏兰笑道:“吃了今天的中午饭就搬。而且今天大虎小花也会来了。”

  马上要搬新家,又要见着玩伴的苏义笑呵呵。

  “咚咚。”宋宅的门再一次被敲开了。

  苏兰听了听叫门的声音,竟是里正娘子。

  苏兰打开门,里正娘子便搓着双手走了进来。里正娘子听到了厨房的响动,径直去了厨房。

  林红玉、陈寡妇都同里正娘子打招呼。

  里正娘子一边在灶间烤热双手,一边笑道:“你们来的可真早。我还以为我是最先到的。”

  苏兰疑惑她来的这么早,“婶子,咱们灶才烧热的呢,离午饭还有一段时间……”

  里正娘子起身,抢过苏兰手里的刀切起菜来,“我说你也不怕麻烦。铺子忙得很,偏还要抽空做饭请我们。”

  却说,宋杨氏只在大郎火锅店开张的时候,请了人去吃乔迁和开店之喜,还因为天冷,道路不便,去的人只里正、刘家两家人。

  而苏兰想了一下自家的双喜,等店弄好了,请人吃一顿倒是便宜——但难免不会有些不会做人——前儿个,宋李氏得意洋洋请人吃饭的高姿态,是已经传遍了洪星村。

  苏兰想了想,土地是根,家里的地她不卖,甚至有了余钱还要买进。便决定洪星村办几桌。里正一家、刘家是少不了的,其他洪星村大姓家族、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是一个不少的请了。

  苏兰笑道:“宋家几辈子都在洪星村过活,哪能说搬到城里就搬到城里。城里路远,冬日天寒地冻也不好出门,而且也不麻烦,只是置办几桌吃食罢了。”

  里正娘子听了这话,心里觉得舒坦极了,但她面上还是责怪的看了苏兰一眼,“就你想得多。难不成不做这一顿,别人还会说你发达了,狂傲了不成。”

  “都是知根知底,几辈子积下来的交情,我怎么会这么想。”苏兰端了一盆萝卜到里正娘子面前,“换一句话说,这么多年的邻居了,只这一点子麻烦聚在一起乐乐,不是好事么!”

  里正娘子眼睛笑成了一条缝:“你嘴巴甜又巧,我说不过你。”

  苏兰把灶上蒸的才炸好的肉捡了一块送到里正娘子的嘴边,“我嘴不甜不巧,能让婶子你这么一大早的来帮我。”

  里正娘子一口咬进嘴里,笑道:“我哪里是来帮你的,我只是怕你忙不过来,中午的饭菜还没熟就端出来给我吃。”

  听了里正娘子的话,林红玉、陈寡妇都笑了。

  笑完,林红玉说:“婶子可真喜欢苏兰妹妹,变着法的夸她赞她,我可没见你这么喜欢一个人,真正是叫人羡慕死了。”

  里正娘子没有否认。她确定越看苏兰越喜欢,恨不得……恨不得……认作了干女儿——想想,里正娘子放下了这个念头,人都搬城里去了,你认干女儿,不是给人一种赶着沾便宜的感觉嘛。

  里正娘子眼角突的瞟到坐在灶间的少年。她细细打量了一番,只觉得那稚气中不掩其俊气的少年,不但她刚刚没见着这个少年,而且记忆之中也没有这么一个人。但这人却又出现在这里,分明也不是外人之类的。

  苏兰看到里正娘子的眼光所指,连忙示意弟弟过来见礼。

  快要十一的少年,比一般这个年纪乡下孩子不同,一身干干净净的棉衣,身量不高,但人却白白净净清秀端正,微胖的脸蛋,显露都是健康的色泽。

  苏义板着一张小大人成熟的脸,规规矩矩的向里正娘子行礼,“婶子,苏义有礼了。”

  “这……这……这却是你兄弟么?”里正娘子脸上难掩不敢置信。

  “可不就是嘛。”看里正娘子‘惊艳’的神色,苏兰有些得意的揉了自家弟弟的头一把。

  苏义小大人的脸孔立刻没有了,抱怨道:“姐姐,头发都揉乱了。”

  里正娘子可曾见过这样雪白可爱俊气的少年。细想起来,活了这么多少,只有宋家三郎才长得这样公子少爷一般的好样貌。

  苏兰加重又揉了弟弟的头,说道:“揉乱了就揉乱了,等下姐姐帮你梳好。”

  “才不要。”苏义往右跑开,却没想一头撞进了里正娘子的魔手。

  里正娘子好一阵揉搓了苏义骚年。赞叹道:“长得可真好。我的小孙子能长你这么一半好,那就是祖上烧了高香了。”

  苏兰笑道:“他一个男孩子,长得好有什么有。整日就吃饭跑得最快。”

  里正娘子放开了被揉小脸、在心里叫苦连天的苏义,她道:“说起来……三郎怎么样了?”

  苏兰心下一顿,笑道:“吃饭、睡觉都比以前好了很多了。只是还是不敢轻易的出来见客,怕吹着风……”

  里正娘子道:“比以前好了就好。别说什么见客,正是要好好注意呢。三郎那娃子可是咱们洪星村的骄傲,想当年他考试那年,不说全村的老老少少,隔壁几个村都有人来热闹。现在……啊,你的性情我也是知道,最是懂事有礼善良的,且让他好好养着。我老了,身上也不乏小病小灾的,我就不去看他了,别交染了病。”

  苏兰道:“婶子的心意,我定会告诉三弟。”又道:“三弟有福相,他日必否极泰来,光宗耀祖。”

  里正娘子见苏兰一副很肯定的样子,道:“不说三郎。我看你也是个大福星。”

  林红玉竖着耳朵听到了,叫道:“婶子,说什么呢!又要偷偷夸苏兰妹妹吗?”

  里正娘子豪爽一笑,脸上堆满了褶子:“我什么时候偷偷夸她了,我是正大光明,不管谁面前我都这么说的。咱们二郎媳妇,福气大,冲走了二郎的病、一双巧手有在城里开店的手艺、三郎的病啊……有你这个大福星,病好痊愈,那是指日可待的。”

  陈寡妇道:“婶子说的正是。我瞅苏兰妹妹进了门,宋家是一帆风顺,大吉大利。可不就是一个大福星吗!”

  林、陈、里正娘子都认同点头。

  苏兰脸上臊的不行,“再夸……再夸把我夸天上去了。小心我这个福星,飞上天被风刮跑了。”

  林红玉眼睛嘀嘀转,“刮跑了没关系,叫二郎把你勾回来就是。不过,你们夫妻感情好得蜜里调油,我就不信你舍得被风刮走。”

  林红玉、陈寡妇、里正娘子三个女人相视,接着捂着嘴笑个不停。

  苏兰故作生气,“笑吧笑吧。中午让你们都吃生饭生菜。”

  中午宋大郎一家和宋二郎、林有剩、张有财张有志父子都从城里回来了。宋宅热热闹闹的摆了四张大圆桌,苏兰果真如她所说的一桌子的生菜——待客的是火锅。

  宋三郎宋二郎、苏兰都不约而同没让他出来,只叫苏义陪着他在房间里吃饭。

  院子里,男人们灌宋二郎酒,也没同往常吃酒高声说笑,他们一是知道宋二郎吃了饭还有很多事做、二是知道是宋家三郎病中,怕高声闹着病人。

  特意向宋大郎借了钥匙,摆在堂屋的两桌女客,也同院子里的男人们一起,只和苏兰吃一杯酒,便只自己吃酒吃菜了。

  宋李氏大概参观了一下胭脂铺的——房子比她的好、地段也比她的好。

  宋李氏颇有些吃味的对苏兰道:“弟妹好大的手笔,那胭脂铺花了不少钱吧。”

  苏兰见招拆招,道:“我哪里能买得起铺子。”

  苏兰扳着手指算道:“分家得的几两银子、摆摊赚了些、此外别无其他,还要减去借给大嫂你的三十两。”苏兰在宋杨氏要开口岔开话题之前说道:“算起来,我们连铺子装修的钱都不够。若不是舅舅借给我们,我们还在街上摆摊呢。”

  “既然买下了,就好好做吧。”宋杨氏坐在主位。她是连眼角的余光都不想给宋李氏。

  真是没脑子的东西,纵然是因为店里每天三、四两的纯利润,而想到老二一家摆摊赚了不少钱,但是那与买铺子的钱也是天差地别的。

  你问店铺花了多少钱,除了让别人知道张有财出了力,而他们这借了宋二郎三十两银子没还的正经血脉亲戚,却一文没出外,还没问出个什么东西来!

  又蠢又笨!宋杨氏暗自摇头。有这么一个不省心的儿媳妇,她真是前世作了孽。

  等宋大郎一家回了城里的四合院,宋杨氏专门把宋李氏叫到房间说了一顿:“你到是怎么想的。三名句话离不开钱,你是不是很想老二问你要借的那三十两。”

  宋李氏道:“我又不是那个意思……不是那四合院比我们好嘛……”

  “用你的脑子想想,银子会从天下掉下来吗!”宋杨氏冷笑,“老二老三的性子……咳咳,虽然现在变得狡猾了,但是以前肯定没几两银子私房。张有财到是向来对侄儿亲厚,你也别费脑子了,老二一家定是靠了他舅舅有能盘得下铺子,以后有他们还的时候呢。”

  宋杨氏道:“你也别一个劲儿的往老二家凑。若是笨嘴笨舌就少说些话,哪有人说话竟是往自己身上泼脏水的——今天老二媳妇当着村里婆子媳妇说的那些话,可真是给我们下了套。说得她自己慷慨,自己都没钱,还借我们买铺子,自己买铺子,兄弟不借钱帮一把,连以前借他的钱都没还,还是张家舅舅借给他们的……”

  宋杨氏心里气不打一出来,“也不知道村里传来传去,会传出什么话……苛待兄弟、不仁仪的名声咱们只能扛着了。”

  宋李氏有些不服气的说道:“管别个做甚,她们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银子到我包里了,我们一个城里,一个乡下,我管她们……”

  孺子不可教也!宋杨氏气得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她挥了挥,让宋李氏出去了。她就是对牛弹琴,教猪上树,一句一字都是白费功夫。

  宋小妹从内室出来安慰了宋杨氏几句,宋杨氏喝了好几口水,心情才平静下来。

  “你说这是啥样的人啊。脑子是怎么长的,我怎么以前就没看出来呢!”宋杨氏坐在炕上捶腿,“没钱的时候,为了钱她吵吵闹闹,我觉得她不聪明,但也能理解。可是现在,钱往兜里赚,只要做做表面工夫,便能得一个好名声。她偏不,一个劲的横行霸道,傲慢无礼,说话不带脑子,揭自己短,往一家子身上泼脏水。我真是受不了她了!”

  “娘,大嫂就那样。你别气。不划算。”宋小妹乖巧的给宋杨氏顺气道:“到是其他……”

  “什么?别吞吞吐吐的。”宋杨氏道。

  宋小妹说:“我看大嫂把她爹娘、哥嫂不但叫到店里帮忙,还住到了东厢,平日里她在店里颐指气使的,对娘也比以往无礼了。现在她哥嫂管厨房,偶尔还到前厅来插一脚,连姨妈管的帐也叫大哥去学了……”

  宋杨氏嘴角勾着冷冽的笑,她摆了摆手,“你别管她。任她东搞西搞,最终她在店里是翻不出什么风浪的。”

  宋小妹疑惑宋杨氏冷淡的样子,她说:“可是大嫂现在俨然是店里的一把手……”

  “她是什么一把手。”宋杨氏吹灭了灯,在黑暗中,她说:“你大哥听谁的?——你大哥听我的!只要你大哥听我的,她还能翻出我的五指山吗。你等着,且让我以后慢慢收拾她……让她服服帖帖的,我叫她往东,她绝不敢往西……”


  (https://www.biqwo.com/dudu/36/36021/190090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