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第三罗马 > 46 家庭纠纷

46 家庭纠纷


  亚利从英格兰归国时,带回来了他的妹妹玛利亚。她嫁给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二儿子爱丁堡公爵阿尔佛雷德。根据圣彼得堡发回的报告,这位皇后病得十分厉害。为了以防万一,亚利在归国时带上了他的这个妹妹。他希望这个一直受宠的妹妹能够说服皇帝从冬宫把杜尔戈鲁科夫公主驱逐出冬宫。

  亚利和他兄弟们抗争的结果是,皇帝在家庭生活中失去了最后一个拥护者——在另外一方面,自知大限将至的玛利亚皇后秘密地会见了皇帝的情X人与她的孩子们,并乞求上帝保佑这些孩子们。

  亚历山大二世和皇后的感情还是很好的,不过那已经不是爱情。为了祈求主能够保佑皇后,帝俄决定实施大赦。

  即便如此,所谓“大赦”也无法拯救病中的皇后,帝俄皇后玛利亚-亚历山大耶夫娜在56岁生日之前的6月5日,与世长辞。在亚利看起来,皇后陛下在病床上平静而去更像是在丈夫异心最爱儿子谢世之后的一种解脱——亚利把玛利亚皇后的谢世全部归罪于皇帝的不忠:在大儿子尼古拉去世之后,皇后并没有从皇帝和皇储那里得到任何慰藉——皇帝则变本加厉地找到了杜尔格鲁科夫公主;亚利延续了从小养成的孤立。

  在皇后葬礼结束之后,亚利立即选择的闭门不出,把自己锁在了书房里;首相府各种报告都通过信件和急报的方式送到阿尼奇科夫宫中,而不是放在亚利的书房里。

  玛利亚皇后的去世让亚利远没有表现得那么心痛。他的教育生活,甚至是后来的工作婚姻总是自己做主,已故皇后也失去了继续教育这个叛逆儿子的兴趣,她当时怀着亚利的弟弟妹妹们,还肩负着教育尼古拉的职责——感情有些过于疏远。亚利先入为主的认识和初到这个世界的孤独到最后也没有让亚利从皇后的那种母亲般的温暖,从他“很小”的时候开始,除了偶尔哄尼古拉捉迷藏之外,他与所有的亲人关系都不是太紧密;即便他继任皇储之后,也仅因为公务跟两位陛下的时间长了一点;最后,在杜尔戈鲁科夫公主问题上,他只是“单方面”怜悯皇后在最后日子的遭遇,而非真的因母子关系密切的原因。

  亚利在80年颓废了整个六月份,还没等他结束与皇帝的冷战,他就接到线报:亚历山大二世于7月6日在沙皇庄园秘密地与杜尔格鲁科夫结婚。

  这样的一份报告震惊了整个帝俄,无论是皇室成员、宗教人士还是御前会议的大臣们都反对这桩婚姻。这些反对声音跟正统性或者继承权关系不怎么大,而是皇帝竟然正教40天的新旧婚姻间隔期娶了一个贵族女子——这让帝俄皇室成为了欧洲报界的笑柄。

  本来亚利已经决定重拾职务,但这样的情况下他没办法继续下去,他在1880年第二次请了长假,去了莫斯科为那里的证交所开市并前往高加索去“调研”新土地法的交易情况,以回避皇帝的婚姻丑闻带来的各种影响。

  ———————————————————

  亚利耍小孩脾气的撂挑子让亚历山大二世很不满——可亚利无论时机选择和理由方面都无懈可击;北高加索开始的去哥萨克运动和引入的近代化工程让北高加索的哥萨克牧民们很不满——去哥萨克运动意味着没收哥萨克在北高加索的土地;而集约化的养殖场畜牧业则剥夺了牧民的经济来源。

  对此,亚利的给哥萨克农牧民的指导意见是苜蓿种植,在北高加索投资兴建饲料厂,并吸引这些牧民投资兴建禽肉养殖场——亚利本来不喜欢采用行政意见干预农牧民的柿油生活,只不过对帝俄农民来说,哪怕有毫无根据和毫无义务的声明,他们都不愿意实现自身独立——这种认识的根源就是无知——没人愿意受拘束,但受限于自身知识和经历,他们更愿意在拥有保障的前提下努力生存——帝俄的教育程度还达不到实现柿油的教育基础。亚利的指导性意见的长度为30年,到了30年之后,新一代拥有知识的农牧民就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而不依靠政府的行政指导地过活。

  为了保障这些农牧民的权利,在亚利的建议下,哥萨克的农牧民结成了第一个农民合作联盟,只能在商业和法律咨询为参加的农牧民提供帮助,而不能具体地干预成员和行政机构的运行;另一方面各地行政机构需要资助合作联盟,但不能对合作联盟的运行和其他事物进行干涉;以此为蓝本,各地的农民,工人和其他市民也建立了维护他们自己权益的机构——农民合作社与工会。在这些机构的建议下,帝俄工业企业的社会保险政策在整个帝俄被宣布适用,而且财权仍然归行政机构管辖。

  亚利对高加索的行政建议还有其他的目的:在投资领域中,可以客观集中帝俄在农业领域上的投资,以提高资金利用率,减少直接对各个农户资助带来的“未出帐损失”——帝俄的资金链无法像西欧的补贴那样惠及所有的农户。在政治上,这样集群化的方式可以为行政机关和普通农民之间做出一个纽带,避免行政权力过大,而行政机构也可以根据职责对合作联盟进行管理,防止恶意的政治献金祸害帝俄。

  在帝俄土地法之后,亚利终于可以对自己在帝俄农业农村方面的工作沾沾自喜——确实他有这样的资本,不过这些都是已经被历史验证过的范本,他只是通过本地化而照本宣科地施行——“彼得大帝和涅夫斯基【注1】也无法实现的壮举”,这是他对自己的评价。

  在随后的访问中,他去了察里津和并访问了鞑靼斯坦首府萨马拉,并在乌拉尔的西侧访问了喀山,维亚特卡和下诺夫哥罗德,并于当年的10月底,结束了他的旅行,回到了帝俄首都圣彼得堡。

  ——————————————————————

  注1:涅夫斯基,正教圣人,为诺夫哥罗德,基辅和弗拉基米尔的大公,在位期间决定性地击败了条顿骑士团,在2000年的最伟大的俄X斯人的评选中,位居第一;阿尼奇科夫宫所在的涅夫斯基大街以他的名字命名。

  ;


  (https://www.biqwo.com/dudu/49/49341/265450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