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花漾漾 > 第15章 周三影场 1

第15章 周三影场 1


  时光飞逝,又到了的每周一次的星期三,这天是共大高中每周一次的电影日。为丰富师生单调的校园生活。每周学校都派老师去县城一趟拿一部影片来放映。这每周三的电影也是从共大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传统。

  吃过晚饭寒梅著花她们利索地洗完衣服,才一起去班上拿长凳到操场上看电影。花漾漾和祝雨欣拿一条凳子,梅书曼和韩如意一条凳子,一条长凳从三楼班上晃悠到操场上,好像岁月也那么闲那么长。

  当如意、书曼、雨欣和漾漾从教学楼三楼把凳子晃到操场上的时候,好位置基本上都占满了。操场东边校门方向的一边坐了很多十里八村的乡亲。多年下来,他们也看过不少五花八门的电影,长了不少见识吧。

  正当漾漾举目四顾的时候,书曼说:“漾漾那里有个位置。”漾漾朝着书曼指的方向看了一眼,两个男生正离开。原来是那俩男生帮她们占好座位把她们四个喊过去的,漾漾不认识那俩男生,似乎不是自己班上的。当她们仨把凳子放好,漾漾说:“欸,咱们运气真好,还有这么好一个地方。”书曼和雨欣在笑,如意也笑得有些不好意思,夜色掩盖了她脸上的尴尬。后知后觉的漾漾大喇喇地坐下来。

  主席台两角上的两根电线杆子上早拉上了白色银幕。放电影的人已经开始挂胶卷,投影机已经开启。七点,电影准时开演了,是《妈妈,再爱我一次》,两个年轻男女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谈恋爱,于是电影镜头里出现了两人kiss的镜头,接着还有更亲密的镜头。这样的画面竟然出现在学校的电影屏幕上,真是让人不可置信。下面的女生都特别不自在,看不是,不看又不是,全都低下头,眼睛不敢看向别处。在影场的西南方向传来尖锐的口哨。然后影场的这边也有人在吹口哨呼应。吹口哨的一定是那些犯浑的毛头小伙子,更多的男生表现得比较沉默。当然在花漾漾看来这个画面很是让她局促不安,雨欣、书曼和如意也不知如何是好。全校师生都在,电影里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播放这样的电影,要是妈妈在场势必要把花漾漾赶走。可惜妈妈她现在鞭长莫及。后来电影急转直下,马上变得悲情起来,于是影场出现的气氛就变得沉重起来。

  当然不是所有坐在银幕下的学生都是看电影的学生。躁动的青春使得男生总爱关注自己喜欢的那个女生坐在哪里看电影,而对于女孩子来说,这也是一个芳心暗递的极佳时机。一场电影下来男生的关注点大多数不在电影上,而在他心仪女孩子的一举一动上。而女生一次一次地坐在同一个男生旁边的诸多巧合足以让任何一个迟钝的男生开窍启蒙。于是电影成了他们的掩护,成了他们心猿意马的背景。

  电影看完之后大家就搬着凳子陆陆续续往教室走去。经过补习班教室的时候,漾漾看到里面灯火通明,很多补习生在班上看书学习。也许是他们对电影不感兴趣,也许是他们有学习的紧迫感。因为他们很明确地知道他们的当务之急是考大学,他们是在为迫在眉睫的高考作努力。他们很能体恤父母每个学期省吃俭用的含辛茹苦,卖掉家里养了一年的猪来换取学费的艰难。他们每个月从家里背来米和菜,如果他们也像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一样没心没肺地傻乐,他们的内心会愧疚不安。

  日子就像漾漾和雨欣手里的那条长凳慢悠悠地晃啊晃啊就晃到了高二。

  十七岁那年的雨季,

  有我们共同的期许,

  也曾经紧紧拥抱在一起……

  1992年10月底的一天上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一响,校广播站的音响里就想起了林志颖的歌声。今天是漾漾值日,她一边跟着林志颖哼歌,一边径直去食堂拿饭盒。漾漾她们升入高二以后的下一届高一生源一下子多了很多,所以学校就把一个班的男生安排在跟女生寝室并排的隔一条小路的老教室里,这间寝室前的走廊是女生每天来往寝室和食堂之间拿饭盒、提水的必经之路。

  所以每次甩着马尾辫来来去去,走到男生寝室的走廊里的时候,漾漾马上就中规中矩起来,让自己有个学姐的样子。

  寝室里没有坐的地方,大家从箱子里拿出菜缸子,就着铝制饭盒的饭站在自己的箱子边上吃饭。逢学校每月放假回一次家,大家就从家里带来米和菜。望湖二中的学生大多都是从家里带的菜园子里晒干的蔬菜,梅干菜、萝卜丝、干茄子、干豆角之类的。因为这些菜容易保存,不容易变馊变质。有时候为了让菜留的时间长一些,妈妈们就会多放盐和油。但是油会沉淀下来,通常下面的菜还好好的,上面的菜就长毛了。至于亚硝酸盐之类什么东东,他们顾不到那么多。只要没到饮鸩止渴的地步,填饱胃解决温饱问题是头等大事。雨欣家就在彭蠡湖镇上,而且家境比漾漾她们三个都好。她经常会从家里带一些鱼和肉,然后漾漾、书曼和如意也经常可以沾点光。

  一周之后家里带来的菜基本都吃完了。今天的漾漾、书曼和如意三个人一起到学校门口去买菜。附近村里的女人们,挑着竹篮子,篮子里面放着盛满菜的搪瓷盆或者铝盆,蹲在男生寝室前面的法国梧桐树底下,围成两排。下雨天会溅泥水,晴天会扬起灰尘。就这样的菜你爱吃不吃。高一的时候一份菜一毛钱,之后每年物价渐渐上涨,两毛钱,五毛钱,有鱼的时候到了一元钱一份呢。三个人各自买好了自己的菜回来。

  雨欣喊:“你们三个过来吃红鱼。”

  “红鱼?”漾漾夹了一块吃了一口,直呼:“好吃好吃,这鱼是怎么做成的。比我上次去县城吃的‘藜蒿炒腊肉’好吃。”

  书曼也说:“味道是不错,漾漾我们那里烧鱼没有这种做法哈。

  “嗯,没有。”

  “是好吃。红鱼,是咱们县的一大特色菜肴吧。”如意说。

  站在走廊的水桶边上,雨欣边洗碗边给漾漾她们介绍红鱼的做法。“每年冬天乡下用各种捕鱼的方法把长了一年的青鲩从池塘里捞出来,然后再把鲩鱼去鳞去腮,洗净,再切成小块,滤干水。滤干水之后接着用盐腌,之后再用红曲米(红曲米又称红曲、红米,主要以籼稻、粳稻、糯米等稻米为原料,用红曲霉菌发酵而成,为棕红色或紫红色米粒。红曲米是中国独特的传统食品,其味甘性温,入肝、脾、大肠经。早在明代,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

  如意说:“是不是就是做霉豆腐用的那种红曲米。”

  雨欣说:“对。用红曲米把鱼块全都涂抹均匀。等所有的鱼块都均匀地沾好了红曲米之后,女人们再把鱼保存好。气温允许或者保存得好,红鱼可以存留到第二年开春。(以前没有冰箱,女人们就会多放盐,然后把鱼放在鱼缸里或者盛在食物器皿中密封,每一次想吃,就拿出适量的鱼块。有了冰箱之后,就把鱼用小袋子一袋袋装好丢进冰冻层。每一次想吃鱼的时候,拿出一小袋。)用油、蒜、葱、姜、辣椒等红烧,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一盆香喷喷的红鱼就上桌了。刚出锅的红鱼好看又好吃,热腾腾得很有食欲。若是冷却后,红鱼就没什么香气,不过鱼冻了,吃起来又辣得别有滋味。”


  (https://www.biqwo.com/dudu/46/46180/241912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