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妾本庶出 > 一百六十四章

一百六十四章


  次日,郁心兰和赫云连城起了个大早,先直奔温府。

  路上,赫云连城详细向她说了当时的情景,王丞相确实做了万全的准备,只不过,他错误地估计了郁老爷,以为郁老爷被吓一吓,至多是用点刑,就会招供出来,让他们拿到确实的证据。哪知郁老爷死不吐口,因而王丞相虽然动用了自己多年来的人脉,数十名官员冲入皇宫之中,向皇上要求验看当年那份诏书,可是说到底,都只是他在挑事儿而已。

  因此几位内阁大臣说这份诏书是真的之后,王丞相就彻底成了跳梁小丑。当时的他已经被绑了,就算没被绑又如何,就算由他亲自验看了诏书,说是假的又如何,他一人的话能对抗其他几位内阁大臣之言吗?

  郁心兰听得真摇头,“这恐怕还是被皇上给惯出来的。”

  赫云连城挑眉问道:“怎么说?”

  郁心兰很确定地道:“我一直就觉得皇上挺纵容王丞相的,哪朝哪代的皇帝,最怕的就是臣子们手中的权力越大,野心也越大。可是,我听爹爹说,不论是官员的任免还是朝政的处置,皇上都十分依仗王丞相,以前我以为是皇上信任王丞相,现在想来,皇上多半是故意如此。纵得王丞相的胆子越来越大,性子越来越娇纵,人一旦娇纵了,脑子也就没那么好使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王夫人,以王丞相家那么多庶子庶女的情况,王夫人肯定不会没心计,可是在郁府二十年来,她说什么算什么,完全不必运用心计,自然就退化了。若是换成十几二十的前的王丞相,必定不会这么轻易地与仁王商定这种逼宫之计,可是他这个丞相当得太逍遥了,以致于他失去了警惕之心,或许,年纪大了,快到了必须乞骸骨的时候了,他不得不放手一搏,也是一个原因。

  总之,郁心兰觉得这一切,时间、地点、人物,皇上都算计得死死的,而且必定不会允许王丞相半途退缩。

  思及此,郁心兰的心中忽地一动,握着赫云连城的手问,“连城,庄郡王他知不知道我一般收集到了名画,都是送给我父亲的?”

  赫云连城眸光一闪,“知道。你是怀疑……罢了,已经过去了的事,说这些有什么用?”

  郁心兰咬了咬牙道:“怎么会没用?若真是为了算计我爹爹,就说明他们事先就怀疑了我爹爹刻了假玉玺,而且准备杀了他灭口,毕竟这事儿对仁王、庄郡王是不利的。他们将主意打到了我爹爹的头上,这口气怎么也得出出才行。”

  赫云连城侧头看她,好奇地问道:“你要怎么出口气?”

  他没别的意思,就是纯粹的好奇,她一个弱女子,要如何帮父亲出气,惩治当朝王爷。

  郁心兰现在也没计划,挥了挥手道:“反正这个事儿我记在心里了,有机会的话,一定要还回去。”

  说话间到了温府,郁心兰扶着赫云连城的手下了马车,下意识地偏了偏头,却没见到隔壁那位闵老头热情的身影,不由得有几分好奇地问道:“怎么没见到他人?”

  赫云连城没好气地瞥了她一眼,难道你还想让他来缠着我不成?

  温府看门的小厮十分机灵地回话道:“姑奶奶是问隔壁府上的那位闵管家吗?他几天前就同他娘子出远门了,说要半个多月才能回京。”

  郁心兰微讶道:“去这么远?”她也不过随口一问,说完就跟着连城进了温府。

  温氏还不知京城里发生了这么重大的事情,温老父子昨日就被召入宫中,连夜审问王丞相一党,至今还未回府,常氏倒是隐约听丈夫提了几句,不过她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妇人,并不愿听这种事情,这会子正陪小姑子坐在正厅里做针线。

  龙哥儿一个人满地踉踉跄跄地跑着,丫头婆子们小心翼翼地跟在他身后。

  郁心兰一进屋,便朝龙哥伸出手道:“来,让姐姐抱一抱。”

  龙哥朝郁心兰咧嘴笑了笑,却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跑了,一岁多的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才不愿总是被人抱着。

  郁心兰无奈地一笑,给舅母和娘亲行了礼,这才说明来意,“连城说,那位伍娘子是王丞相派到父亲身边的,父亲接近她,也是奉皇上之命……所以,我们来接娘亲回郁府,一同探视父亲。”

  温氏当时就急得站了起来,针线笸箩掉到地上都不知道,“你父亲的伤重不重?有没有请府医诊治过……他……他为何不同我说一声,若早知是这般,我也不同他堵这个气了。”

  娘亲果然是立即就原谅了父亲啊!郁心兰抽了抽嘴角道:“若您不同父亲堵气,王丞相也就不会上当了。”

  常氏忙道:“可不正是这个理!你且放心吧,刚才姑爷不是说了,已经请太医看过了,太医不得比你们府上的府医强得多了?”

  温氏哪里有心听这些宽慰的话,忙忙地道了谢,连包袱都来不及收拾,就坐着马车回到了郁府。

  郁老爷这会子躺在床上直“哎哟”,郁老太太坐在床边直抹老泪,王丞相怕被人看出用过刑,让那些青衣卫小心“伺候”,他的内伤很重,可外伤却一点也没有,若不哼唧两声,旁人都不知道他有多痛苦。

  见得妻子进来,郁老爷哼唧得更大声了,郁心兰不由得抽了抽嘴角,难怪老爹同志在女人堆里能混得风生水起,还真是有两把刷子的。

  众人聚在郁老爷床前着意安抚了一阵子,郁心兰没见到王夫人,便小声问老祖宗道:“大娘去了哪里?”

  老祖宗蹙了蹙眉道:“我让她安心呆在菊院里,好好地呆着,没事儿别随意走动。”

  想是怕王夫人会连累到郁府吧。虽然她嫁入郁府就是郁家的人,可是真当她的父亲有大罪之时,她的血统就会连累到她。

  郁心兰心里不免有些同情王夫人,之前听连城说了那么多,她也能想到,王丞相对这个女儿,不过就是当成一枚棋子而已,至于是下到皇帝的后宫还是高官的后宅,全看他这个操棋手一时的决择。可怜王夫人几十年都被蒙在鼓里,还时时以王家女为荣,教得几个女儿也是动不动拿王丞相出来说事儿。

  自王丞相被下狱,数名高官或下狱、或罢免,京城里人人提到王丞相,就赶紧先表白自己与其无关,所谓的树倒猢狲散就是这个意思吧。那些以前跟随王丞相的官员们,见事态不对,立即就转了风向,开始投向庄郡王的阵营,没办法,他们倒是想投靠贤王,可人家根本就不接抛过来的绣球。

  这天下了朝,明子期跟着赫云连城回了侯府,准备在侯府蹭饭吃。他一边逗着悦姐儿玩,一边同郁心兰说道,“过几日宫中要办荷花宴,你知道吗?”

  郁心兰摇了摇头,“这几天我都窝在府中,哪里知道这些。怎么忽然办个荷花宴?”

  明子期轻叹道:“这段时间抓的官员太多了,吏部都无人可举荐了,父皇的心情也不佳,母后的意思,便是办个赏花宴,让新晋的官员们多交流交流,也拿热闹冲冲秽气。再者,敬嫔已经已经怀胎四个月了,胎儿已经坐稳了,是时候诏告天下了。”

  说到敬嫔,郁心兰便想起了永郡王,不由得问道:“不知皇上打算怎么处置他。会不会象放过仁王那样,放过他呢?”

  皇上居然轻意地放过了仁王,只是罚他禁足三个月,这真是让朝野上下莫不惊叹。就连赫云连城都没想到,按说意图逼宫这样的罪名,就足够将其遂出皇族、贬为庶民,再流放边境的。

  郁心兰倒是觉得,皇上就只有这么几个儿子了,怕是不想随意处置了,反正不将皇位传给仁王,他也掀不起什么风波来。可是皇上对永郡王的态度,却十分古怪,按说永郡王犯下的错比仁王轻得多了,他只是听说父皇病危,怕皇位被别的兄弟给抢了,才悄悄溜回京来。虽然渎职,可没谋反的意图呀。

  明子期嘿嘿一笑,“这话可说不准,我也不敢去问父皇。”

  那倒也是。郁心兰的满腔八卦热情被泼了一瓢冷水,不由得兴致大减。赫云连城抱着儿子坐在一旁,见她小脸恹恹的,好笑地捏了捏她的耳垂道:“皇上要如何发落永郡王,与你何干?”

  郁心兰一本正经地道:“有大大的干系,若我能提前知道,跟那些个三姑六婆闲聊的时候,就能让她们大大的崇拜我。”

  明子期噗地就笑了。赫云连城也不由得失笑道:“皇家的事你也敢拿来吹牛。”

  郁心兰笑道:“聊聊天而已,什么叫吹牛。”又问明子期最后是谁接替了永郡王的送亲大使一职。

  明子期道:“祈王世子,也是个花花公子,跟江南玩得挺好的。”

  三人正说笑着,回事处的一名小厮小跑着进了静思园,站在院子里禀报道:“大爷,大奶奶,侯爷回府了。”

  郁心兰和赫云连城忙整了衣装迎了出去,定远侯此番远征西疆,只用了半个月便大破大食国的强兵,又是一桩大功劳,他怀疑是京中有人传了讯给大食国,才令大食国大胆举兵进犯,因而带着亲兵返京,先入京觐见了皇上,这才回府。

  长公主忙令厨房整出两桌子上好的席面,为侯爷接风洗尘。

  赫云连城站在父亲的身边,详细将这两个多月来京中的大事一一禀报,长公主则挑了家中的琐事,叙道了一下家常。昨日岑柔让府医请了脉,确认是喜脉了,府中又要添丁添口,亦是一桩大喜事。

  甘夫人坐在一旁看着,侯爷虽然就坐在她的身边,却一直没有将目光调至她的身上,也极少问及赫云策和赫云杰,这令她感到十分的难过兼难堪,那感觉好象是,她们母子快要被排挤在外了。

  见长公主和赫云连城都停了话,侯爷端了茶杯饮茶,甘夫人忙笑道:“征儿最近的功课长进很多,师长们都夸他呢。”

  侯爷睇向甘夫人,笑道:“是么?你让他在国子监里好生安心读书,踏实做学问,切不可骄傲自满。”

  侯爷一番勉励的话,听在甘夫人的耳朵里,却象是在说,她的儿子就是不成器的,纵使现在有师长夸征儿,日后征儿也会因骄傲自满而止步不前。她的脸色立即就沉了下来,“征儿他才多大,就离开父母,一个人到国子监读书,这几个月一直住在国子监内,连侯府都没回过一次,侯爷您如何觉得他就骄傲自满了?”

  这火气来得莫名其妙,侯爷不由得一怔,见甘夫人一脸要跟他理论到底的模样,不由得蹙了眉道:“我只是要他谦虚一点,并未说他骄傲自满。”

  甘夫人心中的怒火更旺,冷笑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吗?那侯爷为何不叮嘱一下靖儿,他这阵子在皇上面前可立了不少功劳,您如何不说一说他,要他也切勿骄傲自满,拿自家兄弟开刀?”

  侯爷闻言更是愣住,看了看甘夫人,又看了看赫云连城,问道:“什么拿自家兄弟开刀?”

  甘夫人气恼地道:“他举荐杰儿去西疆接掌谌将军的职位,这不是拿自家兄弟开刀么?一样是四品官,边疆的都司哪里有皇上身边的侍卫强?人家京官外放,都至少会升上一级,可他呢,举荐自家兄弟平调,落在外人眼里,可不就是杰儿犯了什么事,被贬去边疆的么?况且边疆一个不好就会有战事,这不是将杰儿往火炕里推么?”

  侯爷眉头一皱,将目光转向赫云杰,厉声问,“杰儿,这是你的意思么?男人汉大丈夫,竟然怕上前线!”

  赫云杰忙起身回话道:“孩儿非常愿意调往西疆,请父亲明鉴。”他是真的愿意,那里山高皇帝远,没人拘束多自在。

  侯爷听了这话,知晓只是甘夫人自己的意思,才和缓了脸色,朝甘夫人道:“你也听到了?以后这类事你少管吧,慈母多败儿,我们赫云家的男子,都是要在战场上历练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甘夫人也知道多说无益,只得恨铁不成钢地瞪了赫云杰一眼,一点也不体谅她的慈母心!离了京,你还怎么跟老大争这爵位?

  赫云杰只想着能离了京,离三奶奶远一点,被母亲瞪得受不了,忙低了头去研究地毯的花色。

  柯嬷嬷寻了个时机,将郁心兰请到一边,将那只在温府买回的小院中找到的金簪还给她,小声道:“老奴请人帮着查了内造府的明细,这簪子是荣琳郡主的。”

  因为内造府是太监管理的,赫云连城不方便查问,郁心兰便求了柯嬷嬷,她是宫里出来的人,在宫里肯定有自己的关系。

  听了柯嬷嬷的话,郁心兰心中一惊,竟然是荣琳郡主的……对了,钱劲也说过,之前荣琳是跟着谌华的,那回他们也在温府附近遇到过谌华,看来那处宅子的前主人,是谌华。

  只是,荣琳将这只簪子塞到炕缝里干什么?想让人知道这里曾经住过一位郡主吗?明明她后来寻着了时机,从钱劲的宅子里逃跑了,想来她不是个笨人,应该有别的方法传讯息出去,而不是这种看起来就象是明知她会死一般的做法。

  郁心兰拿着这支扁簪反复研究,柯嬷嬷不知大奶奶为何要查这支簪子,便将她听来的讯息都一股脑说了,“这只簪子是有内格的。”

  郁心兰大吃一惊,“这么扁的簪子有内格?”

  柯嬷嬷道:“是,查了是有内格的扁簪,说是从接头处扭开。”

  簪杆与金凤的接头处,的确是最厚的地方了,郁心兰忙去扭接头那块儿,却试了两次没成功。这会子晚饭要开始了,她便向柯嬷嬷道了谢,回座用饭。

  席间她提早吃完了,仍是不死心地将簪子拿出来,放在桌面下仔细研究。二姑娘赫云慧就坐在她身边,原本她这段时间心情一点也不好,今日好不容易开心了点,觉得郁心兰不将注意力放在她身上真是不该,便撅嘴问道:“大嫂在干什么?”

  郁心兰道:“哦,想将这个簪子打开。”

  偏巧赫云慧有一只差不多的簪子,三两下找到了机关,用指甲一抠,簪体和簪杆便分开了。郁心兰眼尖地瞧到簪杆是中空的,里面有一卷极细的小卷儿……这会子人多,不方便看,她忙将簪子收好,向赫云慧道了谢,开始关心起二姑娘的终身大事,赫云慧的心里终是舒坦了一点。

  用过饭,回到了静思园,郁心兰忙将簪子拿出来,用细针将小卷儿勾出来,放在灯火下细看。那字应该是用眉笔写的,卷得太紧,都很模糊了,她看不大清,赫云连城帮她看了遍,艰难地读道:“二十年前……换婴……这个人的名字看不清……说她是奸细。”


  (https://www.biqwo.com/dudu/82/82124/421818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www.biqw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wo.com