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残唐崛起 > 第十章 破营 下

第十章 破营 下


  战团之中,一人手挥长槊,一往无前,凤翔兵马几乎无人能是他一合之敌!

  长夜当歌,一步一人头!

  寒光长槊,谁可当敌手!

  而此猛将是谁?正是李承泽心服大将刘舜臣!

  本来还僵持不下的战团,竟是因他一人而让胜利的天秤开始倒向了唐军!

  崔勇见机不妙,虽然想逃,但可惜战团已密,不要说逃了,他自己稍退半步,就难保全盘崩溃!

  一咬牙,他心知如果不拦下此人,此战再无悬念,而只要他们再坚持片刻,四散逃开的溃兵们,说不得见到营中僵持不下,还会倒回!

  而只要再来一百兵,凭借凤翔兵马的精锐,怎么也能翻盘!只是他也知道,凭借他一个人,断然不是刘舜臣的对手,故而给张恩打了个眼色,张恩也是久经沙场的将官,顿时明白,一齐就杀向了刘舜臣而去!

  刘舜臣见到两人杀向自己一来,竟然哈哈大笑,本来就将长槊舞的密不透风的他,一个横扫千军,就将当面数人给撂翻,然后径直应向张恩与崔勇而去。

  张恩、崔勇本来心气满满,竟不想这厮勇猛至此,脚下不禁就慢了下来,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就又有了猜疑。

  莫不是,他想要我去当他的替死鬼?!

  猜疑一起,顿时就各怀鬼胎,然而刘舜臣却不给他们更多的思考时间,瞬间就杀到了面前,与两人战做了一处。

  不过三五回合,两人越战越心寒,手上也越战越沉,张恩一个走神,就被刘舜臣窥破了空门,长槊一刺,就穿了个透心凉!

  崔勇见大事不好,顿时就想逃,却不了王柯性也杀到一边,见的崔勇心生退意,心防破漏,从侧面突然,长刀一摆,就拿下了他的首级!

  “逆贼授首,投降不杀!”刘舜臣见机大喝!王柯性一愣,却不想这威猛大汉,也有一颗玲珑心。

  本来还在负隅顽抗的凤翔兵马见到主将授首,再无半分战意,纷纷投降。

  大散关城关之上,刘元吉对李承泽低声道:“是时候全军大出,收此精兵了!”

  李承泽点了点头,一挥手,传令官挥舞旗号,城门大开,早就准备着的杨世达便率领着城中可当一战的一百人马与冲人数的二百杂兵杀将而出!

  而本来四散奔逃的凤翔兵回过神来正准备回去救援主将,就听到主将被杀,营内抵抗投降的一景,正当愣神,又见的关门打开,唐军杀出,这一众凤翔人马顿时就有逃的逃降的降,再无半分抵抗。

  天光未亮,一场大战也就此结束,数百凤翔俘虏被套着绳索,被鱼贯押入了关城之中。而经历了巨变一天的关内百姓们纷纷透过门缝看着这一切,心中顿时松了一口。

  总是还有日子过了。川中百姓没曾经历过兵灾,自安史之乱以来几乎就是大唐的人间乐土,故而还有这样淳朴的观念。

  走下城头的李承泽还有些晕乎乎的,这一夜可谓是他长大成人以来最忐忑也最兴奋的一夜,没什么比将所有筹码压上去,然后坐等开牌的那种感觉更让人心脏澎湃了。

  而事后的此战的红利,也让睡醒过来的李承泽感觉到了自己真正的握住了什么东西。

  一夜激战大胜,俘虏了凤翔兵差不多一半的兵马,还缴获了铁甲一百副,弓箭二百张,刀枪盾牌数百还多。而俘虏的兵马里,除了轻伤残废或者重伤不治的,还能上阵的人马足足还有三百多!三百多凤翔悍卒,久经西陲的精兵!虽然这听在不谙兵事的李承泽耳朵里觉得还有些少。

  不过李承泽转念一想,俘敌三分之一,这怎么也算很多了,虽然和抗日神剧不能比...诶,毕竟总基数也才一千嘛,人又不是猪,打输了总会跑的!

  而除了这战争的直接收获以外,得报战况的当天下午,大散关之南的土豪家族们,也纷纷慷慨解囊,上千石(读音:dan)米粮、百匹绢布进入了关塞内的粮仓,而最让李承泽头疼的赏钱也有了着落了,没走多远的钱建听闻了大散关的捷报,竟是赶紧赶慢的就在日暮夕阳之前回到了关中,然后就被听到消息的李承泽果断发兵拿下,扣上了一个不战而逃的罪名就被杨世达当场给杀了。

  而经年积累的钱家财帛也成了李承泽的囊中之物,一经清点,现钱就有三万贯之多,而刘元吉目测其他的财物,折算下来起码能值五万贯!

  这个数目从刘元吉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李承泽都注意到自己这位素来足智多谋,处变不惊的智多星谋主都不禁嘴角上扬。

  “孤,想不到哇!今日先是战了凤翔贼军,得大散关内二百悍卒,而后大破凤翔贼军,得了三百精兵降卒,军这一面,算是有了框架了。这财帛一面,孤是万万没想到,还没派兵去追钱建,他就自投罗网,送上十万贯钱!这财一面,也是立起来了!”李承泽坐在上首,洋洋自得,大战获胜之后,这位穿越而来的小年轻,顿时就把尾巴翘了起来,自觉已有了本钱,算是在这乱世里安下了身来!

  张扬也乘机奉迎道:“这都是托了殿下洪福!千岁千岁千千岁!”

  堂内的众臣本就喜气洋洋,听了这话,也都齐齐三呼千岁,直将李承泽给呼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他终究是个现代小年轻,虽然常常幻想这样的场面,但当真的身临其境的时候,还是有点承受不住。

  轻咳了两声,掩饰了自己的不自在之后,摆了摆手道:“眼下不过一关危局初定,如今天下还逢大乱,正是奋起之时!还是谈谈建军一事吧。”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次凤翔南侵,正是祸兮福所倚,不仅让陈王从一个光杆王爷成了这一关之主,生死祸福总算掌在了自己手里。更让他因为这一场胜利,手里内外能捏着五百精悍之兵,十万钱财,算是有了起家的本钱。

  建军一事,自然也就该提上了议程。话说回来,此次建军堂议,其实本不该有刘元吉与张扬在场上,或者说不应该文武并立,最多做个参谋。毕竟这建军一事,在这大唐末世是属于武将的绝对领域,文官若想插手,轻则被驱逐,重则人间蒸发。

  只是李承泽穿越来之前,十分关注中国历史,对于残唐五代这一块,虽然没什么涉及,但其微波余漾却极为深远,无论是宋朝的以文御武,宫中遥制,还是明朝的文尊武贱,清朝的大小相制,上溯根源,还是残唐五代的武夫当国,尾大不掉。

  而李承泽虽然是个小年轻,但却也深知文武相制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此时李承泽基业草创,犹如白纸还可作画。而李承泽先前也默默观察武将们对文武并立,共议建军,有什么反应,如果现在都无法文武并立,那么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如何。

  残唐五代乱世,足足有百余年之久啊!

  而从先前的表现来看,或许是武将们没想到李承泽会这么突兀的来议建军之事,又或者眼前的这几位的将官还没尝过武夫当道的滋味,所以没有什么不满,总而言之,什么反应都没有就是好反应,这让李承泽松了口气。

  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这让心中已有建军腹稿的李承泽有了信心。

  ;


  (https://www.biqwo.com/dudu/49/49402/2666120.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