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兵 > 第九十七章 这座电站由我接收

第九十七章 这座电站由我接收


  奥格洛里沙是乌克兰的一座小镇(作者语:此为一杜撰地名),和其他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一样,乌克兰的经济也在独立之后受到了重创,经过十多年的缓慢发展,慢慢走出低谷,但是和以往的荣光相比,一是今非昔比。

  奥格洛里沙作为小镇之所以存在,以前是因为这里有驻军。

  也就是说,这个小镇的生存依靠的是为军队服务的。

  后来军队撤走了,这里也迅速地萧条下来,原来的住户纷纷搬走,留下一座空荡荡的城镇。

  是的,是城镇。

  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所特有的地广人稀,造就了他们的人民喜欢修建高大厚重的建筑物,即便是一座人口不到千人的小镇,在一栋栋碉堡一样高大的建筑群修建完成之后,其规模甚至堪比某些国内的小县城。

  现在这里也不能说变成了鬼城,小镇里依然留有一百来个居民,还有一个小小的警察局。

  支撑他们留在这里,而不是到大城市里工作的希望,就在小镇东南两公里的地方,那里是一座修建于九十年代初的核电站。

  尽管对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的恐惧总是时时刻刻萦绕在小镇居民的心头,然而在那些不愿搬走的老人而言,能够依靠小镇的资源继续在这里生活,就可以满足了。

  毕竟核电站里还有三十多个工作人员,他们的薪水虽然也像这个国家的经济一样缩了水,但还是比大多数的普通平民要高得多。

  里面还有一支十来人的警戒部队,隶属于乌克兰安全保卫局,其成员多是军队缩编之后,因为具有相当的军事素养而保留军籍,从取消编制的部队转调到这里负责核电站的保卫工作。

  小小的一支警备队里,甚至还有闻名遐迩的阿尔法特种部队成员。

  他就是这只小小警备队的队长诺沙斯基。

  他正在办公室里和来抱怨本月再次克扣他们薪水的手下咆哮争执,这不是他的错,他也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不要说手下的工资,连他自己的工资也是一减再减,眼看着在这荒凉小镇的日子遥遥无期,他的老婆已经和他离了婚,跑到了更加富裕的大城市。

  像他这样的情况,警备队里、乃至电站的工作人员都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拖家带口在这里扎根生活的,只有两个:一个是站长,他是个老式的科学工作者,一般不怎么管事;另一个是个老技术人员,他是俄罗斯人,但是那里早已没有他的工作岗位,所以他就在这里娶妻生子,成为电站的终生员工。

  “少校,外面岗亭报告,有可疑情况。”一个警备队员急冲冲推开办公室的门,带进来一阵冷风。

  “见鬼,快把门关上!在这个尿不拉屎的地方,除了镇上的居民跑来捡柴禾,还会有什么可疑情况!是俄罗斯的坦克来了还是恐怖分子?”诺沙斯基拍着桌子。

  “少校,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去看看。”那名队员坚持到。

  “那好吧,我出去看看,要是没有情况,就把你的脑袋拧下来装伏特加!”诺沙斯基不情愿地离开办公桌,临走指着来抱怨薪水的队员说,“现在有情况,你的问题下回解决。”

  春天虽然已经降临大地,可是这里的空气还是相当寒冷,诺沙斯基从空调房里出来,内外的温差让他很不喜欢。

  “哪里有可疑的情况?”他紧了紧制服外套,见鬼,现在的商人为了发财什么都缺斤短两,看上去厚重的大衣,一点风都挡不住。

  “你看那里,那两个鞑靼人,他们一直在电站外晃来晃去,既不进来也不走开,隔一段距离就蹲下来在地上埋东西。这里是军事管制区,有显眼的警告标识,一般人从来不会在这里逗留的。”怕他生气,那名警备队员杰说得很详细,说着递给他一个望远镜。

  诺沙斯基今年三十五了,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当年他在阿尔法的时候就是靠着视力超佳而成为了一名狙击手观察员。

  他不需要望远镜,也能清楚的看清一公里外的那两个鞑靼人。

  他们的穿着以他的眼光来看,十分的单薄,都穿着薄薄的一身休闲外套,围着电站外围转来转去,时不时地对着电站指指点点。

  他们走到一个地方,看一看,就在地上插了一个花花绿绿的牌子,看起来很像是一块玉做的牌子。

  谁会在地上插一面玉牌呢,这太可笑了,而且旁边的警备队员说,他们已经来了好一会儿了,在电站周围转了一大圈,隔一段地方就在地上插了一面玉牌,不知道做什么用。

  “的确有些可疑,我们去看看,带上武器,说不定会是恐怖分子!”诺沙斯基决定前去看看,他不能允许辖区内有不安定因素存在。

  责任感,这是他在阿尔法小组的时候学到的。

  没有等他们出去,那两个鞑靼人向电站方向走过来了。

  这里很少有车辆进出,电站的性质也比较特殊,所以高高的铁栅门一般都是关闭的。

  诺沙斯基站在门后面,透过铁栅缝隙看着走过来的两个人。

  他们看上去都很年轻,最年长的那个尽管一脸风霜,其实际年龄肯定也不大,脸上的风霜之色显然是常年的室外工作所形成,他的步伐举止以及手上的老茧,都清楚地说明了他曾经在纪律部队待过。

  可是他却走在靠后的地方,也就是说,身份比另一个人还要低一些。

  那个走在前面的人还只是个小伙子,说不定连十八岁都没有,红润细嫩的面庞虽然显得很稚气,但是从他眉宇之间,却透着一种自信,对一切事物无所谓的自信。

  这个小伙子比他后面那人还难以对付,这是他的直觉!

  “站住!这里是军事管制区,你们不应该在这里。”他拿起话筒向他们喊话,风很冷,也很大,声音从话筒里一出去就被风吹散了。

  所以,那两个人没有理会他的说明,一直走到门口,和他隔着铁门相对。

  诺沙斯基犹豫了一下,还没决定是否采用强制手段驱离这两人,那两人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于是他决定先了解一下他们的意图。

  他背着的手向手下做了个隐蔽的动作,然后向他们提问:“你们是什么人?到这里有什么事?”

  他的手下悄悄向后退,把身体隐藏到一个水泥墩后面,打开皮套,握住了枪吧。

  岗亭里的士兵在一个按钮上摁了下去,接着打开了武器的保险,做好了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

  那个为首的年轻人饶有兴致地着看着他手下的一番准备:“少校,你的手下都很训练有素啊,在这个荒凉的地方,还能带出这样的士兵,看来你很有一手。”

  诺沙斯基自豪地深吸一口气,拔高胸脯,不过还是很严厉地说到:“表明你们的身份!这里是军事禁区,你们必须赶快离开。”

  那个年轻人笑着向他弯腰鞠躬:“你们的礼仪是这样的吧,不知道我做得对不对。”

  诺沙斯基他们不受他小伎俩的干扰,反而加强了戒备,这时,电站里也出来了几个士兵,都端着枪,还有几个人冲向布置在电站里的装甲车,有两个士兵跳进了沙包掩体,支好重机枪,上好弹链,没有因为只有两个人有所懈怠。

  那年轻人挺直腰,满意地点点头:“确实训练有素。”

  然后他板起面孔,十分认真地对诺沙斯基说:“现在正式向你们介绍一下,我叫孙刚,是你们的新上司!现在这个电站被我接管了!”

  蓦地,诺沙斯基爆发出一阵剧烈的笑声,不光是他,连他手下能够听到这句话的士兵都暴笑起来。

  那个年轻人一直笑容满面,丝毫也没有因为他们的蔑视而大发雷霆。

  诺沙斯基一边笑,一边观察周围的情况,这个年轻和他的帮手肯定只是来打前站的,后面跟着的人至少有五十人以上,而且会装备重型武器。

  他不为旁人察觉的向岗亭里的士兵打了个眼色,那名士兵把手伸到旁边,在墙壁上按下了一个按钮。

  “是通知附近驻军么?恐怕他们收不到这个消息了?”孙刚顺着他的眼神,看着岗亭里的哨兵,笑容不减。

  “少校!也许他说的是真的,我没有收到外面的回复信号,而且电话没有声音,通话器里只有杂音。”岗亭里的士兵叫了起来,证实了孙刚并非虚言恫吓。

  诺沙斯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严肃地说:“你有什么条件?”

  他不会在这个时候说什么“你这是犯罪”之类的蠢话,既然对方作出了周密的安排,就一定有所图谋。如果需要的话,他不惜炸毁核电站,也不会允许他落入恐怖分子手里。

  他背在后面的手做了一个手势,一个警备队员端着枪戒备,倒退着向后方的电站里退却。

  “这样很不好,我不喜欢别人当着我的面搞小动作,所以我很生气,后果也会很严重!”孙刚依然笑着,看不出生气的样子。

  他伸出右手,在铁栅门上一推。

  “嘎~”铁栅门和墙壁的连接处发出让人牙酸的金属磨擦声,中间的部分已经翻了一半,两旁的连接处还牢牢地连接在墙壁里面。

  诺沙斯基眼睛瞪得滚远,无法相信眼前的景象,他看到孙刚一个人,只用了一只手,就几乎把门给彻底推垮。

  他的手下和他的反应是一致的,那个负有特殊使命的士兵也惊得呆了,站在原地忘了后退。

  孙刚看了看门的两边:“原来墙壁里面也嵌着铁块,难怪一下还推不倒。”

  他用了一点劲,没有使用灵力,抓着铁栅门一拉一推,“轰”的一下,连门带墙壁一起扯垮。

  诺沙斯基最先从震惊中清醒,他快速地从腰间掏出手枪,毫不停歇地连续开火,嘴里大叫到:“快,谢尔,赶快进去,启动安全装置!”

  守在各个位置上的士兵纷纷开火,无数的子弹雨点般地向孙刚倾泻而去。

  装甲车、沙包掩体里的机枪也旋转枪口,把孙刚套进了准心。

  ;


  (https://www.biqwo.com/dudu/40/40140/2127493.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