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凤凰吟,倾城哑后 > 第162章 真相,不言而喻

第162章 真相,不言而喻


  所以,他站出来了。说了一些莫名其妙、毫无理智的话。那一刻,他忘了自己的家仇,忘了自己隐忍至今的原因,只想...只想,将她揽入自己怀中,狠狠地疼爱一番。

  “逍遥王兄,你......”皇甫昊天满脸诧异的看着一派闲适淡然的君旭尧,他怎么也没想到他居然会在这种时候帮着皇甫澈说话。

  站在君旭尧身边,大腹便便的女子,轻轻的扯了扯他的衣袖,才将他失控的神智拉回。

  君旭尧暗自懊恼,话一出口,不得更改,现今唯有看皇甫昊辰的反应了。

  “你们说,本太子没资格下诏?”皇甫昊辰挑眉,甚是好脾气的反问道。

  “微臣等只想要看皇上的遗诏。”

  “是吗?”妖娆一笑,俊美无俦的脸上,残狠乍现,虽只是一瞬间,却也让人为之一颤,仿若,他只肖勾勾手指,就能要了他们的命。

  “华妃,后宫女人不得干预朝政,这么浅显的道理,不用本太子来教你吧。”并未回答他们的问题,皇甫昊辰转而看向一直怒瞪着他的华妃,淡然的开口。

  优雅的谈吐与仪态,仿若谪仙一般,他的话虽冷冽如刀,却丝毫不影响他的霸气凌然的王者之气。

  “你!”华妃语塞,这一点,她当然知道。她只是被她气急了,才会站起来与他反驳,却就这样被他抓了辫子,无从辩驳。

  “没有父皇的遗诏,你的话,没人会听。”皇甫澈嚣张的说道。

  “那哀家的话呢?”正当双方僵持不下之际,皇太后端庄的身影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在她的身后,是一名手捧黄色卷轴的小太监。

  众人心下一惊,太皇太后在这个时候出现,手上还握有明黄色的圣旨。其用意,再明显不过。原来,皇上真的有留下圣旨。

  “于长盛,宣读圣旨。”

  “奴才遵旨!”于长盛略显兴奋的走过去,先朝太皇太后行了礼,后才接过小太监手捧的圣旨。

  他双手捧着圣旨,过于头顶,半弯着腰,恭恭敬敬的进了大殿,上了台阶。

  直到踏上最后一层台阶,方才直起腰,转过身,面朝百官,尖着嗓音大声道:

  “众臣接旨......!”

  台下百官,以皇甫昊辰为首,皆跪于地,恭听圣旨。

  制曰:

  朕,皇甫易,以宗人入继大统,在位二十三载。今大限之至,忆及半生,圣谕罪已!朕御极以来,孜孜以求,期于上合天心,下安、黎庶,攘、外安内,国富民强。

  自即位至今,建言得罪诸臣,存者召用,殁者恤录,见监者即先释放复职。方士人等,查照情罪,各正刑章,斋蘸工作采买等项不经劳民之事悉皆停止。子以继、志、述、事并善为孝,臣以将顺匡救两尽为忠。尚体至怀,用钦未命,诏告天下,咸使闻之。

  盖愆成昊端伏,后贤皇子裕至。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宜上遵祖训,下顺群情,即皇帝位。勉修令德,勿遇毁伤。丧礼依旧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祭用素馐,毋禁民间音乐嫁娶。

  各处总督镇巡三司官地方攸系不可擅去职守,闻丧之日,各止于本处朝夕哭临,三日进香差官代行。卫所府州县并土官俱免进香。郊社等礼及朕祔葬祀享,各稽祖宗旧典,斟酌改正。

  朕综观诸皇室宗亲子侄中,唯太子皇甫昊辰恭懋谦让,人品贵重,深宵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四国,咸使闻知。

  望诸位皇亲贵胄、朝臣百官,尽尔等所能,辅佐朝政。

  太后拿着先帝的所传遗诏出现在文武百官面前,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却惟独没有让圣旨中的主角,脸上有一丝的多余的表情。

  直到于长盛读完圣旨,他平静领旨谢恩。那俊美如谪仙的完美侧脸上,依然没有露出哪怕一丝一毫的兴奋和激动。

  对于这样的结果,皇甫昊辰并未表现出多大的意外或是惊喜。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如此的笃定,如此的自信。

  上官菱惜清楚的记得那日,他面色平静的接过圣旨,随后便按照先皇遗诏所言,将所有事情,有条不絮的,一一落实。

  自然,他先前提出的那三项内容,也包含其中。

  自然,也有不少人,对这份遗诏持有怀疑的态度,所以,当皇甫昊辰要求他们立刻实施自己所提事情之时,他们并未有过多的应声,而是将视线投放在他手中,那明黄色的卷轴上。

  “如果诸位大臣有所怀疑,尽可前去验证遗诏真伪。”太后颇具威严的一句话,给面露疑惑却不敢问询的众人,找了合理的解决方式。

  那份遗诏,经过在场所有文武百官的再三验证。没有人说,这份遗诏究竟是真是假,但是,所有人在看过之后,齐刷刷的朝皇甫昊辰跪了下去,恭敬的行了正礼,高呼道:“恭贺新皇登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真相,不言而喻。

  三日后,先帝灵棺入葬皇陵,皇后同葬。皇甫昊辰按照先帝遗诏属愿,丧礼依照祖制办理,不得铺张喧哗浪费;守丧期间,不得禁停民间一切嫁娶、娱乐活动;全国各处总督巡抚留守原地,无需放下手中职务赴京奔丧。

  丧礼结束后,上官菱惜便被安排在皇宫深院的一处环境清幽的宫殿内,身边唯有从太子府带过来的殷寻薇和灵芸盼香两个丫鬟,随身伺候。

  深秋的天,西北风肆虐,院中的花草树木,皆已枯萎,徒留下几棵光秃秃的树干,孤独的立在那里,有些凄凉,有些哀伤。

  上官菱惜披着厚厚的白色披风,倚着窗棂发呆,自参加完先帝先后入葬典礼,上官菱惜已有半月余未曾见到他的身影。

  却也就是在这短短半月之中,东楚国乾坤颠倒,江山易主,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内乱。

  先帝因患重病,突然驾崩。因不满先皇遗诏所诉,以大皇子、二皇子为首的各派党羽,蠢蠢欲动。国丈华渊联合二皇子皇甫澈、大皇子调动自己一手培育出的黑道势力,煽动群臣起兵作乱,欲颠覆皇甫昊辰尚未巩固之帝位。

  二皇子乃是华妃所生,先帝在位时,华妃是后宫一众妃嫔之中,最得圣宠的妃子,就连身为后宫之主、一国之母的皇后都对她退避三舍。她一直认为,只有自己的儿子登上大宝,自己后宫之主的位置才能真正坐实。是以,她也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着。

  联合家族势力,巩固自己和儿子在宫中的地位,鼓动朝中大臣,站在她儿子这边。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她为自己和儿子的将来打基础。

  可,人算不如天算。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本已唾手可得的东西,竟生生被他人夺了去。

  最难猜测帝王心。这句话,果然说的没错。到最后,她还是输给了那个即使死了也在耍弄阴谋老皇帝。

  先帝将皇位传于太子,他们自然心有不甘,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乘此机会挥兵进城,一举夺下帝位。

  听到这里时,上官菱惜姣好的面容显出一片了然,自己之前的猜测果然没错,他们这是要逼宫,逼着皇甫昊辰禅让皇位。

  后来,竟是在先皇先后的葬礼上也未曾出现的皇甫翰,率领十万兵马埋伏京城外,将大皇子的隐在城外准备随时包=围京城的军队,一举歼灭。

  国丈华渊和二皇子率五万兵马包=围皇城,准备逼皇甫昊辰就范。谁曾想,皇城守卫本就是皇甫昊辰的亲信,他们按照皇甫昊辰事先安排好的部署计划,畏惧对方军力,不战而降。待城门打开,所有兵马进入皇城后,立刻关上城门,不让一人逃脱。

  皇甫昊天率领大内御林军,奋力迎战,这一招“瓮中捉鳖”,将对方杀个片甲不留。

  最后,

  大皇子皇甫晔被亲信护送出逃至黄河畔,被追兵追至包=围,其不甘回京受辱,于黄河畔引剑自刎。

  华渊,二皇子被生擒,押往大理寺,按国法依法处置。华妃自觉大势已去,功名于己此生再无缘,就在她父亲儿子被擒之日,于嬅蔌宫悬梁自尽。

  至此,一场因皇位之争而起的宫廷内乱,在皇甫昊辰有阴谋的布局下,彻底平息。

  皇甫昊辰遂登基为帝,改国号康定,意指四方无虞,百姓安定。四皇子五皇子护国救驾有功,被分别册封为安平王,安郡王。

  叛党残留下来的军队士兵,皇甫昊辰施行招安政策,若诚心归顺,编入东楚军队;有异心者,立斩不待。

  其余叛、国余孽,按照罪名轻重,依律而罚。

  这或者又是皇甫昊辰的一招收买人心、稳定人心的心理战术。

  寻薇不知何时走上来,将窗户关上,提醒道:“菱惜,这段时日您的身子一直不大爽利,还怀着孕,陈太医叮嘱过,千万不能吹风受凉。否则动了胎气可怎么好?”


  (https://www.biqwo.com/dudu/79/79372/430219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