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异化基因 > 第十七章 拾荒女

第十七章 拾荒女


  小可每隔两天都会和爸妈通一次电话,如果条件允许他们还会视频见个面。吴妈妈每次看到小可都要反复念叨些“儿子你最近怎么又瘦了?”、“一定要多注意身体!”、“多吃些有营养的,别舍不得钱。”之类的话。这一家三口虽然各自奔波于外,一年中很难有多少时间能相聚,但他们却是和睦融洽、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作为父母唯一的孩子,小可每每想到再过数月旧病复发之后非但不能再为他们尽些孝心;自己反而会再度成为这个家庭最沉重的负担。每次挂断了电话,对父母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都会令他的眼睛湿润起来。

  这天晚上小可在和父母通过电话之后又给张湛打了个电话,他想问问张湛是否在界湖城看到了叶婴落,这丫头回到界湖城以后恐怕又在上下运作,每天开着跑车到处砸钱呢吧?

  谁知张湛的号码竟然被消了号,给那货网号上留的信息对方也一直没回复。这么个身高八尺、体重两百多斤的壮汉怎么说失踪就失踪了?他猜想张湛这个重色轻友的家伙一定会把最新的联系方式告知杨娇的,所以他又联系了杨娇问起这件事。杨娇的回答更令他大跌眼镜:杨壮士非但不清楚张湛的近况,还对小可说这几天连程双也没了影。

  “他们俩同时失踪了,这两个家伙不会是私奔了吧?”小可说。

  杨娇“扑嗤”一笑,说:“他们两个若能凑成一对,恐怕不会有人拦着吧?为什么要私奔呢?”她只知道程双对小可落花有意,却不知小可对程双是否有有,所以才用这话来试探小可的反应。

  同小可聊天当真是件很煞风景的事,杨娇没想到这家伙对程双“另有新欢”非但毫不动容,反而说:“第一个拦着他们俩的应该是杨壮士你啊!你用二十多年的人气才好不容易积攒下这么两个脑残粉,他们俩喜欢上对方之后定然会把你晾在一边。唉!闺蜜靠不住,自称喜欢你的人也靠不住,真正靠得住的人只有你老爸、我。”

  “麻烦在我爸和你之间加上一个“和”字。”于是杨娇恨恨的挂断了电话。

  小可就是嘴贱,不被朋友喷他就难受。

  两个星期的保安生活即将结束,站完这班岗小可就恢复了自由身。这天下午国良自歌厅经理手中得到小可的身份证之后立即放下了手中所有的事来找小可。他想做一件成人之美的好事,小可既然不愿留在保安公司,他又何必再使手段强留小可呢?不如送一个顺水人情给他,日后也好在小可心中留下个好念想。

  这已经不是数千年来那个君主专治的时代了。那时候求贤若渴的皇帝但凡搜罗来几个能人,能用上的就人尽其才;无法留在身边的必然是要杀掉,以免对方他日自成气候或是加入到敌方阵营当中去。

  国良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保安公司经理,他这点小成就跟帝王的身家差得太远,但天下事无论巨细其道理都是相通的。人才在任何时代都是极度稀缺又极难在“用与藏”之间取舍的至宝。国良明知道不该让小可这个他得不到的人才过的太舒服,但他对小可是心存感激的,毕竟他正是凭借着小可在高层的关系才有了事业上的新起色。

  小可终于拿回了久违的证件。他相信自己和国良的交情还没至此终结,所以他并没多和国良交流,更没说些煽情的离别留言。

  自打那天国良向小闭和字八说起了小可曾力敌杀手、又与文化厅高层相交莫逆之后他们两个便态度急转,俨然把小可当成了这个迷你保安队的队长来供着。既不让他做饭、打扫房间,又抢着要替他值班。小可对他们这莫名其妙的殷勤都一一回绝了,他讨厌欠别人的人情,由其是这种毫无缘由的人情债。

  小可背起行囊离开超市时天还亮着。他打算先找家店住下,从明天开始他要成立一家自己的保安公司,这是他已经谋划了十多天的事。

  省城这个人口过千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对保安的需求量很大。但是从事保安行业的人除了像他这样临时客串的,就是像字八、小闭那样混日子的。就算保安的总数对于这城市的需求量来说已经饱和,但是专业知识更强、办事效率更高、能力和形象俱佳的保安却始终是供不应求的。小可相信自己选择的精英路线一定会有不错的前景。

  但凡像省城这样的大城市人口流动性都很大。无数怀揣梦想的懵懂青年都和他一样在人生地不熟之下吃过亏、上过当。其中佼佼自律者大多会像他一样理智的挨过这段新手期;但是难保那些初来乍到的青年中没有铤而走险的、急功近利的、吃点小亏就头脑一热跟地头蛇玩命的。他们的人身安全和未来走向又有谁来负责呢?

  所以小可才想到以自己吃亏上当的经验、初入省城时茫然无助的心境经历为出发点成立一家保安公司,为那些初来省城的人提供一个落脚点。再从这些人当中择选出合适的人留在自己的保安公司。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有益无害的事。

  那歌厅经理和国良合作所做的短期压榨他人劳动所得的事虽然可恨,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缓冲流动人口困惑期的目的,可谓坏心办好事。正因为这一点小可才会对国良抱有一颗感恩之心。人就是这样:很少关心别人怀着什么样的目的对你做了什么,更在乎的是自己因而得到了什么样的收获。

  小可在这半个月中更深层的熟悉了省城。他知道老城区经过数次拆迁、扩建之后早已换成了一幅崭新的面貌。中心地带的原住户都被搬迁到了原本是郊区的新城区,原来的老城则变成了现今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的主体。

  住在繁华地带、高房价区域的都是些形形色色的外地人,甚至还有外国人。小可在家乡见过的老外只有毛熊国的人。省城里外国人的血统就丰富得多了,他还在大学城一带见过黑人学生呢!

  城东三环之外住着的这些人大多是地道的省城老居民。他们说着辨识度极高的省会方言,就算在身家是自己数十倍的外来老板面前他们都不会低下高贵的头而总是以省城人自居。小可在路上就见到了这样一个以省城人自居的大妈。只不过这一次她炮轰的却是一个身价只有她数十分之一的人——对方是个拾荒者。

  所谓拾荒者,通俗点说就是捡破烂的。易拉罐、矿泉水瓶、纸壳子、塑料……但凡可以拿到废品回收站换钱的东西他们都不会放过。这几年国家对废品回收行业治理得严了,早年间甚至有人拆了火车道上的铁轨卖给他们。这些唯利是图的商家已经见钱眼开到了不要命的地步,或许你在地下挖出一枚没引爆的炮弹卖,他们都会按铜块的价钱称重回收。

  小可细看了一眼这位拾荒者:她是一个很年轻的女子,身穿一套破旧的运动服,左脚上的布鞋已经磨破了后沿,露出了没穿袜子的脚跟来。她身后背着一只塑胶口袋,那只口袋她大概用来装自己捡到的物品,从那只口袋很瘪的样子来看她今天的收获并不理想。

  这拾荒女头发散乱、满脸全是灰尘,也不知她是刚刚从砖窑里爬出来,还是故意将自己打扮成这样“犀利”的。她的颈上和发际边缘未曾被污渍沾染到的皮肤白晰而细腻,那双格外明亮的大眼睛更与脸上的尘土形成极大的反差。小可初见这拾荒女时便觉得她身形相貌的轮廓有些眼熟,一种莫名的近亲感油然而生,就停下来站在远处多看了几眼。

  这两人争执的原因很简单,原来是这拾荒女发现了路旁有一只矿泉水瓶便想要拾取它,而路过的这位省城大妈同时也看到了这只瓶子,于是两人争抢起来,大妈口齿伶俐而且气势强盛,偏说是自己先捡到的。于是她便狂喷起这拾荒女来,说她年纪轻轻又身强力壮,好吃懒作的不去打工偏偏要和她这么个风烛残年的老婆子抢夺一只塑料瓶,太不知羞耻了……

  小可见那大妈身宽体胖,心说您老人家这副大身板子还好意说那瘦得只剩骨头的姑娘身强力壮?把咱们三个断水断粮关一间房里,过几天我俩饿死了您老人家恐怕还体重超标呢吧?

  他突然想起了在界湖城生活时的房东贾大妈,这些中老年妇女大多都有沿路捡些瓶瓶罐罐去卖的习惯,她们大多都是退休之后闲得没事做才以此为乐,并不差这点小钱。而这拾荒的女子却赖以这些废品为生。

  小可很同情这位弱者,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掺和进她们的争执当中。他眼见这拾荒女被大妈羞臊了几句之后便放弃了那只瓶子悻悻的转身走了;那大妈拾起瓶子倒空了其中剩下的水,随手一拧便将那瓶子团成一小块丢进了臂间挎着的篮子里,然后满意的奔那拾荒女的反方向而去,两眼还在马路周边不断寻觅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你眼中的消遣之资可能正是别人的谋生之道。这座城市在夕阳的映衬中看来是那么美好,可是这即将告别黄昏的景致当中却又隐匿着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矛盾和冷酷,看得见、摸得着,你我却始终无力改变它。


  (https://www.biqwo.com/dudu/49/49655/271340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