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的脊梁 > 第340章 严嵩奏对

第340章 严嵩奏对


  其实都是有眼色的人,既然杨铭都进京了,他们自然知道发生了大事,所以都在外面等候,果不其然,等了半个多时辰嘉靖果然敲响了震铃钟,这就是要再次开朝了。

  虽然有些不合常理,但是,并没有人觉得不对......

  当众位大臣再次上朝的时候,正是杨铭被一队士卫押解前往大理寺的时候。

  只不过虽然说的是押解,但是杨铭只不过是在他们的看护下朝外面走而已。

  这其中所表达的意思就有点儿让人寻味了....

  金銮殿上,不多时各位大臣便按位置排班站好了。

  杨延和作为当朝首辅自然是需要开个口的。

  毕竟再次开朝会可是很难得的事情,这样的情况即便是整个大明朝开国以来都没有出现几次,而这一次在他看来很明显与杨铭有关。

  而且杨铭还被押解去了大理寺!

  山呼之后!

  杨延和缓缓的出了朝班,正对着嘉靖问道:“大明开国以来,再次朝仪之数甚为少见,不过每次都有国之大事发生,老臣不知皇上可有要事相商?”

  他这一问,其他的大臣的注意力也都被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都睁着眼睛想要看看嘉靖怎么回答。

  虽然他们都很清楚,这次朝议应该是发生大事了,也隐隐知晓与杨铭有关,但是没有说出来之前所有人都无疑非常担忧。

  杨铭并不是一般的臣子。

  除了臣子的身份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当朝永淳公主的驸马,嘉靖皇帝的妹夫。

  即便是有过,哪怕是碍于这个身份嘉靖能宽容的也该宽容,并且杨铭自出仕以来,为大明朝可谓是添砖加瓦,就算是国库也是因为他而变得富裕起来。

  虽然很多人都有些嫉妒,但是事实就是事实,这是不可磨灭的功劳,所以即便是一些反对杨铭所谓新法的人都为杨铭感到担忧。

  既然嘉靖将杨铭拿下了,并且还是送往了大理寺,这其中很有可能就是杨铭触怒了龙颜!

  甚至....

  都不敢朝下面想了!

  这个问题就如同一把悬在头顶上的巨剑,让他们有了一种恐惧的感觉!

  无关自身,只关国事!

  这样一个聚财的大才如果损失,那么国朝是不是又要回到以前的那种情况?

  这人就是如此!

  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自从杨铭施展了新法,国库日间充实,所以他们这些大佬花起银子来自然就大手大脚了。

  比如各地的建设,都是当大佬的,身后就必然有地方的官员为他们摇旗呐喊,而地方的官员想要高升就必须需要政绩。可是政绩从何而来?

  这就需要修缮官学、予之教化,就需要修路、修桥.....

  总之一句话,办这些事需要钱,需要银子!

  所以,既然国库里有,而下面的人又需要,想想人家跟着你为你东奔西走,为你仗义执言....这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一个锦绣前程?

  所以这些大佬往往都是手里一松,多多少少也拨付一点儿。

  可是这样的人还不少,你给张三拨付了一万两银子,那么李四、王五呢?

  当大佬就需要一碗水端平,所以都拨付吧!

  就这样,国库里的银子便如同流水一般纷纷的拨付到了地方,变成了那些地方官的一桩桩政绩。

  因此,在思南第二次即将发生暴乱的时候,即便是国库曾经积累白银两百万两之巨,到最后几乎内阁三辅都不得不抹下老脸朝嘉靖拿内库银子赈灾就是这个原因。

  虽然随着后面烈酒、煤炭集团以及瓷砖赋税的缴纳,国库如今又有了不少银子,可是如果杨铭一出事那么这些新法到底还能不能继续都是两说。

  如果国库再次成为了以前能饿死老鼠的样子,那么他们也就再难以接受了。

  都过惯了大手大脚的日子,谁还能再继续以往那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日子?

  所以,即便是不喜杨铭的人,在这个时候还是有些担忧起来。

  嘉靖一脸严肃,缓缓的站起了身子,在龙椅前面走了几步才大声开口道:“杨铭!永淳公主之驸马,当朝蜀光侯!”

  随着他开口,整个朝堂都鸦雀无声。

  嘉靖如今表现出来的那种威严是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只见嘉靖继续道:“本来他千里迢迢前往京师谢恩,朕也是满心欣慰!可是.....“

  说到这儿,嘉靖猛的一拍身前的桌子!

  “嘭!”

  一声巨响!

  震的整个桌案一震!

  上面的好几个早朝时递上的奏本都被震落到地上!

  嘉靖这是发怒了!

  正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里!

  嘉靖虽然是第一次当朝发怒,但是其威严却无人敢阻!

  哪怕是内阁三辅也当心冷汗直冒!

  杨延和也是到了现在才发现,嘉靖在这一年多时间以来已经慢慢的成长起来了。

  他再也不是当初进京时候那个刚刚从兴献王府出来的那个世子了,现在的他已经有了成为一名真正帝王的资格!

  不.....他现在就是一名名符其实的帝王!

  有了这样的想法,所有人都赶忙跪下!

  “皇上熄怒!”

  .....

  “杨铭辜负了朕的信任!你们知不知道这一次他带来了几百车货物,里面装的是什么吗?”看到在自己身前跪成一片的大臣,嘉靖缓缓的调整了一下情绪,用一种极力压制住愤怒的语气说话。

  朝堂上鸦雀无声。

  没有一个人敢回答!

  或者是与他正面交锋!

  “是银子!整整四百六十二万两银子!”说话间,杨铭便把手里的一道奏本啪的一声丢到了杨延和身前,吼道:“杨铭身为惠州府知府,利用职权之便伙同广州水师参赞童铁,以瓷砖为货,运送有二十船瓷砖前往倭国贩售!

  这便是他所得之利!整整四百六十二万两银子!他竟然胆大如斯!当年先祖开启海禁,便是深知商贾之害,而如今杨铭居然胆敢无视海禁带头以利,朕已经着宫中侍卫押解其大理寺着日候审!不知道诸公以为如何?”

  虽然开始的时候说的非常气愤,但是说到了最后嘉靖更多的就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那就是杨铭用二十船的瓷砖,为大明朝换回了四百六十二万两银子!

  这银子才是关键!

  既然这么说了,所有人都不禁微微松了一口气。

  明说是要处罚杨铭,实际上却是支持开启海禁,毕竟能为国朝带来大笔的银子无论如何都是好事。

  只不过作为帝王,作为老朱家的后世子孙,开海禁这句话却是不能出自他的口中,如果他做出极力支持的样子那边是不顾先帝遗训,这就是不孝!

  要知道,古代何以治国?

  其基础便是孝治!

  只要孝,便有了继续一切的可能,虽然后世说起来有些可笑,但是当时的统治基础的的确确便是如此,不禁如此在先唐以前甚至还有孝廉等为官的方式,从此可知这一个孝字不仅是对百姓,即便是对官员和皇帝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嘉靖不能说,不能反对,并不代表臣子不能反对。

  只要他们想,便能引经据典的找出无数种可以反驳的观点。

  这也是官员的长处。

  比如现在,身为吏部侍郎的严嵩便站了出来。

  别看严嵩现在头上还有杨延和这个尚书存在,事实上杨延和平日里大多都是处理内阁的事物,至于吏部其实只不过是兼任罢了,更多的时候严嵩这个二把手才是吏部最终的裁决者。

  按照历史的轨迹,严嵩后来之所以能够取代杨延和甚至纵横朝堂数十年除了他过人的才学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察言观色。

  虽然嘉靖看起来非常愤怒,但是善于察言观色的他早已经看出来了嘉靖明为愤怒,实则支持的态度。否则哪里会这么麻烦?还要押解去大理寺候审?而且杨铭还大摇大摆的走去大理寺?

  如果是真的龙颜大怒,那么只需要嘉靖一道圣旨,即便是杨铭身为永淳公主的驸马,杨铭也早就被拖下去打屁股了,他还能大摇大摆的走路?

  因此,严嵩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家境其实也支持开海禁。

  既然得出了这个结论,所以他便开始押宝了!

  往往这个时候就是臣子看风向的时候,一旦押对宝了,从此便是平步青云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能让皇帝另眼相看,青睐有佳!

  虽然不少臣子都不屑如此,但是能升官发财大多数人却屈指若赴。

  毕竟,得到圣眷总比圣厌好的多。

  所以这其间怎么选择就自然明朗了。

  杨铭缓缓起身,小心翼翼的走到了杨延和的跟前,从地上捡起了嘉靖丢出的奏本慢慢的翻阅起来。

  说是翻阅,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

  毕竟嘉靖说的已经非常明白了。

  杨铭就是凭借二十船瓷器换来了四百六十二万两银子,明摆着的事情根本就用不着任何推敲。

  不过之所以选择再次查看奏本,严嵩却是有原因的。

  他选择第一个站出来自然是因为站队的原因,但是现在好了,第一个站了出来却还没有想好怎么说,所以现在他需要时间。

  他需要时间来好好考虑一下与嘉靖甚至朝堂上众位官员的奏对。

  而拿起奏折查看无疑就能为他争取不少时间。

  毕竟观看里面的内容和验证都需要慢慢的思考,特别是这样的奏本必然是需要列出一些数据,所以这就给严嵩带来了不少的思考时间。

  整个朝堂都安静一片。

  嘉靖略有所思的看着正站起身查看奏本的严嵩。

  既然严嵩已经站了出来,以嘉靖的智慧必然是看出了严嵩的想法,所以也不催促就等着严嵩考虑好了和他唱一出双簧戏!

  果然,没等多久,严嵩便合上了奏本,胸有成竹的朝嘉靖一躬道:“启禀皇上,臣吏部侍郎严嵩有本奏!”

  嘉靖一看,这就是要开始演戏了,当下脸色已板,沉声问道:‘严爱卿有何本奏,不妨说出来与诸位臣工一起商议如何?”

  一边说,他还看了看正跪成了一地的官员,仿佛很生气的道:“诸位爱卿这是做什么?都起身,这是成何体统?”

  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家境却非常受用。

  作为一名帝王,被百官跪拜无疑是最显露他皇帝威严的时刻,而这种待遇他却是第一次遇见。

  所以他非常的珍惜,也非常的痴迷!

  得到了嘉靖的首肯,早就已经跪的腰酸背疼的百官这才谢了嘉靖缓缓起身。

  严嵩见众人都起身后,才郑重道:“启禀皇上,臣以为蜀光侯此举无罪!”

  他这话一处,整个朝堂本来还略有议论之声,瞬间便又沉寂下来。

  当着嘉靖的面说杨铭无罪,这的要多大的胆子?

  虽然不少人都已经非常清楚了嘉靖的意思,但是向严嵩这么直接的说出来他们还是有些不敢。

  毕竟刚才嘉靖的愤怒可不是开玩笑的,他们现在脑海里还都存着刚才嘉靖发怒时候的样子。

  那就是一名真正帝王的愤怒。

  “大胆!”嘉靖听完严嵩的话果然立刻暴怒,质问道:“私自开启海禁还无罪?严嵩,你倒是给朕说说他无罪在哪里?要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你便于杨铭同罪!”

  没有立即问罪,这就是要让严嵩好好解释了。

  严嵩嘴角露出了一抹不易觉察的笑意,缓缓道:“皇上!古语有云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太祖海禁乃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国朝的情况与如今自然不同!

  当年国朝以农为本,商贾甚至少的可怜,因为天下太平,而且无天灾**所以人人都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但是现在,自从先帝开始,咱们大明朝便连年干旱,而且多次内宦持政,以至于民不聊生!”

  他这么说其实就是把责任推到了前朝的宦官以及天灾上,很明显的就是为现在的情况做铺垫。

  明眼人都清楚,他这就是要为杨铭开罪了。

  果然,严嵩接下来又道:“因此,如今咱们朝廷可谓是举步维艰,幸好皇上洪福,知人善用,开新法于世国库日渐丰盈,但多年受天灾**荼毒,却也需修生养息以固国本!”

  PS:今日章节送上!烟头新书《侠武世界》已经八万字了,这周上的频道强推,喜欢武侠的朋友可以去收藏一下,有推荐的投个推荐,没有收藏的也请帮忙收藏一下,谢谢!(未完待续。)


  (https://www.biqwo.com/dudu/52/52584/335288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