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资本中华 > 第三卷 烽火 第五十八节 摇篮

第三卷 烽火 第五十八节 摇篮


  开学典礼在兵部尚书袁应泰的主持下进行的有条不紊。先是举行了一次阅兵式,全副新式装束的学员兵和校军一部分组成步兵方阵,迈着整齐的正步,喊着口号持枪通过主席台,校军炮兵方阵则展示了兵仗局最近新铸造的各种口径的大炮,骑兵方阵也是盔明甲亮手持骑枪缓步通过。李柏华用这种取自未来的阵势将参加典礼的大臣们的心灵震撼的无以复加。

  “活了这么久,今天我才知道原来军队是可以这么训练的。”久居川地靠杀敌立功升到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的秦良玉如此感叹。

  站在她身旁的老将军王允中也是充满了激情,他低声对秦良玉说道:“老夫数十年前万历爷大征高丽出征时见过大明的兵威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我大明能有如此威武的队伍了,皇上能有孙家翁婿辅佐,应可再现当年张相之盛世。但愿这种情况能长久维持下去。”

  秦良玉的思维比较细密,听出了王允中心中的担心,说道:“镇海侯年纪轻轻就有如此大的功勋,先是平辽再是平乱,海外的那两块土地也是他的功劳,这功高震主的……”

  坐在他们身边的户部尚书李汝华听到他们的谈话,转头来笑着打断了两位老将军的话语,说道:“莫谈国事、莫谈国事啊。”说完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前面一排的天启皇帝和李柏华,又见此时是典礼的间隙,自己却滔滔不绝的说道:“如今咱们地皇上可不似以往。孙相和李侯爷也不是独居大权。两位将军久居军营,对外界所知还是不多哦。如今虽然圣上和万历爷一样,不太愿意过问政务。很多大事的决断都在孙相手中,但孙相却并不弄权谋私,很多事情都交代给我们这些部门来操办。内阁只决定该不该做,怎么做是我们的事情。^^君  子  堂  首  发^^如此一来,原本东林和浙楚等紧张地关系也缓和了很多。李侯爷就更是低调了,别看他是直隶总督,大权在握,但他几乎都没亲自去管直隶的政务。直隶军政如今如此井井有条。还是靠侯爷当初制定的规矩。总督府属下的几个部门每季度交给他一份计划,批准了后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这种偷懒的法子却特别管用,听说内阁最近也开始研究这种方法。要在朝廷里推行,避免那些出工不出力的官员混饭吃。”

  当他说完的时候,李柏华这位校长开始了他的演讲。“今天是我们大明皇家军事学院第一期开学地日子。我们为什么要建立这一所学校,为什么一定要开这所学校呢?在坐地各位大人,台下地学员们,大家都知道,自太祖爷领导了我中华大地上的穷苦百姓揭竿而起,赶走了侵占我们美丽家乡的蒙元之后。到现在已近三百年。这三百年来。我大明军队北进蒙古、南下安南,为我大明朝地稳定和百姓的安居乐业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时代在进步,战争在革新。当年我们靠大刀弓箭和火铳赶跑了蒙元腐朽的骑兵。但三百年后,比蒙元更凶恶的敌人,辽东建贼却能以区区三五万人的骑兵,击溃我大明数十万装备精良的大军。萨尔浒一战,让我们认识到了我们的不足,但也是咋萨尔浒一战,让我们发现了我们的长处。从那时之后,我们大明地军队已经不再是使用刀枪棍棒地军队,而是拥有火枪火炮等现代化武器的百胜之师。为什么我们能在短短地数年之后,同样用数万人击溃瓦剌数十万人的围攻,因为我们有了先进的火器。现在我们可以说,如今的战场已经不是冷兵器的天下,现在的战场是我大明火器的天下!……就在前几个月,大明国学院也刚刚开学,皇上特意下旨明确,没有在国学院学习过的举人,不能获得殿试三甲资格。\\\\\\今天,皇上又为我们带来了一道圣旨,凡是我校学成毕业的学员,均获得天子门生资格,授天子剑!”

  台上的那些官员们听了这句话后,一个个大为惊讶,相互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他们可都知道天子门生是什么待遇,那可是和苦读数十年寒窗的进士们一个等级,出来后最少也是七品官。台下的学员们虽然大多都不太懂这些,但其中也有不少读过书的人,特别是后面的授天子剑,武人爱刀剑,皇上的佩剑都赐给自己了,那可是无上荣光的。于是台上台下一片高呼“皇上万岁!”

  随后李柏华又讲了一番忠君爱国、保家为民的鼓动性话语,便结束了自己的讲话。接下来是天启皇帝宣读典礼致辞,他读的是礼部为他早已准备好的一片辞藻华丽的骈文,虽然下面的兵痞们听不懂皇上在说什么,但一生中能见到皇上的次数也没几次,所以大家还都是在装作非常认真的听。

  天启很快读完了这片文章,但他的讲话却没有结束。今年天启皇帝已经十七岁了,也是刚刚到了热血方刚的年龄,今天看到自己掌控的帝国下,有如此威武之师,也热血澎湃。他继续说道:“大明的将士们,今天是一个值得天下将士庆祝的日子,朕很高兴。你们以后都将是朝廷的柱石,是保护我大明江山万世基业的勇士。今天,朕在给大家一个承诺,我校毕业的学员,五军府最低要将其分至军队担任把总职务!”

  把总,是明朝实际统兵的一种职务,能统领约一百人,也是李柏华所制定的现在军制中的排长,那可是正六品的官阶,原本天子门生出来是正七品的总旗而已。这句话,场内所有的人都听懂了,于是全场再次响起了高呼万岁的声音。

  典礼结束之后,其他的大臣们纷纷散场离开,天启皇帝和李柏华中午是在学院的教工食堂吃的饭,吃惯了宫内饭菜的天启对食堂的大锅饭却很感兴趣,一连吃了两大碗。吃过饭之后两个人在几名侍卫的陪同下,来到学员生活的区域。刚刚散场的学员们都还兴高采烈的议论着刚才校长的讲话和皇帝的承诺,看到天启和李柏华走过来后,纷纷伏地跪拜。虽然李柏华此前已经都要求过他们在校内只行军礼,但这见了皇帝下跪的观念在他们脑子中却一时半会的还改不过来。

  他们走到一间学员宿舍的时候,还没进门就觉得里面的气氛有点奇怪,天启好奇的趴在窗口看着里面的情景,只见这四人间的宿舍内,有一人正坐在床边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阅读,另一侧有两位正分坐在一张案几的两次较量手腕,剩下的一个则在给这两人做裁判。

  等他们走了进去之后,这四人才发现皇上竟然来到了自己的宿舍内,连忙起身跪拜。天启对掰手腕的人笑道:“你们两个我看都虎背熊腰的,力气应该不相上下吧。他们俩谁胜了?”后面这句则是问那裁判。

  没等那裁判回答,李柏华对他又说道:“你们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先报给皇上知晓,然后再回答皇上的问题。”

  那裁判恭敬的回答道:“学生通州阎应元,他们俩是陕西的高迎祥和王自用,他是宜兴的卢象升,我们现在都在步兵强化班。高迎祥和王自用都是延安边军出身,平日里经常相互切磋,互有高下,今天是高迎祥胜过半筹。”

  李柏华在天启高兴的要封赏他们的时候,心里就翻起了波浪。虽然他不是很了解明朝的历史,但稍微学过历史的人都能对明末风云中的几位人物的名字有些印象。这伙人竟然进了自己的军校,这让李柏华暗笑不已。

  卢象升,那可是崇祯年代镇压高迎祥农民起义的主要领军人物,后来在抗清过程中也是中流砥柱。王自用和高迎祥两位虽然出生于边军,但也是他们点燃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大火,直接灭了明朝的闯王李自成就是高迎祥的手下。阎应元和这几人虽然没什么直接关系,但李柏华知道他是清军入关后,为数不多的能够强力抵御外敌的人物之一,曾经有过连折清军三王十八将,毙敌七万余人的辉煌战绩。

  等天启说完话后,李柏华走近卢象升,看到他正在看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便问道:“这三国演义可真的是一部兵家必读之书啊,很好,很好。不过,宜兴的卢家,神童卢象升,你好像是今年春闱中已经高中了吧?怎么又进了这军校?吏部没有给你安排任职吗?”

  卢象升听到李柏华竟然知道自己的大名,很是激动,回答道:“启禀皇上,侯爷,学生今年考中进士,吏部也已将学生安排户部主事一职,但学生自幼便喜欢军事,时刻想着为国拓土,保家为民。因此在听说我校招生,便辞去户部官职考入校内。”

  天启听了点点头,对李柏华说道:“师傅,这军校看来真的很吸引人呢,这卢生竟然连官都不做也要跑这里来读书。以后,咱们的军校一定会出现更多的优秀才俊。今早我来的时候,五弟信王还在缠着我说想离开国学院来这里学习呢,不过他年纪还是太小了点。”

  9?9?9?W?X.C?O?M,sj.9?9?9?w?x.c?o?m,。9?9?9?w?x.c?o?m


  (https://www.biqwo.com/dudu/63/63489/341692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