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甲申风云 > 第三十一章 廷议 上

第三十一章 廷议 上


  黄道周坐在官轿里,还在琢磨王思任的话。如果真是隆武帝给了马士英密旨,马士英又密令马鍫和周明磊有所动作,事发,丁魁楚杀死马鍫,周明磊杀死丁魁楚。那么圣心真是高远,想都不用想,以马士英的威望和手段,郑芝龙在他面前还真不敢太过跋扈,但马士英如何从浙江走脱呢?

  换而言之,圣上是不是对自己不满,才另图他策,可骄兵悍将,叫自己这等文弱书生如何驾驭呢?

  黄道周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自己空有一肚子的道德文章,被人尊为闻名天下的理学大师,无奈却总不为圣上赏识。也难怪黄道周叹气,仕途艰难啊!

  黄道周三十八岁才得中进士,但强项耿直,多次受到贬黜。特别是崇祯九年,黄道周已经是詹事府少詹事,位列公卿了。但因为攻击杨嗣昌和陈新甲,和思宗(崇祯)在金殿上辩论起来,而且说得思宗哑口无言,结果被连降六级,远调到江西按察司做九品照磨去了。

  算上隆武,黄道周已经服侍过四位皇帝了,但只有现在,自己才真正能左右朝局了。可黄道周却发现,多年来所坚守的操守、志向已变得如此的遥远,以至于模糊了。要说到政治手段,黄道周也知道自己实在是幼稚。

  就这么胡思乱想着,已经到了行宫。黄道周从角门进了宫,在前后院间的花厅见驾。隆武帝朱聿键今年四十三岁了,除去奉藩的七年,大半的时光都是在狱中渡过的。多灾多难的经历,使他受到其他藩王所无法比及的磨炼,除去朱家特有的嘴唇,显得刻薄寡恩外,挺拔消瘦的身躯,浓黑的胡须,还是显得很有威严的。

  朱聿键一身土布的黄袍,坐在厅堂中央的龙椅上,四周只点了四盏大蜡,显得屋里有些昏暗。黄道周上了年纪,眼神本来就不好,对朱聿键的这样节俭很是不满,这分明就是朱家一脉相承的吝啬。朱聿键看出了黄道周的不满,也不生气,温言道:“来人,辅相年纪大了,再点两支蜡上来。”

  黄道周忙跪下谢恩。被朱聿键免礼赐坐后,躬身问道:“圣上,夜已经深了,可还在批奏章?也该歇歇了。”

  “没有!朕正在看今日太监出宫买的食品和物品的清单。”

  黄道周知道,圣上对经济帐目有一种特殊的敏感,为了省钱,他经常派人到街市采买东西。(如果从宫中支取,由于宫中各级太监的层层盘剥,价格通常要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没等黄道周说话,朱聿键接着问:“现在的宣纸到底多少文一刀?记得,在藩的时候,才二十文一刀,现在真的翻了四翻?”

  黄道周觉得自己有必要劝谏一下了,复跪下奏道:“圣上乃我朝中兴之主,天下事何等繁多,怎能锱铢必校呢?还望以国事为重!”

  朱聿键虽然有些不悦,但还是和颜悦色地说:“那辅相此来,必有国事告与朕知了?”

  “正是!广东周明磊遣使来了!”

  “噢?所奏何事?”

  “其一,无非是上表,表示愿为我主效犬马之劳。其二,密奏广西靖江王朱亨嘉有意谋反,与之勾结的广东总督丁魁楚,按察使史起贤已经被诛。”

  “竟有这等事?首辅认为应如何应对?”

  “这等事,周明磊恐也是闻风言事,没有真凭实据。最好的办法,就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陛下只需一道密旨给周明磊,待广西有变,可便宜行事。再发一道明旨,让他暂时署理广东事务。将来,能平定广西,再一齐论功行赏,如果枉报,再撤职查办即可!”

  “听首辅的意思,靖江王多半会谋反了!”

  “这等大事,岂能儿戏?广东所奏,八成属实。”

  朱聿键不经意地瞟了一眼下面的黄道周,“首辅这算何意呢?”

  “万岁!鲁藩朱以海前日曾公开言道:国当大变,凡为高皇帝子孙,皆当同心戳力,共图兴复。成功之后,入关着王。

  以这等大逆不道的话来挑拨宗室,其心可诛。此时,万岁应杀人以立威,以震撼群小,不敢窥视神器!否则,就不只是一个边远的靖江王了!宗室人丁兴旺,防不胜防啊!”

  朱聿键知道,自己的血统不够高贵,引起的蜚议很多。不禁觉得委屈,不管自己如何克制,如何做出励精图治的样子,都比不上与生俱来的血统管用?

  昏暗的烛光下,朱聿键的长脸忽明忽暗的,黄道周看不真切,以为圣上还不明白,进忙用膝盖跪爬了几步,压低了声音说:“万岁,广西巡抚瞿式耜等人四处活动,四处宣扬正统所系的乃是神宗嫡孙朱由榔。”

  朱聿键大声说:“首辅,朕早有明诏:朕无子,后当属永明(永明王朱由榔)。瞿式耜所言有何不妥呢?”

  黄道周急忙叩首,“万岁圣明!”

  朱聿键满意地点点头,突然不经意地问道:“广东的来使,何人啊?”

  “王思任,崇祯十年的进士,原九江佥事!其父礼部员外郎王应遴殉思宗,自杀于京邸。故丁忧赋闲至今。”想了想,黄道周又加了一句,“此人乃崇祯朝户部尚书商周祚之外孙,弘光江南巡抚祁彪佳之外甥。”

  “噢!原来是忠烈之后!”朱聿键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句,就打发黄道周跪安了。

  第二天早朝,郑芝龙和郑鸿逵兄弟大摇大摆地来了。郑芝龙今年已经五十一岁了,虽然位极人臣,但由于读书不多,杀人不少,还是一副跅弛放纵,渐流荡逸的老样子,和武进士出身的郑鸿逵沉稳端庄比起来,实在是天壤之别。

  朱聿键以恢复南京为半功,以收复北方为全功,而郑芝龙迎立朱聿键,就是为了以朝廷的名义巩固自己在福建惟我独尊的地位,进而进占广东、江西。这种根本上的矛盾,使朱聿键登基时间不长,和郑家的蜜月期就已经过去了。

  听说广东周明磊的特使去见了黄道周,这老匹夫连夜就进了宫。所以今儿个,郑芝龙兄弟就是存心来找别扭的。见黄道周站在群臣之首,郑鸿逵上去就把他扒拉开了。

  黄道周堂堂儒学大师,岂容人家如此肢体接触,当即绷起了脸,大声喝道:“此乃天子的朝堂,郑鸿逵你也是武进士出身,怎么连身为臣子的礼教都敢不尊?如此胡闹,就不怕律法无情吗?”

  郑鸿逵嘿嘿一阵冷笑,“万岁得以登基全赖我大哥平国公,此乃不世之功,黄大人有何德能,敢站在平国公前面?”

  黄道周毕竟是有修养的人,随着心情的平复,说话也客气了一些:“定虏公(郑鸿逵),此言差矣!太祖皇帝在日,中山王(徐达)等勋臣从未位居文武诸臣之班首。时至今日,定虏公就敢与中山王比肩?”

  郑鸿逵毕竟是大明的臣子,还不敢和开国元勋徐达比功劳,但郑芝龙就没有这些顾及,见老三被问住了,只好自己上阵了。“在福建,老夫还不能居于群臣首位,传出去都会叫人笑话!黄大人就不能礼让吗?”

  “祖制如此!谁敢违背?平国公一定是说笑了。”

  郑芝龙大怒,刚要开口,就听武英殿门口的四个执事太监一声大喊,“圣上驾到!”在一群带刀侍卫的簇拥下,朱聿键走了进来。

  皇家的礼数还是要讲的,没有办法,郑芝龙只好忍住气,站在黄道周身边一齐跪下行礼。其实,朱聿键早就来了,站在外面偷听了一会儿黄道周和郑芝龙吵架,见事情要闹僵,这才急忙跳了出来。

  郑芝龙红着脸,狠狠瞪了黄道周一眼,再次跪下:“臣,有事回禀。”

  “平国公,平身!有话请讲!”

  “万岁,为保陛下登基,臣费尽心机,呕心沥血。为表彰忠良,应准许臣位列文武百官之首!”

  “噢?”朱聿键故作惊讶,转脸看着黄道周,说:“平国公所言,朕以为甚是!但朕自幼失学,对朝廷制度知之甚少。首辅,不知此举可违祖制否?”

  黄道周急忙跪下,说道:“起奏万岁,祖制:勋臣不能位列文武百官之首。万岁,万万不可异弦更张啊!”

  朱聿键点点头,为难地看着郑芝龙,“平国公,祖制如此!朕看,还是算了吧!”

  郑芝龙只好点头称是。本来想在朝堂立威的,现在,居然碰了钉子,已然目空一切的郑氏两兄弟,气得面红耳赤。由于润六月天气很是闷热,郑家兄弟都感到燥热难耐,竟当着隆武帝的面,刷地打开折扇,径自挥扇祛暑起来。

  厅堂之上,文武各官面面相觑,谁都没有作声。朱聿键的脸色已经十分难看。黄道周刚要张嘴,身后的户部尚书何楷实在看不下去了,大喝道:“郑芝龙、郑鸿逵,尔等太过放肆了!”说着,转身出班跪倒,“起奏万岁,平国公、定虏公,无人臣之礼,罪在不赦,理当问斩!”

  话说道这份上,郑芝龙知道面子算栽到家了,但也无法,只好和郑鸿逵双双跪下,向隆武帝请罪!

  隆武帝很是满意,看来手下的忠臣再少,总还是有的,当然郑芝龙的面子还是要给,温言宽慰了几句,命他俩平身,随即传旨,“户部尚书何楷大公无私,敢于直言,加左佥都御使衔!”

  朱聿键转过脸看了一眼郑芝龙,和蔼地问道:“平国公,今日上殿,可有事奏来?”

  郑芝龙毕竟也是一代枭雄,脸皮就是比一般人厚,也很快平静下来,躬身答道:“微臣长子郑森,原在应天府国子监读书,现已赶回福京,愿意投笔从戎,为圣上效力。”

  “是吗?郑森现在何处?”

  “就在殿外侯旨!”

  “宣!”


  (https://www.biqwo.com/dudu/40/40137/212658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