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昭武大帝 > 第六十四章:招贤令 二

第六十四章:招贤令 二


  离开尚书台后,小毅便招来数个心腹聚于一堂密议。

  而这些人皆为黄门令,乃是当日天子在鼎湖宫赐封的,为的就是让小毅有人可用。

  其中一人,姓赵名豹,是昔日先帝之“母”赵忠认的干儿子,因久居宫中,见惯风风雨雨,是矣略微有些谋略。

  那赵豹自知一朝天子一朝臣之理,所以见到徐毅后,并没有摆前辈的架子,而是恭顺地立在一旁。

  “赵黄门,你说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斟酌了片刻,赵豹将心中的犹豫压下,走进小毅跟前悄声而道:“徐常侍,此次的度田令,我等虽是奉了天子之命行事,却是没有圣旨下达啊~~~”

  徐毅偏过头,一瞥身旁的赵黄门,眼中投射出一道洞彻的目光。

  到时候度田令一旦有误,中常侍大人恐怕要一力承当~~~”

  已经不用再详细地解释下去了,小毅他早就明白了这一切。

  天子不发圣旨,仅仅口头上要求他们实行度田令,其实就是要他们这些太监出面,顶住百官的压力,承受住世家的指责,将关中无田契的田地收回,在分发给无田的百姓。

  “这一切,咱家都知道!”

  这几日在朝堂上,小毅一人独自面对满朝重臣的白眼和怒意,将天子口述旨意转为书面圣旨。

  而他,早已不惧!

  “为天子而战。本就是我们这些做奴婢的职责!”

  说着。小毅眼中有一丝诡诈:“现在陛下用了我们。咱们就要做的最好!”

  “毕竟天子年轻嘛,喜好玩乐,以后有很多事情,都需要咱们去做。但有一点,就是不能让国事影响了陛下玩乐的心情。”

  “可是,世家那边~~~百官那里~~~”

  赵豹的踌躇不前,让小毅心中更加一唾,此人有些眼光。就是胆子太小,难成壮事。

  “当年张、赵两位中常侍,在世辅助先帝时,会顾忌世家和百官的看法吗?”。

  小毅轻摆着手,神采有一丝飞扬:“只要我等相助陛下成事,将度田令再次下发,让陛下看到我们宦官的力量~~~”

  “到时候,十常侍之威将会来临,我等封将拜侯也不会梦!”

  封将!拜侯!

  当年十常侍,尽皆封为彻侯!

  张常侍乃我公。赵常侍我母!

  张让和赵忠,他们去世不过短短两年!

  但十常侍的传说。他们可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先帝在位的二十多年,便是他们宦官的时代!

  莫非昔日的盛景,将会在他们手中重现!

  连同小毅在内的数位大太监,心情是无比的波荡起伏,天子之下,百官之上,那是多大的荣耀!

  深吸一口气,赵豹才压下内心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样激动,拱着手道:“不知天子,是否和先帝一般?”

  “嘶~~~”

  一盆冷水浇下,大太监们好像都想到了些什么,心中的热火受阻。

  “呵~~~呵”

  徐中常侍微微一笑,自得地道:“陛下自幼很受先帝疼爱,先帝在世常说:渤海王类已!”

  “可见圣上和先帝,乃是同一类人。”

  “当年先帝即位,桓思皇太后窦妙临朝问政,大将军窦武总领朝政,皇位岌岌可危。九月,先帝遂密诏王甫、曹节,诛杀窦武、陈蕃等人,这便是宫中耳熟能详的九月辛亥政变之事。”

  “而今天子,也是一样,董贼临朝,总览大权,陛下被架空。于是密联忠义之士,将贼子诛于鼎湖宫中。”

  “但是!陛下毕竟年幼,有一颗玩闹的心,所以国事上面,就需要我等的扶持。就像先帝在位时的一样,唯有信任咱们,将国事交到咱们手里,陛下才能够安心的玩乐啊!”

  “噢~~~”

  数人相互一望,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热火燃起!

  热火!

  此时不仅仅存在未央宫密室中的那数位大太监眼中,天子招贤令一下,整个长安城再次陷入狂热之中。

  原本就因为董贼伏诛而热热闹闹的长安,天子招贤令一砸,再次将他们心中的热火释放。

  “嘭~~~崩~~~”

  长安城内,竹子们再次被炸开。

  喧闹!欢呼雀跃!根本停不下来!

  应和着热闹至极的沸腾,长安城城门口,数百来骑身披红袍,手持黑龙骑的天子亲军,带着诏令四散而去。

  其中数骑往西而去,来到长安附近的扶风郡,便停在城门口,将手中的榜文高高地贴在城墙之上。

  在大汉,朝廷颁布的诏令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晓喻、教化为宗旨,意在使人知所警觉,趋善避恶。二则是重申国家律法和地方官府制定的政令、法令,要求臣民一体遵守,具有强制性。

  当然不论是哪种,百姓们都会凑过去瞧个究竟,一方面是这是时空信息闭塞,很多人都是凭借朝廷的榜文或者诏令来知晓天下之事;另一方面,倘若是后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榜文,他们可要默记于心,因为这样他们才不会触犯律法,免得挨板子。

  但是而今,城墙上高悬着的,并不是百姓们常见的那两种榜文,而是当今大汉天子的招贤令!

  “唯才是举,得而必用之~~~”

  只见一个老者银发银须的飘飘老者,颤巍巍的在小厮搀扶下,抬起头看着那道榜文,同时喃喃自语;忽然额头上像小溪似的皱纹,紧紧缩成一团,沧桑的眼中透出阵阵光芒。

  “太公!不知道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啊?”

  一个九尺高的精壮汉子。声音轰鸣。引来众人的目光。

  围观百姓们将目光。集中在那手持大刀,腰跨三个流星锤,背上别着一弓的汉子身上。

  “哦~~~”老者似乎才回过神来,一瞅全身股肉扎实、皮肤黝黑的猛士,便眯着眼道:“这是天子的招贤令,说只要有才,都可以在腊日那天,去长安城参加考试。考试过了天子便会重用的!”

  “噢!!!”

  听完老者之言,人群中顿时发出阵阵惊叹声。

  “嘿嘿,人人都可以去么?”

  那壮汉挠着头,疑惑地问道。

  “只要有才,皆可一试~~~”

  老者话说完,再次引起阵阵赞叹声。

  “太公,在下还有一个问题,那怎么样才算有才啊?”

  汉子闻言后,呼吸急促起来,似乎自己也是有才之人一般。

  “嘿。那汉子,你会什么才能?可会写赋?可会经学?”

  旁边瞧热闹的群众轰然地把那个九尺猛男儿。羞地满脸通红。

  “此诏令并未说明,不过有一技之长皆可前去一试吧!”

  越围越多的群众,老者不嫌事大把天子招贤令的内容急剧扩大化,而这或许就是天子的本意吧······

  老者之话没落下,就引发阵阵惊叹声。

  “哎,列位老伯,敬请一让!”

  一个十几岁的加冠少年挤开人群,往墙根处而去,当看到银发老者后,连忙拜道:“学生王粲,拜见赵师!”

  “原来是让伯喈老弟倒履相迎的奇才,赵朽有礼了~~~”

  “赵师乃是天下名士,莫要愧煞仲宣!”说完,王粲赶忙上前扶起老者。

  “仲宣~~~呵呵~~~”老者爽朗的笑了几声,拿起粗糙得像松树皮一样的手在王粲光滑的面颊摸了几下,异常和蔼:“你不过是志学之年,却能够加冠获字,比我们这些老骨头强多啦~~~”

  “看那天子招贤令,何不一试?”

  “这~~~”王粲略微迟疑一番后,便马上应下:“诺!学生领命!”

  “呵呵~~~孺子可教也!”

  王粲扶起老者,往人群外而去,至人少处,方开口道:“赵师乃是天下名士,今日为何要大扩天子诏令呢?”

  “天子诏令上可没有写有一技之长皆可前去一试?”

  少年人王粲,直言而问缘由。

  “呵呵,仲宣!虽然天子招贤令上没有写,但也是没有细说不可,你何尝又能知晓天子之心呢?”

  银发老者哈哈大笑而去,留下少年人在一旁发着呆,细细回味着老者刚才所言。

  “这些日子,听到太多关于天子的传言,这一次能够亲眼面圣,机会绝佳,可不能错过!”

  紧紧地握住小拳头,少年人王粲眼神大定,想着东南方向而望去,似乎能够看见御宿宫的天子一般。

  待围观的百姓渐渐退去后,有两人依然直直地盯着榜文,其中一人便是那刚刚向老者询问的精壮汉子;

  而另一个年纪估计也就二十左右,身材瘦弱不堪,穿着一件很多补丁的上衣,犹如一张破渔网,好像风一吹衣服就会四下里炸开一般,而衣服上的油污好像是好多年没洗一样。

  “嘿!年轻人,在下王双。”说着,那精壮汉子抬起钢铁般的手臂拉过旁边的瘦鸡仔,声若雷霆:“不如我们一起去长安城面圣,反正我也不识字,你正好可以教我;同时我也可以保护于你。”

  说完,一锤痩鸡仔的胸口:“你看,怎么样?”

  “咳咳~~~”痩鸡仔揉了揉火辣辣的胸口,结结巴巴的道:“王~~~大哥~~~真乃~~~猛~~~~士”

  “好了,废话不多说,去还是不去?”

  “去!”痩鸡仔结巴的毛病,貌似瞬间便好了:“在下马钧~~~”

  “好!马老弟,此去博一个前程,只要天子看上我了,那以后就不愁娶不到媳妇了~~~哈哈哈~~~”

  说完,王双一把提起马钧,轻松一跃而上旁边的大马,一骑绝尘而往长安方向去······(未完待续。)


  (https://www.biqwo.com/dudu/61/61415/3463238.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