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第三罗马 > 31 瓜分狂潮

31 瓜分狂潮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第三罗马》更多支持!

  “门户开放”本身是米帝在美西战争之后反对欧洲列强瓜分在东方帝国势力范围的政策;但是在亚利提议的政策中,却变了样;从霓东战争中帝俄“可能的独占”变成了世界列强都可以从东方帝国身上揩点油计划书。

  这样的结果,反而让一直反对帝俄继续扩大势力范围的不列颠相当难堪——在客观上,确实遏止了帝俄进一步在中原和胶东扩张的影响力,却把原本不占优势的法兰西、米利坚甚至是德意志卷入原本不列颠几乎可以独占的势力范围——不仅不列颠希望看到的干预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地理位置更加优越的帝俄享受了更多的“先占权”。

  这种“随意介入”的政策正投帝俄在远东的规划,起到了这么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得帝俄在东方帝国北部的蓬勃发展的势力不显得那么起眼;而另外一方面则是给朝盛某些维新派一种“东方帝国和霓虹帝国的大衰退”的观感,必须完全断绝继续跟原来的宗主国保持的联系。

  在朝盛这个半岛国家上,帝俄终于可以毫无阻碍地行使各种其他列强所没有的权益了:朝盛的公卿体质在帝俄进入韩阳之后遭受了毁灭性打击——朝盛王室颁布了自己的基本法,终结了士族特权——作为东方帝国“殖民”朝盛象征的、为了迎接东方帝国使臣而修建的奉恩门则被一群愤怒的朝盛民众给夷平了。

  帝俄可以保护朝盛,能容忍并希望朝盛变成区域强权,但不可能放任东方帝国和霓虹帝国变强。这两个帝国无论哪一个都会利用其优势军种给帝俄在远东的存在以造成毁灭性打击,反而朝盛要在周边两强的夹缝中生存,只能依靠帝俄——帝俄和朝盛正是这种天然萌友关系。用债务和赔款拖死霓虹,分割东方帝国为各种势力范围就会让帝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用继续在远东费心,而且,帝俄还可以招募朝盛过剩的劳动力为远东的发展打下基础。

  于是,不列颠也需要“劝服”东方帝国在扬子江流域的开放港口内给不列颠划定一个专属势力范围,不过在这之前,他们还需要解决远在杨子江口浦江东边的帝俄租界问题,于是不列颠不得不出面“劝说”帝俄放弃在公共租界对面的浦江俄租界。

  讽刺的是,这次的会谈的主要内容并未谈起本应被两国瓜分的霓虹而是主要胜利者的东方帝国的势力范围:作为特使,谢尔盖-维特表示帝俄在远东存在的必要性,建议两国把在1882年达成的短暂协定书所划分的势力范围延续到远东。帝俄将不会占据任何长城以内的势力范围,帝俄驻西安的领事馆撤出换取不列颠不反对帝俄在远东获取利益。这样的建议不符合不列颠的利益,刚开始就没有被接受。

  亚利决心在谈判桌上对不列颠施加压力,首先与德意志达成了胶东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帝俄不会对德意志远东舰队在胶东寻求良港的过程施加障碍,在德意志远东舰队找到一个合适的港口前,可以和帝俄共同使用阿瑟港的军用设施。谅解备忘录的达成让德皇加倍满意,威廉在晚宴上逢人就称,德意志和帝俄保持一致是保障安全以及和平的重中之重。

  感到被德国人抛弃了的不列颠,发现因为没有在霓东甲午战争选择立场而使得俄国人在远东占据了显要位置,导致势力范围的主动权落到了帝俄手中,而面临一子错满盘皆输的局面——不仅一直抵制的帝俄在远东势力迅速膨胀,即便被视作独占的长江流域也被帝俄在浦江上了一道制约。于是,以帝俄在满洲的自由行动换取帝俄不在浦江寻求租界地的协定与帝俄达成妥协。

  随后,俄法和德英也达成了类似的备忘录,纷纷划定在东方帝国的势力范围:在华分一杯羹的这些列强多多少少都有点明白,虽然获得其他国家的不干预或者放任政策,却未必能够在东方帝国获得什么实际收益。但除去不列颠,法兰西设置的缓冲区能够抵御东方帝国对安南影响力并保障其在交趾支那的殖民地;德国人能够独立在东方帝国开辟市场和贸易口岸;帝俄的势力范围能够保障远东——至少在俄法德三国来看,划分的势力范围有助于稳固本身的存在。

  ————————————————————————————

  帝俄在霓虹的海上胜利让一直力图发展海军的威廉二世很受震动:表兄亚利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军港检阅霓俄战争中获胜的海军舰只的照片让威廉二世心潮澎湃;这幅照片不仅仅只刺激到了威廉二世,而是打得把所有德意志人头晕目眩——未做第二考虑,德皇下意识地得出了一个结论——德意志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保护德国在海外的各种利益。

  受这样的想法和在南非发生的不列颠好望角殖民地和受德意志支持的布尔共和国的对峙又进一步地加剧了德意志对制海权的追求;这样的追求再加上非常流行的马汉海权学说,德意志上下下定决心,开始进行德意志的扩军计划。

  跟海军老牌强国相比,帝俄海军部对马汉的海军理论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帝俄并不是能够发展优势海权的海权国家,帝俄的极为分散的领海地形和海军的传统定位直接决定了帝俄海军还不具备掌握去外海宣扬海权学说的能力;除了阿拉斯加之外,帝俄也没有可以值得维护的海外领地;至于海外贸易,在国内市场难以满足的前提下,暂时还没有发展强力海军的必要;帝俄海军到了“非殖民战争”中的使命也仅仅是维持芬兰湾、波罗的海沿岸以及君士坦丁堡的军事存在,而非追求对苏伊士运河或者地中海东部进行控制,而剩下的周边国家还不足以产生对帝俄的威胁。

  此消彼长,由帝俄海军在远东胜利的刺激下开始进行地海军军备竞赛,竟然曾经的盟友——德意志和不列颠之间开始展开。(小说《第三罗马》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https://www.biqwo.com/dudu/49/49341/265453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