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甲申风云 > 第六章 行军 上

第六章 行军 上


  陈上川觉得这位周大人没有什么官威,而且很重视别人的意见,连他的小妾都可以当面顶撞他,还不以为意,很是佩服。所以,才来了三天,就也大着胆子进言了。

  陈上川觉得明磊对惠州人、甚至广东人有偏见,以为他们个子矮小,就没有北方人彪悍,还特意从扬州招兵来广东。于是,陈上川拿着《惠州府志》来找明磊了。

  “大人请看。”陈上川指着书页中多次提到的“惠州民风剽悍难羁”给明磊看。

  “惠州多山,民风质朴俭实,更赋予了尚武、忠诚耿直而矜气节的品行。”见明磊有些不信,陈上川又指着《惠州府志》,“大人再请看,惠州长期驻军屯兵以及战乱频发带来的动荡不安,历史上记载的农民起义,发生的数量、规模和影响是整个岭南地区都少见的,这与尚武的民风密切相关。”

  明磊觉得陈上川好笑,拼命证明这些,无非想在当地征兵,自己对这个本来无可无不可的,小伙子还真耿直。

  陈上川见明磊还是不表态,又说:“惠东梁化的肖家仅崇祯朝就出了7个武举人,一个武进士,中武举者远胜过中文举者。而且惠州的李家拳也是岭南有名的拳派。”

  一听武术,明磊来了精神,自己到明朝都这么长时间了,居然还没有见过一个武林高手,实在遗憾。“义略(陈上川的字)啊,你的意思我知道了。现在,咱们的军饷紧张,我本没有什么扩充的打算。既然你都这样说了,就招三千子弟兵吧!”

  陈上川愣怔了一下子,和周大人说话真是省事,这么大的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明磊拍拍他的肩,“不过,我有一个条件,去把李家拳最好的拳师请来,做队伍的拳术教师,明白吗?”

  陈上川确实能干,几天里就招到三千本地新兵。由于明磊的军队士兵待遇已经算很高的了,在加上陈家的势力,有上万人报名,陈上川陪着陈敬廷挑了又挑,选了又选。这三千人能当上兵也还有些不容易呢!

  另一个幕僚徐骙,字稚威,号云持,山阴张家溇人。这位兄台是拿着祁彪佳的亲笔信来的。当时,明磊第一眼看到徐骙时,着实吓了一跳。用明磊的话形容,说他其貌不扬实在都有些昧良心。也不能怪明磊刻薄,徐骙面黑有痘瘢  ,双目还是斗鸡眼,身材矮小。

  明磊也是见过大阵仗的主儿,客气地请徐骙落座。打开祁彪佳的信细看,祁彪佳夸奖此人“胸中睥睨一切,气雄万夫,自比管仲、乐毅。为文挥斥百家,别具炉锤。性耿直孤傲,不求人知,众亦少知其人。”

  难得祁彪佳如此看重此人,还千里迢迢巴巴地赶来投奔自己,明磊连忙设酒宴款待徐骙。明磊笼络人还是有一套的,见徐骙的衣服有些破旧,暗自叫来吕世信,把惠州最好的裁缝找来,偷偷看看徐骙的身量,多上人手,要是现作来不及,先改一身应急也行。

  明磊和徐骙在酒桌上聊得并不投机,徐骙说的,明磊多半听不懂;而明磊接连换了几个话题,都没有徐骙感兴趣的。明磊暗骂,这哪是孤傲,整个一个茅房的石头。酒宴过后,明磊又请徐骙书房吃茶。

  徐骙是带着怨气来的,在他眼里,当朝一品都算不上什么,要不是闯了祸,祁彪佳竭尽全力地搭救自己,自己欠着人家的情,否则,也不会千里迢迢来投奔明磊这样的小角色啊?

  这件事说来也有些意思。徐骙家贫,为了生活不得不由祁彪佳介绍到会稽王府为童子师。时制艺名师徐庭槐来会会稽王,一时就聊起新请的西席很爱读书,很有学问的样子。一时高兴,徐庭槐要王爷陪着到馆庄中明着看望苦读的童子们,暗里见见这位书虫。

  这天也巧,正赶上徐骙偷着跑出去踏青了,只留下童子们自己温书。徐庭槐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一笑,王爷的脸就有些挂不住了。徐庭槐走到徐骙的阅案前,随手翻翻,发现上面摆放的书都是陆离古籍,便笑着告诉王爷,“这些书,老夫也不敢说本本都能读懂,家西席不会故作高深以掩其浅陋吧?”王爷的脸彻底紫了。

  过了几日,会稽王招徐骙答话,以徐庭槐语诘之。换做明磊就知道,象徐骙这样家贫又相貌丑陋的儒生,最值得炫耀的只剩下学识了。现在被别人置疑自己的学识,就好像夺走大海中泅水者的救生圈,那还有不急的?于是,失礼说了几句顶撞的话。

  堂堂一位藩王,哪能被一个西席顶撞,也不探究徐骙是否看得懂这些古籍了,立时命府中长史将徐骙投到会稽府的大牢里。

  祁彪佳这时已经回到山阴老家,原本就爱惜这位山阴老乡的才学,得知此事,立时动身,亲自到会稽拜见了王爷,把徐骙领了回来。“看来江南,没有云持(徐骙的号)一展平生所学的场所了。不如去广东,老夫侄女婿是岭东兵备道,心怀天下,必能重用云持。就是为了天下苍生,云持也不能埋没于江湖啊!”

  这些经过,明磊哪知道啊?不过明磊也看出,此人多半在试自己的肚量,于是小心陪着徐骙。不管你怎么着,我就不生气。

  徐骙对书有一种痴迷,细细翻看明磊书房的藏书,发现这位周大人,除了徐光启一派的各种讲西学的书籍外,圣人的书就止于一本《论语》。别的官员都知道用高深的书籍装门面,这位爷竟连门面都懒得装,实在有些过分。

  明磊见徐骙瞪着自己,连忙解释:“我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何必作假呢?但璞麟需要先生的鼎力相帮,要是云持看不惯,我就弄些摆上还不行吗?”

  这时,吕世信进来了,捧着一身儿名贵的石蓝织金瑞麟绸的阑衫和软巾、缎面鞋。“来,不知手艺如何,云持试试。”

  徐骙被吕世信伺候着在偏房换好衣衫,肥瘦大小正合适。复回来见明磊,明磊啧啧称赞:“端是需要以貌取人,云持现在精神百倍了。今个儿时间太紧,也就凑活了。管家,三天后,给云持先生送过去十来身,千万不可怠慢!”

  明磊又掏出二百两银票,塞给徐骙,“知道先生爱书,自己去买些读读,就不要在我这挑来挑去了?”

  徐骙这还是头一次碰到有身居高位的人肯这样巴结自己,原先的怨气一下子没了,鼻子一酸,眼泪掉了出来,重新给明磊跪了下来,“云持一山野闲人,得大人不弃,引为股肱。从此,竭尽全力,不敢忘大人知遇之恩!”

  明磊终于松了口气,兵不血刃,又收服一个帮手。

  晚上,见到嗣音,把事情说了说。嗣音很是惊喜,“徐骙这个人,我听说过。他少有异才,五六岁时,其母杜氏口授《昭明文选》,即能成诵。及长,天姿英朗,博览群书,在山阴很出名的!”

  明磊很是得意,“怎么样?夫君有眼光吧。就知道是个人才,你没看到一开始他的小样儿,换你,早急了!”

  “真是你的眼光?”

  “不是,是姨丈祁彪佳有眼光!”明磊楞了半天,还是不情愿地承认了。

  又过了几天,明磊的军事改革方案大定,军衔和军制的改革基本上暂不实施。不过军官工会还是成立了,积分制也正式实行。士卒也开始月薪制,士气大振,纪律也严明起来。部队上上下下干劲十足,众人对明磊的才略大感佩服。

  明磊原打算,带上火枪队和炮兵队去潮州。但管后勤的刘希尧给明磊列了一张清单,运送这些火器,需要十挂的四轮大车一百辆,四挂的两轮大车一百辆,(明代北方四匹马拉车称为四挂)。而且大车行程,遇河则止,遇山则止,遇曲径小道则止,故还要一千匹马和二千三百头公牛备用。这些,实在不是明磊能承受起的。惠州现在拢共就五千匹军马,组成了二千骑兵,剩下的一千匹劣马做了辎重队。

  最后的结果,留下陈敬廷为正,陈锦泽为副,组成五千人火器营,就驻扎在惠州城外。嗣音留下,欣儿和范文祺做马车舒舒服服地奔潮州,明磊和刘六带着全部六千人的士兵,一千人的后勤,就当实战行军演习,连夜出发,赶奔潮州。


  (https://www.biqwo.com/dudu/40/40137/212653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