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泱泱大隋 > 第八章 且走且看

第八章 且走且看


  未时,刚踏进陶家家门,天色顿时暗了下来,不一会儿,天空一道亮光闪过,几秒钟后,巨大的雷声在耳边炸响,如同打开了什么开关,瓢泼的大雨瞬间如同珠帘一般迷了视线。

  “说好的明天才会下雨呢,这雨未免太大了。”范遥躲在书楼屋檐下望着雨幕愣愣地出神,“玄武湖不挖开还是不够保险啊。”

  陶适抱着范遥的胳膊瑟瑟发抖,“遥……遥哥,咱们赶紧进屋吧,老……老爷一定都等的心急了。”

  范遥笑着揉了揉陶适的头发,“打个雷的怕成这样?”

  “我……我不怕。”陶适挣扎着松开范遥的胳膊,不料恰巧又是一道惊雷闪过。

  范遥看着手上挂着的树袋熊,无奈地摇了摇头,进了屋内。两位童子正在屋内,趴着窗户看着大雨。

  刚上二楼,一眼就看到了陶老先生一手撑着木制护栏,一手杵着拐杖正在注视着远方。身后站着的那位年轻人看着侧脸貌似有些面熟?

  似乎是感觉到有人上楼了。年轻人转过头来。看到范遥,脸色露出了明显的喜色。

  这不是上午在亭子里看到的那个麻烦的年轻人么。范遥想了起来,好像陶适喊他二少爷来着?这年头二少爷怎么都这么二啊。范遥不由吐槽,全然忘了自己在家也排行老二。

  两个二少爷给范遥的印象都不怎么好,范遥龇着牙,偏着头斜睨着陶二少,一脸不爽的样子。

  “见过老爷,二少爷,我和遥哥回来了,信也送到了。”陶适出声打破了两人的对峙。

  陶老先生闻言转头正巧看到范遥奇怪的表情,循着他的目光看到了陶家老二喜悦的脸色。好笑的呵了一声道,“陶适先下去泡三杯茶来,碾碎一些茶饼沸水直接冲泡即可。”

  陶适重复确认了一遍方法,下楼泡茶去了。

  老先生又对范遥和二少爷道,“德阳,范遥,进来吧。”言毕进了书屋。

  雨声太大,范遥没有听清,见老先生进了屋内,二少爷示意自己跟上,耸了耸肩跟了上去。

  二少爷待范遥进屋后关上了门,雨声顿时小了下去,范遥警惕的回头皱眉看了一眼二少爷,在老先生的示意下熟门熟路地找了个座位坐下。

  二少爷关好门,含着笑坐在范遥的对面。

  范遥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不会是人妖吧?笑得这么变态。”

  “小友此去幸苦了,总管可曾答应?”老先生在书案后坐定问道。

  “这是自然,陶家的威望和总管的行动力相辅相成,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总管大人自然是满口答应。”

  “总管可有回信?”

  “这个……没有,想来总管大人应该是想挑个日子亲自****面见老先生以示尊重。”

  “如此……”老先生捋了捋胡子,似乎有些着急。

  老先生思考了一会儿,似乎都没察觉陶适上了茶水又退了出去。

  一直安稳坐着的二少爷开始犯二了,出声打断了老先生的思路,“爷爷!”

  老先生明显楞了一下,摇了摇头,指着案上一张纸笑着对范遥道,“小友且上前,这几句可是小友所做?”

  范遥依言上前,纸上赫然写着“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范遥猛地回头看向二少爷,后者无辜的点了点头。

  范遥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直接回答是自己写的好像有点不要脸,回答不是吧又要扯个老师出来,只好看着屋顶,模棱两可地干笑道,“哈哈,是吧,算是吧。”

  “没想到小友深藏不露啊,这应该只是文章的一句吧?不知全文如何?”

  我演技这么浮夸你还能确信是我作的?范遥开始怀疑陶老先生的智商,“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触景生情之作,并未深思,让老先生见笑了。”

  “哦?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呵呵,本来老夫以为小友是有高人指点,但现在观小友出口成章,何必如此谦虚?”

  “不敢当,小子只是碰巧罢了。”哎,陶老先生难道有腹黑属性吗?居然套话,这陶家去抱杨广家的大腿,注定不长久啊,不然这倒是个抱腿毛的好时机。范遥心里在为了错过这个绝世好机会而滴血。

  “范公子为何不愿意展露真才实学?看不起我陶家不成?”二少爷不满地问道。

  “岂敢,小民怎么敢看不起陶家,何况陶家一直以来对大家都很好,小民以及兄嫂,全村百姓想必也都是向着陶家的。”范遥连忙回道。

  “那你为何不坦诚相待?害怕陶家吃了你不成?”二少爷紧追不舍。

  “这个……小子才疏学浅,实在是没那个学识。”范遥理直气壮,同时在心里补充,嗯,我只会背几句诗。

  “哼!”二少爷拂袖起身带着门外侍立的陶适走了。

  “这……”范遥目瞪口呆,这二少爷未免也太二了,在老先生面前如此来去随意。一点教养都没有。

  “德阳就是这样,总是太过偏激,小友莫放在心上。”老先生咳嗽两声替二少爷解围。

  “小子不敢。”

  这句话说完以后,两人沉默许久。范遥又开始望着不停歇的大雨发愣起来。

  “范遥啊,那封让陶适带去的信……”老先生开口打破了寂静。

  “老先生不必说了,我明白的,如果没有什么事,小子先告退了。”范遥一听这个话题,虽然不礼貌,但是也只好连忙打断,借机退了出去。

  “这小子为什么在上次见面之后一味的开始疏远陶家?总管和他说了什么吗?”窗外闪电不时闪过,老先生脸上阴晴不定,旋即拿起拐杖敲了敲地板。

  楼下一位童子听到声响匆匆上楼,“陶方,去二少爷那儿把陶适带来。”

  童子应声而去不提。

  借来一把油纸伞,范遥慢悠悠地踱着步子往家的方向走去。

  硕大的雨滴打在油纸伞上的声音不知为何更加凸显出寂静。

  范遥的脑袋飞速运作着,良久,似乎放下了什么心思,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

  “嫂子!嫂子!我回来啦!”不知不觉到了家,抖落了伞上的水珠,把伞放在屋檐下,迈进了家门。

  “哎~雨这么大,没淋湿吧?”大嫂从里屋探出头来。

  “嗯,从陶家借了把伞没事的。”范遥回答了一句,径直进了自己的房间。

  床边有些漏雨,一个木盆放在那里已经接了一小盆了。

  雨依旧哗哗地下着,似乎小了一些,迟梅雨就是这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降雨量确实极大且集中。

  范遥躺在床上,看着漏雨的地方水珠渐渐凝结,变大,然后落下,在盆里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连陶家都已经下了赌注,看来杨广当上太子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先依附杨广几年,取得跻身之阶再说吧。不过杨广近在眼前,比接近远在天边的李渊容易多了。隋末之时,千里迢迢前去得不到李渊的重视不说,还有可能被怀疑为细作。况且就现在来看,似乎杨广不是传说中残暴不仁的形象啊,是因为在装好孩子以谋求太子之位的原因么?是不是应该尝试着劝诫一下杨广,辅佐杨广成为明君,把隋末的战乱扼杀在摇篮之中呢?

  范遥想到这里,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杨广已经二十多岁了,行事准则肯定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而且自己人微言轻,何谈劝诫辅佐。想必杨广在心底根本不会看得起自己的言论吧。更何况若是现在离杨广太近,到时候劝诫不成,两面不是人,想改换门面去投靠李渊都不可能了啊。可惜了陶家,不知会不会在这隋末的战乱中成为无辜的祭品。

  范遥用力地拍打了一下双颊,自己都照顾不过来,还有心思担心陶家,想那么远做什么,还是顺其自然吧,船到桥头自然直。毕竟还有十多年,总之现在杨广和陶家都不可过分亲近,但也不可明显地表现出疏远,若即若离最好。嗯,若是一定要形容这种状态的话,徐庶的身在曹营心在汉比较贴切吧。

  范遥想通了这件事,心里顿时轻松起来,走了一天的疲倦涌上身子,终于沉沉地睡了过去。

  但是范遥想了这么多,似乎忘记了一个人。

  “昭儿,明日你带着这封信亲自去一趟陶家。”杨广在书房与杨昭会谈。

  “父王,这是对陶家的回复?难道不是您亲自去比较好么?”杨昭建议道。

  “时势不同往日,前几日如此无视本王,今次不能轻易地便宜了陶家,这是雅集文会的请帖。你去的时候姿态适当放低些,但也要表现出文会的势在必行。”

  “文会?这……是不是太过了?陶家既然已经透露出相助之意,何必表现得如此不信任?况且陶家毫无疑问是第一望族,文会只能增加陶家的威望啊。”杨昭犹豫道。

  “不会,我晋王府也会参加这场文会,只需说是为了选拔文采最佳的才子来主持各县县志编纂之事便可。到时候各凭本事,陶家也无话可说。”杨广志得意满地说道,“告诉他们,名士也不是必须的,晋王府有这个实力。想要讨价还价的价码不可能要的太高。”

  杨昭张了一下嘴,最后还是说道,“儿臣知道了。”

  ;


  (https://www.biqwo.com/dudu/61/61743/341500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