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甲申风云 > 第五章 黑帮 上

第五章 黑帮 上


  第二天,明磊并没有急着见付氏兄弟,而是拉上嗣音和欣儿出城去看土豆了。当年扬州城外谢家庄的谢顺子带着十来个老兄弟做了明磊的侍卫,骑着马跟着吕管家在前面带路,许忠也带着十个护卫在后面保驾。一行人鲜衣怒马很是招摇。

  明磊很少来乡下,原本以为叁佰顷地会是好大一片,谁知到了这里一看,这些农田通常是大片土地分成狭窄的长条,一条条的农田反映出地貌很不规则的形状。即使象明磊这样的有叁佰顷田的大地主,他的地也不是一个整块。相反,他的地由许多大块农田组成,很少是相互邻接的,而是东一块、西一块散布在村子周围。由于这些还算大块的土地又夹杂在属于其他地主(往往是一些小地主)的小块农田之间。每一大块就像一条用布条缝缀起来的被子。在这种情况下,要有效地耕种土地,就需要所有的块地都得种同一种庄稼,以便同时播种、耕耘和收割。

  而明磊的地里土豆刚刚发芽,而广东已经开始种植两季稻,故此旁边田地里的稻子已经长得很高了,越发显得自己田地的光秃。要不欧洲会发生圈地运动呢?这些地块一旦要使用,要想统一使用牲畜大规模耕种实在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复杂到几乎不可能实现。

  由许多农民经营大量小块土地造成耕作效率低下是明朝统治者愿意付出的代价,以换取国家的相对稳定。但明磊却是不能容忍的,他决心克服传统耕作的低效率,第一把他们的耕地产量提高,第二解放大批廉价劳动力去从事工业生产。

  吕管家这时小心地过来,“老爷,您看别人地里的稻子长势多好啊!咱们种着番薯,将来可有什么用啊?”

  明磊看了一眼吕世信,微笑着说:“大管家,这叫土豆,不许什么番薯、番薯的乱叫。你说它好种不好种啊?”

  “跟爷回。好种倒是好种。这土豆什么地也不挑,甚至可以种在土质最坏、含沙量最高或最潮湿连什么都不长的地里呢!而且产量相当高,听农户讲,一亩地有一千二三百斤的收成呢!”

  其实,那些农户的原话是:“咱们老爷是不是疯了。这东西我们种过,既好种还有一千四五百斤的收成,不过,这东西没人吃,只能喂猪,将来卖谁啊?”全府上下,谁不知道明磊成天宝贝儿、宝贝儿地叫着,吕世信哪敢在明磊兴头上浇水啊?

  明磊没有在意吕世信的表情,还自顾向嗣音她们解释:“土豆将是为改善膳食提供的最廉价的食品。它含有丰富的热量、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咱们广东有的是海盐,将来开禁它,穷人们烤土豆吃的时候就可以蘸着海盐,再每天吃个萝卜,身体健康就有了保障。多好啊!”

  回到家,明磊向嗣音、欣儿说出了自己的打算。简单一句话,明磊要建立全广东统一的带有黑恶性质的暴力组织。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天地会呗。关键明磊是金庸迷,天地会组织结构和江湖切口的词儿熟。嗣音哪知道这些弯弯绕,“不错,天地之名,透着大气。夫君这是有胸怀百万雄兵的气魄!”

  当明磊讲了天地会的组织结构,竟连“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对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都讲了,着实唬住了二女,半天欣儿才胡噜着胸口说:“夫君真是越来越利害了!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啊?万一我们藏点儿私房钱,你不会也知道吧?”

  欣儿的一句玩笑逗得三人笑做了一团。明磊告诉她们,自己今后的行动纲领就是:重工商,打击豪强,拉拢士林,圈地图强、整备军队。

  嗣音和欣儿听了明磊的话,全都不笑了,其它都好理解,就是这个圈地图强,实在不明所以。于是,明磊又开始从头讲起。

  关于农村、农民、农业,明太祖也曾经定出三农的概念:占田10亩者为下农;占田10亩到800亩的为中农;800以上的为上农,也就是富户。

  按照明朝政府的说法,十税一是当时普遍的税赋征收比例,但实际上,税赋的征收带有很大的不公平性。明朝有重租官田,轻民田之说。仅以民田为例,各地只要家里出了举人,便可以不再纳税,即使举人老爷死了,大多也拒绝纳税。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明末,举人之家越来越多,而当地的总税额不变,便全部由小民承担。所以,说是十税一,最后,竟出现每亩征七石的特殊案例。任谁都知道,什么田的亩产也到不了七石,这简直断了农民的活路,于是,投充之风盛行。小民带着自己的土地投到大户门下,变成雇农,要交地租,但以此可以避税,而白白便宜了那些豪强地主,简直一夜暴富。

  民田尚且如此,官田就更不必说了。所以,明朝的版图内没有不拖欠税款的地域了。当时民谣曰:朝廷贪多,百姓贪拖。甚至明末兴起了一个新行业,替拖欠税款的人挨板子,据说,挨二十大板的时价是一次二钱银子。

  而徭役之重也在于不均,开国定例,士绅不服徭役。到了明末,士绅数量是定国时的几十倍,徭役全部押在小民身上了。惠州的民谣曰:

  广买田产真可爱,粮长解头专等待。

  转眼过来三四年,挑在檐头无人买。

  在惠州,有百亩良田的农户,一年的收入,租锄、牛种之费就占去一半,再扣去税赋,余额尚不够缴纳里甲的徭役之费。所以,弃田逃荒者重,田价极低。

  这个天地会有三个作用,第一,要抢占广东全部的妓院和赌场;第二,帮着明磊成为岭东最大的地主;第三,成为明磊收集情报的触角。明磊见嗣音有不愉之色,忙一条一条地详加解释。

  首先,明磊先描述了自己对三农的一些想法。

  明磊决心采用十八世纪末,英国和荷兰所采用的最雷厉风行的一项就是把地圈起来。所谓圈地,明磊赋予的意义更广泛,不但要就此在传统的村社内从新组织耕地,而且要改变农村的阶级组织形态。

  “等我把岭东十成田地的六成弄到手里,就从新设置田庄,安排和每户农民签契约,让他们最少种一百亩地,而且一签就是三十年、五十年,只收三四成的地租,不用再负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

  “真的?”,这要是真的,农民简直能乐疯了,欣儿实在不太相信明磊说的,觉得太平盛世也不过如此了。

  “当然!不过,我让他们种什么,他们就要种什么。”

  明磊决定大规模种植三叶草一类的饲料作物、萝卜和土豆。这些植物不如谷物作物那么需要土地的肥力,而且还能吸收氮和起松土的作用,确实提高产量。

  三叶草和萝卜还为牲畜提供了上好的冬季饲料,从而促进更多更好的牲畜的发展。牲畜的增多也就意味着粪肥的增加。因此,加强施肥就成了科学种田的农民另一种必须消灭休耕的途径。

  “不种水稻?我们吃什么啊?”二女一口同声地说。

  “事情哪有那么绝对。上好的水田当然还可以种水稻,还可以在水田里养鱼。能种棉花等经济作物的也可以接着种。大部分的旱田和其它的坡地、薄地就要种萝卜、土豆和三叶草。”

  “为什么?”

  “土豆烧牛肉!”

  “土豆烧牛肉?”就算智商超过三百的人,也一时不能理解,明磊偌大的计划,就是为了一道菜。但既然纳粹能因为没有棉花,就没有冬装,没有冬装,就输掉了莫斯科战役,从而输掉整个战争。明磊自己为什么不能因为希望自己的士兵吃上土豆烧牛肉,而进行土地改革呢?从此流传下一句名言:细节决定一切!

  见妻子们不能理解,于是,明磊连比划带说:“猪肉不好。猪吃粮食。牛肉好,牛吃草还能种地。要是能养羊,就有羊毛了。唉!可惜啊。广东又潮又热,长不出好羊毛来!

  而且,我们会有大量骑兵的,需要有草场放牧,否则,马会退化的!”

  嗣音觉得明磊简直在胡说,滇马本来就不是什么好战马,在广东还会退化到哪去啊?


  (https://www.biqwo.com/dudu/40/40137/212653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