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柴米人家 > 一百三十一章 番外篇之堕劫 30

一百三十一章 番外篇之堕劫 30


  俩人很快来到了怡河桥畔,过了怡河桥,小走几步路就回到学校了。一想到回学校,回宿舍,见到吴红和宿佳,不得不忍受她们的凶眼恶面、冷语讥嘲,陶大米的心情一下子沉重下来,天天无人搭理,日日受人排挤,时时品尝细碎的人际折磨……苦苦支撑的孤独无助让软弱可欺的陶大米,回回滋生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念头!不要说得了抑郁症,恐惧症只怕都得了好几遭了!

  万般不情愿的陶大米拖拉着腿儿,磨磨蹭蹭挨靠到怡河桥东头。许是感觉出了她往前走的不情不愿,黄义明的脚步忽然慢了下来,陶大米愣神的功夫,他已经一拧身坐在了桥头的长条石凳上。此举正中陶大米下怀,带着一丝小窃喜、小悲哀,她也顺势坐在了石凳那头。两人之间隔着好几身的距离。

  心事重重的陶大米漫无目的地盯着前方,胆怯的目光小心翼翼地避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流(叫吴红宿佳折腾的,只要看见个人,她就立马产生强烈的戒备心和不安全感,对她来讲,“人”是她目前最不想看,也最不敢看的不安全生物),茫然地望向远方,寻找着哪怕能让她产生一丝丝喜爱念头的美景,可是,心乱如麻的人,眼里哪有什么美景?只怕置身仙境,她也不见得会感受到一丝美好!

  这边陶大米魂不守舍郁郁寡欢,那边黄义明早调整好了心态,意舒气畅端坐一旁,俩眼紧盯着对面的人流,看得津津有味。

  这是在看什么,看得这么起劲?这儿哪有什么好看的风景呀!好奇心强的陶大米满心疑惑,忍不住偏转脑袋看了看他。

  “你说,世上最好看的风景是什么?”许是察觉到了她的疑惑,那边的黄义明忽然颇为深沉地问了一句。

  陶大米认真地想了想:“花?”

  黄义明摇摇头:“不是。”

  陶大米:“树?”

  黄义明摇头。

  陶大米小聪明劲儿上来了,她自以为是地揣测着黄义明的心思:“小景致不行,看来得从大景处想了。俗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他这是想提醒我,喜欢山水了。”

  “水?”

  “不是。”

  “山?”

  “再想想。”

  一向沉不住气、脾气急躁的陶大米不耐烦了:“那还能有什么?!你不会是想说,喜欢天上的明月吧?!”

  黄义明盯着眼前熙来攘往的人群,目不斜视:“也不是。”

  陶大米惊讶又好奇地看着他:“那还能有什么景儿?!别卖关子,快说!”

  黄义明不敢再抻她了,赶快说出谜底:“人!”

  “什么?!‘人?!’‘人’有什么好看的呀!”陶大米太惊讶了!她不敢置信地盯着黄义明,这人脑袋瓜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呀,考虑问题咋这么与众不同呢?!

  黄义明笃定地冲着人流点点下巴:“你再好好看看!”

  陶大米半信半疑、小心翼翼地看去:路上急匆匆走着的各色人等,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胖有的瘦,有的俊有的丑,有的一脸木然面无表情,有的一脸横肉面目狰狞,有的行色匆匆脚下生风,有的气定神闲步态悠然……她看来看去,也没看出他们到底好看在哪里。

  看她一脸茫然,黄义明在旁幽幽地吐了一句:人是这世上最好看,也最耐看的风景,你多看看,就知道了……

  二十多年后,年过不惑满面尘灰烟火色的陶大妈,某天清晨骑着电动车,正急冲冲地骑行在上班的路上,行色匆匆的路人擦身而过中,耳边忽然响起了二十多年前黄义明说过的那句话:人是这世上最好看,也最耐看的风景……

  可不是嘛,每个人各各不同的神色,映照出各各不同的内心、秉性甚至处境:有的人神色坦然,步子迈得笃定从容,脚步也沉稳有力,可见心境平定坦然;有的人一脸沉重压抑,心事重重,脚步不稳,显得轻飘急惶,可见境况不好,生活不如意;有的人一脸漠然麻木,走起路来拖沓疲惫有气无力,可见活得茫然失措落魄颓废,没有方向,更没有希望……

  依着陶大米吃无数堑也不长一智的那点子阅历,能透过人的面相勉强看到一丁点儿内在的较深层次的东西,诸如精神啊灵魂啊等等,已经太不容易了,要想再往深里看,她的眼力见儿,尤其心力劲儿也实在支撑不了这么高难度的智力活动了,委实看不出点子啥来了。

  年过不惑的她不由得在心里哀叹一声:在为人处事上,自己与吴红、黄义明等人的差距,至少差出了二十多年呐!怪不得当年吴红宿佳敢大张旗鼓明目张胆地下狠手排斥挤兑她啊!

  此时的陶大米,自谓经历了人际圈子里太多的风浪,吃了太多的苦头,再加上年纪越长,见识越多,自己为人处事也越成熟些,关键跟她同龄的大部分人见识会更多,为人处事会更成熟些,自然不会再像少年青年甚至三十多岁的年轻中年人一样锋芒太盛不懂事体,做人做事都会理智得多,因此,她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以前经历的种种不堪,比如吴红宿佳一类小人拉帮结伙欺凌她陶大米的龌龊事情,历经沧桑的她再也不会经历哪怕半次了……

  自然,世间所有的“想当然”,最后的结局都逃不过一个“难堪”!用不了多长时间,年龄已升级为大妈级别的陶大米,就会迎来人生旅途中更猛烈残酷的人际风暴……

  可怜的陶大米永远不懂,其实只要明智的不跟人际圈子里高手们的游刃有余的处境比拼,她就应该心理平衡了,因为当年在她遭受心灵上的校园欺凌时,早已经有学生在遭受肉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了!更可怕的是,人对人的欺凌,尤其是校园欺凌事件并不会因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减少甚至消失,更不会因善良人的退缩忍让而减少或消失,相反,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欺凌事件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势,甚至欺凌致死事件也屡有发生……

  彼时的陶大米仍然不管不顾地高举“与人为善”“以善为美”的大旗,在她独特的人生里负重前行。糊里糊涂的她压根儿就没活明白:善良的人在人群中始终处于劣势,这一点毫无疑问!尤其像陶大米这样,既善良又要强好胜,骨子里还胆怯懦弱,关键还分不出忠奸善恶,说到底就是人群里那一类无明的人,更是处于人际交往食物链中最低的级别。

  更可悲的是,你善良别人当然不见得就能善良,相反的,你以善良对他,他很可能反手就以此钳制住眼前这善良无用的老实人!陶大米早已明白,善良需一分为二来对待:对善良的人来说,善良是沟通的无价宝;对心地不善的人来讲,善良就是软弱可欺的代名词,是被人肆意欺凌蔑视的把柄与利器。所以,对陶大米一类善良的人来讲,学会用文明的思想、野蛮的体格去教训那些个飞扬跋扈横行霸道的渣仔才是重要的,一时的懦弱忍让会造就终生无用之辈!

  但是,明白归明白,陶大米却苦于自己一旦遇上奸佞小人,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她也想反击,吓得小人要么抱头鼠窜要么跪地求饶,好让她好歹扬眉吐气些个,可惜的是,她头脑不灵光,又拙嘴笨舌,不要说使奸耍坏使个大小手腕儿,就连别人说话时不小心拐个弯儿,她都听不太明白。好比下棋,她这个臭棋篓子开局时从来都是摆出防守的阵势,先飞相,后架马,轻易不敢先按上当顶炮咣咣来攻。一旦炮安当顶来?结局往往输得更惨,基本找不到北了都!……

  陶大米不知道,就在她忽然间想起二十多年未曾谋面的黄义明,想起他当年说的那句令她疑惑不解的话时,彼时的黄义明正身处大米所在的双河县城里,仅和陶大米相隔两条街道的距离,已是中年大叔的他,受学校派遣,来双河一中开会学习唻!

  难得能到双河县城一遭的黄义明,站在双河一中高大气派的教学楼前,轻嗅着青葱校园中拂面而来的青春气息,不由得再次想起了廿年前年轻漂亮的陶大米:多年未见,现在的她过得可好?


  (https://www.biqwo.com/dudu/58/58332/3462975.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