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第三罗马 > 20 库尔德人

20 库尔德人


  亚利完成波兰之行后,不理会留给波兰内阁的烂摊子,在基尔与自己的表弟为归国的普鲁士东方派遣军举行庆祝仪式后,回到了圣彼得堡。

  在他书房的案头,堆满了关于高加索地区的急件,在俄属亚美尼亚人和波斯属库尔德人的支持下,受帝俄保护的亚美尼亚与库尔德两个保护区从基尔库克到摩苏尔一带开了仗。

  跟21世纪开始前的族裔分布情况不同,宣扬基督一性论的亚美尼亚广泛分布于从高加索山麓南面到地中海东滨安条克的广袤区域,其主要集中区在库尔德斯坦的北部,并不在帝俄划定的卡尔斯到特拉布宗一线——这一地区的居民主要是信雅兹迪的库尔德人;而传统的亚美尼亚聚居区则是库尔德斯坦的组成部分,而被西欧人认为是库尔德人的领区。而就算都是库尔德人,因信仰不同,雅兹迪派和逊尼派的冲突远甚于库尔德人与亚美尼亚人的冲突——以至于真正在外高加索主导的族群力量并不是人数最多但受困于沼泽和山峦地形劣势和被帝俄和波斯分割治理的政治劣势阿塞拜疆-土耳其族群,也不是与帝俄宗教更接近而且占据肥沃土地的格鲁吉亚人,更不是库尔德人,而是联合了雅兹迪部落的亚美尼亚人。

  在外高加索,帝俄的政策是打压并扶植亚美尼亚人的,宗教上亚美尼亚教会不同于帝俄正教会,甚至和格鲁吉亚正教会不同;而在和帝俄关系上,亚美尼亚是唯一一个在帝俄外自建国家而且是外高加索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族裔,亚利对亚美尼亚的政策是打压其分离倾向;另一方面,外高加索错综复杂的宗教关系让宣誓过守护正教的亚利注定不可能全面压制一个打着十字旗号的族群,在一些方面尤其是经济和军事方面还是给了亚美尼亚人很高的容忍度的。

  库尔德人,则是另外的问题,相比于土鸡人或者波斯人亦或是阿拉伯人,居住在特拉布宗一带、,同样将库尔德语特拉布宗的雅兹迪人更愿意生活在帝俄的统治之下,他们自愿地与表面上亲帝俄的亚美尼亚人联盟打压信先知的同袍,这是由于两边长期在信仰对立而产生的。

  帝俄并没有在库尔德斯坦和特拉布宗区域向库尔德人或者亚美尼亚人兑现国际承诺的压力;现阶段支持库尔德人的意义是亚利为了抵消安纳托利亚的土鸡人和波斯人以及其后援不列颠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影响力,而且还要不断地挑动库尔德人与美索不达米亚的阿拉伯人的关系。化而言之,两河流域仍然是帝俄-不列颠大博弈的一部分。如果用另外一个相似的比喻,库尔德人之于库尔德斯坦就类似于塔吉克人之于阿富汗和朝盛之于远东,然而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外高加索地区,要扶植这样一个卫星国投入的成本远不如去扶植亚美尼亚人。

  所以,亚利即便在高加索地区进行访问,一定回避争议性很大的外高加索地区,即便公开露脸,也仅限于第比利西和巴库两个城市,正因为怕自己的姿态引起非议,亚利不敢在从未涉足过更远而且更能刺激正教士气的叶里温出现,而且也从未因为路途而经停过。

  帝俄内阁对此进行了紧急干预,首先紧急动员了外高加索军区(驻第比利斯)和巴库军区的两个军区,此后,又动员了驻萨瓦斯波托尔的帝俄黑海舰队的陆战队,直接武装介入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族群之间的冲突。在淅淅沥沥的枪炮声过后,又进入了短暂的平静,然而平静中却酝酿着风暴。

  亚利和任何一个神志健全的帝俄阁僚都不能允许帝俄周边出现任何可能导致其他势力介入的情况出现。客观来说,帝俄的实力还是比不上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英米,不可能按照英国的海洋帝国模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维持不同势力的平衡。如果不是这一点,帝俄也就不会宁愿让俄波分立,也不会在占优的形势下在近东和中亚与不列颠妥协。在这些方向上投入更多。次要方向的不间断投入将导致力量分散。亚利采用的是类似于二战后在东欧和其他英属殖民地使用的居民和领土互换而形成灵活划界方案,而非简简单单地依照原有的边界划分。只要两边维持现状,就不会产生边界摩擦,也就不会给其他列强在帝俄力量非主要方向打开天窗。

  也正因为此,这一次亚利不会继续迁就库尔德人在外高加索的要求权。在亚利拟定的外高加索共治计划中,第一步是要和波斯就库尔德斯坦和阿塞拜疆划界问题上达成一致;在第一歩的基础上把库尔德斯坦分成亚美尼亚的库尔德斯坦和库尔德人的库尔德斯坦两个部分;第三步则是完成过库尔德人在美索不达米亚与阿拉伯人的划界问题,从而把这个问题给彻底解决:其中第一步和第三步已经在趁着奥斯曼帝国解体和在与不列颠的秘密协商中已经完成,第二步也因为这一事件加快了进度,;明显地,第二和第三两个步骤已经预期到波斯人对帝俄的强烈不满,尤其这两个地区划分直接关系到大不里士这个阿塞拜疆和库尔德斯坦两大族群的分立倾向;同样地,对俄属阿塞拜疆来说,这样的划界方式也是有一些负面作用的——之所以是一些而不是严重,主要原因是两个族群的阿塞拜疆人的信仰不同——所以在执行第三步须拿出一个对大不里士地区的库尔德人的解决方案。

  这个解决方案早就已经被选择好了——让波斯出面比照着亚利前一世的奥斯曼在安纳托利亚地区进行的亚美尼亚大驱逐一样——只不过相比安纳托利亚高原而言,阿塞拜疆-大不里士地区地形让波斯对库尔德人“放逐”的地点更加支离破碎,也让其他想介入的列强更加难以申以援手,还给了帝俄介入伊朗高原和霍尔木兹海峡的借口。这已经不由得波斯人进行选择,除非波斯人选择彻底割除大不里士——这恰恰是没有一个人有足够胆量选择——的解决方案。

  ————————————————————————————————————

  注:取材于1905-1908亚美尼亚-鞑靼(阿塞拜疆)居民冲突,事件起因有点类似于1992年的洛杉矶事件的导火索,一个亚美尼亚妇女在巴库因商店盗窃“过失”地让一个阿塞拜疆女学生失去了生命,导致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个族群的火并(波斯支持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人支持亚美尼亚),在整个不安的四年内,共计5000-13000人死于各种各样的冲突。事件最后由哥萨克骑兵收拾干净,也为后来的外高加索一战后的烂摊子作了铺垫。


  (https://www.biqwo.com/dudu/49/49341/277757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